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愈吵愈有竞争力》打造愿意沟通的团队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2-07-24 09:20:47
《愈吵愈有竞争力》读后心得:打造愿意沟通的团队
建立团队的心理安全感,鼓励有意义的意见对立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psych-safety/
当你在职场上遇到问题时,你会选择举手发言?还是默不吭声?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要
表达太多意见比较,心想:“我就怕被老板骂啊!”“说出来会得罪人吧?”“别人会觉
得我很不合群吧?”这种避免和害怕冲突的心态,对于团队的绩效反而会带来负面效果。
这本书为什么值得一读?
《愈吵愈有竞争力》的作者是专门研究组织、团队和个人绩效的石井辽介,他认为一个团
队如果要达到高绩效、提升竞争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团队的“心理安全感”。
这个主张来自于一项 Google 的研究发现,以下我就补充这项书中没有详谈,但是值得了
解的背景资讯。
Google 为了研究一个具备“团队效能”的团队有哪些关键特质,在 2012 年成立了《亚
里斯多德计画》1,计画的名称取自亚里斯多德说过的一句名言:“总体效果大于部分的
总和”(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研究人员花了四年的时
间进行调查和分析,透过对 180 个团队的研究发现:一个团队是否有成效,重点在于“
团队成员如何合作”,而非“团队成员有谁”。
简单来说,即使把客观条件最好的人才(背景、技能、个性)放在同一个团队,也不一定
能为团队带来最好的成绩。研究人员依据重要次序,整理出团队效能的五个特质。
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团队成员感到安全,愿意承担风险、在其他成员
面前展示脆弱。
可靠性(Dependability):团队成员会在时限内完成任务,并且符合 Google 的高标准
要求。
结构和清晰(Structure and clarity):团队成员拥有清楚的角色、计画和目标。
Google 团队会使用 OKR 来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工作意义(Meaning):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工作项目的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对他们个
人是重要的。
积极的影响(Impact):团队成员认为他们的工作能发挥影响力,产生正向的改变。
你或许也会好奇,那么有哪些特质跟团队效能“没有显著相关”呢?分别是:团队成员之
间的实体位置、共识驱动的决策、成员性格的外向与否、个人的表现好坏、工作量的大小
、任期和年资、团队成员的数量。
从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团队的“心理安全感”是一个团队之所以能发挥高成
效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愈吵愈有竞争力》这本书的作者要深入探讨的心理安全感
,就是这些重要特质当中,最重要的那一项。这就是这本书的主题值得我们了解的最主要
原因。
团队的心理安全感
因为欧美和亚洲的职场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者的研究团队并没有直接套用欧美的组
织评测标准,而是量身订做了一版日本版的题目,来找出构成心理安全感的团队特质(加
上台日职场环境的相似程度高于欧美,所以参考价值很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种:
一、畅所欲言:
大多数人方向一致时,仍有人能提出反对的意见。发现问题和风险的时候,有人敢举手发
言。如果有不知道或不懂的地方,敢于直接提问。当一个团队当中,成员们有许多的谈话
、聆听、看着对方的眼睛听取报告、赞扬对方报告的行为,这个团队就充满畅所欲言的要
素。
二、互相帮助:
当发生问题、需要迅速因应处理时,团队的成员能掌握该知道的事时,彼此进行咨询、寻
求支援与互相合作。拥有这个特质的团队,当遭遇问题时,成员不会互相责怪,而是提出
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团队领导人和成员之间能够彼此商量,而且采取的是加分主义,而非
