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my Blankson 艾美・布兰克森
心得:
科技产品不断引领人类走向更快速以及方便的生活,但人类似乎在某些层面
还未全面跟上。自己也不断想像更方便的未来,但却忽略到我们是否能因为
科技产品而能够变得更加快乐?随着网络意见领袖(网红)不断向大众告知
自身的心灵状态因为科技而变得更加脆弱,近期知名的网红阿滴也勇敢向大
家坦诚遭受到忧郁症的打击。这让我想到在“这一生的幸福计画”书中作者
提及忧郁症患者平均需要九年才会接受第一次疗程。所以是否有方法在不断
进步的现今及未来,让人们变得更加幸福以及开心,而不是心灵饱受科技铲
平所荼毒?
本书作者提出了三大问题与五大策略,来面对关于未来幸福的看法。
三大问题:
我们将何去何从?
开头作者透过佛罗里达的赤蠵龟遭受城市的光害影响来反思人类也遭受数位
科技产品的“光害”,近十年科技产品不断透过大小不一的萤幕制造“光害
”吸引人们分心去注意萤幕的内容,进而影响人类的安全及健康。开车回复
短信、不断敲击键盘与萤幕的手指、低头弯著专注萤幕的脖子、直盯着人造
萤幕的眼睛、回复浏览刷新不停出现的动态,这些在人类演化进程中近似反
作用力的行为不断制造全新的健康安全问题。书中提及70%的千禧世代自认患
有数位性视觉疲劳症候群,睡前的萤幕仿佛告诉大脑天还没黑一般影响着褪
黑激素。科技也让隐私在某些时刻变得毫无保留的曝光在大众之间,书中提
及为了追踪子女的网络动态而疲于奔命,而自身也对抗网络隐私与身份。这
些都是过往科技产品尚未问世时所没有的问题。所以与其放飞自我,作者告
诉读者不如试着开始控制这些从未出现过的事情,如同在马背上放任马儿狂
奔或是尝试驾驭马儿。
没了科技,我们会比较好吗?
科技对于作者如同潘朵拉的盒子好坏参半,试着思考若完全屏弃科技产品,
完全脱离上一段文章所提及的文明病,那么我们是否也会错过一些科技曾带
来的美好。这一段让我想到近期新闻因为疫情关系,准备离开人世间的人透
过萤幕与亲友告别。若没有科技产品是否最后一面会成为一种心中的遗憾或
是内咎?而现今努力研发的自驾车若能完成,人类将从方向盘的桎梏当中解
放,增加人类一天近一至两小时的可利用时间。而疫情引起如同日本黑船开
国的WFH的全新生活,让许多行样让通勤时间直接归零。虽说WFH的正反意见
能持续探讨,但很多时候我们跟着时代演进科技进步享受到前人从未有的生
活,抛开科技,可能会比较开心,但始终我们必须跟着浪潮去面对科技带来
的日常生活改变。
未来的幸福会是什么样子?
曾经国民生产毛额GDP决定着一个国家是否繁荣进步,随着科技不断消耗人类
的心智,幸福与否议题渐渐浮现台面,开始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的指标之一(
美好生活指数,台湾第42)。对于幸福,若是扩大到哲学层次我想会来的更
加艰深,所以作者被亲友提醒要实用以及轻松。科技产品若是潘朵拉的盒子
,我们如何在这当中寻找幸福?解方便是作者下方所提及的五大策略。
五大策略:
稳住阵脚:
科技之光的诱惑一直打断人们的注意力,也尝试让这些光成为毒品让人成瘾
,也会形成所谓的幸福悬崖,如同我们尝试新的手游,但没几天后那种喜悦
感消散之后又再寻找新的手游或是其他关注的内容。在这个方式作者提供了
一些方式协助我们“稳住阵脚”。
善用第三只脚:建立自身对于科技产品的价值观。可能是与同事告知在休假
时不会回应电子邮件,又或者是与家中小朋友约法三章使用科技产品的时间
点。
减少分心的因素:
删除不必要的订阅邮件或是垃圾讯息,可以降低点开电子
信箱的次数降低分心的可能,关闭不必要的通知(Line讯息)。
选择回应科技的态度:作者提到“拥抱者”、“接受者”、“抗拒者”三种
类型。就自身的妈妈来说,在早上使用Line传长辈图,这个时刻她是拥抱者
。但在使用网络银行这种没有存摺的时刻,她是抗拒者。所以我们要在不同
的时刻,确定自身对于科技的态度。
了解他人的目的:
此刻网络时代隐私安全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先决,所以我们
要先关注自身的隐私或个人资料会被他人或程式如何使用。作者提醒读者要
掌握三个“P”,分别是“Privacy隐私”、“People-finding个人档案”、
“Password密码”。
参与投入不置身事外:
对于此段的认知,我认为是要有意识地使用科技产品
,在当下知道使用科技产品的背后原因。自己也有时候会再睡前无意识的滑
PTT,滑完时已经距离上床超过一个小时,这便是置身事外的使用科技产品,
