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Who Gets In and Why 揭开美国大学遴选面纱

楼主: Alcatraz666 (lalalala)   2021-07-11 20:53:22
书名: Who Gets In and Why: A Year Inside College Admissions
作者: Jeffrey Selingo
出版社: Scribner
ISBN: 9781982116293
有个政治不正确的台湾笑话是这样说的:
儿子考上了一间没没无闻的大学就读,过了一阵子后,却发觉自己跟不上课程进度,
因此向母亲提出了休学的意愿,并振振有词地说:
“马克祖克伯和比尔盖兹都从大学休学,但他们后来也都变成了超级有钱人不是吗?”
母亲只是冷冷地回应道:
“你别忘了,他们休学前读的那所学校叫‘哈佛大学’。”
这个笑话虽然有点恶毒,却也反映了名校在很多人心中的分量。
对任何先进国家来说,大学以什么方式遴选学生,对个人和社会整体都至关重要。
2019年,一些美国大学被控在招生时收贿舞弊,
其中甚至包含哈佛和耶鲁大学等超级名校,
这令许多学生和家长怒火中烧,也连带激起了对遴选学生过程的质疑。
但要决定哪些学生该被录取,哪些则该被刷掉,
校方的考量却时常不为人所知,或者遭到学生与家长误解,
而此书则对整个申请流程的各面向都有所探讨。
作者Jeffrey Selingo是位记者,至今已对高等教育领域写了超过二十年的新闻。
本书内容的一部份是作者在2018至2019年之间,
于三所知名的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里,对它们遴选工作的第一手纪录。
除了大众都很好奇的私立研究型大学(private research university)之外,
另两所分别属于公立大学(public university)及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
此外,书中也不时穿插三位经化名的学生与作者的访谈,
使读者能借此比较学生和校方在想法上的差异。
(当然,作者尽量以“拍摄者不救”的心态与这些高中生对话。)
最后,这本书也整理了美国大学的入学申请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历史演变。
在这之中,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以下三件事:
1. ED的录取率表面上看起来比RD高好几倍,但这不代表一般学生为了挤进名校,
使用ED都会是比较好的方式。
2. 有大学会藉入学管道的时间差作小动作,借此提升自己的注册率(yield rate)。
3. 支持大学录取学生运动员的论点,其正当性可能没有常人所想像的那么强。
在更进一步说明之前,得先解释一下美国大学的招生方式及相关的专有名词。
首先,美国大学是以“校”为单位在录取学生。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大学转换主修这部分,
常被台湾人认为比较容易的原因:
因为最初在遴选时,大学就不是以“系”为重心在思考要不要录取某位学生(注1)。
其次,在台湾有一部份的大学名额,是只看标准化测验的成绩来决定谁能取得的,
这和美国非常不同,他们的申请形式几乎都是采书审制,
要缴交的资料通常包含高中成绩单、ACT/SAT等标准化测验的成绩、
推荐函、课外活动说明及自传(personal statement)等等。
同所大学常有复数入学管道可供选择,
依据不同的时程和条件,这些管道大概能分成以下4种:
RD(regular decision):
学生在1月前(或更早),向多个大学提出申请,
在3月底前获知各校的申请结果后,
于5/1前选择录取的其中一家注册就读。
由于不少学生往往同时被多家大学录取,因此比起预定招收的名额,
各大学都会发出更多的录取通知来确保注册人数(就好比飞机票会稍微超卖一样)。
RA(rolling admission):
自指定日期起随到随审,录取学生一样在5/1前决定是否注册。
不过这本书之中没有这种遴选方式实际运作的纪录。
ED(early decision):
如字面所示,相较于RD,想采用ED管道入学的学生,
得在11月初(或更早)之前提出申请。
若经由该管道录取,
除非有特殊事由,例如付不出学费等等,否则就得前往该所大学就读。
由于一位学生被限定只能向一所大学申请ED,
因此该校若非学生的第一志愿,通常都不建议利用这个管道申请。
另外,少部分学校甚至会有两轮的ED,这两个环节依序被称为ED1、ED2,
如果没特别说明,一般提到ED指的都是ED1。
最后,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除了被录取或拒绝之外,
也可能被推迟到RD的环节,和其他只有申请RD的学生竞争剩下的名额。
EA(early action):
申请截止时程和ED类似,得较RD还要早提出申请,
但学生若被录取,则没有限制一定得去该校就读,
可以先等到RD的结果出来后,于5/1之前决定要去哪间大学即可,
所以可以将EA视为限制条件较少的ED。
不过其中像哈佛、史丹佛等少部分学校,
则会禁止申请本校EA的学生去申请他校的ED、EA。
那么,对于这些入学管道,作者有什么可说的?