扣分主义。
三、接受挑战
没有正确答案,或者遭遇失败的打击时,团队仍然能够从中“摸索”和“尝试错误”。团
队成员认为面对挑战不等于遭受打击,而是一种另类的收获。团队会针对有趣的点子、跳
脱框架的点子进行讨论,甚至予以采用。对于个人来说,即使是有点天马行空的点子,也
仍然想分享给团队。
四、欢迎新事物
团队成员乐于接受跟不同个性的人合作、领导者依据强项赋予任务、避免刻板印象、而是
直接观察本人的行为。成员之间有一个共识:认为差异就只是差异,没有优胜劣败之分。
那么,一个拥有心理安全感的团队,什么时候才会看到成果的改善?作者提到,团队的心
理安全感是团队绩效的“领先指标”,一开始会促进团队成员的学习和互相合作,实际绩
效的提升则是中长期的结果。不要因为提高心理安全感还无法看到短期又快速的成效,就
感到灰心或想要放弃,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心理安全感的建立,需要适当的手法、时
间和耐心。
透过行为去影响,而不是喊口号
作者用了大部分篇幅在解说“建立心理安全感”的具体方法。这本书的切入点是从“行为
科学”的角度。也就是最实际的,以外显的“行为”来做为评判心理安全感的基础,以如
何引出正确的“行为”来做为打造心理安全感的方式。
书中的方法建立在一个有科学基础的前提之下,那就是:“前置刺激”导致了“行为”,
行为发生之后产生了“后果”。所以作者就用这三个元素,来针对心理安全感的四个关键
特质,来进行实际行为的设计,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事、该讲什么话、该用什么方式跟团队
成员相处。
举前述的“欢迎新事物”为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你想鼓励成员发挥他们的个人长才,你可以对成员这么说:
“在这个团队哩,我希望你们务必发挥自己的强项。要记得尊重团队其他成员的情绪和工
作,但仍要维持自己的工作风格。如果你们被委托或分配到的任务不能让你们发挥长处,
可以来找我讨论。”一旦给出这个承诺,就要做出对应的行为,跟对方讨论和安排适合他
发挥的工作给他。
而你要避免的行为,就是不能说出:“我的指令就是正确的,你照着做就对了,这里没有
你发挥个人特色的空间。”一旦你做出了阻碍对方发挥长才的行为,对方就会因应这个行
为而产生一个负面的结果:他会变成听你的指令乖乖做事的人,而埋藏了他能贡献特别价
值的长才。
这本书中充满了许多实践的方法,目的就在于要我们透过“行为”去实际影响别人,而不
只是喊口号就希望对方感到心理安全。建立心理安全感靠的是实际的行为,而不是口号。
我被影响的经验
我自己有一个经验,深刻说明了团队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性。
当我还是工程师的时候,曾经被派遣到一个很火烧屁股的专案去支援。我带着小团队前往
那个陌生的环境跟其他单位的人合作,在场的大部分主管都是我第一次才接触到。由于案
子很急,进度压力很大,所以有各式各样的实验和任务在同步进行中,因此导致了很多的
意见歧异。
我在某一次报告时,我想执行的方向跟另外一个高阶主管的意见不同,导致对方表达出很
强烈的反对。当时因为对方的职位高出我太多,我很担心自己会得罪对方,因此没有据理
力争,选择忍气吞声。我心想:你之后就知道谁才是对的了。我不但不敢发言,而且心里
还埋藏了一些怨怼。
然而,这时候出现了一个转机。
在现场职位最高的大老板开口了:“瓦基,你直接说你从数据看到的结论,没关系。我们
在讨论的是事情的本质,而不是个人意见。”他仿佛看透了我心中的压抑,带着微笑地要
我站起来把事情继续讲完。我鼓起勇气,把更多的数据秀了出来,详细解释了我为什么会
做出这样的判断。最后,大家针对数据和理论进行了一番讨论,采用了我提议的作法。
后来,专案顺利地进行,而且那一位高阶主管也不曾刻意刁难我,反而是更加深了彼此的
信赖,整个大团队携手把这个火烧屁股的专案圆满地完成。如果当初没有出现这个转机—
—大老板营造出心理安全感的转机,团队就会走上一条冤枉路,绕了好几周之后才发现又
回到原点。
心理安全感影响的,不是个人的面子或心情问题,而是团队整体的成败。
后记:关键在于沟通
读完《愈吵愈有竞争力》后,我想起一句俗谚:“会吵的孩子有糖吃”。我认为,那个“
吵”指的其实是“沟通”,一个愿意沟通的孩子,自然会有收获。而完全不吭声的孩子,
不愿意表达意见,甚至连沟通的意愿都没有展现出来,自然没有糖吃。
而这本书的书名“愈吵愈有竞争力”,其实质的意思是在说“愈沟通愈有竞争力”。关键
不是大呼小叫的吵闹,也不是言语犀利的互相斥责,而是充满心理安全感的有效沟通。一
个建立好心理安全感的团队,沟通才有可能发生,效能才有可能提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