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导读

楼主: leo7283 (时代广场)   2021-03-11 15:25:42
【书名】:如何避免气候灾难
【作者】:比尔.盖兹(Bill Gates)
【译者】:张靖之、林步升
【出版】:天下杂志
图多,排版优化原文
Medium|https://tinyurl.com/tjynmd9c
Matters|https://tinyurl.com/b93b2f9m
可缩放、收合的心智图|https://www.xmind.net/m/qyCRQ5/
3月1日的深夜,守候在电子书平台前,仿佛要抢购演唱会门票似的——是的,坐等3月
2日解锁,手刀购入比尔.盖兹的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
■【至零方休的革新:从 510 亿到 0】
关于气候变迁,比尔.盖兹要我们知道两个数字:510 亿与零。
▍510 亿,是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吨数。
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但还有其他好几种温室气体,例如一氧化二氮(俗称笑
气)和甲烷;许多温室气体造成的暖化效果比二氧化碳还严重,例如甲烷,暖化效果是
二氧化碳的 120 倍,只不过甲烷停留在大气的时间不像二氧化碳这么久——所以学界
设计了单一度量单位“二氧化碳当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s,缩写CO2e),
来处理前开现象。
本书提到的 510 亿吨,就是指二氧化碳当量。此外,书里的吨,是指美吨(1 美吨 =
0.907公吨)。最后,为了文字的变化,有时会用“碳”做为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
的代名词。
▍零,是指归零,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到零——零排放。
这个“零”不是真的零,而是排放的“净值接近零”。首先,自然界的碳汇(carbon
sink)能吸收一部分的碳排;再者,务实地来看,人类完全不可能停止制造温室气体,
但在比尔.盖兹期待的未来零碳世界里,也会有办法清除因此排放出来的碳。
总结来说,510 亿吨是现状,而零是未来——2050 年前零排放——的目标。
■【背景知识缔结:W-H-A】
接下来的三章,被我归类在“背景知识库”的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必须先缔结一
定程度的同步率,更之后的讨论才有交集。
书中并没有“W-H-A”一词,这是我自己为了理解方便,私自取的代号,分别是“为什
么要归零”、“零排放真的很难”及“气候对话,一定要问的 5 个问题”——Why、
Hard、Ask,串连字首而成。
Why 和 Hard 会简单带过,我想聚焦在 Ask 上。这是比尔.盖兹逐渐将自己理解的东
西,在脑海里筑起的一个架构;要知道他是电脑软件出身,而非气候科学,但身为盖
兹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的最高决策者,势必得悟出一套掌握全局的方法,这样
当新讯息进来时,才有足够的背景脉络去了解,让资金挹注花在刀口上。
这种方式对了解任何新议题都很有帮助,值得我们效法。
WHy - 为什么要归零?
“过度”温室效应使地球暖化,温度升高导致气候的各种变化;虽然没办法把某个极端
气候事件归咎于气候变迁,但科学家可以预测大趋势——机率增加了多少?
Hard - 零排放真的很难
逐一盘点,眼前最大的障碍有哪些?化石燃料实在是太便宜,所以关键在于使清洁能源
技术和目前的化石燃料技术一样便宜、稳定——这句话从头贯穿本书,不断示现。
Ask - 气候对话,一定要问的 5 个问题
〔1. 这占 510 亿吨多少比率?〕
这令我想到已故全球卫生推广家与教育家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备受推崇的著作
《真确》中,用来扭转“失真型直觉偏误”的方式——善用除法。有些人只单看总数,
然而比例通常更具意义。
比尔.盖兹广邀全球富豪所组成的“突破能源”(Breakthrough Energy),只资助一旦
研发成功并全面实施后,至少能年减5亿吨的技术,就是抓“1 %”左右的门槛值。
〔2. 你的水泥减排计划是什么?〕
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是,一个解决方案,应该考虑所有会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
一共有五大类,每个面向都必须照料到。稍后详谈。
〔3. 这是多少电力?〕
提出这个问题,是要对电的量词有“具体”的概念:瓦、瓩、千
▍瓩、吉瓦。
▍瓩 = 1000 瓦
▍千瓩 = 100 万瓦
▍吉瓦 = 10 亿瓦。
但这些都是抽象的数字,书中则是为它们赋予提示——听到“瓩”,就想到家庭;听到
“吉瓦”,就想城市,“100 吉瓦”,就是大国。
〔4. 你需要多大空间?〕
有些电力来源比较占空间,可以参考的指标是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让我们知道
