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为什么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

楼主: jean17 (jean)   2022-06-10 01:50:00
https://i.imgur.com/iJg24mu.jpg
阅读札记:《为什么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
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就让我觉得很有亲切感。因为无论是在学生时代,或如今出社会工
作后,“拖延”都常常是困扰自己的坏习惯。当真被书名说中,每当遇到理智上明知是很
重要且无从推托的事务,心境上总会有所排斥而一再推迟动工的时刻,每每都要等到时间
已迫在眉睫,才匆促地开始赶工,就算不喜欢被时间追着跑,十次却总有七或八次,还是
循环著既定的模式拖延著,有时还会在成果不如预期时,想着若能有规划地提早完成,就
能多出可供修正的时间,只可惜下一次仍不见得记取前一回的教训,依旧能拖则拖。
基于想改善惯性“拖延症”的出发点,我翻开了这本《为什么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
一开始最引起我的注意的还是其的编排方式,是采取星期一到星期日来划分为七个主题,
每一个主题都安排数篇相对应的短文,提出应对那方面的“困境”的训练方法。从星期一
开始的“打造远离拖延的环境”直到星期日的“用自律换得自由”,予人某种有始有终,
能按部就班跟着去做的踏实感。首先打造出适合好好展开行动的合宜环境,接着设立目标
、发挥行动力、做好时间管理,同时客观面对每一次的“逃避倾向”,重新建构对于展开
行动有所帮助的“思维模式”,最终达成充分的自律精神,就有机会迎接不被拖延的习惯
支配,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自由生活。
以下,就这本书的七个主题,来简单整理其内容与稍微对应自身状况,期许在阅读后也能
将这些心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书中从星期一到星期日的编排方式,一天一天循序渐
进地调整,同时检视自己在心态与行动力上的改变──
01. 打造远离拖延的环境:为自己打造有助于培养“专注力”的空间
在本书的第一章,也就是“星期一”所探讨的主题,正是打造合适“环境”的重要性。试
想当一个人处在闹市之中,很难不被周遭的各式杂音所影响,若要听清楚来自四面八方的
谈话声,想来也是十分艰钜的任务。顺应自己所需完成的事项,为自己打造实质或心理层
面的“空间”,主动选择自身所待的环境,往往比起在充满干扰因子的场所,强迫自己必
须“心无旁鹜”来的实际许多。
同时,作者也有提到选择与“自律”的人们为伍,往往也能激发出自身的动力,相对于在
慵懒的氛围里消沉度日,与有共同目标且已走在实践的道路的人们结伴同行,一方面激励
自己不可松懈前行的脚步,另一方面也能彼此惕励与见证,看似漫长的旅程中总有属于前
行者的明朗风光。
02. 设立有确实意义的目标:让每一个近程目标都确实可行
若只望着远程目标,或说最终希冀达到的成果,形同还未规划好路线图,就幻想有一道凭
空出现的任意门,带你前往心向往之的彼方。那是只有在梦中才可能实现的愿望,现实中
仍须要按部就班,让每一次的前进都有其意义。设立目标并确实执行,也是迈向希冀的成
果的必经之路,若总是漫无目标地前行,就容易一不留神往相反的方向走去,回过神时又
要耗费大量精力重回正轨,那是多么得不偿失的一件事。
设立并且执行每一个为了远程目标所量身打造的近程目标,让漫漫长路不再显得遥遥无期
。正如书中提到的,将大目标分解为显得轻便可立即实行的小目标,这也需要发挥分析与
判断能力,为每一件事设定轻重缓急,同时有条不紊地达成每一个相互连贯的环节,就像
耐心去完整一幅巨大的拼图,在看似繁琐却不困难的动作之中,就能预见并亲手实践,心
目中独一无二的理想蓝图。
03. 成为高效能的行动派:立即行动所带来的丰沛能量
俗话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就算是表面上看来缜密的计画,欠缺实际行动就只能停留在
纸上谈兵,那何时才是踏出那关键的第一步的好时机呢?有时人们只是担忧付出行动后,
得到的回馈不如预期,甚至让事态急转直下。或者陷入对于失败经验的追悔,不断检讨当
时未及留意到的缺失,反而浪费了全新的机会与动力,时间好似仍滞留在迟迟无法翻页的
昨夜。
针对过度“担忧”的消沉心态,书中也提到“活在当下”的解方。并非从深思熟虑转为盲
目冲动,而是确认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就义无反顾地展开行动,让行动引领每一次迈开
的脚步,客观去检视自身的不足与可改善之处,方能让行动的效率大幅度地提高,同时增
加每一次勇于实践的自信心。有时,人性中“趋乐避苦”的天性,也是影响个体展开必要
行动的罩门,当有所松懈之时,不忘问问自己,哪些事情是你宁愿辛苦一点,暂时放弃眼
前的享乐,也想放手去做的?相信当答案浮现,迈开的脚步已不再轻易停歇。
04. 让时间价值最大化:充分的“时间管理”让行动更顺利
这一部分,主要是在讲述“时间管理”的重要。首先,要把每一件事列出轻重缓急,用象
限图来客观分析,先找出急迫且重要的事,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事有效率地处理好,若是不
急迫且重要的事,则可以稍微放缓处理时间,但仍须更有规划与列出要完成这些事,短期
内可供达成的小目标。使用象限图来分析,也有助于排除那些不重要且不急迫,或者紧急
但不重要的事,若是那件事需要立刻处理,但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就可以适时地推辞掉,
避免将所有事情都挤在同一时间,造成每一件事都无从兼顾的窘境。
书中也提到可充分运用一天的“黄金时间”,像是早晨六点被公认为一天中,人脑的记忆
