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目: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Fay Bound Alberti, 2019)
中文译本:寂寞的诞生 (涂玮瑛译, 2020)
Podcast 用听的: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wn4Efy
Spotify|https://spoti.fi/3iLGnLY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wyPvrm
YouTube|https://youtu.be/wGWqMZivmeU
文稿:
如果你看过汤姆汉克主演的电影《浩劫重生》,大概不可能忘记那颗排球。对流落荒岛的
汤姆汉克来说,画了人脸的排球 Wilson,是他唯一的陪伴。
以“荒岛求生”为主题的故事,如果不探讨到孤独感,几乎是无法想像的。但你有没有注
意到,18 世纪的经典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没有任何一句话提到鲁宾逊觉得孤独。
为什么会这样?文化史学者 Fay Bound Alberti 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解答。她指出,在狄
福撰写《鲁宾逊漂流记》的 18 世纪,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孤独”很可能并不存在。对当
时的人而言,“孤独”是个极为罕见的问题,甚至不是个问题。在 18 世纪,连孤独(
lonely)这个词都非常非常少用。
在 1755 出版的《约翰逊字典》中,虽然是有收录 lonely 这个字,但它指的并非一种感
觉或一种情绪,而单纯指的就是“一个人独处”而已。
我们今天会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感到孤独、会在喧闹欢腾的派对里感到孤独,这些都不存
在于 18 世纪。或者严谨一点讲:在 18 世纪,我们找不到一个词汇能够相当于现代意义
的孤独。
从 18 世纪到 19 世纪,西方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让人产生了现代意义的孤独感?
18 世纪:上帝仿佛住你家
在 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一书中,Alberti 告诉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
以先来读一读 18 世纪英国一位杂货店老板 Thomas Turner 的日记。
这位杂货店老板 Turner 之所以我们今天还知道他,主要是因为在 1754 年到 1765 年
这 11 年中间,他不间断地写日记,从而让今天的历史学家得以一窥 18 世纪一般人的生
活世界。
Turner 一生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 Peggy 在她 28 岁那一年就过世了。丧偶的
Turner 在他的日记上写下了失去伴侣的心情:他感觉到悲伤,他感觉到失落。
一个丧偶的人会有这些心情,当代读者也都能够想像。但很奇怪地,Turner 就是没有写
到他觉得孤单,或是觉得寂寞。
Turner 还有一个今天很多人早已没有的习惯,那就是在几乎每一篇日记里,Turner 都要
提到上帝。读 Tuener 的日记,你会觉得上帝好像住在他家里一样。Turner 不管去到哪
里,都要讲到上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谈一谈上帝。
在丧偶期间,Turner 是怎么讲上帝的呢?他说,上帝之所以让 Peggy 去世,背后一定有
著很深刻的原因,上帝一定有着更远大的计画,才会让他遭逢丧偶之苦,只不过当下的他
不可能理解这一切。
Alberti 告诉我们,在一个全欧洲都是基督徒的时代,在一个信仰与生活交织如此绵密的
时代,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可能切身感受到上帝的存在,从而,人们也就不那么容易感觉到
孤独。
现代意义的孤独感,一直要到 19 世纪宗教衰落、世俗社会兴起之后,也才可能诞生。
维多莉亚女王的日记:现代孤独感的浮现
在杂货店老板 Turner 丧偶正好一百年之后,英国历史上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也丧偶了,
那就是维多莉亚女王。
维多莉亚女王 18 岁的时候就登基了。虽然贵为女王,但还是必须跟妈妈住在一起,因为
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尚未结婚的女子,就等于没有独立。因此维多莉亚女王本人很积极想
要结婚,但并不是所有的求婚者,女王都看得上。直到他遇见了来自图林根的艾伯特亲王
。
维多莉亚女王第一次碰到艾伯特亲王,就对他一见钟情。在女王的日记里,她毫不遮掩地
形容艾伯特是一个“帅到极致”的人(extremely handsome)。在女王第二次碰到艾伯特
亲王的时候,女王就跟他求婚了。当然,艾伯特亲王也就答应了。
从各种史料看来,维多莉亚和艾伯特真的是一对非常亲密的伴侣。他们一共生了八个孩子
,女王无论碰到大小事情,都会找艾伯特商量。艾伯特不只是女王的丈夫,也是他的生活
上的好友、政治上的顾问。
很不幸地,在 1861 年,也就是女王 42 岁那一年,艾伯特亲王就生病过世了。在女王的
日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她非常难过,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女王的日记中看出
现代意义的孤独感。
在艾伯特亲王过世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女王身边照常围绕着许多人,照常有做不完的节日
仪式,但这一切相同的情景,都让女王想到已经离开人世的艾伯特。艾伯特不在了,女王
也就再也没有办法与他分享那许许多多特殊的、私人的回忆了。
维多莉亚女王相当长寿。丧偶之后,女王一路活到了 20 世纪初,活到了 82 岁。在她后
半辈子的人生里,她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盒子,里面放著艾伯特亲王的遗像。女王无论到
哪里,只要看到美丽的景色,就会打开她的小盒子,和艾伯特亲王说说话,告诉他眼前这
片景色有多么宜人。
至此,我们终于看到一种现代孤独感的浮现 ── 孤独不再单纯只是一种“单独一个人”
