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大光系列三书》

楼主: ostracize (bucolic)   2022-03-09 00:00:16
台湾应该“脱亚入欧”还是“脱亚入美”?──读余杰新著《大光系列三书》
https://reurl.cc/Opg8bA
余杰最近出版的大光系列三书:《清教徒秩序三百年》、《欧洲的歧路》、《华夏转型两
百年》应该是最近台湾出版界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也是目前台湾史学界第一次用清教徒的
观念做为中心来分析世界近代史的书籍,以前台湾从来没有这种史观和史书,将来会不会
有还很难讲!
这本书有数不完的新颖的观念,是从前台湾史学界的学者所想不到的。比如说里面有一个
观念非常重要,就在于直接了当告诉台湾人的我们说:“从世界近代史看起来,现在的欧
陆国家被证明已经不行了,走模仿欧陆(比如说法、德、俄)政治体制路线已经是绝望了
,因为它布满了一条条歧路;如今我们只好走模仿英国、美国的路线!”所以笔者先来谈
谈为什么余杰会做出这个明智、明确的论断!
宋泽莱
余杰最近出版的大光系列三书:《清教徒秩序三百年》、《欧洲的歧路》、《华夏转型两
百年》应该是最近台湾出版界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也是目前台湾史学界第一次用清教徒的
观念做为中心来分析世界近代史的书籍,以前台湾从来没有这种史观和史书,将来会不会
有还很难讲!
这本书有数不完的新颖的观念,是从前台湾史学界的学者所想不到的。比如说里面有一个
观念非常重要,就在于直接了当告诉台湾人的我们说:“从世界近代史看起来,现在的欧
陆国家被证明已经不行了,走模仿欧陆(比如说法、德、俄)政治体制路线已经是绝望了
,因为它布满了一条条歧路;如今我们只好走模仿英国、美国的路线!”所以笔者先来谈
谈为什么余杰会做出这个明智、明确的论断!
一、大政府国家路线及其弊病
的确,笔者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这三本书看完,这段时间大脑始终出现两个挥
不去的问题,一个是:将来台湾宪政到底要走小政府﹝政府权力往有限化发展﹞的路线呢
,还是走大政府(政府权力往无限化发展)的路线呢?另一个跟随在后的问题当然是:台
湾应该“脱亚入欧”还是“脱亚入美”?
提到大政府这件事,我们就会想到近三百年来,人类所遇到的最大灾难就是横扫世界的疯
狂集权统治灾难,再也没有比它所带来的现象更令人感到恐怖的事,对内它杀害了无数的
各国国民,在外引发了诸国对诸国的激烈战争,甚至是让世界进入了核战的边缘,来到了
地球随时都会毁之一旦的境地。这都是由于大政府所带来的结果,比如说法国大革命的暴
民统治、德义的法西斯统治,苏联与中国的共产统治都是显著的例子,这些大政府统治所
带来的就只是遍地血泪,让人肝胆俱裂!简单地说,近代人类悲剧只有一个,就是大政府
在世界的摧残与暴行!
为什么走大政府﹝政府权力往无限化发展﹞最后会带来这种结果呢?原因不少:
首先,因为政府权力过大,人民的权力就被限缩,无法实施真正的民主政治,甚至多党政
治都遭到封杀,致使民意无法表达;决定国家大政方向的都是独裁者本人或几个人,又不
被监督。这种政府很容易就会走向错误的方向;当人民有不同的意见要表达的时候,大政
府就实行镇压,把民意压制下来,丝毫不给人民有言论的自由。好像把整个国家的未来放
在一个又一个赌盘上一样,有时赌赢有时却赌输了。如此在一错再错的施政下,引来民怨
,时日渐长,政府与人民就对立得越厉害,最后大政府就更加放弃与人民为伍,走向了反
全民的方向,除了不给人民集会、结社的自由之外,甚至不给人民生命权,肆行逮捕人民
甚至杀害人民,使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恐怖统治之中。
其次,因为政府权力过大,包办了大半经济事业,对内实施了经济计划,国家总揽了国防
、工商、交通、教育、医疗、粮食、电讯、邮政、福利甚至娱乐事业,私人企业就发展不
起来,自由市场就日渐萎缩,举国的人都变成公营事业的仆人或奴隶。同时经济计划的恐
怖处在于经济计划的设计都掌握在独裁者一个人或一小群人的手中,他们永远无法洞悉自
