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what-buddha-want-to-teach-us/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瞄到它副标写:“为德国人带来心灵慰藉的智慧经典”,心想德国人
什么时候学佛了?但转念一想,虽说家里信佛,自己对佛家思想居然好像没什么概念……
台湾信佛者众,想必大家对佛教故事和各类仪式都算熟悉。但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不甚了解
佛教在说什么,不大清楚佛陀到底在卖什么膏药呢?读完这本《佛陀究竟想教我们什么?
》,我想我会说:佛陀是个实在的心灵导师。
此书的作者弗尔克.佐慈是奥地利哲学家,有趣的是他专精的是佛学和儒学,这两个很东
方的思想。这本书便是结合他研读许多古印度经典所得到的智慧,与亲身修习超过十五年
的经验而成。期望能将释迦摩尼的教诲具体的介绍给欧洲人。
对我来说,读这本书让我有重新理解佛教的感觉,似乎离佛陀思想又近了些。以下会就我
的理解,简单介绍一些书中内容给大家,如果觉得有什么解释不周的地方也欢迎提出来跟
我讨论哦!
【所以佛陀到底想教我们什么?】
作者认为佛陀的教诲是要帮助人更自觉、更负责,并且更自在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或者可
以更简单的说,让人得到真正的自由。
听起来很棒,但好像也有点废话,毕竟谁不想过自由的人生。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很多时候只能疲于奔命的活着,自在的生活似乎很遥远。
那要怎么从这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呢?这就是佛陀想教给世人的,也是这本书的重点。让
我们先从自我觉察开始。
生活中充满了外界的挑战与内心煎熬,如何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与真正的平静?
-《佛陀究竟想教我们什么?》
【自我觉察,体会当下】
佛陀首先要求我们要保持觉察且警醒的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刻时光。许多时候,我们过于随
意散漫,对自己与身边的一切都漫不经心,而这正是造成生活浑噩的元凶。像我就常想不
起来早餐到底吃了什么(笑)。
可以做以下2个小练习来强化自我觉察:
-清醒训练
躺着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感受身上的每个部位。可从脚趾出发,一路往上到头部为止。我觉
得这有点像猎人里金.富力士的念球游戏(?)自己的经验,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感受度不
佳,但慢慢尝试就会有感觉的。
-确认生活流程
记录自己每天花多少时间,做多少事。了解每天24小时,到底都怎么过的。这也是很多时
间管理教学会做的练习。从中可以更清楚把时间花在哪里,进一步调整优化。
【你的知道是真的知道吗?】
有了对自我的觉察,接下来要调整的是你对外在的感知。书中提到,当你不知道自己带着
蓝色眼镜时,会以为全世界的色调都是蓝色。而这有色眼镜,就是你的“价值观”。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且有其脉络,可能与父母教养或成长经历有关。因此,我们对这
个世界的理解,永远都是套著滤镜的。就算极为接近“真相”,终究只是自己的想像。但
很多时候,我们却把这样的想像认为是“真实”。
而这便是是许多争端的根因,大家总是固执自己的立场,不愿让步。要解决这问题就要了
解到一个重点:知道自己相信什么,而不是相信自己知道什么!
当然自我定位和意见观点是必须的,但也要了解这可能只是暂时而已。比方说莱猪或是藻
礁等争议话题,背后的脉络都非常复杂。每个人可能只掌握到一部份“真相”,宛如盲人
摸象一般。如果把自己认知当成是无法撼动的真实,就会失去看到真相全貌的机会。
举个自己的例子。之前去中国出差,对于有些中国人会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觉得很感
冒。但后来转念思考,如果自己是在中国长大的话,很可能会跟他们一样想法吧。借由这
种换位,即便我还是不认同这种说法,但突然觉得可以同理,而不再那么纠结了。
书里列了一些问题,可以试着回答看看,来检视自己的“信”与“知”:
-有什么政治观点,是你不去探究就认为理所当然的吗?
-你有宗教信仰吗?为什么会相信?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还是生长环境使然?
-是否不自觉将人工具化,认为某人必须对自己负有某种特定功能?
作者有点机车的说,如果觉得回答这些问题会感到不安,便表示你问对了!
