[心得] 《哲学是职场上最有效的武器》上篇

楼主: vivina (乘着梦想去流浪 )   2022-09-16 16:23:21
图文好读版: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9/07/philosophy-for-businessman-1/
书名:哲学是职场上最有效的武器:50个关键哲学概念,帮助你洞察情况、学习批判思考
、主导议题,正确解读世界
原文书名: 武器になる哲学 人生を生き抜くための哲学・思想のキーコンセプト50
作者: 山口周
翻译: 陈娴若
出版社: 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9.23
读墨电子书连结:http://moo.im/a/79ruCK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这是我读山口周的第二本书,上一本书是《斜杠时代的高效阅读法》,在这本书的读后心
得里我说明了山口周为何认为哲学是所有人文素养的基础。而这本书就更着重在说明哲学
在职场上可以带给商务人士怎样的帮助。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观点,因为,长期以来,哲
学一直被认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科,哲学家是关在象牙塔里的学术人,跟竞争激烈的商
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关系,那么哲学如何能成为职场上作有效的武器呢?我想要知道山口
周是如何来论述这个观点。
如同作者所述,这本书不是哲学入门书,因为这本书里作者介绍的50个哲学概念,并没有
按照时间轴的顺序来排列,而是按照“使用的用途”:根据“在思考什么事物时最有效的
用途”来整理。这里将这50个哲学概念分成了四个思考面向:关于人、关于组织、关于社
会和关于思考本身。此外,作者也是基于个人的实用性来筛选出这50个重要的概念,所以
有些虽然在哲学史上很重要的哲学理论,但因为跟作者设定的主题无关,就不会被提及。
那什么是作者设定的主题呢?就是根据他所从事的组织、人才咨询与实际生活的需求上会
面临到的问题,能够给出一个提示或解决方法的重要概念。也因此,虽说书名是谈哲学,
实际上还包括了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门所提出的概念。但这主要也是因
为哲学,其实在某层面上就是包含了其他所有学问的领域,才会被称为“学问之母”。所
谓的博士学位 PhD. 就是来自拉丁文 philosophiae doctor, 又可称为哲学博士。因此,
作者在此是以一种广泛的角度来谈论“哲学”。
简单来说,这本书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作者提出四个理由来论述为什么哲学
是职场上最有效的武器。第二部分是介绍50个作者认为对职场人士有用的关键哲学理论或
概念。因此,接下来我也将从这两个部分来解读这本书。
为什么商务人士必须学“哲学”?
作者说不懂哲学的企业人是无知的,他们反而会给社会带来危险。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
企业人士会在社会上掌握著强大的权力,对世界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他们没有足
够的人文修养,没有明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判断,将成为世界的“危险份子”。这也就是为
什么柏拉图会说要培养“哲学家皇帝”,亚里斯多德曾经担任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在
近代,法国自拿破仑掌权后就规定要将哲学纳入中学必修,也成为创始于1808年的高中毕
业会考的科目之一。这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被启蒙的公民”(citoyen éclairé)
,具有自由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作者山口周从企业人士应该要有的哲学观念为出发,认为学哲学能帮助企业人士成为有素
养的领导人。关于这点,作者提出四个理由:
学哲学能帮助你正确地洞察实际的状况。
学哲学能帮助你掌握批判性思考的要领。
学哲学能帮助你提高订定课题、成就创新的能力
学哲学能帮助你学得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为什么学哲学可以达到这四项成果呢?因为在职场上,尤其是公司老板和部门主管,不论
是在经营企业或是从事管理上,越高层越需要去思考“现在正在发生什么,未来又会发生
什么”的问题。但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都不可能从零开始去思考,而是会借用过去所学
到的概念或经验来套入目前的问题,借此来找出解决之道。而过去哲学家建议的种种思考
框架或概念,其实就很有助于更深入了解眼前发生的事,让你能正确地洞察到实际的情况
,以及未来还会发生什么事。
接着,面对着变幻莫测的现实,职场人士必须要能批判性地重新审视自己当下的思考和应
对方式,进而调整自己的应对态度,有能力将过去运行顺利的结构变成更适应现实变化的
形式。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强调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那学习哲学就是最好的训练,因为
