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真相制造》:心得笔记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1-12-17 22:06:41
图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reality-is-business/
在资讯爆炸世代,获得取知识虽然前所未有地方便,却也造就假新闻横行,讯息战四起的
困境。如此风暴下,台湾自然无法幸免。2018年公投仍历历在目,在境外势力、网军、侧
翼已成耳熟能详名词的现在,面对各种“真相”都能被制造,一切皆不全可信的世界,我
们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谈的《真相制造》或许可以给你一些想法。作者刘致昕是报导者副总编辑,多年来走
访各国,深研“假讯息”议题,细探假讯息是如何被产制、传播,私以为是本应对假讯息
的必读之书。
这篇心得,我会先和大家谈谈为什么现下,假讯息会扩散地如此迅速;接着看这些制造出
来的“真相”对这世界乃至台湾产生什么影响;最后则会整理我从书中学到,如何面对假
讯息的方针。
【讯息战推手:网络与社群】
如卞中佩在推荐序说的,讯息战在人类史是常态而非特例。早在十六世纪,马丁路德就藉
由印刷术的发明,对罗马教廷发起资讯对抗。
但现在讯息的扩散速度远非过去可比拟,这得力于两件事:网络与社群。
大西洋数位鉴识研究总监尼莫指出,网络让“发布”不实内容变得简单,而社群媒体则让
“散布”不实内容变得简单。其中社群更已发展成难以掌握的巨兽。以脸书来说,因为其
算法是为最大化互动服务,而仇恨、谩骂言论容易诱发点赞、分享,使得这类争议讯息
被大力推送每个人的动态墙上。
而了解社交媒体可操作性的有心人士,便透过制造资讯与广告投放扩大其影响力,创造极
大报酬。如书中北马其顿网军教练赛尔科斯基说的:
创造一些对某些政治人物很讨喜的文章,把这些内容投放到想要听到这些东西的人面前,
就是你的成功方程式。
如著名的剑桥分析事件,便是透过收集使用者数据了解他们在意的议题与个性,再将其分
类,用平台的广告服务将不实与争议的内容投放到选民眼前。
在这样的环境下,内容吸取极度分众化,人与人间对真相的认知到了难以沟通的地步。
数位化后,人们真的还能交换彼此不同的看法、理解对方的论述吗?
-艾伯哈特(《默尔腾的派对》纪录片导演)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来看看这些讯息大战在世界各地的烟硝。
【讯息战在世界】
书中爬梳了讯息战在各国的演进发展,这边举些我印象深刻的地方跟大家分享。
〔比利时:恐怖组织崛起〕
一个人是如何成为恐怖份子的呢?是什么诱因,让许多身在欧洲的穆斯林青年远赴重洋成
为了圣战士呢?作者采访了身在比利时的圣战士妈妈班艾里,她在儿子不告而别成为恐怖
份子并战死沙场后,开始探讨是什么原因让他儿子走上不归路。她直言,起点就是社交网
站。
他们ISIS有自己的程式,根据你的兴趣、按赞贴文、追踪的粉丝页,找到他们的“人选”

她进一步说,ISIS的手法非常高明,其宣传物中只有3%是血腥的圣战内容,其他97%是跑
车、老婆、工作、钱,以及跟你称兄道弟的人。他们抓准穆斯林青年追求认同、尊严的想
像,加上社会对穆斯林的敌视助推,使得一波波青年甘愿奔赴沙场送死。
〔法国、德国:极右复苏〕
社群的好,不只恐怖份子懂。像2017年的法国总统大选,就受到多方角力拉扯。支持极右
派候选人勒庞的不单是法国人,还有佯装成法国人的川普支持者及俄罗斯政府等“境外势
力”。这些“外地”支持者善用推特话题串(#,hashtag)功能,并创造出大量图文,甚
至创造假网站、写假新闻,创造出极大声量。
德国同样面临极右兴起的阴影。2019年,一名二十七岁的南子在犹太节日起义,直播屠杀
。在直播中,他宣示要杀犹太人、外国人和女人,政客引进大量难民是为了时间人口清洗
等极端言论。
而散播这些论述的要角,便是近来在德国兴起的极右政党:另类选择党。他们透过社群分
析支持者,进而找出相似的“准粉丝”,再借由精准的广告投放吸引他们入瓮。
过去,要动员这些极端思想的跟随者,必须有完整的思想论述,但现在,只要喂养足够的
情绪、仇恨、谩骂就能号招行动
-霍登文(德国情报局主席)
