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改进您的形状,不规则的必须死《平面国》

楼主: lokazdszone (人一月刀俞)   2021-04-28 01:32:47
改进您的形状,不规则的必须死:《平面国
致谢 mplus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721
向上!我们怎么知道“上”是指哪里呢?因为我们是立体国的人,我们是在一个有三个维度的空间生活。但是对于平面国的人来说“向上”他们不知道哪里是“上”,反而会以为是要“往北”,这就是这本书有趣的地方,说明了不同国家、不同世界的人对于观念理解的歧异性,主轴虽然在于说明各种几何图形,然而在过程中也透过几何图形说明了社会的问题。
主角是个正方形,而平面国里有各种形状的人,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等等直到圆形,当然,圆形可能只是趋近于无限的边所组成的接近圆弧的形状,然而“边”这件事情在平面国中代表的正是阶级,边数越多,越是崇高。然而无论是什么形状,对于任何平面国民来说他们看到的都是“一条直线”,这就像我们放一个东西在桌面上,然后我们把视线切齐桌面所将会看到的东西,在平面的世界里用远都会是一条直线,只在立体国度我们才能分辨形状的差别。
《平面国》是主角的回忆录,那他之所以写出这本回忆录是因为他被“球体”给启蒙了,试想在一个平面上看到的球体会是什么?一个圆形,当然,平面国民是看不到圆形的,他们的“视觉辨认”技术是用在于前后的两边因为距离远近的关系所造成的亮度变化,这是平面国最高级的辨认技术,甚至在上流社会中用下级的“触摸辨认”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回过头来,这个球体在千禧年出现在正方形的世界中,他告诉了正方形他在立体世界中俯瞰平面国可以知道的所有事情,但正方形不相信,就算球体“从上往下”拿走了柜子中的帐簿,这还是太超常了,是直到球体带正方形进
入立体国的世界才让他眼界大开,若一个点的延伸会成为一条线,一条线的平面移动将会出现一个平面,那么一个平面的向上移动就会出现一个物体了,这是推论可以达成的,但若无前提认知时,怎么可能知道“向上”是什么意思呢?
与球体的第三类接触《平面国》后半段的主轴,在这里我认为说明了知识也是信念的一种,如同在《没有神的宗教》中德沃金指出了知识也是网状的交互支撑,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根本的基础能推论出所有现存的知识,而是相互证成彼此。那么当球体出现在平面国出现时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异例”,但在旧有范畴中的所有形状都无法处理这些问题,是直到范畴的更易才让理解这种新颖现象成为可能,而这个更易过程正是孔恩所说的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
不过有趣的事情是,近似于神的存在的球体,他本身也受限于自身的范畴,当正方形以同样的推理方式推论出如果点到平面到空间是分别依照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增长时,那么从一维到二维到三维不应该是全部,而应该还有四维到五维到六维,甚至更多更多,但球体面临这个逻辑正确但经验无法证明的命题时却是强烈地否认,这样的反应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经验中并不陌生,我想这说明了即便我们认为是神的存在或许不过是个误会,因为这样的个体也不过跟差了一个“维度”的个体一样有着瑕疵,也会否认真理。当然,球体传递这些知识给正方形并非不无所求,他希望正方
形成为知识的传教士,让所有平面国的人知道立体国的存在,但实际上平面国的菁英早就知道这些事情了,每次的千禧年球体都会拜访平面国,但也是在这个时期圆形的菁英阶级彻底封禁主张立体国存在的言论,而也是正方形对于真理与知识的热诚让他不得不说出真相,但这也让他必须在狱中写出这本回忆录。在我们的世界中其实也不乏这样的人,例如伽利略就是其中一例,而有趣的是书中的圆形菁英阶级,也正是祭司。
回到平面国中,如同方才所述平面国是依照边的数量来区分阶级的,士兵和劳工通称是等腰三角形,等边11英吋(约28公分),底边半英寸(1.27公分),越是下等越是尖锐,专业人士和仕绅是正方形与五边形,而越是往上的边则是越多,直到祭司。在这样的秩序中还有的自然法则是子嗣会比上一代多一条边,阶级代代提升,但这个规则不适用于商人、士兵与工人,等腰三角后代依然是等腰三角,除非他们十分努力或功勋彪炳,再经过联姻才可能生出“正三角形”,虽然要官方认证,虽然确认后马上要送到无子的正三角家庭而不得再与原生家庭接触。但对于圆形(多边形)
的自然法则则不同,在这里,阶级提升之后,提升速度会越来越快,但同时繁衍会更困难,他们很难有子嗣,但如果有子嗣可能是从四百五十边形跳跃成五百五十边形。但无论是什么阶级,对于爬升阶级是没有区别的,就连在多边形阶级中,把刚生下的柔软小孩折半再折半,这样边数就更多了,虽然存活率只有十分之一,但是他们还是前仆后继。
而这样的阶级秩序也是平面国中的教条:“改进您的形状。”无论是任何领域,政治也好、宗教或道德,一切都是为了提升形状,最后达到圆形,个人的意志、努力、训练或是各种德行,全部被否定,所有的功劳或过错都是形状所致,无论这是先天而来或是跟人群碰撞所造成,这样的决定论成为平面国的共识,没有任何形状具有能动性,若生下来是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人生路线就已经被决定了,就算没有完全决定,也会在环境中与人的碰撞中被决定,但无论如何个体的将来都与他自身的意志所做出的决定无关。这个阶级秩序是如此僵固,僵固得所有人信守这个模式而无法
