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需要无止尽的追求成长《一人公司》

楼主: wk3261h (WK)   2021-12-06 17:49:43
图文好读版:https://3261h.com/company-of-one/
之所以接触到这本书,是因为先看了于为畅写的《畅玩一人公司》,在书中作者提到自己
的偶像Paul Jarvis,因此找了这本书来看。原本以为应该会是差不多的内容吧!毕竟连
书名都有几个字重复,但两位作者很巧妙的用不同层面,分析他们对于经营一人公司的心
得。
这本书在说什么?
比起《畅玩一人公司》,《一人公司》比较强调心态,谈比较多"为什么"要做一人公司
、理念是什么、如何秉持初衷,谈比较少的"如何"做一人公司。换句话说,如果想探讨
战术,可以看《畅玩一人公司》。而如果想看比较多的战略,《一人公司》是好选择。
一人公司的重要目标:保持最小规模、质疑成长。
这完全违背了过去我们在商业领域所受到的教育,毕竟大多数新创与大企业,不都在寻求
规模化、可复制、成长吗?
作者点出了《够了》的概念,认为:这些企业追求的是营收成长、典型创业游戏、规模化
,而不是利润成长,因此永远在追赶。并用了一个很传神的饿鬼(Hungry Ghost)来形容
这些企业。
这个概念让我联想起读过的另一本书,由John Bogle所写的《够了》。John Bogle认为,
现今的金融业已经为了赚钱而提供服务,而这些服务是否真的能为社会带来价值,则是个
大问号。各种金融商品所收取的服务费用,与客户所得报酬脱钩,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Paul Jarvis认为一人公司应该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服务、让顾客得到价值本身。因为人类
已经到了一个可以大致上过著富足生活的时代。不需要担心温饱、餐风露宿。时时追求高
成长、高报酬的工作目标,值得重新思考。在设定了获利目标后,则应该把时间、精力花
在人生的其他面向。譬如家庭、嗜好、或者任何你认为值得的事物。
追随你的热情是不负责任的商业建议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认为作者一定是在网页设计方面很有热情,因此理所当然地投身其中
,进而成功打造了一人公司事业,那你就错了!
作者谈到自己其实一开始对于网页设计没有太大的热忱,而是随着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
专心帮客户解决问题,进而越做越好、得到成就感,热情再随之而来。
书中谈到一份研究,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体育、音乐、艺术的热情远高于他们
所在学习的专业,但就业市场只有3%的工作是音乐、艺术相关。而且无论你怎么努力,
也不会因为热爱网球而成为下一个小威廉斯。因为有些事情很讲究天分。如此一来,追随
热情而投入职涯是很冒险的一件事情。
和Paul Jarvis在追随热情方面有相近观点的还有Cal Newport,在他撰写的《深度职场力
》中也主张不应该追随热情来选择职涯。作者以自身经验出发,谈及自己在学生时代其实
对写网页没有热情,但因为网站事业的成功,随之而来的经历,包含顺利申请麻省理工、
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等经历,使生活变得多采多姿,进而获得快乐。而回过头来看,写网页
这件事情其实和深切的自我探索没有关系,也因此完全不相信追求人生的快乐需要追随热
情。
如果要以一句话来总结这个论点,我想引用书中的这句话:“工匠的思维可以让你专注于
你能为世界提供什么,而热情的思维则是专注于世界给你什么”。工匠总是思考该如何不
断精进我们对技能的掌握度,才能为人带来更多价值。当我们在某件事情强到不可忽视,
成就感、快乐、和热情,才会随之而来。
如果想吸引每个人,就无法特别吸引到任何人
在工业化革命后,因应企业需要大量人才,人们因此被送进学校、开始集体接受教育,不
知不觉被形塑成要有专业的形象。为了融入群体和求生存,许多个性在不知不觉中被隐藏
起来了。但在一人公司,独特个性却是让顾客选择跟你合作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真正宝贵的已经不是顾客的金钱,而是注意力。当各种讯息和广
告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能够让顾客持续维持注意力的其实是情感联系,而情感联系需要
一人公司的个性,也就是品牌个性来维持。
当大企业为了规模化、大量复制而成为大众喜爱的香草冰淇淋时,一人公司应该让自己像
开心果冰淇淋一样,拥有独特性,也许不是人人喜爱,但总有一群粉丝愿意为了手工开心
果冰淇淋付出相对多的报酬,而这群粉丝就足以让一人公司拥有够多的客户。
作者早就放弃当个中立者了,因为他相信"如果我们想吸引每个人,就无法吸引任何人"

空有想法是毫无价值的:不要害怕分享想法、点子
想法毫无价值,执行才有
作者鼓励我们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并且不要害怕因此失去成名或者获利的机会,因为
想法毫无价值,执行才有。
书中的案例指出,作者提出的"质疑成长"这个想法,就是他不断在各种媒介和人分享的
概念,而最终因为执行,也就是写成文章、出书后,不仅得到著作权的保护,也受到广泛
的讨论,进而得到价值。除此之外,许多大公司的成功祕诀,就是把旧想法执行得非常出
色。举凡亚马逊、Uber 、Airbnb等都是好例子。这些公司绝对不会是第一个发现商业模
式的公司,但因为有了执行,才创造了今日的成功。
不用急着推出产品,而是先提供服务
如果你认同作者的想法,等不及要开始自己的一人公司,这是作者给的忠告:不用急着
推出产品,而是先提供服务。
就像新创公司创造产品一样,在提供产品之前,应该先找到一个人,或是一群人,尽可能
的交谈,去理解人们通常会有什么问题、或者不理解什么事情,并提供自己的知识。借由
这个过程去了解受众,之后就知道如何有效沟通、解决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想成立一家做网页设计的一人公司,就先免费提供咨询,了解人们在考虑
雇用一名网页设计师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后记
读完《一人公司》后,在职涯规划、人生探索、待人处事方面都给了我崭新的视角,譬如
理解到原来除了让自己变得更专业、圆融、顺着企业的阶梯往上攀爬外,职涯可以有不同
的选择。
最后,“大部分的创业家都是最厌恶风险的人”我引用作者这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为结尾
,邀请你和我一起思考如何实践自己的“一人公司”。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1-12-06 18:51:00
谢谢分享
作者: EDGE (選前擾民選後隱形)   2021-12-06 23:46:00
感谢分享!
作者: joycel (小乔)   2021-12-07 00:19:00
好精辟,感谢分享
作者: Doralice   2021-12-07 11:27:00
感谢分享。想找这本来看了
作者: e20021104 (ying)   2021-12-07 14:40:00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21-12-08 00:09:00
谢谢分享
作者: kimberly (kim)   2021-12-09 02:51:00
好文,感谢分享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1-12-09 19:20:00
作者: episold (episold)   2021-12-11 23:39:00
好文 感谢推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