而这波浪潮直到最近依然没有停息,另类选择党(AfD)在2021年的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中
仍占有83席。
【讯息战在台湾】
看完其他国家,接者将镜头转回台湾。书中花极大篇幅叙述台湾的讯息战争,比对外国,
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叙事〕
要谈台湾讯息战就不能不先谈谈中国。中国对内封锁讯息不新鲜,但更厉害的是他们对外
输出的本事。书中提到中国的官商民一体宣传模式:
第一棒:国家媒体带头推广
第二棒:共青团各分支分享
第三棒:地方公务机构帐号分享
第四棒:网民、小粉红制造主题标签扩大声量
甚至中国已经开始打造世界级的网络平台,借由自己掌握算法,规模化中国叙事。如在
新疆人权迫害论战中,TikTok就发挥极大作用,平台上宣扬新疆正面形象影片雄踞搜寻榜
前三名,而四百多只新疆相关影片,只有6%属于批评性质。
而对台湾,中国则会运用以下4种方式传播讯息:
新闻事件→中共加工→回销台湾
争议事件→中共变造→改变认知
陆媒捏造→掌握通路→扩散台湾
陆方指导→同路配合→引领风向
相信大家对这些手法应该太陌生。我想,身在台湾,要如何面对中国传来的“善”意,是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台湾内战〕
然而不单是要面对中国,台湾内部就因讯息战而乱成一团。作者说得极为妥贴:
一座岛上的人们,也就这样活成了N个台湾,彼此间因资讯操纵的规模化、专
业化,相距越来越远,事实不但被声量淹没,也越来越难在不同社群间建立对公共议题的
公同认知。
近年来许多假新闻在透过Line群组扩散,而这些内容多半来自所谓“内容农场”。而其中
自然免不了有中国因素的介入,因为政治文往往能吸引大流量点阅,许多会员便能利用中
国发包内容,农场引爆流量的模式获利。
书中另外一点值得深思的,是公部门如何涉入这场讯息战争。近年来,政府开始主动参与
这场讯息战争。
然而这也引起一些人的担忧,毕竟认真论述政策没人看,拉情绪仇恨的贴文才能在社群上
发酵。在如此图卡跟哏才能吸眼球的现在,正反并陈的政策讨论已渐渐失去话语权。但也
有人认为,中国有钱能撒,这本来就不是公平的战争,只能头洗下去跟它斗。如果民主给
了自由的空间,却让极权渗入岂不得不偿失。
书中对于这些复杂角力有深入的探讨,各方角度的访谈可说是让我眼界大开,相当推荐一
读。这里仅以书中受访小编的话作结:
民主政治中,声量的盘算绝不能高过民主的核心价值,因为唯有“台湾内部民主越强韧,
才能拉出与中国之间的距离”。
【该怎么面对讯息战】
那面对这无烟硝的战争,我们该如何自保呢?以下整理几点我从书中学到的方法:
〔强化识别〕
面对假讯息,最基本的便是培养识别力。像用Cofacts 真的假的这个事实查核数据库,或
追踪专门辟谣的粉专如TFC台湾事实查核中心或Mygopen来确认消息真伪。
此外也可透过RSS订阅,避开算法的封闭循环。像我自己就会用Feedly,追踪自己信任
、喜欢的网站。
选择可信赖资讯源也是一个方式。我的话,主要会阅读报导者、端传媒和WSJ。当然如果
有能力自己查Paper,也是不错的方法。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任何资讯还是要保持怀
疑。
最后提供书中网军教练建议:看书。现在很多人都忘记看书了,但其实它依然是吸取资讯
的极佳管道。相较网络的碎片化资讯,书较有系统,造假相对不易。自己的习惯是就算读
网络文章,也尽量读超过3000字的长文,如此便可减少遇到农场文的可能。
〔保持怀疑〕
在讯息爆量的时代,除了查核真实,慎选资讯,更重要的是要对任何内容保持怀疑,不断
去思考探询。
人喜欢激烈的批判,喜欢一槌定音的东西,他喜欢你看完后,从此不用再想这个问题了,
我有个答案。
-民进党前幕僚
书中访问印尼网军前小主管的段落很有意思。他提到其实网军往往很多时候是在彼此“对
戏”,借此“编织”民意。民众以为那是网络上的讨论,其实只是网军彼此在说话而已。
这些网军呢,他们私下其实都是朋友,观众只是被设计了要彼此憎恨而已。
-安德烈(印尼网络媒体Opini.id专案经理)
当然,是人就一定有观点与认同。此时我觉得在《世界观》提到的可证伪态度就可派上用
场。相信根据自己目前所知资讯所得出的判断结果,但有更多证据反对时也愿意改变自己
的想法,不要被认同绑住。如《佛陀究竟想教我们什么?》说的,重点是知道自己相信什
么,而不是相信自己知道什么!
