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阅读札记:一个瑜伽士的内在喜悦工程

楼主: jean17 (jean)   2022-07-18 18:18:03
https://i.imgur.com/1mOK7k7.jpg
阅读札记:《一个瑜伽士的内在喜悦工程:转心向内 即是出路》
这本书的全名为“一个瑜伽士的内在喜悦工程:转心向内 即是出路”。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数次放下书本,只为了回味方才读过的内容,沉思的同时也对照生活中的各式场景,
好比说前一刻与家人的互动,或者自己对于某些人事物的看法。那一句“转心向内 即是
出路”形同沉淀思绪的索引,我想在刚读完这本书的此时此刻,连同之后的每一个想起这
本书的刹那,我都会在心中甚至实际唸出,形如提醒自己要专注于“自己”、鲜活与“当
下”的这句话。
在实际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已在网络看了一些身为作者的萨古鲁的宣讲影片。影片中的他
正如在书中的自述,是一位眼神专注同时不乏某种迷醉状态的智者,或说身体力行生命境
界的“瑜珈士”。更可以说他是一位热衷于让人们发现自己的存在本身,竟是如此完整无
须外求的,一路走来始终热诚而不具侵略性的“古鲁”。古鲁意为驱散黑暗者,指引走在
不确定的路途中的任何有缘人,能够贴近于当下,发现为自身的生命负责,是如此明晰却
往往被忽略的康庄大道。
人们往往倾向于外求或凭借自身的欲望来行事,那么何谓“转心向内”呢?保持一颗喜悦
的心又有多么重要呢?目前以自身的心境与心态、经历出发的话,我会把身为一个完整而
独立的个体的自身,理解为专属于自己的一栋房子。同时这栋房子又是可以对外界开放,
甚至连结到世界这无限大的存有,或许那样的连结也贴近书中频频提到的“无界/合一”

照顾好自己或说爱自己,才有机会吸引到任何与自己有所关连的人事物.这样看似老生常
谈的理念,其实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不只一次想起。用独立却能自由迁移的一栋
房子来形容个体的存有,像在维护现实面的住所,每时每刻不忘修持自我,保持由内而外
的透彻明晰,如此一来,将目光焦点由外在聚焦回内在,就是如此自然无须再多辩证的直
觉与体现。
若以理论面来谈这本书,也许再多言都只是沦为不着边际的资讯整理。然而在实务方面,
我也没太多个人体验,可以去对照书中的经验谈与各式显得不可思议的“灵性修持”。而
这正是我虽然读完后,在情感与理智面都深感共鸣,仍想着干脆将个人观点暂且搁置,不
强求条理分明地去回应显得如此奥妙的书中哲理,但且专注于当下所感所思,以方才读毕
而仿若有所触及的书中意念为引子,整理一下让自己感到记忆犹新,且有动力去回应的部
分内容。同时也想将这篇札记分享给日后的自己,保留与自己对话的空间,走一条往内探
询的路,留下阅读的轨迹给有所不同又殊途同归的每一个自己与他者。
以下,就此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分成数点来谈谈,其中更会加入自身对自己的观察,
让这篇阅读札记,不只是记录风中风景,也记下看着书而触碰到自我的某一面向的,像是
在书本中旅行的,身为读者的我自己。
01. 保持“喜悦”,让命运如实开展
关于书中所提的,让生命有其发展而非自困于各式各样的“认同”的前提,正是保持一颗
“喜悦”的心。喜悦能带来对生命展开探询的开放态度,从生活中如常的行走坐卧,延展
到由己身出发,走访看似不可及又如影随形的大千世界。该如何掌握不一定顺随己意的命
运无常呢?外境有时与内在状态竟如此微妙地相互呼应,将随着外界的风吹草动,起伏不
定的内心安顿好,探询每一次似乎无法亲自掌握的起心动念,同时发现看事情的角度默默
转变了、心静了、脚步轻快了。
喜悦能够自己选择吗?有时明明同处逆境,却能看到他人乐观以对,那是某种强颜欢笑或
者发自身心接受所有命运的考验呢?日常生活中太多例行公事,天气的变化就能招致隐微
或强烈的忧郁心理,他人有心或无意的言行举止,路人一个不一定友好的眼神,光是要保
持嘴角稳定上扬,眼神清澈无波,似乎就考验着明明独立于世界,却仿若被周遭无形的丝
线所牵绊的每一个个人。书中最让我佩服同时有所共鸣的,除了一语点出“喜悦”的重要
,还有别去认同不属于自己的部分,这或许也是能够保有那看似容易,却又无从刻意为之
的喜悦之情,如实地行走于世的不二法门吧!
02. 身体、心理、灵魂,你“认同”哪一部分的自己?
答案或许是从来不必去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却又有必要在询问的同时,提醒自己终究会有
这个问题的存在,在每一次心烦甚至沉浸于能带来愉悦的时刻,好比喝着一杯香气独特的
手冲咖啡,写下一首发自内心感到满足的诗,遇到友好且能相互理解、同行一段的友伴。
甚至出门时忘记带伞,要返家时却下起突来而至的午后雷阵雨,说出了一句因冲动而说出
口的话,遭到他人的漠视或无理对待。愉悦与懊恼形如一对双生子,日常中的乐与苦对于
敏感或相对麻木的人而言,总有刺激其身心灵而造成动荡、起伏的时机。
说到那对于芸芸众生而言,从来到这世间的那一刹,就不停在认同的形塑与瓦解之间,反
覆塑造名为自我,那无从摆脱多少带来不适的过程。有一双巨大的手在背后默默运作,时
而力道轻柔时而加重施力,何时可以停下来看看已经长成何等模样的自己呢?生命的自主
性与生存本身的侷限性,在人类的命运中有各式各样显得戏剧化又不足为奇的体现,相对
于动物与任何型态的生命,人类似乎就有各式专属于人类的烦恼。自我认同或认同于自我
,在萨古鲁的喜悦之道里.是有必要去看清楚同时舍却于当下的重担,这点让我既疑惑又
感动,特别是他在书中的一开始就提到,负责是让生命或存在变成喜悦的第一步。
03. 为自己的存有“负责”,担起重担同时放下重担
命运是有形或是无形的呢?在书中所提及的关于禅的故事,或说对于禅的奥义的诠释,有
一幅生动且直指核心的画面──将肩上的行囊放下,站定且停留片刻,接着就再度将有一
定重量的行囊一肩挑起,头也不回地继续未尽的旅程。那一则有名的禅修者的故事,直到
读完此书的目前,都让我不停回味与省思。这也是萨古鲁这本半自传与宣扬其内在工程的
理念与实践之道的书,很有意思的呈现方式。将各式与禅和修行、瑜伽与灵性修持相关,
甚至生活中的逗趣又充满寓意的小故事,融入他在各章节所阐述的各式主题之中。
那则关于禅修者的故事,让我想起也是在此书的前几章,萨古鲁就反复提到的“负责”的
生命态度。如何转心向内并找到出路呢?何妨从为自己负责开始。没有任何一件事或任何
一个人,足以让你离开对自己的观察与偏离自主的运行轨道。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你的
哭声就由内在发出,提醒了世界有一条不知从何来,终将往虚空而去的生命,又诞生来到
众声纷纭、终归无声的尘世。那么紧接而来的亲密他者的照护,源自集体意识的好或不好
的规范与教条,又是如此束缚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一面明镜。那么先把那面本就
明晰透彻的镜子细心擦亮,就可以是成人或在孩提时代,就有幸触及生命的宽广的那一刻
,就地解除桎梏却为那桎梏赋予崭新定义的良辰吉时。
该么又该从何为自身的存有负责呢?在舍却外界不断加诸的种种,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各式
价值判定后,显得轻盈而喜悦的身心灵,能随意地肩负重量,带着肉身往另一处尘埃之地
走去。目前会想到,正因为来到这世界时本是空无,生存本身自有其无常与无限,那么将
对于外在的烦闷与控制欲,转而聚集于容易被忽略的内在修为,这样也是逐渐转而静心与
为著立足于世,带着本就完整而能在当下回归完备的自己,往本该踏访的大千世界走去,
而这也是某种充满能动力与无限可能的拓展之旅吧!
04. 将自己“拓展”为一座没有墙,世界为屋顶的小屋
在此书的第二部“身体”的第二章“有某种东西,它不喜欢墙”里,萨古鲁提到人的内在
有两股基本力量──“保护”和“扩展”。生命与生命之源在瑜伽或禅宗的视界看来,是
相似却不等同的两回事。生命之源可以说是万事万物,无论是植物或动物,自然界的任何
风吹草动都与之相关,在人类身上的生命之源,甚至有更为明显的影响力,这也导致人类
有寻求超越肉体与精神层面的倾向,不安于显得平静无波折的顺遂或有所短缺的生活本身

