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writing-is-the-best-self-investment/
从去年八月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以来,默默地也过了九个多月。身边有人问我怎么坚持的,
周周都产出?老实说,过程中的确少不了许多挣扎与自我怀疑,也是不断调整,才渐渐地
稳定下来。现在每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餐,就开始打稿,规律地像钟(美中不足的大概是
下班时间不大规律…)。
而今天想聊的这本《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就深刻谈了许多写作时会遇到的坎。可说
是深打我心,大有共鸣。如果你也是像我一样的新手作者,相信能从此书中得到许多启发
;如果你是还在观望,不敢开始动笔的人,这本书也很适合作为开启写作之门的钥匙。
此书的作者陈立飞,是百万微信公众号“Spenser”的创始人,可说是成功乘上自媒体起
飞的代表人物。对所谓自媒体写作生态有相当透彻的见解。
这篇文章,我会谈谈为什么你应该开始写;面对写作,应该有怎样么准备态度;自媒体写
作,与过去传统的写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要点要注意。
【为什么你应该开始写作】
首先来谈为什么要写。了解的摇笔杆的价值,或许更能帮助踌躇的你提起笔来。书中提到
两点写作的所能带来的优势:
〔一、写作能拿到话语权〕
作者认为现今世界有两个特点:“流量为王”和“认知为王”。某种程度来说,这两点的
重要性甚至超过专业性。因为这两点所构筑的是一的人的个人品牌与话语权。而写作,就
是建立专属自己流量池的好工具。
〔二、写作就是社交货币〕
如作者言,这个时代,能连结多少人,决定你值多少钱。这是网络时代带出来的巨大红利
风口。同样的,写作便是这个风口上最佳的社交方式。让你能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
去与这个世界产生连结。
会说的人很多,能写的人太少。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写作的正确心态】
写作能带来诸多好处,但为什么动笔总是如此困难呢?作者提出了许多人动笔时,碰到的
三个坎,大家可以对对看自己是否有中:
〔一、怕写得不好,对读者没价值〕
这点其实也是我一开始不愿开始写的主因。市面上厉害的文太多了,自己想写的读书心得
类型,更是高手如云。自己一来文笔不好,二来也没什么犀利观点可提供,凭什么写呢?
但作者说,太阳底下本就无新鲜事,只要你真诚地表达出来,就有其独特的价值。他强调
,写作时比新意更重要的,是诚实。从自己熟悉、感兴趣、有热情的东西开始写就可以了
,不用太在意要有多出众新奇。这让我想到草东的那句:
我想要说的 前人们都说过了
我想要做的 有钱人都做过了
但草东依然很屌不是吗!
初学写作,不用太在意题材是否新颖,先自问内心究竟有没有渴望诉诸笔尖的东西?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二、觉得自己文章幼稚,读不下去〕
作者直言,你永远会觉得以前的文章幼稚。如果没有以前那些青涩的思考,就不会有现在
这样更成熟的思考。如果你不把它写出来,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写得有多差,而失去修正的
契机。文笔是练出来的,不是哪天就能突然从你脑中蹦出来的。
“开始写就对了!”是当初我向瓦基请教如何写读书心得时,他对我说的话。在这里也把
这句话,送给不敢动笔的人!
〔三、心中的审判者不断批判,让你打退堂鼓〕
还有一个在实际写作中,会妨碍下笔的因素:感性与理性的挣扎。感性的一方会觉得:这
个想法好,写得真棒!理性则会批判:这东西有啥好写的…
作者把感性方称作创造者,理性方称作审判者。当你思路流畅,万夫莫敌时,主掌的是创
造者。当你写了几个段落,开始卡关时,审判者就会趁势现身。当你回头读了刚写的东西
,突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于是开始涂涂改改,但就是无法满意,最后干脆就放弃不写。
作者建议,在写作时要让先让创造者尽情施展,不要让审判者跳出来搅局。那什么时候需
要审判者呢?可以是文章写完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作品。这种说法
让我想到《素人也能写出好文章》里说的:“热情书写,冷静修改!”冰火交融,才能炼
出好文章!
