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当初是因为作者本人的事件引起社会话题,我才去看的。
因为我本身也喜欢张爱玲,在情感上也有一些失落的经历,加上作者文笔很有感染力,
所以身为读者对于小说的内容有一些共鸣,读的过程中有笑有哭有惆怅。
但因为事前就看过生前作者受访的影片,所以直接会把书的角色和作者形象画上等号。
而作者本身无论是外表或谈吐都有一种魅力,知性美、病态美、更不用说外貌也美。
但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假设今天该本小说内容没有跟作者的形象或经历连结那么紧密,
假设仅仅是纯粹虚构的内容,也不知道作者本人的形象,那么这本小说还会受到热议吗?
作者自己也说过这本小说是字字血泪。
所以让读者感动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加上作者,才使得说中的角色鲜明吗?
岔题一下。说一下我粗浅的观察。
我觉得近代年轻的台湾作家的创作仍很多都太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观点为出发点,
也就是太自我中心,好像很少把心思放在别人身上。
我记得史蒂芬金在教写作的那本书中提到,小说家脑袋有八成都在想别人的事情,
所以其创作过程无论是题材或是人物的塑形都相当丰富,因此长久以来佳作不断。
所以台湾年轻作家的作品,即便是<房思琪>那样令人感动的作品,仍无法跳脱自我框架。
更不用说其他小有名气的作家,连令人感动的成分都很罕见,只剩个人抒发情感和观点。
所以大家觉得<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若不是因为作者本人出现在台面上,形象如此鲜明,
那么这本小说还会纯粹因为作品本身而引起话题或受到评价上的肯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