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做自己的生命设计师

楼主: dogpa (狗沛)   2021-12-17 22:24:25
作者:Bill Burnett & Bave Evans
心得:
对我而言,生命有时如随机线性般的不可预测,不像是遇到转就就换线的线
路游戏,机运决定了一些生命发展,但是在本书当中,两位作者透过他们的
方法,提供柏克莱来大学学生一些关于生命的设计方式。如果愿意,生命可
以以某种程度依照你的设计前进,进而抵达自己想要抵达的方向。
不论年纪或是资历,我们总是思索着生命意义,有时枯燥乏味的生命让我们
探索着我们存于世间的真正意义为何,这是终极问题,很难有正确答案。在
书中的数据指出,美国大学生毕业后仅有27%从事与所学相关的职业,代表着
近3/4学生在毕业即面对该从事什么的问题。而到了一定年纪,走过工作历程
开始思索著下一步该做什么或转换新领域的人也比比皆是,该透过什么方式
走出这些问题的瓶颈,作者建议把自己当成设计师,设计自己的人生。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而设计师也热爱问题并解决问题,生命时刻会发现设计
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使用者不同“设计师”所提供的产品迈向更好的生活
。把自己当成设计师前作者提供了五种设计师需要的心态
好奇心:
事事保持好奇的心态往往会有好运发生,有些人随处都能充满机会便是充满
了好奇心。
行动导向:
与其思考不如尝试做些什么,再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及行动中找到一个又一个
的“原型”并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到最后很常发现,其实问题根本不
是当初所想像的那样,进而改变思考的方向与方式。专注发生的事而非结果

重拟问题
遭遇问题时,重新拟定问题,将问题转向至可以解决的面向来处理,让自己
尝试改变并解决问题。
觉察
试着用头脑思考学习“关注过程”,并感受过成带来的任何经验。无需执著
于结果,设计师心态着重于每一次过程带来的启发。
通力合作
设计师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协助设计,设计是通力合作的过程。透过导师或是
社群的支持设计自己的人生。生命设计与其他设计相同需要其他人协助支援

接著作者透过章节逐一介绍关于设计的流程遭遇以及挑战。
1 从此时此地做起
要朝向任何方向前进前,都必须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处,不管有无导航,我
们都是在当下的某个地点出发。
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拥有优秀设计蓝图的人生。
找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一样重要,透过找到目前人生所卡关的问题,接着思考
解方为何,多数人在遭遇问题时,找到第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式时便会尝试透
过这个答案来解决问题,但是解决方法在人生往往不会只有一个。作者之一
的Bave Evans分享自己的故事,因为小时候热爱海洋生物,大学选择就读生
物化学系,但却发现在求学中过得相当痛苦,以致最后转换科系。成为海洋
生物学家不一定会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切入,也不一定我所设想的状态或是
过程或是我们所能接受的,这是书中作者说的新手心态,找到第一个解方便
直冲到底忽略了其他可能更好的方式。这样让我想到自己在填选高中志愿时
也是因为老师的“建议”造成自己对于不喜欢的事情尝试后引发后续的痛苦

而很多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前进的方向却没有前进,对于作者而言,只要是无
法行动的问题便不是问题。设计师的本质是行动家,所以只能透过重拟问题
来重新引导解决的方法。
在此章节作者提供一个生命设计诊断方式,将生命分成健康/工作/游戏/爱等
四个仪表板,透过自己的评量来理解现在的各个仪表板的状况理解自己现在
“所在何处”,知道目前的位置并接受此时此刻便能知道下一步该往何处去
,又该增加哪些仪表板的值。
2 给自己一个生命罗盘
人生的方向不像是Google设定一个目标后就能知道该如何抵达,纵使是设定
一个方向或地点,Google都会提供至少两种路线给予前进的引导。人生的方
向更是无法有一个绝对值可以衡量或引导,自身与身处的地点都可能影响方
向的选择。而在设定“地点”时我们可能更会犹豫,什么是我该前进的方向
。人生任何时刻多少都会遇到设定地点的问题,但透过前一章节的仪表板我
们或多或少知道该前进的地点,那该如何透过一些工具引领我们前进呢?