整个哲学的历史,可以说完全就是对世人言论进行批判性探讨的历史。哲学的历史就是靠
著“提出想法→批判→再提出想法”这样周而复始的脉络形成的。例如,哲学里的“辩证
法”就是一种可在职场上运用来订定创新课题 (agenda) 的思考方法。首先要对过去理所
当然的“常识”去质疑,要具备分辨的眼力,可以识破哪些是“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的常识
”,哪些是“必须怀疑的常识”。要做到这点,需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也就是在时
间和空间上的知识广度。当一个人愈具有地理空间,或历史时间广度,就愈能将眼前的状
况相对化,也才能看到什么是需要创新的课题。
最后,学习了解过去哲学家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思考,一方面也是为了学习过去用高学费
所得到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再犯与古人同样的愚昧错误。待在象牙塔里的哲学家确实
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但是他们写下了我们从过历史里学到的教训,并企图提出解决
之道。如果能让大众都学习到这样的智慧,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就已经具有了重大的意义
。例如稍候会提到的汉娜鄂兰,提出了“平庸的邪恶”这一个概念,就警惕了世人,不是
只有穷凶恶极之人才会造就出巨大的恶行,更多恶行其实是极为普通的凡人所犯下的。
根据以上四个理由,作者论证了为何他主张只有学习能增加你解读力与洞察力的哲学,才
能让你成为真正的菁英。尤其商务人士想要培养“创意思想”,即对现状体制抱持批判精
神上,那哲学这门学问确实能带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接下来我将从书中挑选10个我认为与个人自身和在组织内重要的关键概念来讨论。因为在
职场上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的问题,这里的人际关系指的是自我和世界
的互动所带来的深层问题,涉及到的就不只一般我们在谈人际关系时着重在如何相处和如
何沟通的问题上。我想要谈的是在自我与世界的互动上那些本质性的问题,唯有我们真正
地了解了这些背后深层的概念,我们才有办法进一步去思考当我身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时,
我该如何去和世界、和他人互动。但是因为这些概念都还满深的,所以我会分成两篇文章
来补充说明,让大家能慢慢消化。
10个与个人与组织相关的关键概念(上)
1. 卡尔.荣格:我们都戴着“面具”活着
关于“人格”的讨论一直是个古老的哲学议题。在先前的文章里,我也谈过哲学家们关心
“什么是我?”“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还是同一个我吗?”等问题。到了19世纪,心理学
和精神分析学派兴起,从社会的面向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格。
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 (Carl Jung, 1875-1961) 就以“人格面具”(persona)
,来解释人格当中与外界接触的部分。人格面具原本是指希腊时期起古典戏剧中,演员使
用的“面具”。
荣格:“人格面具,是关于一个人在以什么样的姿态示人这一点上,在个人与社会团体之
间的一种妥协。”
荣格将一个人的人格比喻为面具,他主张在不同的社交场合里,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形象
,也就是戴上不同的面具,因此面具并不只有一个,而人格就是所有面具的总和。
“人格”可以说是人们为了保护真实的自己,而对外形成的“面具”。人格面具使人能够
演绎各种性格,通常是符合社会期待的一面,给予他人一个好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同
。人格面具对于人在社会上的生存来说是必需的,它使我们能够与各式各样的人们交际。
例如,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戴的是一幅面具,与朋友相处的时候戴的是另一幅面具。但另一
方面,人格面具也用来隐藏真实自我,所以当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存在着冲突和矛盾的时候
,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讽刺的是,即便我们摘掉所有伪装的面具,最后留下来的真面
目,也还是一个面具。
为什么“人格面具”这个概念是重要的呢?山口周说我们总是对于“面具与真实面目的界
线模糊不清”感到困惑,这或许是因为我们发现,人的自我和人格其实都非常脆弱,很有
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扭曲,或是曝露出想隐藏的潜意识。我们必须体认到为了适应
社会生活,让自己过的更舒适,在不同的场所理戴上不同的面具是很正常,甚至是很必要
的。例如,在公司、在家庭和在个人三种基本的环境下,就至少有三种人格面具。然而,
因为这些面具有着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角色扮演,未必有着一贯的自我认同,所以我们要