有了以上的准备,对于自我的觉察,与外在的感知都有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要进入佛陀
的重头戏:四圣缔。
【应对苦的SOP】
佛陀认为,诸如生、老、病、死,爱的人不爱你,爱你的你不爱等问题,全都是“苦”。
而他想做的便是带领大家脱离苦海,得到真正的自由。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释迦牟尼提出了四步骤SOP,也就是所谓“四圣缔”:
〔第一圣谛:苦〕
佛陀认为要处里苦,首先就是要正视“苦”。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时
候,面对问题时,大家常常会故意无视它,或是怨叹“为什么是我”,陷入自怨自艾的漩
涡中。
然而房间里的大象不会因为闭上眼就消失,自我坠落也无法解决问题。释迦摩尼告诉弟子
,要努力“弄清楚”自己到底为何事烦恼,才能找到改变的契机。这也是为什么自我觉察
那么重要。
〔第二圣谛:苦之因由〕
面对了苦,接着便要找到原因。佛陀认为,生老病死或所有不如意之事,都不是造成苦的
原因。痛苦的真正的原因是面对这些苦痛时的态度!
释迦摩尼指出,有三种造成苦的根源,要速速移除,分别是:妄想、贪婪和妒恨。
一、妄想
对事物真实视而不见,将世间喜好分成喜欢或厌恶两类。进而扭曲现实,只保留自己喜爱
的事。
二、贪婪
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想要占为己有,将它塑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三、妒恨
如果贪婪不能得逞,就会由爱生恨。而这些心态,就会进一步将许多我们遇到的问题,转
化为苦。
〔第三圣谛:人生可以不苦〕
讲完苦的根由,接着便要跳脱它。当我们用更宽阔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不再透过有色镜片
来观察,世间的一切就不再是我,与我以外,进而能发现更多可能性。而这个境界的最终
型态,就是所谓“涅槃”。
〔第四圣谛:解脱之道〕
那要怎么达到这种鬼神状态呢?佛陀提出了所谓八正道,帮助芸芸众生突破。
一、正见
正确的理解四圣谛,并决心为改变找方法。
二、正思维
不再只以自身的角度来理解世界,跳脱贪婪妒恨的心态,用开放的心面对事物。
三、正语
而有了正确的心态,便能更好的沟通,与他者建立正向的关系,而不是流于没有交集的谩
骂。
四、正业
有了语言,还要身体力行,证明自己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愿意开放并试着改变。
五、正命
正命指的是对自己的职业,抱持正确的态度。因为工作占了生命很大的一部份,所以特别
拉出来强调。
六、正精进
不断思考如何强化。改善不好的地方;维持好的地方。
七、正念
集中注意力于当下体会。
八、正定
静坐冥想时,与自然法则和谐共存的体验。
要做到这些当然不容易,所以需要有更系统化的做法。像是静坐冥想就是很好的方式之一
。静坐时可以观察自己的情绪,或是整理思绪,又或者什么都不想,只专注于呼吸。对于
自我觉察是很好的训练。
如果想学习静坐冥想,可以参考本书的第六章。我的话还有看过《静心冥想的练习:28天
在家自修的正念课程》,很具体地提供了很多静坐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参考看看。
【总结】
如果要我总结佛陀到底教了什么,我可能会这样回答:专注于当下,真诚的面对自我;保
持开放的心,去与这个世界沟通交流。
看了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各种情绪会更关心在意,不再假装它不存在。而在面对问题时
,都会提醒自己保持稍微退后的态度。在拥护我的价值观时,仍然要提醒自己可能理解得
并不够全面,保持讨论的可能。觉得自己变柔软了,但也多了更多弹性与韧性。
这本书大面积地讨论过许多以前似懂非懂的概念,碍于篇幅无法都提及。像是书中用十结
,来探讨人类的依赖原型,了解是什么束缚了我们,进而断开锁链(?)。还有业力,看
完书中解说,我会相信业力绝不是拿来引爆的。
作者对五戒的诠释我也很喜欢。像是将不杀生解释成不故意伤害任何生命。理解生命的维
持必须仰赖其他生命,进而尊重所有生物。或是将不饮酒解释为不要对事物成瘾,戒除人
生中的“毒品”。由此延伸,无意识地划手机,或是沉迷于追求点阅按赞都可以是这种毒
。
除了这些观念,作者在每个章节末都附上许多实用的小练习,并细致讲解要如何操作,相
当贴心。
这本书其实是几年前读的,可说是大大改变我观看自我与世界的方式。而这段时间加班不
断,又在烦恼部落格定位问题,搞得有点混乱。正好透过写这本书的心得,回顾其中教导
,校正心中的指针,找回些专注与初衷,挺疗愈的。
总之,我很推荐这本书。愿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世界更平衡的相处,创造改
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