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孤独:十九世纪的发明

楼主: nameofroses (玫瑰的名字)   2021-06-17 18:18:03
阅读书目: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Fay Bound Alberti, 2019)
中文译本:寂寞的诞生 (涂玮瑛译, 2020)
Podcast 用听的: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wn4Efy
Spotify|https://spoti.fi/3iLGnLY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wyPvrm
YouTube|https://youtu.be/wGWqMZivmeU
文稿:
如果你看过汤姆汉克主演的电影《浩劫重生》,大概不可能忘记那颗排球。对流落荒岛的
汤姆汉克来说,画了人脸的排球 Wilson,是他唯一的陪伴。
以“荒岛求生”为主题的故事,如果不探讨到孤独感,几乎是无法想像的。但你有没有注
意到,18 世纪的经典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没有任何一句话提到鲁宾逊觉得孤独。
为什么会这样?文化史学者 Fay Bound Alberti 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解答。她指出,在狄
福撰写《鲁宾逊漂流记》的 18 世纪,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孤独”很可能并不存在。对当
时的人而言,“孤独”是个极为罕见的问题,甚至不是个问题。在 18 世纪,连孤独(
lonely)这个词都非常非常少用。
在 1755 出版的《约翰逊字典》中,虽然是有收录 lonely 这个字,但它指的并非一种感
觉或一种情绪,而单纯指的就是“一个人独处”而已。
我们今天会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感到孤独、会在喧闹欢腾的派对里感到孤独,这些都不存
在于 18 世纪。或者严谨一点讲:在 18 世纪,我们找不到一个词汇能够相当于现代意义
的孤独。
从 18 世纪到 19 世纪,西方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让人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孤独感?
18 世纪:上帝仿佛住你家
在 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一书中,Alberti 告诉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
以先来读一读 18 世纪英国一位杂货店老板 Thomas Turner 的日记。
这位杂货店老板 Turner 之所以我们今天还知道他,主要是因为在 1754 年到 1765 年
这 11 年中间,他不间断地写日记,从而让今天的历史学家得以一窥 18 世纪一般人的生
活世界。
Turner 一生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 Peggy 在她 28 岁那一年就过世了。丧偶的
Turner 在他的日记上写下了失去伴侣的心情:他感觉到悲伤,他感觉到失落。
一个丧偶的人会有这些心情,当代读者也都能够想像。但很奇怪地,Turner 就是没有写
到他觉得孤单,或是觉得寂寞。
Turner 还有一个今天很多人早已没有的习惯,那就是在几乎每一篇日记里,Turner 都要
提到上帝。读 Tuener 的日记,你会觉得上帝好像住在他家里一样。Turner 不管去到哪
里,都要讲到上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谈一谈上帝。
在丧偶期间,Turner 是怎么讲上帝的呢?他说,上帝之所以让 Peggy 去世,背后一定有
著很深刻的原因,上帝一定有着更远大的计画,才会让他遭逢丧偶之苦,只不过当下的他
不可能理解这一切。
Alberti 告诉我们,在一个全欧洲都是基督徒的时代,在一个信仰与生活交织如此绵密的
时代,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可能切身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从而,人们也就不那么容易感觉到
孤独。
现代意义的孤独感,一直要到 19 世纪宗教衰落、世俗社会兴起之后,也才可能诞生。
维多莉亚女王的日记:现代孤独感的浮现