力最活跃的时段,学生或考生就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各式需要背诵的学习。且黄
金时间也可由自己去观察与打造,视个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加上选择适合的环境,为自
己保留一段可供运用的高品质时间。其他像是劳逸结合的“番茄工作法”,将时间、精力
放在最重要的事务上的“二八法则”,适时省略不必要的小细节的省时技巧等,都是这章
节很值得参考的部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一边检视著自身在时间管理上,确实仍有许
多可调整、改善的空间。
05. 把逃避彻底删掉:在尝试的过程中克服得失心
拖延的习惯常常跟逃避心态密不可分,越想好好完成一件事,越可能在成效不如预期时,
自己给自己施加难以负荷的压力,久而久之,就形成唯有自身有所自觉,才有机会摆脱束
缚的恶性循环。那么逃避心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有时是跟过度要求完美有关,毕竟没有
开始就没有失败,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也少不了犯错而必须重来的时刻,若紧抓着失败经
验不放,就很可能失去再度尝试的动力,反而将时间耗费在追悔与反省之中,反而忽略了
只要具体改善某个环节,失败也能摇身一变,成为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在此章节中,作者也强调直面恐惧事物的重要性。越想逃避一件事,越要鼓励自己勇于去
面对,同时在显得煎熬的过程中,看清楚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方能让踏出的每一步更加
坚定,就算痛苦与退缩如影随形,却也不至于半途而废。只因每踏出一步,未知的恐惧也
随之冲淡一分,甚至那些逐渐厘清其面目的恐惧,也有机会在卸下面具后,化为支持你继
续往目的地前行的一股助力。因此不妨将得失心暂放一旁,专注于追寻目标的过程,同时
不忘勉励自己,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就能迎来现阶段最好的结果。
06. 拆掉思维的壁垒:让积极的想法引领每一次行动
自我设限常常是趋使人们停留在原地,难以踏出下一步的潜在因素。正因为脑海中塞满各
式担忧与顾虑,光想着艰钜的每一步就感到疲惫,带着那些不请自来的消沉意念一同前进
,实是怎么走都被无法自我支持的思维束缚,最终绕着绕着又绕回验证“无路可走”的既
定模式。跳脱习惯成自然的思维模式,看似简单明快实则须要更清晰的自知之明,那么意
识到那些綑绑住自我的思维后,又该如何帮助自己摆脱那些空转的念头,转而透过行动,
建立更全面且有助于自我支持的全新思维呢?
充分的自我认识,可以从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开始。消沉的思绪自有其脉络可循,有的是
源自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当意识到成长过程加诸于自身,某些已成强迫式的直觉反映,
不妨试着反向思考,找寻拆解那些陈旧思维的突破口。书中提到的“心理舒适区”,正是
想创造全新的自己,成就看似遥不可及的愿景,所必须意识到且勇敢跨出的思维壁垒。当
你尝试在行动时,适度给予自己积极且实际的肯定,看到那些成败得失中,值得学习与调
整的各种面向,相信那些本来认定是问题的问题,已逐渐转为帮助你去面对与解决问题的
线索甚至,解答。
07. 用自律换得自由:重新打造充满能动力的自己
能自由运用自己的时间,找出一套面对生活中的各式任务的准则,那是多么值得欣喜的一
件事。如何用自律来换得自由,正是这本《为什么越重要的事越不想做?》的最后一章,
所探讨的主题。在这章节,作者也提出数则训练方法,让读者可试着在执行的过程中,获
得相对而生的自信,挥别惯性拖延的模式,将每一件事都在恰当的时机完成,减少因未能
把握时光而徒增的忧虑。如此一来,整个身心发展都会趋于轻松、自在,也更有机运开创
属于自身的丰沛潜力。
书中提到一些有助于养成自律习惯的技巧,像是“延迟满足”,将目光焦点放在完成某件
事后,收获成果的喜悦,别为了一时的逸乐而耽误正事,学会运用更为宏观的眼光,来看
待当下的每一个抉择。同时,为自己设定合理期望值,别去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在实践
的路途中,多去发掘自身的长处,透过阶段性的成就来为自己建立自信心,方能一步一脚
印地亲身迈向更为辽阔的境地。
读完这本书,让我随之检视自己的思维与生活模式,确实仍有许多可供调整之处,无论如
何,改善拖延的习惯仍是当务之急,就算无法一夕间转变为说走就走的行动派,至少在消
沉的意念与逃避心态升起时,提醒自己展开行动、自我激励的重要。就于每个独一无二的
当下重整想法与行动,且在每一次的尝试与省思中,让每一步更加轻盈自若、相互见证。
卓敬柠/2022.06.10 01:34
作者: blauwind (风儿)   2022-06-10 19:42:00
谢谢分享,最近刚好也看完这本,觉得心得整理的很完整
作者: darkMood (瞬间投射)   2022-06-11 16:36:00
为什么多数人不守法也不守规矩。
楼主: jean17 (jean)   2022-06-11 18:56:00
请不要乱嘘,或提出我这篇有触犯到哪些板规,可直接去检举
作者: hoho8 (hoho)   2022-06-14 07:36:00
这个darkmood嘘出名的 https://i.imgur.com/2sz2J5d.jpg水桶常客
楼主: jean17 (jean)   2022-06-14 22:10:00
原来如此,其实看到说不守规矩,我有稍微被吓了一跳xd
作者: em1234 (em)   2022-06-15 14:46:00
作者: oniichan (欧尼酱desu)   2022-06-19 12:22: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