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暴受害者变加害者

楼主: aa22331 (羽月)   2021-08-24 01:14:47
希望大家能推荐有解释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书(改标题了,这是原标题)
朋友的妈妈被家暴,已经离婚超过十年
离婚搬家后就再也没有被前夫打过,等于开始过新生活
但妈妈感觉走不出来,会怀着怨恨回去找前夫要钱
妈妈离开后前夫换打小孩(就是我朋友)出气
朋友跟妈妈诉苦,妈妈竟然高兴又遗憾的说:“你也被打喔?可是你被打得好轻,当时
我比你严重多了!如果你爸对你够狠的时候你再跟我说”
然后妈妈会跟前夫联手一起对付我朋友
像是朋友想到外县市唸书,遭到他们强力反对
妈妈甚至说“你不在爸爸身边给他出气,万一他来找我怎么办”
妈妈就是一边说“我很恨你爸很讨厌你爸”一边赞同爸爸的决定
可是明明离婚了就自由了不是吗??心怀怨恨所以要拖小孩下水??
有人能理解这种心态吗?
希望能介绍描述这种心理的书籍
大家推荐的书单:
走出病态互依的关系
黑羊效应
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
冷暴力
错的是我们,不是我
被剥削的童年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练习
情绪勒索(这本有两种版本)
家族系统排列治疗精华
(这本是用关键字找的)
补充一本不错的书:受害者情结
有被害事实的人不一定有受害者情结,反之也是
作者: kimberly (kim)   2021-08-24 03:55:00
看起来不太像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那个是人质对加害者产生同情同理,这边你妈是恨你爸的,没有同情或同理
作者: gfiba (b^___^d)   2021-08-24 04:35:00
家族治疗的三角关系吧,父母的关系无法处理,就把孩子扯进来妈妈看起来是把对爸爸的怨恨转移到儿子上,受害者转变加害者
作者: limay (咖啡咖啡咖啡)   2021-08-24 04:50:00
你要不要先想办法救你朋友啊?也不是“救”,而是让他不要再被家暴。这不是比较重要吗?
作者: nightever (不知处)   2021-08-24 08:07:00
这不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啊 ,如果你朋友是因为顾虑到妈妈所以才不脱离爸爸 ,这是妈妈对他的【情绪勒索】;离开〖家〗并没有那么难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你朋友,首先支持且鼓励他独立且离开吧比起理解或厘清 ,面对这种失格的父母 ,不要害怕被指责不孝 ,孝顺可以有很多种形式 ,但首先必须让自己的人生不要被毁掉
作者: rerun (礼让)   2021-08-24 10:35:00
直接去家族治疗比较快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21-08-24 10:36:00
这位妈妈当年受暴没有治疗,可能是把受害者的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或是在团体焦虑中抓替死鬼以避免自己遭殃还会回来向前夫要钱(如果不是真的缺钱)可能是不甘愿吧法律上关系结束了但还再要钱,这段关系并没有真的结束我印象中"走出病态互依的关系"好像有提到这种状况另外团体焦虑找替死鬼(代罪羔羊)的话"黑羊效应"有提到"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这本好像只有提到一方父母漠视"冷暴力"虽然是讲精神暴力但有提到抓替死鬼的心理如果要了解受害者转为加害者可能要看PTSD或解离方面的书,这部分资讯我看的是国外的书不论是什么原因,很难改变父母只能改变自己,了解这些的目的如果是帮助自己断念才有办法脱离替死鬼人生如果是需要找替死鬼把受害自己投射出去的类型,失去投射对象后可能会精神崩溃,或许请朋友寻求校内咨商资源谈一下,早点采取保护自己的对策并尽早断念离开。