由市场的千变万化,就像是我们的大脑永远无法完全了解我们全身亿万个细胞的活动,从
而无法了解千千万万人民各自不同的经济需求,慢慢地所有经济措施就远离了人民,独自
行走在大政府自以为是的路上;特别是自由市场萎缩,缺乏竞争的环境,国营企业的劳工
不愿勤劳工作,产品缺乏创新,竞争力薄弱,如果时间短暂还看不出大害,年岁久了,日
积月累,祸害就越来越大,导致全国的生产力下降,货物流通越来越困难,最后终于陷入
了贫困的窘境,整个经济都崩塌了。我们由从前苏联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就可以看到这种
活生生的后果,它的崩溃其实只是早晚的事。
再其次,由于大政府掌握了国防军事大权,独裁者随时都可以发展各种军备,而且往往都
向往有更大更多的军备,对内可以夸耀人民,维持它的统治的合理性;对外则可以吓阻敌
人,在经济陷入困境时,更可以对周边国家肆行侵略,拓展生存空间。我们往往看到这种
大政府国家到最后都对周边国家武力相向,走上了侵略的道路,可说是史不绝书。
从近代史看起来,这种大政府的集权政治统治观念与经济计画的狂想乃是起源于法国大革
命,而法国的大革命又起源于欧洲的理性时代。在理性时代,像伏尔泰、卢梭这些人莫不
认为人先天在大脑里存在着一种“理性”,比如说“齐头式的平等”就是理性推理所得的
结果之一。根据他们的说法,人脑有一种最合理的设计能力,可以用来扫平历史上的一切
“不合理”的规约与法律,瞬间就建立起一个合乎理性的国度与法律,使国家像一架机器
一样,按照自己的“理性”运作起来,据他们说这种国度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国度,乃是
历史所未尝有的乌托邦。同时,像法国卢梭认为在契约下人民能形成一个极大的国家全体
意志或共同体,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这乃是正当的。
黑格尔也强调国家意志的实存性,他甚至认为“作为国家意志的最佳体现是王权,主权即
王权,即一个个体性的君主作为国家本性的化身”;这些思想家都在鼓吹有一种叫做“全
体意志”或“国家意志”的存在,它独立于人民之外,拥有自己的意志与生命,人民有义
务要服从它。于是理性与全体意志、国家意志就整合起来,带来了欧陆非常暴力的法国大
革命、法西斯的独裁以及共产苏联的古拉格统治,将人民带入杀戮或集中营的水深火热之
中。这个结果证明了在今天学习欧陆的法国、德国已经是一条死路,学习俄国也是一条死
路,因为它们的背后蹲着极权主义、集体经济、暴力革命、斩杀自由的狂妄恶魔;我们不
但不能学习它们那种大政府的宪政与经济体制,而是要放弃与远离它们才对!
二、小政府国家路线及其优点
提到小政府(政府权力往有限化发展),就令人想到了英美这个系统。
从宪政来看,英美一向就有限缩政府权力的优久历史,比如说在1225年成为英国法律的《
大宪章》就是用来限缩英王权力用的,又比如说美国1791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就规
定“禁止美国国会制订任何法律以确立国教;妨碍宗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侵犯新闻自
由与集会自由;干扰或禁止向政府请愿的权利”;因为美国人认为这些权力本来就是人民
的,政府没有权力将它们夺走,政府的权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永不能跨过这个限度;美国
的这种宪法与其他国家﹝比如说台湾﹞很不同。
为什么英美要走小政府的路线呢?它有许多的好处:
首先一个是因为政府权力有限,政治就民主化起来,人民就能拥有更多的权利,个人的自
由就得到确保。我们看到美国因为要限缩政府权利,向上就实施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
分立的制衡制度,不使任何一个部门﹝归根究柢来说就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独揽全部的权
力。向下就使地方州权壮大,可以抗衡中央。至于人民的权利在宪法修正案里的前10个条
款都有明确的保障,人民不必担心自由受到侵犯。同时,在多党政治被建立之后,一党专
