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读《美丽新世界》—满足的猪或不满足

楼主: lokazdszone (人一月刀俞)   2021-04-06 21:27:20
读《美丽新世界》—满足的猪或不满足的苏格拉底?
致谢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2837
波斯曼在《娱乐至死》中宣言20世纪乌托邦的捏塑是赫胥黎更胜一筹,在从电报开始的资讯媒介转换中,进化成了电视机的娱乐文化,包笼了整个人类社会,而在媒介排斥讯息、甚至媒介就是讯息的情形中,一切的知识,从政治、文化、社会、司法等等,全都给娱乐化了。而在80年代的该著距今又有些许不同,只是我们的情况更形剧烈,因为不仅书中用做基底的“娱乐”更加地进化成为可携带式的电视机—智慧型手机,在娱乐的来源中同时还是《1984》的现代大洋国,而这是无人所能料及的现代发展。
而这娱乐就是《美丽新世界》中的“索麻(soma)”的具现化,又或者反之来陈述也没有疑义。只不过在本著作中主要的特色有着:科层化的社会(Alpha, Beta, Gama)、制约的规训、温和的极权统治以及没有痛苦只有娱乐的药剂。波斯曼挑出了最后这点作为他著作媒体知识论被娱乐化的表征,但多少有些穿凿附会,只不过这仍然无碍于著作的优越性,只不过特别提出这点,毕竟是因此有产生误导之嫌。
科层化的社会中有如柏拉图描写的《理想国》,共夫共妻并且孩子不由原生父母所扶养,在《美丽新世界》中的所有个体都是根据细胞分裂技术而生的孪生子,而一次的产量可多达数十个,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在里头的这些人,不论是谁都不再是个“人”,而就像个被产出的物件一般。而对于这些人的培育也不如同我们现今所熟知的“个性发展”,却是透过睡眠时的催眠、或是各式各样的制约(例如死亡制约不再畏惧死亡),不遮掩地把人给“客体化”,而这正好彰显出赫胥黎对于个体自由与人的主体性的推崇,正是因为对失去此等特质的恐惧,他才刻划出一个完全相反
的敌托邦。
其中一个有趣的点是跟影剧《西部世界》的连结,西部世界描写的是人造的乐园中可以入内体验西部生活,而在里头的人造人不知道自己是被造物,但却有着被设定着的意识,里头的主角伯纳(Bernard)是在乐园中具有高端智能的统治阶层,呼应了在《美》中也具有高阶职位的伯纳,但却也是在整个世界中的一员而已。即便他想要追求个人自由,想找寻个人的主体性,仍然会回到安逸的索麻之中。而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在于在《美》中的神不再是耶稣基督,却是福特(Ford),产出汽车的那个福特,对应到《西》中的乐园创世者也名叫福特,可以知道的是后者是刻意地去괊P敬《美》。而《美》的神之所以是福特,是因为福特的汽车生产是人类首次使用量化生产汽车以及人士观礼的方式,这个生产的效率无人能及也创造了福特的伟业,而这不就如同《美丽新世界》里头“人类的生产”吗?不过这里的意思并不是 The Birth of Human,却是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而第三个共同点则是在《西部世界》中的人物 Dolores 会引用莎翁的名句,例如经常出现的:“Th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在《美丽新世界》中除了里头的世界之外,也有野人的保留区,而这些野人在里头中当然是不文明的,但这却才有人的性质,而该野人名叫约翰,也经常会口出莎翁的名句。其实这里也可以看出赫胥黎的政治哲学观点相较于霍布斯,较为接近卢梭对于自然状态的崇尚,因为文明只会毒化人的本性,只有在原始的野蛮中才有高贵的性质,而这点就透过引用艺术著作的莎翁剧来表现。但赫胥黎的敌文明是出自于恐惧,恐惧著随着人口暴量、物资缺乏,冲突随时触发,将使得政府以此为藉侵吞人民的自由,他崇尚著自由与民主,所以对于任何于此有危害的事物都至为戒慎

在野人与世界的元首穆斯塔法˙蒙德对话中可以彻底地看出 The Brave new world
的运作方式,“因为我们的世界不像奥塞罗的世界。没有钢铁你就造不出汽车—同理,没有不安定的社会你就造不出悲剧。今天的世界是安定的。人们很快乐,他们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而他们永远不会要他们得不到的。他们富有;他们安全;他们永不生病;他们不惧怕死亡;他们幸运地对激情和老迈一无所知;他们没有父亲或母亲来麻烦;他们没有妻子、孩子或者情人来给自己强烈的感觉;他们受的制约使他们身不由主地实实在在行其所当行。假使有什么事不对劲了,还有索麻。就是那些被你藉自由之名而仍出窗外去的东西,野人先生。自由!”一个被繁殖而出的社会,
父亲、母亲都是禁语,听了令人闻之丧胆,而这里也没有爱情,因为爱情是两个独立主体才可能交织出的美妙事物,在里头只有纯粹的性欲,所以若有需要?那就交配吧,而这不叫做爱。所以里头的雷宁娜以世界的运作方式迳自向野人约翰求欢,野人就怒骂着她是娼妓与无耻,理由很简单,因为在这个世界既然没有莎翁的艺术,也代表着人不具有自由,而同样地,不具有自由的个体当然没有道德可言。或者我们更能说的是,他们的道德是生物本能,是从出生之前到死亡之时被制约著的,实然与应然的世界没有鸿沟,因为是如此就成为应当是如此。道德从此被化约到纯粹的本