的状态;孤独是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即便身边充满了人,仍然可能是孤独的。
19 世纪的社会变迁与孤独感
之所以我们能够在 19 世纪看到现代孤独感的浮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当然就是
19 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的转变。
一路从 18、19 世纪再到 20 世纪,欧洲所经历的最重大的改变,当然就是工业化,以及
工业化所带来的迅速城市化现象。
在前工业化的时代,如果你是一个农民,那么基本上你一辈子的生活、一辈子的经济生产
都围绕着家户。无论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是小孩,都是以家户为单位工作的。农事结
束之后,又是一家人回到同一个家户里面生活。工作和生活,是无法区分的,也不可能有
上下班这回事。
可是当你去到工厂里面工作,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你会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上班
的时候,你和同事很可能只是点头之交,至于其他单位、其他部门的同事,甚至可能完全
不认识。更甚者,同事下班之后,彼此是可以完全没有关联的。
而且,你为了到工厂谋生,通常就必须在城市住下来。你下班之后去到城市的任何地点,
无论是去听歌剧、吃餐厅或去逛游乐园,你身边都充满了人,那那些人绝大多数都是陌生
人。你和他们身在同一个地点,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关联。
城市的环境,恰恰就是现代意义孤独感诞生的环境。在城市的氛围底下,人们终于发现:
孤独不仅仅是单独一个人的状态而已,孤独也可能是一种心理现象。纵使身边围绕着人,
你也可能感到孤独。甚至,你身边越多人,就越是感到孤独。
社会学经典文本中浮现的孤独
Alberti 继续指出,在 19 世纪的经典社会学著作中,其实也可以看到孤独感的浮现。
例如 19 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涂尔干,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自杀论》中探讨的问题
是:人为什么要自杀?或者更仔细一点问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要自杀?
涂尔干将自杀的原因分成三种: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以及失范型自杀。
利己型自杀,就比如说你是为了解脱自己的痛苦而自杀。例如你生了病没有办法治愈,或
是你失恋了、你遭逢生命中重大的打击,你为了结束自己的痛苦而自杀,这叫利己型自杀
。
利他型自杀,就比如你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村庄、自己的国家而死、而牺牲,这叫
做利他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这种最特别。指的是一种失去了可以遵循的规范的状态。19 世纪就是这样
的时代,因为传统农村经济渐渐崩解了,宗教规范渐渐衰落了,然而新的、工业化的、世
俗化的规范却又还未完整建立起来。在这新、旧规范交替的时代,人失去了传统的社会连
带、社会关系,却又在新规范中无所适从,这也就导致了自杀。
涂尔干的《自杀论》不是专门探讨孤独感的著作,但 Alberti 为我们指出,失范型自杀
背后的社会脉络,其实也正是现代孤独感的根源。
在 19 世纪另外一位伟大社会学家马克思的著作中,其实也可以看到孤独感的浮现。
Alberti 提醒我们:当马克思在讲商品经济,在讲工厂工人的处境、在讲人的异化(
alienation)时候,最直接浮上眼前的图像,其实也正是资本主义底下一个个孤独求生的
个人。
生物学、文学经典文本中浮现的孤独
更惊人的是,Alberti 继续为我们指出,就连在 19 世纪生物学和文学的经典文本中,我
们都可以看到现代孤独感的诞生。
19 世纪有两个 Carles 非常有名。一个是 Charles Dickens,也就是小说家狄更斯,另
一个是生物学家 Charles Darwin,达尔文。
虽然都叫做 Carles,但这两人通常不会被放在一起谈,因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生物
学家。但 Alberti 提醒我们,他们两人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通点:他们的著作都围
绕着“个体与其他人的竞争”这个主题展开。
达尔文自不用说。在他的演化论中,最重要的观念就是“物竞天择”。个体和个体之间存
有竞争的关系,透过竞争,个体才能将够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
而在狄更斯的小说里,无论是《远大前程》或《孤雏泪》,主人翁一开始都处在一种被遗
弃的状态,没有家人朋友可以依靠,必须独自在大城市里刻苦求生。“个体与其他人的竞
争”,确确实实也是狄更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母题。
至此,我们已经从维多莉亚女王的日记,一路看到了社会学、生物学、文学的经典文本。
这些 19 世纪的重要文本,一个个都浮现出了现代意义的“孤独”母题。这其实也正意味
著,从 19 世纪一路到 20 世纪,欧洲人在社会、经济、生活、思想等各个层面上,都被
时代变迁的巨大力量推向了孤独。
.
如果你对这个主题有兴趣,欢迎你收听我的 Podcast 节目“衣橱里的读者”第 18 集:
【历史学】孤独:十九世纪的发明|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在这一集里,我不仅
介绍了史家 Fay Bound Alberti 的书,也聊到了 19 世纪的钢琴大师萧邦,以及萧邦乐
曲中透露出的孤独。
收听连结: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wn4Efy
Spotify|https://spoti.fi/3iLGnLY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wyPvrm
YouTube|https://youtu.be/wGWqMZivm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