学会自我调适,要懂得如何整合这些不同的人格。现代人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扰,像是忧
郁症、边缘性人格、情绪障碍等等问题往往就是各种人格面具无法顺利整合在一起所导致
的结果。
这让我想到最近刚看的台剧《妈,别闹了》,让我很印象深刻的第六集,剧中的爸爸在这
一集里成了故事的主述者,从他的角度来看一家人的生活,他是如何在家里扮演好一个疼
爱妻女的好丈夫、好爸爸。大家都以为爸爸是个很温柔、没有脾气的人,殊不知,原来爸
爸都把他真实的心情纪录在日记里,一直等到他过世了,他的妻女才发现日记的内容,霎
时间,她们都无法接受,难道她们一生所接触到的那个人都不是真的?原来日记里的才是
爸爸的真面目吗?爸爸已经死了,这个问题在也得不到解答了。但是如果他们知道了“人
格面具”这个概念,或许也就不会再纠结去思考到底哪一个才是爸爸的真面目了。
2. 尚.保罗.沙特:主体性的介入,创造人生
尚.保罗.沙特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是法国哲学家,是法国二战后重要的
思想家之一。因为曾经参遇过二战的关系, 在被俘虏期间他阅读马海德格《存在与时间
》,1940 年 8 月回到巴黎后,他潜心写作,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了《
存在与虚无》 (L’Être et le Néant ) 这本哲学专著中。这本书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
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存在主义成为五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潮,而这本书也被视为法
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
存在主义是关于“我们应该如何活着?”这个问题的思考。沙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介入”(法语:engagement)。它指的是“以主体性参与相关之事” 。这里指我们要介入
、参与两件事:第一,介入我们自己的行动。在民主主义社会中,我们被赋予主体性,拥
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因此,我们对“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等意愿的决定,都必
须自己负责。因为自由与责任是相连的,你无法只要自由但不要责任,因此, 在沙特的
存在主义中,也给“自由”定位为是一种“沉重的东西”。
再来,沙特主张,我们不但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也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所以借由介
入而参与的第二个对象,就是“世界”。当我们运用自己的能力与时间,也就是“整个人
生”,试图去实现某个“计画”时,我们就必须接受自己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把它当成“
计画”的一部分。又浅白的话说,就是因为我们是自由的,我们随时都有选择,不论那是
怎样的选择。例如战争,虽然战争不是我引起的,不论什么因素我被卷入了战争之中,面
对这样的处境,我还是有选择:我可以选择参战、或是逃走、或是用自杀的方式抗议等等
,总是有我能做的事情(这里的“能”指的不是道德上而是物理逻辑上的可能),最终极
的是,即便我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选择。所以才说“人是自由的,总是有选择”。既然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那么也就有相关的责任要负。这点跟我们一般人以为的常识相反,
一般人都以为外部的现实状况不是我能掌控的,所以我就没有责任,但沙特告诉我们,这
想法是错的,因为我是外部现实的一部分,外部现实也是我的一部分,这两者是不可分割
的。
简言之,沙特的存在主义是建立在尼采说的“上帝以死”的前提下来推展。因为如果上帝
不存在,人就没有客观的价值判断和戒律来说明怎样的行为是正当的。既然在人的身内身
外,都无法找到依托的东西,人就不能用一种天生的现有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也就
是说,没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这就推导出沙特理论的核心–“存在先于本质”:虽然
一个人并不是自愿存在于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时他要对自己所做的
一切负责。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来决定、自己创造出来的。
山口周认为从沙特这样一种激进的自由意志观下出发,我们要抛弃宿命论,相信自己有绝
对的自由。只有完全自由地把自己的人生当作艺术作品来创造,不要依据眼前的组织、社
会强塞的尺度陷入自我欺骗,才有可能领悟到自己真正的潜力。
3. 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
生活在21世纪的民主国家,“自由”对我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存在,我们享受着自由所带
