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2/05/blog-post.html
(网志无音乐版)
“嗅觉是一个非常‘具有社会性’的感官。”
若你对欧洲城市发展史有兴趣,或许还可从嗅觉角度切入,从少见的面向探究;
或单纯想了解欧洲香氛的社会发展史,
这本书是不错选择。
若想了解中世纪、16到18世纪的欧洲城市或乡村生活,
我们大概也只能透过电影、历史节目中的视觉来感受,
画面上,或可呈现刚兴起的巴黎,人口聚集、街道泥泞、马车溅起积水、女人裙䙓沾满淤
泥,
但,对于当时大城市的“气味”,
却是无从想像。
作者从西方文明的演进,解读气味的历史,
带出嗅觉这项被忽略的感官,
几个有趣的观点,印象深刻。
#香氛能对抗鼠疫
鼠疫盛行的年代,当时的医学解释认为是撒旦呼出的毒气污染了空气。
当然随着医学进步,人们后来知道了鼠疫并非来自空气传染。
当时有派说法认为,以毒攻毒是有效的,更难闻的恶臭能驱散有毒的臭味;也有说法是香
氛能够拒斥邪恶力量和预防疾病。
此外,在拒绝接触水、极少洗澡的那段时期,
香氛手套、气味胸甲等各种散发香气的服饰,蔚为风行,
首要之务不似今日的嗅觉时尚,
而是保命用的不受疾病感染用途。
#欧洲智识份子曾热爱粪便文化
我们下意识认为对排泄物反感应是每个人自然天生的反应吧,
不过作者解读,
这其实来自于几世纪的社会文化演变,慢慢认定这种气味是负面的!
要是认为只有平民阶级才镇日沉浸在臭味中,而对随处可见的排泄物习以为常,
那可就误会大了。
在16、17世纪智识份子的文学作品中,
常可见到当时被称为“愉悦的物质”的排泄物,
谈论此物并非例外,反倒颇为稀松平常。
从医生的处方中更可看到不少美容秘方或药剂的成分包含了粪便或尿液,
这点光用想的就让人起鸡皮疙瘩!还要抹在脸上或喝下肚?!
读完这段研究真的会让人颠覆三观。
#嗅觉面向的厌女风气
为什么女人多喜爱香水? 因为我们细致、敏感、轻灵。
但过去两三千年以来的解释,却是充满性别歧视的——因为女人比男人难闻!
而在嗅觉上贬抑女性,到16、17世纪更崭露无遗。
月经有恶臭,而老女人也会散发臭味,这种邪恶的老妇形象助长了大众对女巫的恐惧,
随着魔鬼学家的厌女思维,这时期也将许多撒旦的共谋送上火堆......
女性的气味被妖魔化,要到17世纪中之后才逐渐好转。
#15分钟就能适应强烈的气味
从今日社会角度,会觉得欧洲过去人民每日生活在恶臭中觉得很恶心,
但其实也无须过于苛责,
因为我们大脑大约只要15分钟就能适应强烈的气味,就察觉不出臭味或沁人的香味。
前阵子看了BBC Lifestyle 主持人在印度圣城瓦拉纳西(Varanasi)的旅游节目,
她在21世纪街道上所描述的气味,
惊人地与书中叙述16、17世纪巴黎街头的场景如出一辙。
看到镜头下,瓦拉纳西居民与动物、排泄物同处一街的习以为常,
完全理解作者所述,对于气味的喜好,都是透过社会学习而来的。
尽管作者也说,
过去欧洲乡村及城市的臭不可闻,不见得比现今让人窒息的空气污染来得严重。
阅读完文字后,
决定还是大口吸取屋内小苍兰扩香的芬芳,
令人愉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