政就成为不可能,人民的正反两面的要求就可以充分表达,使国家往正确的方向走。小政
府也会使得掌权者放弃制定或操纵一切法规的野心。主政的人不会像那些狂妄的理性主义
掌权者,一心想要制定出一部“最美好”的法律,来达成他们的“理性”。小政府的英美
只能尊重自然法与历史,极力保守长远时间所形成的习惯法规,与人民的意愿相吻合,即
使有些法条显得“不合理”,也不肆意变动,假如不得已必须变动,也只能在较久的时间
中慢慢变革。
这样,国家就避免了人民的不安、骚动、或急功好利的革命,走得比较稳健。我们看到美
国的宪法比法国更少变动,它虽然也有许多次的小修定,但是基本上200年内也没有太大
更改,那些在1789年宪法里规定的基本原则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人民权利
的保障是永久不变的。法国却改了不下20几次,而且有些都是大变动,因为法国宪法不是
纯粹的习惯法,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实践,并且有时会有超越其自身法律文本走向反面
,例如法国在1875年宪法虽然赋予了法国总统极大的权力,但在后来的法律实践中总统其
实是一个虚位元首。法国这种情况不由令人感到恐怖,因为这种改动是没有止境的,好像
法国就是一个宪法的实验室,现在你法条规定了保障了人权,将来可能还会变动,我们会
怀疑这些法条的有效性,这就是不尊重自然法所带来的结果。
其次,由于小政府的关系,国家企业被缩小,私人企业就会承担这些企业而崛起。国家也
会尊重人民的私产权,对私人企业不致干涉太多,自由市场经济也就蓬勃起来。举凡各种
民生企业莫不由私人经营,甚至军工产业也开放由民间经营。由于自由市场以竞争当成它
前进的动力,所以在竞争之下,创造性就能充分发挥,各种产品就能推陈出新,达到一种
精益求精的地步。同时,自由市场能让资本家由变动激烈的价格系统中辨别出市场的供需
状况,所生产的东西都合乎人民的需求,不会离开人民需求太远,避免了因不必要的投资
而耗掉成本。这些庞大自由市场所产生的私人资本在最后都以自由贸易的手段溢出国家之
外,开辟了广大的海外市场,以和平的手段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极大的利益,变成跨国公司
,带来更大的自由市场,使国家的实力更加强大,终至于达到于富国强兵的地步。我们看
到以前的大英帝国崛起(当然现在英国已经不行了)以及美国的富强都是在自由市场的基
础上才能达成,与法西斯德国、苏联这些以国家企业为主的经济体大异其趣,也避免了最
后经济崩溃的命运。不过,一战后,美国罗斯福总统实施了大规模经济计画,使得国家资
本大大扩充,最近福利经济的口号在美国也喊得十分响亮,假如说美国经济体制日渐往福
利经济过渡,非要让国家拥有更多的经济控制权不可的话,那就会使得美国的小政府变成
大政府,自由市场就会萎缩,慢慢走上今天欧陆国家的状态,那么一切都要改观了,这也
是一个隐忧。
再其次,小政府无法常常处于战备的紧张状态中,能避免极端的对内、对外杀戮或侵略行
动。我们翻开美国历史,除了四年的南北战争死了比较多的人﹝差不多60万,占总人口数
百分之2﹞以外,美国国内因为暴政而导致大量人民死亡的状况几乎没有,这就是小政府
的好处。对外的两次大战也是一样,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算不上是发动者,它只是尾随在
后面而参战,而且必须花了许多时间武装自己才能投入战争,即使在战况激烈下,也没有
裹胁本国人民参战或是利用国际战争犯下肆意扩张侵略的暴行,两次战争中死亡人数大约
在50万人左右,还不能算是严重,与欧洲的德国死亡了780万人左右大异其趣,这就是小
政府的好处。不过,二战后,随着美国变成世界警察,一直处在军事紧张状态中,常常有
军事行动,也埋下了政府权力膨胀的隐忧。
以上笔者的论述,可以视为海耶克的学说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看成余杰学说比较重
要的一部分;他们两人都算是英美保守主义的学者,有共同的学术结论。只是海耶克以自
由市场经济理论来立论,而余杰以清教徒的信仰为出发点来立论罢了,他们最后所发出的
向英美学习,永不向欧陆学习的告诫是一致的。就在结论这一点上,很值得如今还奉守大
政府体制的台湾政治家与人民大大注意!
