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芥川龙之介《矿车》

楼主: Kafka1883 (老林旧路)   2021-11-18 23:11:34
阅读版本:中译本。大牌文化。林皎碧译。
心得:
对我来说,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是“只可共鸣,不可表意”的。
芥川的许多短篇,都传达一种共鸣感。这种感觉好像不能言说,如果仔细拆解,
便会失去它的本质。
然而我因为想保留读完这些短篇,当下感到灵魂共鸣的激动,
因此我还是想试着尝试以拙劣的文字来记录芥川小说的心得。
在小说对人物的刻划上,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外在描写”也就是环境、互动、表情、语气、
声音等各种能以感官接收的场景描写,就像电影的中景和近景。
第二个层次,是“内在描写”,也可以说是“表意识描写”,
着重于描述人当下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就像电影的特写、内心戏等。
第三个层次,是“感悟描写”或“潜意识描写”。这个层次是小说中很常见,
但电影手法无法做到的。然而也有部分电影以象征或暗喻的场景描写潜意识,
如我心目中的神作《穆荷兰大道》。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部分是“外在描写弱化”、“内在描写掠过或点到为止”、
“直达深层的感悟描写”这种层次。这让他的小说有很强烈的表达色彩,
处处分明可见他想表达的思想。同样有着相类风格的还有鹿桥的《未央歌》。
相对之下,芥川的人物描写便比较像是“钜细靡遗的场景描绘”、
“文笔精湛的内心描述”,然而只字不提最深层的感悟或潜意识世界。
不得不承认,因为我对这种电影式的描写手法情有独钟,所以芥川的作品特别得我偏爱。
不过芥川不同短篇之间的风格差异颇大,所以人物描写的手法不可一概而论,
这边仅就“矿车”这个短篇的评论。
《矿车》
八岁的小男孩因为渴望和好奇心,和矿工搭著矿车来到隔壁村,因为天色已晚,
不得不独自跑回家的故事。
这篇的令我最深刻的是小孩子内心无助恐惧的描写。童年时最害怕的,
大概就是“孤立遗弃感”了,好像全世界只剩我一个人,惶惑而无所适从。
故事的描写得很巧妙漂亮:良平先是和矿工乘着矿车来到远方
(其实只是隔壁的村子而已),但在八岁的孩子心中,他似乎在不知不觉中
“走得太远了”。在过程中,兴奋的情绪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想回头的心情。
在隔壁村下车时,良平觉得自己就像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世界。
矿工告诉他,他们今天要在这里住下,时间有点晚了,要赶快回去。
听到这个消息,良平差点哭出来。在大人眼中稀松平常的事:
从隔壁村步行回家,在小孩心中,却是无比艰恐惧的事。
良平到最后越跑越快,一边哭着,心想:“只要能保住一条命……”
相较于小孩,大人拥有许多“经验”。我们曾无数次到过陌生的地方,离家很远的地方,
只要经历过,大约就能推测是什么情况。
小孩没有这些经验,所有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未知不可测的。大人如果遇到自己的困境,
有足够的组织语言能力,可以依经验挑选求助的对象。
然而小孩子不知道,他们不知道世间的运作规则,
不知道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环境其实也许没那么可怕。
我赞成小孩必要磨练坚强,但我们仍不应轻视小孩的恐惧。
或许置之不理,小孩仍可以长大成人,但有人因此长成温暖强大的性格,
有人却尖锐迟疑不决或畏缩,我想这终究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21-11-19 00:26:00
#_#
作者: grass30630 (Nucleophile)   2021-11-19 09:53:00
谢谢推荐,芥川也是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
作者: neive (不要在意)   2021-11-19 12:12:00
推,我也喜欢芥川龙之介!
作者: modjo (Sammy Sammy Oi Oi )   2021-11-19 21:47:00
推 很喜欢芥川 看短篇"橘子"还看到哭...
作者: cowbaya (靠北啊)   2021-11-19 23:08:00
作者: wellsoh361 (Mark)   2021-11-20 01: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