作者在打造自己的罗盘时提到两种观念,“人生观”与“工作观”。
工作在你生命当中的意义为何是?若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生命被其他莫
名引力拉走的机会就会变少,因为你知道为何工作以及工作对自身的价值为
何。
人生观则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自身的生命意义为何、与他人的互动、功
利、社会责任等看法,整体朔造出自己的人生观。
在两者观念厘清的过程,作者提供一种方式作为运用,就是透过约各250字写
下自己的工作观与人生观,无需思考直觉地写下,找到两种观念下共有的概
念,那便会是自己的人生罗盘。
3 找出一条路
本章节先提到作者们遇到的个案,从小就在被决定好的路线上成长,直到34
岁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如以往的喜欢甚至讨厌,咨询了几个对象都有不同
的看法,于是回到校园与作者咨商。找路的过程不需要有地图,只需要有方
向,很多时候看到一些人浑浑噩噩的就是在于他们不知该往哪前进。
作者引导个案开始记录自己的生命时刻,找到全神贯注(心流)的时候。透
过这种方式分辨哪些工作是喜欢以及不喜欢,找出哪些是个案苦手的时刻而
哪些又是个案感到全心全意的时刻。透过这样个案理解了自己的困境只是接
收太多行政事务,于是重回跑到专精在自己的领域后就活得更开心了。
心流是成人的游戏,透过这个方式来找到喜欢的事物,透过纪录的方式找到
自己的心流时刻,那便是要前进的方向与目标。作者建议可以回顾过往的巅
峰时刻,那些情绪跟回忆也是过往心流留下来的纪录。
4 卡住怎么办
在前进设计的人生时不会一帆风顺,通常会有一些好戏等著发生,挫折时刻
我们该如何面对困境,通常会有一些好戏等著发生,挫折时刻我们该如何面
对困境?作者建议将卡住的问题重拟,卡住是创意的起点,稍加修正问题后
就能带出新可能与解决方法。
心智图是对抗卡住的一个利器,透过自身的正向体验,进而引导出不同的想
法与画面,最后在分开的心智图中找到集合(交集),那便是可能的解方之一
,遭逢困境我们很常找到第一个解决方法就尝试到底,却忽略这可能是一个
不成功的解决方式,直到撞破头皮才发现。
而卡住时我们更容易像船锚下锚一样被钉在原地,不是因为没有解方而是因
为无法运作。可以将整体设计(计画)拆解成几个子计画来执行,这样便能摆
脱“船锚问题”。尝试任何可能性都比待在原地好得多,设计的本身是行动

5 自己的人生自己计划
在作者们辅导的学生当中,作者们看到许多人以为只要有一个他们认为可以
成功的蓝图就可以执行并让自己的人生顺遂或是光彩夺目,但在判断或决定
“成功蓝图”,宛如一个两个选一个中不断循环,对此作者们认为不必选择
唯一可行的蓝图去执行,在设计人生当中,拥有多重人格是一个没问题的状
况,毕竟在通常情况我们都是两个选一个的情况内选择。
多样的蓝图能让设计的过程获得更多启发,作者建议可以设计“三个奥德赛
计画”。在每个奥德赛计画都需要有
“资源、喜欢程度、自信程度、一致性”四个仪表
替计画命名
视觉直线时间轴
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透过仪表来厘清计画与现实跟自己的距离。而每个计画则为在未来五年内
1.你目前正在做的事:
2.万一事情生变你预计要做的事
3.钱跟面子不是问题你会做的事情或是人生
透过这三个奥德赛计画让人生设计有更多的面相,而作者也建议将奥德赛计
画让朋友们知晓并提供意见,毕竟有些时候他们能发现你没注意到的地方。
6打造原型
设计的前期过程已经透过上面的过程逐一完成,接下来作者需要大家打造关