来的舒适感。然而,沙特提醒了我们,我们有着绝对的自由,可以尽情地去发挥自我,但
也别忘了有绝对的责任,我们所有的行动都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有人其实早已经发现到
了这绝对自由的背后的可怕:自由其实伴随着难以忍耐的孤独和沈痛的责任。
美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在1941年发表了他的第
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在这本书里弗洛姆从心理分析出发,企图回答为何人们会选
择向纳粹的极权主义倾斜。他认为欧洲人民是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间,经历过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之后,才从中世纪以来的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我们忍受着痛苦
,想要展露真正人性的自由,终于产生了目前的社会。但是,伴随着自由必然产生的代价
是孤独与责任,它们却沉重的令多数人筋疲力尽,因而最终宁可选择抛弃自由。弗洛姆说
,欢迎纳粹的中下阶层人民,具有容易逃离自由的性格,有容易从自由的重担中逃走,追
求新依靠和附庸的性格,他取名为 “权威主义式的性格”。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喜欢从属
于权威,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希望成为权威,希望别人服从”。最后,弗洛姆主张,为
了实现人的理想,个人的成长、幸福,重点在于自己要有独立的思考、感受、说话,而不
是隔离自我。进而,最不可缺少的是彻底肯定自己,拥有勇气和坚强去捍卫“自己”。
山口周顺着弗洛姆的结论,也认为如果我们想要有更幸福丰富的人生,我们需要脱离组织
或社团的束缚,让立场更自由,但另一方面也要强化“自我和素养”的强度,培养成具有
精神力和知识的人,才有办法能承受自由带来的孤独与责任,但同时也能活出自我的人生

4. 史坦利.米尔格伦:服从权威会导致人的良心难以发挥作用
1960年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从阿根廷被抓回耶路撒冷接受审判。在审判庭上艾希曼面
对所有犯罪的指控,都以“一切都是奉命行事”回答。但最后他还是被以色列用“反人道
罪”等罪名判处死刑。这场审判在1961年促使了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史坦利.米尔格伦
(Stanley Milgram) 设计了这个实验–权力服从研究 (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
,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
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
这实验是先在报纸上登广告来招募受试者,受试者两两配对,由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其中一
位担任老师,另一位担任学生的角色。学生要背下单字的组合后接受测验,如果答错就必
须接受电击处罚。但实际上,每位受试者都是被设计要担任老师的角色,随着学生不断地
犯错,受试者身为老师被要求要不断地提高电击的电压。从15伏特,可以一直增加到450
伏特。
实验开始后,随着电击的电压升高,学生会开始哀号求救,但其实学生都是预先安排好的
暗桩,电击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受试者听到的哀号都是事先先录制好的音效,整个实验的
主要目的就是要观察身为老师的受试者会有怎样的反应。
在过程中,有许多参与者都表现出希望暂停实验以检查学生的状况。许多参与者在到达
135伏特时暂停,并质疑这次实验的目的。但也有一些人在获得了他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
的保证后继续测验。甚至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
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
请继续。
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
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
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
如果经过四次回复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
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压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
实验结果超乎米尔格伦的预期。在第一次实验中,62.5%(40人中超过27人)的参与者都
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
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