在一定面积的地面/水面上,不同电力来源的发电量。
〔5. 这要花多少钱?〕
大部分的零碳方案都比采用化石燃料的成本高,这些多出来的成本,称之为“绿色溢
价”(Green Premium)。
绿色溢价可以作为一种衡量标准,从中看出我们——全世界——对抗气候变迁的进展,
可以逐一衡量各个产业实现零排放的成本,凸显出哪些地方还需要创新,是做决策时绝
佳的透视镜,帮助我们把资源用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本书中半段,也是篇幅最长的部分,都是透过绿色溢价去澄明,五大类人类活动中,哪
些是现有技术可以解决的,哪些是还需要突破的。
■【比尔.盖兹对核电的看法】
在进入本书中半段以前,先附上整理好的 Mind Map (见原文)。
一方面,承前“至零方休”与“W-H-A”的回顾;再者,也是为“五大类温室气体排放
活动”启后:
▍我们如何用电,占年排放量的 27%。
▍我们如何制造,占年排放量的 31%。
▍我们如何耕种养殖,占年排放量的 19%。
▍我们如何运输,占年排放量的 16%。
▍我们如何调节温度,占年排放量的 7%。
尽管制造产品的排放量更大,但最重要的驱动力可是来自电力(用电)。
如果有零碳电力,就能用在其他活动上的去碳化,所以发电技术的突破,可谓攸关至极
。这里就下方圆饼图(见原文),左半部三种零碳能源,摘录一些资讯。
以美国来说,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资源——这不是普遍现象,而是例外——故着墨不
少再生能源探讨;“风光发电”在实现零排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需要透过其
他发电方式,来补充其不足,即“间歇性电力”这个不稳定的特性。
至于水力,在美国,可开发的水力发电资源几乎都已被开发了,成长空间有限。
接下来,比尔.盖兹对于核电的看法是:
// 这是唯一证实可以不分昼夜、不分季节、不挑地点,稳定且大规模发电的零碳能源。//
// 没有任何其他清洁能源能做到目前核能发电给我们的这些好处,而且是还差得很远。//
// 如果希望未来电力网能以可承受的价格去碳化,很难想像要如何不增加核能的发电量。
// 核电有很多问题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我们面对的方式竟然不是着手解决问题,
而是直接停止发展这个领域。//
// 核能发电技术还是要改良,就像我们改良汽车一样,把造成事故的问题逐一分析清
楚,再设法以创新来解决。//
// 全球重新认真发展核能领域。这个领域太值得期待了,不应该被忽视。//
除了上述三个“老面孔”外,还有更多能源革新方案。像是碳捕集技术——原来“火废
料”也是可以比照核废料的处置,把它隔离封存起来呀!
■【读后感:挣脱二元对立的框架】
以前看过几本能源、气候议题的书籍,有些枯燥乏味,有些过于高冷(默认读者是专业
研究者),然《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并没有这道隔阂。
仿佛置身台下,听一场 TED 演讲。比尔.盖兹似乎掌控了“听众”的节奏,不时运用
一些巧妙的比喻,满满的同理心——在谈避免气候灾难前,得先帮读者克服种种阻碍,
避免另一场阅读灾难,是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当碰触这类议题时,常常陷入《真确》一书提到的“二分
化直觉偏误”陷阱里,倾向把各种事物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类,但本书挣脱这框架。
就拿燃煤和天然气发电厂来说,纵使它烧化石燃料,只要备有碳捕集设备,也可以归入
零碳选项——毕竟目标是实现“零排放”。
肯定化石燃料的平价和稳定,但也希冀清洁能源技术迎头赶上。
再拿创新一事而论,我们常听到网络上有人在战“文组(青)误国、理组治国”的嘲讽,
只从严格的技术角度来思考能源创新。但比尔.盖兹却这样认为:
// 创新不仅仅是发明一台新机器或新制程,还包括对商业模式、供应链、市场和政策
提出新颖观点,以协助新发明问世、达到全球规模。创新既代表全新的工具,也代表全
新的做事方式。//
为此,我们需要各种学门的鼎力相助,拯救气候不分文理组,对吗?
最末,这本书也承袭《真确》里带给我们的进步乐观。
这不是乐天派的一厢情愿,而是具备基于事实的世界观后,理解世界并没有看起来那么
糟,就能明白必须采取的行动,从政府到个人——也是书中后半段的讨论——努力让世
界愈来愈好。
我看完了这本书,殚精竭力地留下一丝足迹,愿漪起你心中的波纹。
这是我的行(笑)。
作者: sonans (邪恶的猪脑)   2021-03-11 16:32:00
看到他支持核能就end了,柯文哲跟蔡英文都反核,比尔盖兹有比他们懂核能吗?陈水扁跟民进党反核四是白痴吗?
作者: rtoday (rtoday)   2021-03-11 18:06:00
唉,好好一本书和推荐文,一楼偏偏要带风向,好啦一楼你最聪明啦
作者: weiman0702 (weiman)   2021-03-11 19:00:00
作者: sunchen (晴天)   2021-03-12 10:59:00
谢谢推荐分享!!
作者: azumanga (We Made you)   2021-03-14 16:30:00
这本真的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