(汤森路透)
三、是历史著作不是光谈理论的书
回头过来谈谈余杰这三本书:
在上面笔者已经说过,余杰这三本书是历史著作,所以是具备大量有趣故事的书籍,并不
是只谈理论的书而已。
在这三本书里,余杰先把历史上奉守清教徒信仰的三个国家:荷兰﹝尼德兰﹞、英国、美
国放在一起,来论述这三个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里的发展,要让读者注意到这三个国家为
什么会演变成为商业大帝国的事实和原因,也告诉了我们,唯有仿同它们的信仰、政治、
经济,才能避免走进法西斯德义两国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邪恶陷阱,使国家能走入堂堂国
富民强的自由世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余杰介绍了这个阵营的许多思想家,包括加尔文、
约翰‧诺克斯、约拿单‧爱德华兹、约翰‧弥尔顿、约翰‧洛克、汤玛斯‧杰佛逊、约翰
‧亚当斯、亚力山大‧汉密尔顿、柏克、乔治‧凯楠、拉塞尔‧柯克、杭廷顿、约翰‧杜
威、约翰‧罗尔斯、才契尔夫人、雷根……这些人比较多人是余杰所褒扬的
,少数是余杰所反对的,假如串连起当中那些被褒扬的思想家其实就可以变成一本英美保
守主义思想史。
另外,余杰也把欧陆的三个国家:德、义、俄这三个曾经是法西斯或共产极权主义的国家
归为一边,来讲述这三个国家在近代的发展故事,要读者注意到这三个国家为什么会落入
极权主义的陷阱,终至于国破家亡。在思想人物方面就介绍了了墨索里尼、胡格诺、卢梭
、马拉、丹敦、罗伯斯比、拿破仑、希梅尔法布、托克维尔、邓恩、雷蒙‧阿隆、沙特、
马丁‧路德、歌德、马克思、俾斯麦、威廉二世、希特勒、潘霍华、尼木勒、米塞斯、海
耶克、沃格林、列奥‧施特劳斯、彼得大地、维特、梅什金、拉斯柯尼柯夫、列宁、史达
林、索忍尼辛、沙卡洛夫、普丁……等等这些人。也是部分被褒扬,部分被
贬斥。假如我们把被被贬斥的那些人的思想收集起来,就会构成一部极权主义思想史。
四、这套书的两个特点
余杰这套历史书籍有两个特点值得台湾史学界特别注意。一般来说,台湾的历史学界谈到
近代欧美的历史,都是按著编年谈下来的,比如说就按著:民族主义的兴起→葡、西
、荷的海外探险→英国工业革命→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运动→法国
大革命→德义统一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共产革命→战后经济大
恐慌→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这样的时间系谱谈下来的。从来
没有人会把欧洲分成不同的两大阵营,来谈论它们的发展。所以对于余杰的这种写法,必
然会产生一种新鲜感,觉得见所未见。
另外,在思想人物介绍方面,台湾的世界近代通史也不可能介绍这么多的人物,足以让人
目不暇给,即使念过世界近代史的人可能对这些人物中的半数人物都会感到相当陌生。不
过,这些人在近代史却很重要,他们可能主宰了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思想或行为的变迁,
重要性无可比拟,假如看了这三本书,历史眼界必然会转为深幽无比。
五、余杰的历史撰述技巧与脱亚入美的正确性
从史学的撰述技巧看来,余杰这种分裂世界近代史或思想史的写法无可厚非。在今天这个
后现代主义的时代里,只要我喜欢,世上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事。后现代的美国史学家海
登‧怀特(英语:Hayden White,1928年-2018年7月12日)就认为在相同的历史资料下
,我们可以写出256种不同的历史书籍,哪一本比较好呢,全凭读者决定。历史书籍的撰
写法与文学的自由创作在当前已经完全相同,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手法,世上并没有所谓的
唯一“正史”。然而,余杰把欧美的近代历史分成两大正反阵营来写的手法,将是史学界
从来所未见,乃是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值得喜爱历史书籍的人注重。这套书能转换我们的
史观,使思维更加正面。
再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史学界一向比较看重欧洲大陆的国家变迁,也比较注重欧陆思想家
的思想,也一再喊出“脱亚入欧”的滥口号,一看到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德里达这些
思想家莫不俯首称臣,甚至甘做犬马;却不知这些思想有大分都是胡说八道,隐藏巨毒;
对于美国思想人物或基督新教的思想却比较不愿理会,甚至弃之如敝屣,很少人愿意喊出
“脱亚入美”的口号。要纠正这种坏习惯目前还很困难。不过假如您想改变,看一看英美
国家有什么值得大声称赞、大肆模仿的地方,那么现在正是时候。您可以把阅读余杰这三
本书做为一个开端,相信不久你就会一改老观念,不致于像从前一样,永远堕落在欧陆思
想的地牢中!
※作者为作家
作者: god2 (乙炔)   2022-03-09 09:43:00
推一个
作者: wmke (肥宅会飞吗)   2022-03-09 14:49:00
余杰想要cosplay成英美清教徒保守派看起来真的是生硬又尴尬
作者: Agency (转瞬成空 )   2022-03-09 15:15:00
宋这评论就是拿来唬外行人用的
作者: god2 (乙炔)   2022-03-20 22:40:00
应该不会比滞台支cos台湾人,或黄左胶cos白左违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