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深度工作力》:21世纪的超能力

楼主: Teria (Paris!!!!!!)   2022-05-13 22:27:52
会想读这本书,是因为之前读了作者Cal Newport的另一本书《深度数位大扫除》;这是
我第一次接触到数位极简主义,先前虽然知道网络、社群媒体让我们更难专心、浪费大量
时间,但一直没有读过这种有组织有条理、剖析好坏处的论述。基于对Cal Newport的信
心,以及IG上时报小编的推荐,我在读册把其他书补齐了:《深度工作力》、《深度职场
力》、《没有Email的世界》。(在此庆幸我没有非新书不读的洁癖,能找到二手书的全
是买二手书)
也就是说,其实这本书是在一个盲信的心理状态下购入的(显然不是很理性)。第一次读
完的时候只有留下几个概念:深度工作有很多好处、浅薄工作会伤害你的职涯、应该要留
下固定的时段进行深度工作,确保你有更高的产出品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才开始做
笔记,摘要重点。
有一句话我想先放在最前面:
真正的奖赏不会留给那些闲适的使用脸书的人(浅薄工作,容易被取代),而将归于像
是能创造分布式系统并提供服务的人(深度工作,难以取代)。
网志好读版:https://afootrain.wordpress.com/2022/04/22/deepwork/
真正的奖赏不会留给那些闲适的使用脸书的人
我们先来定义浅薄工作:非高认知需求,偏向后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中进行这
类工作,通常无法创造多少新价值,而且很容易模仿。什么样的工作偏向浅薄工作呢?
你可以用“一个大学毕业生需要花多少时间学习”来衡量,例如开发新专案、制定策略、
做报表、上传订单、联络客户,如果一个毕业生能在短短的时间——例如两、三个月——
就能学会并取代你,那么这个工作就是偏浅薄的;如果是他需要学习很多年、具备许多经
验才能执行的事,就是偏深度的工作。
你发现问题了吗?浅薄工作几乎像是工业经济中的蓝领阶级,如果你的工作几乎都属浅薄
工作,那么未来公司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手并取代你。而且这些浅薄工
作不会为你带来高品质的成果,长期来说,对于你的职涯也是一种伤害。同时,这也会减
损你深度工作的能力。
网络工作为我们带来的,就是让知识工作者陷入浅薄工作的循环。在随时连线的文化中,
我们无法测量分心这件事带来多少伤害,破坏了多少深度工作;而且使用收件匣管理自己
,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比起安排自己的目标和深度工作时间,用收件匣让自己看起来比较
忙碌,似乎是最省事的途径。
现在的经济模式和社会风气也让我们觉得:忙碌就代表生产力,一个人看起来越忙碌,
他就越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高品质的生产工作=花费的时间×专注的程度
深度工作的能力越来越稀有,正好发生在它对我们的经济越来越有价值的时候。结果是
,少数培养这种能力并在工作生活中善用它的人,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整个社会似乎都忽视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放任收件匣管理每个员工的一天、在开放式办
公室互相打扰、开放即时协作、鼓励参与社群媒体,让整天的工作流程注意力涣散,知识
工作和深度工作脱节。相对地,能进行深度工作的人,就有机会彰显出自己的价值,拿出
更高品质的成果。
深度工作能帮助你拥有这两种能力,让你更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新经济模式中的赢家:
- 快速精通专业技术的学习能力
- 在品质和速度上达到高水准的生产力
当你拥有快速精通的学习能力,你转职会很快(这是在书中最前面的举例,只是我讲的比
较直白哈哈哈),你可以跟着趋势学习到最新的技术,成为高技术工作者。如果你知道“
刻意练习”的话,可能比较容易搞懂为什么这和深度工作有关,要精通一项技术需要的不
是天赋,而是专注、有目的的练习。而拥有高水准的生产力,是你成为各行各业佼佼者的
必要条件。
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排除一切会让你分心的事务,专心致志在你的目标上,完成
你最重要的工作。
进入深度生活的四大原则
我很喜欢作者的比喻:
你的意志并不是你可以无限使用的一种个性,而是像肌肉一样,它会疲乏。
你如果已经习惯注意力涣散的生活,当你要在一个滑手机滑到停不下来、在网络上漫游的
情况突然切换到需要专心的深度工作模式,你会需要更大的意志力把自己拉回来。但你如
果建立好常规和仪式,并且像肌肉一样常常锻炼它,你会开始习惯专注生活,不用再折磨
自己有限又可怜的意志力(这是在说我的意志力,你的可能不是),更简单地进入和维系
不间断的专注状态。
你可以参考以下四个原则,帮助自己进入深度生活:
1. 培养深度工作力
2. 拥抱无聊
3. 拒绝任何(浅薄的)好处
4. 排除浅薄事务
一、培养深度工作力,建立你的工作仪式
在这个原则底下,有六个对应的策略,分别是:建立工作哲学、建立仪式、大动作地投入
、不独自工作、像经营企业般执行、要懒惰。
简单来说,你要先确定你要如何安排你的深度工作时间,有的人工作型态可以极端一点,
安排一整个月或是好几天过著闭关生活;或是有学期制、季度制的,可以选择一个学期/
季度专心深度工作,下一个时期则专心处理浅薄工作;或是节奏式,安排每天的特定时段
进行深度工作,其他时间再来处理浅薄工作(作者采用这个方法,我自己也是,应该大部
分上班族都比较适合这个);还有一种是完全把自己浸泡在深度工作模式,有空就关起门
来疯狂工作,偶尔出来和大家喝咖啡。你也可以搭配打卡(Habit tracker),看到自己
每天都打勾的话,隔天比较不容易放弃。
接着要设定你深度工作的地点、时间长度、规范(例如:期间不可使用网络或手机),安
排好自己的饮食或其他活动(例如:准备咖啡或茶点、开始前先去散步),且要积极、全
心、大动作地执行这套计画,让自己可以跳脱原先的心态,完整投入。
深度工作也不是完全排斥和人交流,而是排斥浅薄、偶然、带有太多不确定性和和目标无
关的协作,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和其他人合作、讨论,会有机会激发新的思路;
接着,最好是订定一些可以衡量的指标,定期检讨成效,确保自己维持在正轨上。
另外,要注意别让工作占满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晚上还是不断检视邮件和讯息、处理工作
,即使你处理的事情不多,你的大脑就无法切换到放松状态;只有你深信工作已经做完了
,才能切换到充电模式,为了隔天的深度工作做准备。所以作者建议可以为自己建立一套
关机仪式,例如检视一整天的工作进度、写下明天要注意的事项后再让自己“关机”,你
就可以明确断开和工作的连结,让大脑好好放松了!