在杂货店老板 Turner 丧偶正好一百年之后,英国历史上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也丧偶了,
那就是维多莉亚女王。
维多莉亚女王 18 岁的时候就登基了。虽然贵为女王,但还是必须跟妈妈住在一起,因为
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尚未结婚的女子,就等于没有独立。因此维多莉亚女王本人很积极想
要结婚,但并不是所有的求婚者,女王都看得上。直到他遇见了来自图林根的艾伯特亲王

维多莉亚女王第一次碰到艾伯特亲王,就对他一见钟情。在女王的日记里,她毫不遮掩地
形容艾伯特是一个“帅到极致”的人(extremely handsome)。在女王第二次碰到艾伯特
亲王的时候,女王就跟他求婚了。当然,艾伯特亲王也就答应了。
从各种史料看来,维多莉亚和艾伯特真的是一对非常亲密的伴侣。他们一共生了八个孩子
,女王无论碰到大小事情,都会找艾伯特商量。艾伯特不只是女王的丈夫,也是他的生活
上的好友、政治上的顾问。
很不幸地,在 1861 年,也就是女王 42 岁那一年,艾伯特亲王就生病过世了。在女王的
日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她非常难过,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女王的日记中看出
现代意义的孤独感。
在艾伯特亲王过世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女王身边照常围绕着许多人,照常有做不完的节日
仪式,但这一切相同的情景,都让女王想到已经离开人世的艾伯特。艾伯特不在了,女王
也就再也没有办法与他分享那许许多多特殊的、私人的回忆了。
维多莉亚女王相当长寿。丧偶之后,女王一路活到了 20 世纪初,活到了 82 岁。在她后
半辈子的人生里,她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盒子,里面放著艾伯特亲王的遗像。女王无论到
哪里,只要看到美丽的景色,就会打开她的小盒子,和艾伯特亲王说说话,告诉他眼前这
片景色有多么宜人。
至此,我们终于看到一种现代孤独感的浮现 ── 孤独不再单纯只是一种“单独一个人”
的状态;孤独是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即便身边充满了人,仍然可能是孤独的。
19 世纪的社会变迁与孤独感
之所以我们能够在 19 世纪看到现代孤独感的浮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当然就是
19 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的转变。
一路从 18、19 世纪再到 20 世纪,欧洲所经历的最重大的改变,当然就是工业化,以及
工业化所带来的迅速城市化现象。
在前工业化的时代,如果你是一个农民,那么基本上你一辈子的生活、一辈子的经济生产
都围绕着家户。无论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是小孩,都是以家户为单位工作的。农事结
束之后,又是一家人回到同一个家户里面生活。工作和生活,是无法区分的,也不可能有
上下班这回事。
可是当你去到工厂里面工作,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你会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上班
的时候,你和同事很可能只是点头之交,至于其他单位、其他部门的同事,甚至可能完全
不认识。更甚者,同事下班之后,彼此是可以完全没有关联的。
而且,你为了到工厂谋生,通常就必须在城市住下来。你下班之后去到城市的任何地点,
无论是去听歌剧、吃餐厅或去逛游乐园,你身边都充满了人,那那些人绝大多数都是陌生
人。你和他们身在同一个地点,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关联。
城市的环境,恰恰就是现代意义孤独感诞生的环境。在城市的氛围底下,人们终于发现:
孤独不仅仅是单独一个人的状态而已,孤独也可能是一种心理现象。纵使身边围绕着人,
你也可能感到孤独。甚至,你身边越多人,就越是感到孤独。
社会学经典文本中浮现的孤独
Alberti 继续指出,在 19 世纪的经典社会学著作中,其实也可以看到孤独感的浮现。
例如 19 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涂尔干,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自杀论》中探讨的问题
是:人为什么要自杀?或者更仔细一点问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要自杀?