当认同的重要性超越事实,操作出来的资讯墙就有可能把人给关住。
-《真相制造》
〔勇于对话 〕
最后,面对假讯息的刻意分化,我觉得最重的或许是要保持一颗愿意对话的心。
很喜欢书中提到的“我的国家能对话”活动。这活动由德国明镜《时代线上》发起,利用
类似Tinder的交友软件,让算法帮参与者找到一个意识形态完全相反的人配对,接着便
相互约定地点,进行两小时对话。结果原本应该极度敌视的两方,见面后居然大大改观,
甚至有九成的人愿意再和异温层见面。这边也分享这个活动的TED的演讲给大家。
https://www.ted.com/talks/jochen_wegner_what_happened_when_we_paired_up_thousands_of_strangers_to_talk_politics
我们的社会融合,不是从一堆文件开始,是从人跟人的认识与见面出发。
-霍尔斯坦(德国阿尔特纳市市长)
当然对话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像是自己身边许多朋友在与家人沟通时都起了很大的冲突。
关于如何与不同声音对话,书中提到的“行动山栈花”或许可供参考。这是一个在2018公
投后,开始走上街头、实践对话的团体。
他们建议是这样的,沟通时不要想着要说服对方,而是用资讯互换的心态,理解对方的立
场认知从何而来。不要因为资讯充足而傲慢、自以为是,这样即便自己是正确的也会无人
想跟你对话。重点是要永远保留下一次互动对话的可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像中的韩粉,也有一个想像中的青年。
-张同学(行动山栈花)
书中多次让我看到,不愿对话的分裂才是让假讯息有机可乘的根因。像是许多欧洲移民的
二代,就是因为大家对穆斯林的敌视、不认同才走向极端一途。那些走向极右的人们也是
因全球化而失语,觉得菁英不懂他们的苦,才走向纳粹的倒退路。
每个人都有能力对话,每个人都该试着让高墙倒下。
-贝加(柏林围墙基金会公共关系专员)
【后记】
此书应该会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缜密爬梳各国面对讯息战的挣扎,用丰富访谈
鲜活地将各种观点呈现。有时候会觉得台湾被各种讯息搞得很糟很乱,但看看世界,我们
并不孤单,这其实是世界上每个人都在面对的问题。
作者说,他在被加拿大智库问到为什么要不断追假新闻议题时回答:“是因为人 。”看
得我很动容。
想来自己也是疏于对话吧。
记得一次出差遇上韩粉司机,兴高采烈地跟我说希望下周的造势不要下雨。我歪著头,不
大想搭理。但当他知道我要去台积支援时,居然跟我说:“要加油哦,台湾未来就要靠你
们了!”其实他们也是真心为台湾好吧。
原本读这本书是希望能更精准地辨别假讯息。但看完后却了解到,要打赢讯息战,不只有
识别假新闻那么简单。面对资讯时保持开放态度,永远不要放弃与他者交流沟通其实才是
最重要的。 而这或许是现在这个分裂社会所最最缺乏的。
最后,愿台湾能不再分裂,走出烟硝,步向更民主的路途。
作者: saopp3457   2021-12-17 23:23:00
推 作者很可爱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1-12-18 12:14:00
作者: benothing (禹枫)   2021-12-18 22:11:00
谢谢分享
作者: emile1224   2021-12-18 22:48:00
推!感谢分享
作者: Nasta (Nasta)   2021-12-19 14:31:00
详细分享 谢谢
作者: ElevenWinter (Winter is coming)   2021-12-19 21:48:00
正在读这本书,谢谢分享!
作者: perusal (perusal)   2021-12-20 00:06:00
作者: ntddt (灭顶,降公投罢免门槛)   2021-12-20 09:12:00
推这本与详尽分享
作者: Doralice   2021-12-20 10:51:00
推。今年必读的一本好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