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真指叶石涛是用心良苦的分离主义,在时间点上,比“狼来了”那篇还早一个月。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31998
今日回顾,陈映真将叶石涛之坚持“台湾意识”,解读为“文化民族主义”,是精确的;
只不过,陈点破叶之乡土曲笔,指其“分离主义”用心,在当时国民党统治下,带有不小
杀伤力;“分离主义”的标签,也应和了中共批斗台湾独立的措辞。
当时官方对“左倾”的乡土文学提出“中共同路人”批判,彭歌是要角,只是他名气没有
余光中大。彭歌这样指控:
“中共对台湾的统战工夫,除了通常使用的丑化、分化、造谣、诬蔑之外,主要的集中于
两点,一是利用地方意识,挑拨所谓外省、本省之间的感情,一是攻击我们的经济建设
… 中共作为统战题目的省籍问题,已经落空;近二三年来变为专从‘阶级’上作文章,
或至少是以煽动‘阶级对立’为主,而以挑拨地方意识为从。”(〈三三草(九则)〉,
《联合报》1977, 07, 15 - 10, 07)
“族群问题”是国民党统治结构造成
彭歌所谓“阶级对立”,在台湾内部不曾严重到威胁政权生存;而中共挑起“省籍问题”
,其实台湾“族群问题”是国民党统治结构造成;甚至官方学者早在1970年代初就提出“
外省人弱势论”(根据中研院社会所学者王甫昌研究)。但彭歌显然藉这场文艺斗争挑起
敌我矛盾。
那一年八月,余光中发表了“狼来了”:
“‘工农兵文艺’,台湾已经有人在公然提倡了!… 提倡‘工农兵文艺’的人… 如果明
白了它背后的意义而竟然公开提倡,就不仅是天真无知了… 那些‘工农兵文艺工作者’
会立刻嚷起来:‘这是戴帽子!’却忘了这几年来,他们抛给国内广大作家的帽子,一共
有多少顶了。‘奴性’、‘清客’、‘买办’、‘伪善’、‘野狐禅’… 说真话的时候
已经来到。不见狼而叫‘狼来了’,是自扰。见狼而不叫‘狼来了’,是怯懦。问题不在
帽子,在头。如果帽子合头,就不叫‘戴帽子’,叫‘抓头’。”(〈狼来了〉,《联合
报》,联合副刊 1977, 0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