跳脱,唯一的可能性或许也只剩下千禧年的球体神启了。而到目前为止所说的是依照边数所做的区分,但除了边数之外,形状的规则与否更是具有“决定性的”,在这里,不规则等同于道德瑕疵,对待不规则形状可以如同对待罪犯一般,他们或许也活得很辛苦,但平面国中所有人的利益比起一个畸形而言,是更为被优先考量的东西。尤其在平面国民的认知中,不规则形状有诱骗的能力,而且他们难以抗拒欺骗他人,“因此,对于这群人,我们绝对要群起而攻之!让那些虚假的善心人士继续去嚷嚷着废除对不规则形状的不平等法律吧!就我个人而言,我从来没看过哪一片不规
则形状的人不虚伪、不离群所居、不尽其所能地为非作歹,大自然让他们生成这副模样真的是用心良苦。”但正方形还是有他的慈悲心的,他认为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饮食的控制,都可以改善不规则的形状让他们有机会变成“正”的,“因此,透过这本书,我在此向诸位昭告我个人的想法,对于刚刚出生的不规则多边形,我认为并不应该制定绝对的衡量标准,但当医疗团队宣布无法将他们调整为正多边形时,我便建议将这些不规则多边形婴孩们,全数仁慈地、无痛苦地、杀掉。”
到这里还没提到另一个最大的族群,也就是女性,女性的形状是直线,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他们的形状类似于男性中最卑下的阶级,但不同的是,等腰三角形的男性有机会努力增加角度而产生阶级流动,但女性则是被大自然裁决:“生为女人,一生为女人。”然而同时,大自然让女性不活得那么痛苦的方式是剥夺他们的回忆与思考的能力,避免让他们意识到生存惨状才能活下去。而平面国也因应着女性的样貌去制定法规,例如女性因为是一根针随时会刺穿别人太过于危险,所以只能从房子中专属女性的小门进出,行走时还必须不断地出声提醒他人自己的存在否则将面临
死刑。男性因为有形状而得以被辨识,但因女性都是直线所以政府会留下所有的族谱以确定该女性有无潜在的不规则特质。女性也因为被认为无法理性思考,被排拒在教育制度之外,一代一代的退化。
看完平面国中正方形的自传,与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其实相差不远:对于异常者的迫害,无论是种族、信仰还是精神疾病;认为女性天生卑劣甚至在制度上予以压迫;或是在本书中提到的圆形阶级对于彩绘革命(也就是低下阶层发想而出透过彩绘各种形状辨识出图形以产生阶级颠覆)的反动打压;阶级越趋不平等的社会;优生思维;对于真理的拒斥以免动摇现存秩序等等,这些都将让阅读者感到熟悉。寓言般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去检视自己的周遭:我们不也是这样吗?女人被认为是感性的,而男人却是理性的,理性又是优于感性,所以女人总是处在“第二性”;知识上的突破
成为对现有秩序的威胁,阶级利益优于知识与进步的考量;在台湾的语境中,最重要的是“规则与不规则”的问题,原则上我们可以认为在《平面国》这本书中是“自然性”的东西,若将其性质转化为“文化性”的,也就是说让“维度成为文化的”,那就能成为认知我们社会的工具了。
不规则者,例如外在的畸形或是精神上的疾病,让我们对这样的人产生偏见,认为他们就是那么邪恶就是爱做错事,光是有这个“不规则”的特征出现,我们就可以用对待罪犯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直接死刑成为首要的考量,正方形说出了平民(populus)的道德感情,而当道德感情凝聚也将成为民粹(populism)的涌流。尤其在台湾所发生的精神疾病患者杀人案件,这个“不规则特征”总是被特意放大,但若我们去进行比较“有精神疾病”与“无精神疾病”的杀人率,前者会比后者高吗?绝对不会。那么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个特征被放大且渲染呢?除了媒体的点阅率与观看次밊⑩荧~绩追求之外,或许在这种方式下可以让人民产生共鸣,然而,对于不该是敌人的个体将其定性为敌人,进而对他发起战争,这是我们要的公民社会吗?如果我们看到《平面国》的历史、规定以及现状觉得荒谬好笑,那我们如果有一天能到文化上的第四维度来看我们现处的文化上的三维空间,我们可能也会觉得自己离谱地可悲。
作者: webster1112 (webster)   2021-04-28 08:20:00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 空间几何/神学/社会文化/...
作者: nyjytdgjf (小赢娃)   2021-04-28 10:56:00
要改变我的形状吗......?
作者: lazzier (Ray)   2021-04-28 11:26:00
感觉蛮有趣的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21-04-28 14:25:00
喔不喜
作者: vankhub (尊爵不凡)   2021-04-28 17:01:00
作者: grassroots (草根一支粗)   2021-04-28 20:58:00
德沃金到孔恩中间那段看不懂 知识相互支撑形成一个网络跟典范转移有什么关系?
作者: Chloedesga (之晞)   2021-04-28 21:14:00
推!作者想像力丰富,对不同维度空间的解释也很有趣
作者: wulouise (在线上!=在电脑前)   2021-04-28 22:18:00
看了这篇发现我其实有买xd
作者: webster1112 (webster)   2021-04-29 01:02:00
知识相互支撑形成一个网==> 字典里每个解释用字都在字典里 没有一个解释用字是不再字典里的 !!跟典范转移有什么关系==> 你活在3D 但神仙活的高维度牛顿世界空间时间完全分离 爱因斯坦时空相依=>有GPS
作者: grassroots (草根一支粗)   2021-04-29 19:14:00
we大 我不是问知识相互依赖形成网络跟典范转移各是什么 我是好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D的生物遇到2D世界的生物 两个世界各自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然后这里有典范转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