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后来米尔格伦自己以及许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
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为了证实这项实验,也有许多更改了架构的实验产
生。但都显示了无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每次实验都有一定比率的参与者愿意施加致命的
伏特数,约在61%至66%之间。
米尔格伦实验显示了一个普通成年人对于权力者的威权命令居然会有这么大的服从意愿,
即使他受到强烈的道德不安,却仍然去做出超出极大尺度的行为。那我们该如何解释这样
的结果呢?一个假设是,受试者把责任转嫁给下命令的白袍实验负责人,认为“自己只不
过是命令的执行者”。因为许多扮演老师的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都表现出迟疑或挣扎,
但是,一旦穿白袍的实验负责人说,有任何问题,学校会负起全部责任,他们就放心地继
续实验了。这显示当干坏事的主体者责任愈是含糊不明,人愈会把责任转嫁给他人,自制
心与良心的作用也愈差。
这个道理麻烦在哪里呢?主要是假如组织愈大良心与自制心的作用也愈差,则组织扩大,
做坏事的尺度也会变得更大了。这点会在下面讨论汉娜鄂兰所提出的“平庸的邪恶”里有
更进一步的说明。
不过,我们从实验中也发现一线人性曙光,就是当象征权威的“白袍实验负责人”之间产
生意见分歧时,百分之百的受试者都会在一百五十伏特“相当低电压的阶段”就停止实验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当出现鼓励自己良心或自制心的意见或态度出现时,只要一点点协
助,人就可以停止“服从权威”,听从良心或自制力采取行动。这一点,在最近的《人慈
》这本书中也有提到。
从这一点,山口周建议我们,必须拉高视角,观察自己参与了什么样的系统,以及自己目
前从事的工作,就整个系统来说,给予社会什么样的冲击,然后从空间或时间的大框架多
方思考。进而,若是认为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时,就应该拿出勇气,挺而发声。当整个
系统往坏的方向走去时,只要有人能站出来登高一呼往往就可以阻止悲剧的发生。
5. 汉娜.鄂兰:坏事是停止思考的“平凡人”干出来的
先前提到阿道夫.艾希曼在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计画中,为了“处理”六百万犹太人,
主导了一套有效率的系统与营运,后来被抓回以色列审判。犹太裔的哲学家汉娜·鄂兰在
也去旁听了审判的过程并写成一本书。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n in Jerusalem)一书中,鄂兰说艾希曼明明是大屠杀
的策划人,但却是一个沉闷、普通、平庸得可怕的官僚,他平凡到令人感受不到一点变态
和残酷的气息。而根据其证词,他对犹太人没有一丝恨意,只是在整个纳粹官僚体制中奋
发向上。最终那种不带个人思想的官僚心态,令他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从现实脉络中抽离
,在没有恶念的情况下,做出历史上最邪恶的事。
鄂兰认为艾希曼就是一个遵从命令的官僚,他所体现的不是“极端的邪恶”,而是 “平
庸的恶”(The banality of evil) ,这意思是说,当任何人甘于放弃对善恶是非的判
断力去服膺权威时,那么最平凡的人也可能导致最极致的邪恶。
根据她的分析,纳粹主导的犹太人大屠杀,正是因为官僚制度的特征── “过度分工体
制” 才得以发生。从为犹太民众造册开始,检举、拘留、移送、处刑等作业,分别由各
部门的人员分担,整体系统的责任归属含糊不明,很容易产生责任转嫁的环境 。主导这
套操作结构任务的阿道夫.艾希曼忆述,他就是刻意建立一个尽可能将责任分段的操作模
式,使他们不会受到良心的苛责。
通常一般人都认为“邪恶”是意图行恶的主体主动犯下的行为。但是鄂兰指出,也许“邪
恶”的本质并不存在于有目的的进行,而是被动地执行,尤其结合人性中“服从权威”的
倾向,当人们不认为自己的行动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时,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也就可以摆脱良心的谴责。 “平庸的邪恶”成了二十世纪政治哲学里非常重要的观点。
我们必须了解到人类史上极致的恶行,并不是刚好出现的“邪门歪道”制造出来的产物,
而是停止思索,只晓得跟随体系,如同仓鼠跑滚轮般执著的小杂役所引发的。
借此,山口周主张我们要时时去思考现行体制带来的弊害,不要只想着要在体制内如何脱
颖而出,有时也应该对体制进行批判性思考,去思考该如何让体制变成更好的生存方式。
延伸阅读:
《哲学是职场上最有效的武器》:十个与个人和组织相关的重要哲学概念(下)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9/13/philosophy-for-businessman-2/
《斜杠时代的高效阅读法》 读书心得:如何利用自学系统的四个步骤提高知识战斗力
https://philosymposium.wordpress.com/2022/05/18/effecient-self-learning-skill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