二、拥抱无聊,克服分心的渴望
就像是运动员在训练以外的时间也要照顾身体一样,在非工作时间,你也要让自己维
持在深度生活中,这可以改善你高度专注的能力,也可以克服对分心的渴望。一样有几种
方法你可以参考:安排好分心的时间、冲刺式高度专注、生产性冥想、练习记牌。
比起让自己漫无目的、随时都能打开信箱或社群软件(然后时间就不见了!),你可以反
过来安排:让自己只有在固定的时间才能查看信件和上网。无论是上班时间或下班时
间都可以照这个方式,时间比例由你自己决定,例如每两个小时查看一次信件、讯息,或
是固定安排几个时段让自己上网,时间到就关闭;深度工作的期间,你也可以帮自己设定
小挑战:例如原本预期40分钟做完的工作,让自己试试看能不能在20分钟完成;在平常的
生活中,有些可以分心的时间(例如:慢跑、散步、洗澡)可以进行单一议题的思考,避
免让思绪跑得太远。练习记牌比较像是训练自己用联想加深记忆,这边不赘述。
三、拒绝任何好处,慎重选择工具
工匠的工具选择法:找出决定你职业与个人成功和快乐的核心因素,只有当一项工具对
这些因素的好影响远超过坏影响,才采用这项工具。
这个段落我个人很喜欢,在选择或使用任何工具前,你要先想清楚这项工具可以为你带来
什么好处?这些好处背后的代价是什么?如果你因为一些浅薄的好处就使用它,那你真的
知道背后你会损失什么吗?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好方法吗?
用很粗浅的比喻来说,就像是最近常常看到在讨论的:自炊与外食,外食很省事、省时、
不用洗碗,所以有坚定的外食派;自炊相较下较健康(视你选择的食材、调味和炊煮方式
)、花时间、要洗碗、可能很难吃,也不见得省钱。这些都是很表面的好处和坏处,这时
你要问自己:你最大的目标是什么?只要喂饱自己和家人就好,还是健康?还是一定要好
吃?而你选的方法可以支持这个目标吗?
其实作者提出这个策略,剑指网络与社群媒体:如果你的目标是“与一群重要的人保持紧
密的联系”,那么脸书也许可以达成一部分,却不能完全满足;这完全视你的目标与个人
生活而定。但你要知道,你选择花在上面的时间会让你损失巨大的注意力及意志力,且会
排挤掉你其他活动的时间,最好慎重思考这件事。
四、排除浅薄事务,让自己难以联络
这个策略中提供的方法也很有趣,像是:安排你的每一分钟、量化每种活动的深度(是的
,就是前面提过的大学毕业生衡量方式)、确认花在浅薄工作上的时间比例、在五点半前
结束工作、让自己难以联络(我喜欢这个想法)。
作者在之前的章节提过一件事:有时寄件者只花几秒钟写信,收件人却要花很多心思回
覆,其中损失的深度工作代价难以衡量。作者在这里给的建议是:让自己难以联络、或
是事先说明只回复符合时间表及兴趣的提案信件、建立常见问答集(请寄件人确保自己的
问题没有在上面)、回复使用流程导向(直接告诉他后面要联系或工作的流程,确保事情
有进展,其他话都请对方不要回复),或如果信件不清不楚或不回复也不会怎么样,
干脆不回信(学术界都是这样吗?)。
这本书带给我的改变
如果说《深度数位大扫除》教会我避免使用手机、让自己专注在有益的活动上,《深度工
作力》则教会我把深度工作和浅薄工作切割,保留最不会有人打扰的时间进行重要的工作
,其他时段再分配给浅薄工作(例如回信、开会和家务事)。
例如,我自己在连续加班的时候,会发现只有早上十点前、晚上九点后的效率最高,很容
易进入心流状态,下午则是看情况,因为很容易被打断,会很难回到原本专心的工作状态
。所以我会提前开始工作(我会为此提早进公司),先用子弹笔记列出最重要的任务、不
需要专心的小任务,在不易被打扰的时段进行最重要的任务,在不容易专心的时段处理小
任务。因为晚上的专心时段也很珍贵,有时候我也会用来做重要的工作(好像和作者的要
求不太一样了)。
作者: Bosslove (烔漏洞万岁)   2022-05-14 15:12:00
大推这本书
作者: handcreambox   2022-05-15 09:20:00
这本书真的是经典
作者: LHx10472 (苹果绿)   2022-05-15 19:29:00
推详细心得 买了还没看有点心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