于人生的原型,“打造即思考”是在史丹佛设计学程很常听到的词汇,透过
创造原型并加入思考来创立第一个可能性,对于设计师而言原型并不是最终
成品,而是离成品往前一步的一个步骤,设计也通常不会只有一个原型。透
过原型不断地打造,来厘清自己的人生该如何设计成自己想要也喜欢的样子
,透过原型也能开始汇聚需要的社群跟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打造原型的过程通常在起步会不知所措,(喜欢木工的我在制作家里的第一
个家具也是不知如何开始,接者就是打开网络搜寻) 在此作者建议可以透过
“生命设计访谈”来完成。蓝图(人生方向)已经设计完成,接下来就是向已
经在那个领域执行的人们请益,与他们对话会发现遭遇到难关与欢乐,理解
他们为何能在那个领域执行那么久而不厌倦。
更深入的做法可直接尝试体验原型,白话文就是直接去做蓝图内的事情。如
果对于烘培有兴趣,就直接参加烘培课程,感受蓝图与实际体验的异同。透
过直接体验也可以验证蓝图是否是自己所想要的。
7 找不到工作的方法:
回顾人生设计,工作运用了我们生命相当多的时间。作者在本章说明接触个
案求职路上的困境说明在求职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网络上找工作
作者们不建议在网络上找工作,在网络上必须耗尽大量时间投递与修改履历
加上无数的无声信,而且依照人性多数优质职缺不会流入外人手中。但网络
职缺仍是在求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向之一。于此基础作者建议后续的注意事
项。
理解工作职缺
通常张贴职缺的往往不会是职缺的主管,加上职缺说明几乎不会提到职缺真
正需要的能力。大家可以搜寻数字系列网站后再面试的话应该就能理解这个
说明。工作技能,年资需求,特殊专长几乎都不会是工作必备的项目,也不
会有人“完美”符合条件。
先符合条件才能脱颖而出
对于守备范围跟海一样大的征才条件,作者建议可以依照职缺来改写履历,
尽量贴近条件,只写征才内容需要的资讯,以及随时准备好最新的履历。透
过这样的方式节省网络求职的无谓消耗。
香蕉请狮子
对于公司职缺内部总希望接手的人能够超越原本职位的人,对于职缺往往开
出幻想的需求,于此可以观察职缺的开出时间,若是过长或是面试人员过多
,可能就代表公司正在幻想用香蕉请狮子。
假职缺症候群
有时公司职缺在某些特殊的规定下会需要有外部人员进入评比,会在网络上
进行假性征才,透过“制度与流程”来完成征才,但其实内部已经拥有职缺
候选人,但碍于规范还是需要刊登职缺,对于这样的职缺也需要注意。
酷炫公司与伪阳性
酷炫公司就是一般大众所想像的梦幻公司,梦幻公司求职者众,对于梦幻公
司来说跟不会在意职缺的问题,因为离开人总有人抢著进入。而梦幻公司也
担心招募进来的人不符合条件,在劳权意识高涨的年代公司也无法随时解雇
员工,酷炫公司为此设下极端条件,但也有可能名符合条件但仍然不得其门
而入。不要为自己的伪阳性而失落,往前找下一家吧。
8 设计梦幻工作
作者在前一章节不建议透过网络找工作的原因在于因为80%的工作不曾被公开
过,在还没开启职缺往往候选人已经就位。作者建议透过第6章打造原型时,
透过生命设计访谈时建立工作的“资讯”,因为若是直接表明在寻求工作机
会,你访谈的对象可能会转换思考模式,直接改为面试状态来与你对话,这
样变得不偿失。
在80%的隐藏职缺内,往往是开出需求后咨询周遭认识的人脉进行求才,所以
人是一种很强大的资讯网,若能善用资源便可能不必旷日废时找工作,但对
于有些人而言,“人脉”是一种负面词汇,但对于作者而言,人脉只是在你
有需求时为你提供咨询的对象,并非所有人都能帮助你“找到工作”,但多