所以要让自己知道为了什么原因使用科技产品或是App。更简略的说法可以归
纳为现在使用科技产品对自身是有害或是有益。
张贴目标在显眼之处:
若能清楚执行目标,其实某种程度也能降低科技产品
无谓的使用及时间消耗。但执行目标前要先厘清自身的目标为何,可能进办
公室的一大早知道要做什么,但无意义的会议及电子邮件不断攻击脑容量,
到了下班就忘记自己要做的事情。下班告诉自己要完成设定好的目标也因为
无脑滑手机而浪费了时间。所以将目标摆在显眼之处,可以提醒自己随时关
注在目标之上,降低无意义使用科技产品的时间。
了解自我:
有些时候我们在遭遇挑战或问题时,可能会不经意的说出我不会或是自己没
办法完成的负面言词,这就会陷入作者所提及的“错觉轮廓”。作者从作者
本身跑一下就喘到完成半马来形容错觉轮廓。有时候只是自己没有尝试或是
挑战,但如果能慢慢增加挑战并透过数据或是科技辅助知道自己的进步,这
个时候会发现自己是可以完成某些自己当初可能觉得无法完成的挑战或是问
题。
而在面对生活时刻或一些决定,作者建议读者可以“放大小决策”,因为每
一步的累积都可能会有类似“蝴蝶效应”般的影响或是改变,而每一个决策
及决定往往并非单独成立,都是一连串的决策与决定造就下一个决策或是决
定,所以在每一个时刻都应该小心地做出判断。
透过科技产品我们也能更加的了解自己,iPhone现在会告诉你这周又使用了
多久的手机、Apple Watch会告诉你这周平均消耗的热量,科技产品或是技术
能帮助人们以更细微的角度帮助人类理解自己的状况,也就能透过这些资讯
做出改变或是变得更好。作者也提及社会重要的创意往往来自一个微小的改
变开始。
训练大脑:
此部分作者告诉读者培养乐观心态及训练大脑的好处及优点。正向积极的大
脑生产力会提高32%,创意会提高三倍,敬业态度提高十倍。而在培养乐观心
态或是训练大脑时,可以辅以科技产品追踪自己的训练进度。而训练大脑也
可以放大察觉认知。
为幸福营造栖地:
在营造幸福的场所与科技的互动中,作者告诉我们要理解科技是敌是友,将
无益或是会影响幸福的科技移除。摩尔定律带来的科技改变也宣告者我们将
迎接更多科技产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住所及日常中,久而久之进入到的产品
因为时代退化成没有使用的东西,而人们又因念旧无法丢弃,混乱的空间降
低人们的专注力。在这不断迭代的科技中学会断舍离也成为一件值得关注的
事情。上述所指的是现实中的“硬件空间”,而在我们无法真实触摸的“虚
拟空间”内,混乱的问题一样值得关注。环境对于大脑有着强大影响力,无
论真实或是虚拟的空间我们都需要进行整理。虚拟空间可以透过“云端硬盘
”、“删除大型档案”、“删除重复档案”、“归档电子邮件”来进行。对
于空间作者还特别提到了“职场”,工作环境也是人们平常所使用的空间之
一,作者透过Google的开放式空间来探讨职场的环境。可能一开始对于
Google的工作空间感到新奇,久而久之就降低了新鲜感而感到习以为常,环
境能影响幸福但无法决定幸福,本身的出发点(价值观)才是关键。在职场
环境方面作者建议读者可以透过“策略性的关闭电子产品”、“收起手机聚
焦工作”、“增添环境意义”、“将生活气息带入职场”、“营造紧密的文
化”来提升职场环境的幸福感。
以特意自觉从事创新:
对我而言科技的本质始终来自于要让人们走向更好的状态及生活,所以若是
回到此根本,人们还是能透过科技迎接幸福。在这个篇章,作者表达能将幸
福置入于网络之中,唯一要注意的是在幸福与科技当中,要如何像走钢索一
样的取得平衡也是人们需要努力的课题。有时候一个发念或是心愿透过科技
就能改变整个世界,这让我想到去年的口罩地图建置者吴展玮先生,透过一
个微小的心念创造出台湾人都能够利用的作品。而这个对于作者来说就是透
过科技去对人类整体有所帮助。在未来的时代,作者表示我们可以成为协作
者与人道主义者来为未来创造出更多幸福的可能,如同吴展玮先生一样透过
科技帮助人们。网络时代的消费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作者在这部分也告诉
读者要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消费者,顾及社会责任以及关心自身的数位足迹是
未来要列入的选项。清心的杯子从保丽龙改成塑胶杯,我想这也是一种有社
会责任意识的改变,在先不提及保丽龙制造商与清心的关系之前。试着思考
对于未来的想像,并且试着透过科技的影响力帮助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