能。
约翰与元首的对话很难不让人想到《华氏451度》中打火员蒙塔格发现了队长毕提家中也有丰富的藏书时的情景,在《美》中的元首也有过去时代中各种的经典著作,但就如同毕提所说:“拥有书本并不是罪,蒙塔格,而是阅读!没错,我拥有书本,可是我并没有读书!”、“...这些书将在书架上凋零。为什么?因为是我说的。我不会供给它们养分,它们永远盼不到双手的触摸、双眼的注目、舌尖的朗读。它们比尘埃好不到哪里去。”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不需要去学习,不需要去学习成为一个人,所有人的命运都被命定,从生产时就被以特定方式制造将来去填塞社会中的各种
位置,从白领阶级到管理阶层都是如此,即便是伯纳或是各种正阿尔法(顶端知识阶级)也不例外。元首也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面临着被送往小岛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或是前往元首委员会以便成为元首,在后见之明中他选择了后者,他说:“有时候,我为放弃科学感到遗憾。快乐是个残酷的主人—特别是其他人的快乐。如果一个人没有被制约到扶手贴耳的地步,快乐就是一个比真理更残酷的主人了。”
边沁作为功利主义的始祖是这样说的:“人都受制于苦乐之感,苦与乐是我们的‘主人’,主宰我们的一言一行,决定了我们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对错的标准是‘绑在苦乐的王座之上’。”而这也是蒙德,或说《美丽新世界》中的观念,所以他们才透过“制约”的方式来规训所有的个体,只不过这里的规训是全然温柔的,所以没有一丝的暴力—除非暴力包含了不见血地全然支配,如同世界之中。在功利主义系脉中的弥尔曾说:“有件事实是不容辩驳,亦即只有低等享受能力的存有物最容易获得完全的满足;而高等存有者则总是觉得,他在如此尘世间所能希冀的幸福都是不
完美的。但是他可以学者忍受这些不完美,如果这些不完美还堪可忍受的话;他也不会因此而嫉妒那些对不完美毫无知觉的存在者,只因为他丝毫感受不到那些不完美的好处。做个不满足的人要强过当头满足的猪;宁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也胜过当个满足的傻子。如果那傻子或那头猪有不同的意见,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他们自己那一面的事罢了。与他们相比较的另一方,才真正了解双方面的优劣。”
当我们看到《美丽新世界》,我们可以知道里头的人过得安逸是因为他们被贬低成为低等的存在者了,而这个世界的描绘正是一种对于我们存在状态的重大提问:我们可以在任何不开心的时候吃下半克、一克甚至四克的索麻,忘却所有痛苦投向极乐的怀抱,但我们却是个低等如同猪一般的存在只不过我们总是快乐着—因为容易满足;又或者我们愿意正视这个世间的残破与不完美,我们可能不总是快乐,甚至可能是悲伤的,或许感受到孤独、不安,然而能体验到悲伤也就能感受到经典剧作中的壮丽与美德,虽然没有安定但却全然地自由并能在道德层次上认识到我们“应该”成
为什样的个体,换句话说,纵使有诸多这样不尽善尽美的事情,但我们是个“人”。而这里就出现了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会如何选择呢?
https://www.facebook.com/leisure15/photos/a.644873329187125/1283377525336699/?type=3&theater
https://vocus.cc/commentonbooks/5f452721fd8978000178639a
作者: ashinism (我爱夏天)   2021-04-06 21:29:00
推心得分享
作者: Ashbrook ( )   2021-04-06 23:24:00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1-04-07 08:13:00
谢谢分享
作者: gfc (???)   2021-04-07 08:24:00
感谢分享
作者: DoAsInfinity (D A I)   2021-04-07 08:31:00
野蛮人也被描述得是“控制欲”强烈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强迫型的思考方式,因此他不能理解、接受别人的道德与价值观,而采取攻击姿态,也因此感到痛苦。在许多心理理论中强迫型的人格特质便是“具有高度规则感,难以忍受事情不在自身的的规则内。”作者有自述,他两个世界都不向往。
作者: orfan (MISANTHROPE)   2021-04-07 16:06:00
作者: nichtsicher (苹果show惹OuO)   2021-04-11 16:54:00
感谢分享
作者: dolegi (Do)   2021-04-13 02:43: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