少能给你一些资讯参考。透过好奇心建立一些有趣的人际关系,或许在未来
能帮助到自己。
9 选择幸福
“对生命设计而言幸福是选择幸福”,书中绕口的句子说明了本章的概念,
而又该如何选择幸福?作者提供了选择幸福的四个步骤。
1 搜集与创造
运用前面所提的人生观与工作观的建立、心智图延伸、三个奥德赛计画、原
型的对话与体验来建立来找到素材。
2 筛选
选择时刻,过多或是太少的选项都会造成选择上的困境,作者们举例“果酱
实验”作为例子,在店内摆设6种与24种的果酱,而6种果酱的状况会有13%的
人付钱购买,但到了24种果酱时只有3%的人选择购买。曾经以为越多选择会
带来越多商机,反倒因为选择太多变得无法选择而罢手。商业案例返回生命
设计一样会有相同的状况,若是在选择太多的情况下,试着将选项删除5或6
个左右,透过删除到只剩无法再删除的情况,留下的选项变成为每一个设计
都有可能发生好的结果的开端。
3 选择
大脑基底核会协助我们做出最佳决策,而大脑基底核依靠感受与直觉做沟通
,选择之前我们必须明白自己对于选项的直觉反应以及感受程度。
4 放手前进
现今资讯发达导致我们容易得知其他状况的发生,进而让我们思考“如果”
,当初执行了某个计画是否会是另外一种光景,于此作者建议我们要放手那
些“可能”,进而回顾现在的状态,抛开白日梦。
10 对失败免疫
若是有一种疫苗打下去我们不再失败,你会打吗?对于本章开头的问题我也
思考许久。对于作者而言,失败免疫在于避开对失败的负面情绪而非避开失
败,很多人会觉得失败是一件丢脸甚至是羞辱的事情,若能在失败当中汲取
经验,失败反而是成功的一部分。透过前面几个章节的累积,或许能够减少
失败的可能,但失败来临时我们还是要有调适的能力。
作者透过个案来告诉我们生命就是不断地失败、成功、失败、成功交替,个
案年轻罹癌就体会到生命的可贵进而不断尝试,到最后终于获得自己想要的
设计成果。
而对于失败的状况,作者建议从“记录自己的失败”、“分类失败”、“找
出失败”心得来解析失败可以得到的收获。从这当中再次修改原型让原型更
加贴近我们的设计。而在面对现实情况时,作者也建议不要与现实对做。
11 建立团队
本书的开头对于设计的概念就有提到设计不是单打独斗的一件事。生命设计
也是与他人合作的一个过程,与“我们”有关。在建立团队过程中,作者建
议团队内需要的成员有
支持者
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是支持者,支持者不一定会是朋友,可能仅是在你设计
蓝图时给予任何协助的人。
参与者
积极参与你生命设计的人,简而言之就是你的“同事”
亲友团
周遭的亲朋好友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你正在做什么并且给予支持,纵使是一个
概略或是方向,都要让他们知道他们能够为你加油。但有些亲友团会过度期
待生命设计的成果,所以适时的调整他们的期待。
小组
定期检视你生命设计的一群人,固定的时间来看看你的生命设计有什么阻碍
或是发展。三到五人会是理想状态,太少无法“讨论”,太多意见“丰富”

若是能团队发展到社群的话,对于生命设计会有更大的帮助,也能凝聚并增
加生命设计的品质与成果状态。
阅读完本书,重新思考将自己的人生方向或是未来,透过“设计”的方式改
变,或许会看到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1-12-18 11:33:00
作者: mexilo (慢半拍)   2021-12-21 17:0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