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这跟我当年教科书读的不一样
/
1.慈禧太后形象的反转
清朝末期的文明开化之路其实是由慈禧太后开辟。太后甚至准备实行君主立宪、选举产生
国会。
/
2.孙中山形象的反转
不折不扣会在奇幻故事中出现的标准野心权谋利益家反派份子,我愿称他为"空口套白狼
"。
在中国革命成功进入中央政府,有着各省议会来进行全国大选的选举制度时,孙中山因为
无法一手把持最大权力,坐上自己觊觎的位子,于是无视制度,乐于接受外国势力的扶持
,要来场推翻当时中央政府的"二次革命",使得中国再次陷入动乱。
甚至为了自己的野心,不论资助他的势力立场、背后目的为何,他都能欣然接受。
反正只要提供钱、武器、人,能让他打仗打到有总统位子坐就行。
共产党早期能在中国逐步成长,孙中山功不可没。
/
3.军阀混战时期
其实,这些年中最长、最重要的战争,是在孙中山、蒋介石与中央政府之间。军阀之间的
战斗,时间跟规模都小得多。军阀间最主要的斗争都在国会、选举这个大前提下进行,没
有人要摒弃这套民主制度。
/
4."国父"的造神运动
可能就是经由苏联的指导下,如同列宁式造神;大建陵墓、广设塑像。尤其在国民党武力
夺取政权后,更需要用孙中山的名字来支撑合法性。
/
5.蒋介石对孙中山的厌恶
陈其美被暗杀后,蒋介石认为孙中山要为其恩师的死亡担上相当责任。加上蒋介石对苏联
的“阶级斗争”深恶痛绝,而孙中山与苏联势力的亲近,更让他与孙中山保持距离。
/
6.宋霭龄与孔家
简单一句话就是大发战争财。国库就是家库、利用抗战敛财等,不计其数。
/
7.宋庆龄的政治欲望
宋庆龄为了自己政治的理想或可称之为欲望,不惜跟宋家、蒋家、孔家断绝所有关系,基
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即便如此,晚年的她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然是言行举止战
战兢兢,深怕自己变成下一个斗争的对象。
/
8.蒋介石用中国换儿子
为了将蒋经国从苏联赎回来,蒋介石不得不在抗战中给了中共一系列重大让步,使得红军
得以迅速地发展。
/
结言
基于我自己对历史书籍涉猎无多,也没有什么史观素养,以上条例仅是我读过后,对于整
本书深感玩味的部分,这些内容不过是书中的九牛一毛。整本书行文流畅,如同一部众人
物不断现幕退幕的时代剧,阅读感一气呵成。
而剧中每个人物,不像历史教科书上远不可及地供在神坛。他们都有自己在大时代中的情
感纠结、复杂欲望以及对于未来的算计,就如同我们每个人一样。只是当手中可行使的权
力被极度放大后,欲望跟情感也随之被扩张成令人咋舌的地步。
最后,毕竟是我的读后感,我还是想再提一次,孙中山在这本书被描写得太逗了,活脱脱
就是整本书的恶役代表,对于这点,我看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