理解自身的优势所在:ED较高录取率背后的真相
这是在美国申请大学时的最大误区:
单纯因为看到ED的录取率是RD三、四倍,就认为自己借由ED也一定有较高的机会录取。
也许某间大学表面上ED的录取比例是25%,
但因为这些名额常常先被拿去满足特定需求,
因此实际上任何学生被录取的机率并非25%,
而是更极端的1%或85%,且被录取机率仅1%的学生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导致在申请前期就耗费过多心力在单独一所大学上,结果最后还是踢到铁板。
许多人往往认为,只要学生有优秀的标准化测验成绩和高中成绩单,
名校就该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但稍微思考一下这件事实:
在2018年秋季入学的学生里,有超过20000人向MIT提出了申请,
其中光是在SAT满分各为800分的两个分项(Math、ERW)中,
获至少750分者就各有11968和6104人,
而MIT在那年录取多少人?不到1500个(注2)。
在台湾,以绝大多数的大学名额来说,
我们要嘛采用学测成绩,并在繁星或个人申请中做初步的筛选,
要嘛直接以指考成绩作为考试分发的依据,
好处除了擅长笔试的学生较可以掌握自己的升学结果之外,
也能够轻松地对大量的学生作出排序。
但坏处就是无法通过前述任何一关的学生,
也就几乎没有机会向心仪的大学展现自己的在其他方面的才华,
另外,若不是资质较佳的学生,也很难有勇气减少花在课堂上的心力,
并将时间投入在他或许更能发挥长才的地方。
与这种筛选方式不同,对美国的名校来说,
高中课程或标准化测验的成绩虽然也会被拿来作为参考,
但是否真的要录取该位学生,
还得综合其他资料来判断申请者和学校的适合度。
换句话说,
如果能站在大学的角度来思考,就会发现一个学生被录取与否,
有很大一部份要取决于大学遴选当年(或甚至是遴选工作当下)的需求。
而其中一些根本不是学生或其家庭能控制的,
被拒绝的学生不一定是能力不足,只是恰巧不符合该校的需求罢了。
比方说,以多样性的角度来考量,
学生们的居住区域、种族、性别的比例都要达到一定程度的均衡;
以校园经营的方面来讲,大学可能得招收一些学生运动员及校友子弟;
就算撇开这些不谈,以最直接的财务方面来说,
大学可能也希望招收更多能支付全额学费的学生。
这些需求都不会白纸黑字写在招生网站上,
所以高中生也许不曾去思考这些,但大学的遴选人员们却不得不去满足。
这就是大学偏好ED这个入学管道存在的原因,
借由RD录取的学生,可能因为财务因素或其他偏好,经比较后决定选择其他学校就读。
但经ED录取的通知一发出,学生几乎可以保证会来就读。
如此一来,校方就可以先确实地满足最急迫的需求。
除此之外,不同入学管道之间的时间差,也使得大学有操作的空间。
杜兰大学的小手段
还记得上面有提过,有些大学的ED有两阶段吗?
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就是这些学校之一。
除了两轮ED之外,它也有开放EA让学生申请,
而截止时间就位在ED1和ED2之间。
那么,为什么它要提供这么多种类的入学管道呢?
作者在招生论坛发问与该校相关的问题后,
许多申请过该校的学生家长纷纷以电子邮件回复他,
其中甚至有人给了小孩申请该校时,从校方那里收到的电子邮件,
作者在检视其内容、发送日期,并综合该校前几年的录取状况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尽管杜兰大学也是所非常好的大学,
但对同时被其他名校录取的学生们来说,它时常沦为备胎,使得它的注册率被拉低。
这对学校招生有不利的影响,
毕竟学生可以被多间大学录取,但最终就只能注册到其中一间,
过低的注册率象征着它对被录取的学生来说,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为了提高这个数字,杜兰大学利用ED这个制度,
先行确认了一些学生的就读意愿,
具体作法是这样的:
对于申请EA而未申请ED1和ED2的学生,杜兰大学会先寄发email,
暗示他们将申请转换成ED2,
因为“若借由ED2录取,就不用再烦恼要读哪间大学了”。
若是学生没有因这个提案而转为ED2,那即使他对该校来说其实足够优秀,
也可能很快就被校方认定为就读意愿不够高,并将他的申请推迟到RD,
然后趁著学生开始放冬季假期时,再次寄信暗示学生申请ED2,
而这时焦虑的学生就无法和学校辅导员讨论,只能和家人讨论并作出抉择。
这招成效显然不错,该校注册率在2015年仅23%,
实施上述的行为后,注册率在2019年时已经来到1/3。
支持大学多录取学生运动员的论点,其实没那么站得住脚
另一个书中让我觉得很有趣的论点,
就是作者认为“学生运动员”在整个遴选的过程中,占据了过多的资源。
此外,他也认为大学录取学生运动员“对非裔较有利”的想法,普遍来说并不正确。
有些人或许会认为,美国大学重视学生运动员情有可原。
因为这些人被录取后,如果能在热门的运动领域里,
替学校赢得全国性的竞赛,那将带来可观的连带收益。
此外,在全国大学里热门运动的校队之中,
非裔美国人确实也占了不低的比例,像在美式足球队中占40%、在篮球队中占45%等等。