我大学时每天通车4h因为我是家里的替死鬼不得住校我妈我弟求我回去,回去后他们说"疯子才会回来 活该"祝福你朋友早日对家人断念若有手足也要小心手足会抓替死鬼,我婚后又被抓一次QQ看完你补充的,大推"走出病态互依的关系"那本已经绝版了但大多数图书馆都借得到那本把孩子夹在父母中间又被情绪勒索的状况写得很清楚我以前也是常说妈妈好可怜,然后医生都会说同情妈妈只会让自己状况更糟,后来甚至叫我快逃(有见过我妈)你朋友可能需要去咨商断念,越早开始断到一定程度越好或是周围朋友可能要多劳心常劝她开导她她是女生的话,妈妈投射的状况会更严重,因为都是生理女,你朋友之后人生只要有顺遂妈妈可能都会不开心假如妈妈已经把受害的自己投射到女儿身上"我看过很多这样的妈妈,她们已经失去爱孩子的能力"BY 以前治疗我的医生 / 共勉之
作者: shadowofpure (清影)   2021-08-24 14:27:00
感觉你朋友还没有意识到,妈妈也是一般人,不用因为她有妈妈这个身份就包容一切,或觉得一定要做什么。如果妈妈伤害了你,你绝对有资格划清界线优先保护自己。父母都不愿面对自身的课题,那也不需帮他们烦恼,专注在自己与身边有的良好关系就很足够了。自从意识到父母也是一般人,我就没那么执著了,跟他们的互动也比较正常化
作者: DreamsInWind (不幸少女爱好会)   2021-08-24 16:53:00
错的是我们不是我 已经绝版了 可以去图书馆借看看
作者: medjed762 (隐形的笔)   2021-08-24 17:42:00
建议可以找共同依存相关的书籍,像是《每一天,都是放
作者: rosa0027 (roror)   2021-08-24 20:31:00
关键字:家族排列 找找看 看了应该会爆哭 /我觉得现期"情绪勒索"之类可能没帮助 因为她需要这个角色才能感觉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 提倡划清界线她做不到 要让她走出来等于要先破坏她"家里有可能改善" "只要我受委屈就可以"的假象 破坏她认为自己受苦有帮助的假象/ 可能人际一部分也是建立在受苦角色 想像一个名媛突然变89妹一定想赶快变回自己/习惯新的形象才会有新的生活 朋友能做的只有[多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同面向] 平等的在对话里观察、回馈她 让她自己去改变
作者: lost0816 (ruiz)   2021-08-24 21:18:00
版上都好有爱,加油,题目:创伤、依附关系、自我发展
作者: TtTt4 (夜空飞行)   2021-08-24 21:23:00
好恐怖的关系跟话语,祝你朋友早日解脱建议都去咨商
作者: lost0816 (ruiz)   2021-08-24 21:40:00
妮娜布朗博士 - 被剥削的童年 https://reurl.cc/O0lWq7
作者: LoveSports (爱运动)   2021-08-24 21:52:00
我觉得"家里有可能改善"跟"愿意被情绪勒索"根本原因很接近,都是没有断念,还在用扮演受苦角色或自愿被情绪勒索来试图讨爱(可能是不自觉的)。看情绪勒索的书看一看我觉得会有一种想法: 我为什么要被自己父母勒索?如果人做什么事或做选择背后有动机,自己的动机是什么不论是什么样的书重点是不能期待对方改变,因为想改变父母其实代表自己也正在同化成操控者。简单两个字就是常见的"界线"问题,要父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那也是一种越界,自己也是伸出魔手跨入对方的界线断念不简单,可以慢慢进行不用急也不用要求一次到位去咨商的话心理师会提醒不要追求快狠准解决这类问题避免同化也是重要课题,似乎是书上比较少提到的?回一堆也许大多是投射XD毕竟不认识,诚心建议去咨商
作者: darkwindwind (darkwindwind)   2021-08-25 17:48:00
这篇真棒,要好好保存,衷心祝福原po朋友能好好跟家人隔离开来。
作者: crimson11 (crimson)   2021-08-27 02:0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