不喜欢墙的应该是生命之源,需要墙的保护的或许是暂住于肉身这座可大可小,终须返还
于尘土的房屋,仍在追寻又稳固其存在的生命本身吧!但是萨古鲁也强调,保护与扩展本
非对立,就如同大地与长空凝望彼此而度过万世兴衰,扎根于大地而向往于飞翔,这是人
的存在的悲伤与喜悦,悲伤的是不一定能认识自身的存在而盲目存在着,喜悦的却是只要
向树或途经的飞鸟致意与学习,解放于当下竟也是如此惬意而本就无须自困于大门敞开的
牢笼。
自我保护的本能与自我扩展的需要,构成了人立足于世的基本蓝图。其实这篇札记写到这
边,会让我有既是抒发又像是仍须再意会,却始终乐于用文字来沉淀纷杂的思绪与意念,
尽管满纸荒唐也任其成篇。就像对于这本书或日常中会遇见的任何一个人,我还是无法放
下自我防备,总认为看了再多还是与己无涉,相处了再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终究还是在
自己的道路中,见不到咫尺天涯的任何友伴或敌对。
“抗拒之墙”的构成与拆除,或许又能让自己在显得漫长的求知旅程,细细地去意会与品
味其个中况味吧!目前仍为自己设定在生活中观察与体现自身存有的目标,同时谨记墙的
存在与不在,包含那些显得沉重或遥远的生命旅程,在阅读完此书也写完这篇札记来回应
的此时此刻,至少喜悦的种子逐渐扎根,能否让其绽放而成其芬芳,就留待现在与日后来
彼此验证、互证因果。
卓敬柠/2022.07.18 17:35
作者: Rex1992 (大沈)   2022-07-18 19:30:00
谢谢分享
作者: Acoustics (IL)   2022-07-18 19:47:00
瑜伽士==人士 瑜珈人士推
楼主: jean17 (jean)   2022-07-18 22:27:00
发现有几个错字了,谢谢A大提醒^^
作者: paulhu0 (雪花喵喵)   2022-07-18 23:45:00
感谢分享
作者: Fishappy (Fishappy World)   2022-07-19 21:09:00
感谢分享
作者: fortunemob (玛莉连连看)   2022-07-21 01:23:00
Sadhguru一生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