这些想法都没错,只是不够全面而已。
因为美国大学的运动类校队并非只有热门运动,
而是还有许多相较之下冷门的运动,像是壁球、马球等等,
冷门运动不太可能替学校带来实质经济效益,但校队总得要凑到足够的人数。
因此这个重视学生运动员的申请制度,
整体来说反而是对白人、有钱人较有利的──如果这些人知道这件事的话。
具体来说,
虽然白人占全国大学生的52%,但却占了运动校队中61%的名额。
在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中,白人运动员的比例更高,其为65%。
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运动员里,有接近一半家庭年收入超过250000美元,
而该校所有学生家庭年收入为同一水准的,则仅仅只有1/3。
呼应前几段提到的内容,这也是ED这个制度能起作用的地方,
校队教练喜欢ED的原因很明显:它能确保校队有充足的人员加入。
有趣的是,即便是受教练们所托的遴选人员,对ED的态度也是正面的。
原因是如果没有这个阶段,那就无法轻易满足校队教练对运动员数量的需求,
而在RD阶段中,
他们也就被迫要录取更多有可能成为校队运动员的人,
而非在学术上有潜力的人。
其他涵盖面向
以上的内容当然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这本书的涵盖范围更广,
随手举几个例子,像是:
美国大学如何变得越来越商业化?
在大学排名这种东西出现后,
原先名次落后的大学做了什么,把自己抬高到能和常春藤名校打对台?
标准化测验的起源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子?
大学遴选人员怎么对待来自不同高中的申请者?
高中时选修什么类型的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对申请者较有利?
学生运动员怎么跟校队教练搭上线,进而确保自己能被录取?
大学校队并不是只有运动类的,但为什么唯独他们对遴选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力?
哪种自传和推荐函能让你脱颖而出,或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
这些内容在这本书中都有被作者阐述到。
适合读这本书的人
如果你对美国大学遴选的工作状况感兴趣,而且不排斥去接触遴选中各环节的历史的话,
这本书应该是近年来最好的选择。
不过,读这本书不会让人直接变成美国大学申请高手。
而这些大学基于一些考量,因此对想争夺的学生所使出的手段,
你在看完这本书后也不见得会认同。
不过,至少你会更清楚,
如今美国大学在决定是否录取一个申请者之前,
有什么事情是这个高中生只能听天由命的,
又有什么事情是他可以凭借个人选择、努力而有所改变的。
结语
美国与台湾的大学在很多基本状况上都大不相同,
如大学主要的资金来源、国家的学费政策、各大学之间程度的上下限等等,
单纯赞扬或诋毁其中一方的一切,
只是在显示自身的眼界不够宽广、考量不够周全而已。
而透过阅读此书,我们在评估台湾的教育政策时,
也就更能联想、评估各种改革可能带来的优缺点。
或许我们很难真的看出一个高中生将来会有多成功,
但能肯定的是,我们都希望有好的的教育政策,以此让更多人有机会有所成就。
注1:还是有些例外,
像书中的公立大学代表华盛顿大学(UW)就开宗明义地在招生网站说,
如果学生预计主修工程学或电脑科学,
那一定得在入学申请时就宣告,否则之后几乎不可能成功选到这些主修。
(https://bit.ly/3xy4NNV)
注2:https://bit.ly/3yNf5Ki
作者: BHrabal (Es muss sein.)   2021-07-11 21:29:00
美国大学招生就是大开后门没有公平性的笑话查了一下台湾Kobo只有有声书 文字版美国区才有谢谢分享 改天想看再来研究跨区购书可以搭配这部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130691
作者: plzeatolives (plzeatolives)   2021-07-12 09:34:00
谢谢分享~~~~想看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21-07-12 15:04:00
推这篇我之前在美国念博士从头到尾都是拿学校全额奖学金,即使是公立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为了支付研究生的学杂生活费,也会像私立大学一样,在招收上考量学生的经济能力及为学校带来收入的能力,美国学校收学生的考量是以学校运作需求为主,甚至为了有特殊功能的学生还可以另外编制一个科系出来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2021-07-14 14:51:00
这篇分享非常有价值,相信书也值得一读,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