谈完妨碍写作的心态,接著作者提出如何保持高品质输出的五大关键:
〔一、死嗑〕
所谓死嗑,就是保持输出不间断。作者说,现在写的人很多,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其实很少
。这点我满有感觉的,从我开始写到现在,平台上有很多跟我同期开始写的人都消失了,
不过不到一年的光景。
而我的作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不管几点下班,回家就是先敲个半小时到一小时键盘。
虽然现在的我还是只能每周发一篇文,但累积起还还是挺可观的。
〔二、敢拼〕
敢拼是不恐惧。写作时要拿出勇气,作者直言,文章要有自己的态度与鲜明的立场,不要
怕引起争议。毕竟,没被记恨过的人生多普通啊。这让我想到自己写1111折扣战的思索与
解方:为什么我依然觉得独立书店有存在的必要!时,曾将文章贴在李伯锋老师的写作课
社团中,寻求建议。
当时锋哥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这篇比较像是他人观点整理,但是你自己的观点反而没有被突显出来,这是比较可
惜的地方。简单来说:评论都是想带风向,那你想把风向带往哪个方向?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写的太温吞了,方向反而模糊不清。后来经过调整,我将焦点转向强调
:独立书店很重要,因为它保障了多元性的存续,而不会让大通路垄断话语权,进而使读
者知识扁平化。整篇文反而立体多了。
〔三、专注〕
作者认为写作是需要全心投入的事。好啦,我觉得这点有点废话。反正,想办法让自己能
专注地写就对了!
〔四、野心〕
作者说,野心向上能突破防线,让你敢去做更大的梦;向下也能守住底线,知道什么不能
做。简单说,有野心的人更能爱惜羽毛。像是他在合作时,会在意对方价值观是否相合,
而不是一昧追求流量与利益。如此就算一开始走慢点,也能走得更远。
〔五、好奇心〕
没有好奇心的人是无法一直产出文章的。唯有对事物保持纯真的好奇,才能从生活中,找
到写作的养分。
【自媒体时代下的写作要点】
讲完了为何需要写,以及写作要具备的心态,接着来聊聊自媒体写作,与过去的传统写作
相比,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分成以下两点来谈:
〔一、传播导向〕
自媒体写作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社交性很强。你可能在脸书上看了一篇喜欢的文章,就将
它转到自己的涂鸦墙,或是分享给你的朋友。因此作者认为,除了会写以外,你还必须了
解传播的规律,才能掌握其红利。
因此,洞悉读者的阅读诉求,是自媒体时代写文的基本。作者指出,读者读文章为的就两
点:满足好奇心与满足自我表达的需求。
好奇心好理解,这或也是农场标题盛行的原因。满足自我表达需求则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
地方。读者容易对他高度认同与密切关注的话题感到激动,所以写文时就要能抓到读者想
表达什么,并替他们表达!
举个例子,作者建议可以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使用金句。因为读者可能读了文,极为认同而
想分享,却不知道除了贴连结外要写些什么,这时你如果用金句结尾,读者就能直接拿来
分享,如此便降低了传播成本。
〔二、阅读体验〕
阅读体验则是另一个网络写作特点,也是我过去比较没注意到的地方。作者提到,现代人
阅读的情境,更多是利用零碎时间阅读。
因此标题就相当重要,因为标题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点进去。作者说,标题决定打开率,
内容决定转发率。如果读者连点进去都没有,那写再好也无用武之地了。另外,在内容上
也要多给点刺激,减轻阅读疲惫感,才能让读者一路读下去。
此外,现代大家多是用手机阅读,因此在写作时也要考虑小萤幕的阅读体验。自己习惯用
电脑阅读文章,所以过去一直没太在意文章在手机上的阅览体验。但在开始弄部落格网站
后,才惊觉居然有超过七成的人是用手机阅读我的文章的。因此,我现在写完文,会先用
再手机模式预览一下,并调整排版。
【总结】
总结一下。首先,写作是很重要的能力,它能帮你抢到话语权与社交机会;而写作时,要
有正确的心态,才能持续产出,建立个人品牌;最后则是要注意文章的传播特性与阅读体
验,让自己被更多人看到。
书还有许多关于写作细部教学。像是怎么设计标题,怎么控制行文节奏,或是如何写出爆
款文等。内容不差,但相较之下,我会更喜欢另外一本写作教学书籍:《大人的11堂写作
课》。会再找时间和大家分享。
其实当初我曾因为此书在豆瓣的评分很差,而有点却步。不过看完觉得还是有很多可以思
索的点。个人很喜欢书中关于写作心态剖析的部分,可说是完全打中我一路写作的心路历
程。很推荐像我一样写作时间不长的人阅读,相信能从中找到不少能量。
写这篇也是想给自已一个提醒。即便已动笔一段时间,还是常常在看他人文章时,惊叹其
文笔之好,观点之屌,然后就开始苦恼自己到底在写啥烂东西。但或许就像书中说的,真
诚地写就好。那些我钦佩的写手何尝不是经历打磨,才让文字散发出现在的光彩呢?
我想,写作就是一种梳理自我的方式。借由这样的爬梳,整顿杂乱的思绪,再将其呈现在
读者面前。而现在网络发达,社交扩散容易,让文字能发挥出比过往更大的影响力。这种
能利己更能利人的好事哪里找呢?
写吧,就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