涂尔干将自杀的原因分成三种: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以及失范型自杀。
利己型自杀,就比如说你是为了解脱自己的痛苦而自杀。例如你生了病没有办法治愈,或
是你失恋了、你遭逢生命中重大的打击,你为了结束自己的痛苦而自杀,这叫利己型自杀

利他型自杀,就比如你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村庄、自己的国家而死、而牺牲,这叫
做利他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这种最特别。指的是一种失去了可以遵循的规范的状态。19 世纪就是这样
的时代,因为传统农村经济渐渐崩解了,宗教规范渐渐衰落了,然而新的、工业化的、世
俗化的规范却又还未完整建立起来。在这新、旧规范交替的时代,人失去了传统的社会连
带、社会关系,却又在新规范中无所适从,这也就导致了自杀。
涂尔干的《自杀论》不是专门探讨孤独感的著作,但 Alberti 为我们指出,失范型自杀
背后的社会脉络,其实也正是现代孤独感的根源。
在 19 世纪另外一位伟大社会学家马克思的著作中,其实也可以看到孤独感的浮现。
Alberti 提醒我们:当马克思在讲商品经济,在讲工厂工人的处境、在讲人的异化(
alienation)时候,最直接浮上眼前的图像,其实也正是资本主义底下一个个孤独求生的
个人。
生物学、文学经典文本中浮现的孤独
更惊人的是,Alberti 继续为我们指出,就连在 19 世纪生物学和文学的经典文本中,我
们都可以看到现代孤独感的诞生。
19 世纪有两个 Carles 非常有名。一个是 Charles Dickens,也就是小说家狄更斯,另
一个是生物学家 Charles Darwin,达尔文。
虽然都叫做 Carles,但这两人通常不会被放在一起谈,因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生物
学家。但 Alberti 提醒我们,他们两人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通点:他们的著作都围
绕着“个体与其他人的竞争”这个主题展开。
达尔文自不用说。在他的演化论中,最重要的观念就是“物竞天择”。个体和个体之间存
有竞争的关系,透过竞争,个体才能将够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
而在狄更斯的小说里,无论是《远大前程》或《孤雏泪》,主人翁一开始都处在一种被遗
弃的状态,没有家人朋友可以依靠,必须独自在大城市里刻苦求生。“个体与其他人的竞
争”,确确实实也是狄更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母题。
至此,我们已经从维多莉亚女王的日记,一路看到了社会学、生物学、文学的经典文本。
这些 19 世纪的重要文本,一个个都浮现出了现代意义的“孤独”母题。这其实也正意味
著,从 19 世纪一路到 20 世纪,欧洲人在社会、经济、生活、思想等各个层面上,都被
时代变迁的巨大力量推向了孤独。
.
如果你对这个主题有兴趣,欢迎你收听我的 Podcast 节目“衣橱里的读者”第 18 集:
【历史学】孤独:十九世纪的发明|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在这一集里,我不仅
介绍了史家 Fay Bound Alberti 的书,也聊到了 19 世纪的钢琴大师萧邦,以及萧邦乐
曲中透露出的孤独。
收听连结: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wn4Efy
Spotify|https://spoti.fi/3iLGnLY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wyPvrm
YouTube|https://youtu.be/wGWqMZivmeU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1-06-17 18:29:00
人和别人一直在剥离,安藤忠雄有察觉到这点,好像写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1-06-17 18:29:00
谢谢分享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1-06-17 18:30:00
建筑模式语言的人也有发现类似的事。然后是刘仲敬所提散沙化原子化的人际关系,显然这是因为产业结构出现的人际变动,而不全然是某长期独大政党的影响。这种社会变迁最后出现孤独死或无缘社会的悲哀现象。
作者: asagi   2021-06-17 18:45:00
感谢分享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21-06-18 06:44:00
涂尔干也发现天主教地区的自杀率 比新教地区低 可能和前者比较重视社群连结有关 新教教义强调个人的救赎
作者: chikura (堕译者)   2021-06-18 09:23:00
书名是否误植了?应该是《寂寞的诞生》?
作者: helicer (莱克阿伯)   2021-06-18 09:39:00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吾独醒。孤独在东方似乎早早就诞生啦。
作者: darkMood (瞬间投射)   2021-06-18 11:37:00
孤独,就是自寻烦恼,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嘛,笑死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1-06-18 12:24:00
有本叫"十一种孤独"的书,还分11种挺新鲜的。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实信徒-我爱萝)   2021-06-18 13:31:00
感到孤独就是太闲了
作者: ycmm (ycmm)   2021-06-18 19:00:00
感谢分享
作者: YYingha (Ying)   2021-06-22 04:32:00
满喜欢你的podcasts~
作者: imtaku (taku)   2021-06-28 04:32:00
我享受无人打扰的孤独,充满幸福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