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国防军三部曲》读后感。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21-02-08 11:46:51
https://0rz.tw/5TkDH
https://0rz.tw/bHDD4 goodread
这是我阅读本作者的第二部作品了。不过事实上,罗伯特‧M.奇蒂诺(Robert M. Citino)
目前被引进的也不多,《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跟这《国防军》三部曲 ,全部买下来还
真是价格不斐。不过由于我很喜欢他另外一本书,所以这钱倒是花的很“阿莎力”。
老实说,跟那位同为美国东线权威的格兰兹(David M. Glantz)相比,奇蒂诺在叙事能力
跟文笔上高出甚多,基本上我觉得后者的这套《国防军》可能是面向大众更甚于专业读者
。特别是奇蒂诺写了很多评论,这是我更乐见与期望的。
不过很多德棍可能非常不喜欢这部作品。因为奇蒂诺真的算是非常老实不客气的指出了国
防军的各种缺失,甚至有点严厉。但前面提到的格兰兹,德国自己的研究者格哈德‧P.
格罗斯(Gerhard P. Groß),还有许多人也都做出类似的报告,奇蒂诺不是那个唯一揭开
“国王的新衣”的小孩,事过境迁,也是时候揭开这层面纱了。
战后,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国防军的名誉得到了保全。早期的赫赫战功跟有明显优点且仍
被需求的军事学说,还有大量的将领撰写了回忆录,把罪过推给纳粹跟希特勒,致使他们
得以避开了与许多理应被追究的相关丑陋行为。但这些都在后冷战时代的当下,陆续被揭
开。就拿许多德棍坚持的,“盟军只是凭着数量才打败国防军”这点来说,恰好就是奇蒂
诺不断抨击的“先军思想”。就是那个从普鲁士延续下来的参谋本部与高级军官,把克劳
塞维兹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反过来思考的作为,完全无视于政治与战略手段,只想用
纯军事去解决的态度。对于现代总体战来说,盟军能够把工业化成战力来对敌人做全方面
的打击才是正确的战争方式,你没有办法做到,反而抱怨别人不公平,听起来只像是败犬
之吠。更何况不论是苏军或者是美军也都在进步,他们常常无视这种状况。再来,另外一
个被嘲讽的是苏方的假资料问题。其实坦白说,数据不确实也不单只是苏方才有,难道德
、美、英就百分之百可信吗?出于各种“需求”而谎报难道其他国家就没有吗?事实上冷
战结束后俄国公布了许多档案文件,这都是可供比对参考的,也是现在许多研究者正在做
的。格兰兹在他的《巨人的碰撞》中就修正了不少这类问题,并告知读者为何当年苏方要
这样作假。我想,这才是更正确面对事情的态度吧。
总之,奇蒂诺在这三部曲的中心思想是很明确的,对被他用“德式兵法”称之的普鲁士/
德国军事传统的评论。本书作者以1942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一年一册的方式一一剖析经
过的主要战役,告诉读者其中利弊;他认为这套传统有很大的优点,但局限性也非常鲜明
。奇蒂诺试图要做的是把过去被吹的虚高的现象平衡,而真正被作者痛斥的,是德国高级
将官们战后不断摆脱的助纣为虐的那一面。
至于何谓“德式兵法”,奇蒂诺总结的要点很鲜明。这是一套按照普鲁士/德意志历史传
统发展出来的军事传统(其实每个国家都是如此),这个中欧国家,四面受敌,没有险要的
天然疆界跟战略纵深,资源短缺,注定了只能速战速决,经不起消耗。于是他们必须总是
抱持着积极的攻击精神,寻求与敌人的主力决战。要达到这个目标,则唯一选择是保持运
动战状态,采取分进合击,向心包围,打出一场“坎尼式歼灭战”。要能够做到这点,德
军除了有令人称羡的参谋本部外,还有高素质的士兵与军官,并采取“任务式导向”的作
战,也就是给予中层以下前线非常高的独立性,让他们可以临场判断选择“最佳方案”来
完成任务即可。德军将他们这些特点与飞机、坦克两种新式武器结合,打出了一场漂亮的
多兵种混合作战,在二战前期所向无敌。这就是知名的“闪电战”的秘密。(说句题外话
,历史有趣的地方在于,战后却有一支军队采取了这套“德式兵法”,那就是以色列国防
军。)
而在苏德战场碰了一鼻子灰,也彻底的暴露出了这种“德式兵法”的侷限性:它只适合在
中等的战略区域以及有顺畅补给线支持下方能奏效。当敌人拥有宽广的战略纵深,不再随
意与你决战,并且企图利用补给线拖垮你贫乏的资源与补给时,“闪电战”就露出破绽了

奇蒂诺说,这些特征在1942年开始就已经逐渐显露,只被胜利掩盖了。
‧东线
奇蒂诺指出,蓝色方案是德军在东线的分水岭。
首先,希特勒要求的严格掌握指挥权与德军传统的前线自主性的冲突越演越烈,到了难以
调和的地步。由于红军逐渐表现出在进步的战术,导致前线将官开始审慎以对,但元首却
认为这是他们过于畏首畏尾,乃至于是在妨碍他取得胜利而失去信任,于是加强了控制力
道,最后甚至引发了冲突。
最典型的例子在后来的44年。此时的东线局势已经糜烂,红军开始全面反攻,而曼斯坦因
在这时候依然企图在乌克兰发起攻击,他一贯的向希特勒提出“让我指挥整个东线战事”
的要求。元首拒绝了他,并说:“那些元帅们有时连我的话都不听了,你怎么肯定自己叫
的动?”
作者说,其实不光只是这个问题。41年德国妄想在战役层面一口端了苏联失败后,就进入
了总体对决,战争的指挥必须是一个具备理性,全面的战略、政治与外交眼光的文官体系
领导,这也是现代化政府的要求:文官必须能指挥枪,不能让它自行其是。这是显而易见
的道理,只要看看隔壁的日本怎么被陆军激进份子牵着鼻子走,想想要是韩战时杜鲁门没
办法解职麦帅,让他为所欲为后果会如何就知道。奇蒂诺这次是站在希特勒这边,而且,
其实他真正想批判的是,44年的德国眼光无法只放在苏德战线,曼斯坦因却依然企图在战
役层面的胜利来达成“苦涩的和平”,这只是痴心妄想,这是从普鲁士延续下来的“传统
”,只重视军事,忽略国际战略与外交,44年的德国它需要一个能综观全局的理性政府来
指导。但作者又辛辣的说:“说来讽刺的是,如果存在这个政府就不会开始这场战争。”
其次,按照“德式兵法”在战役层面上的戒律,其中心有一个不变的核,就是:分进合击
。不管兵分多少路,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找出敌人有生力量,聚而歼之,这是才能快速
结束战争,也符合日耳曼穷资源的打法。但苏军在蓝色方案的进程中不再像41年战争刚开
始那样动辄死守最后被围歼,他们不断撤退(当然,也不排除只是溃逃),让德军一而再,
再而三的扑空。与之同时,他们占领了广大的国土,补给线不断的伸张到短期内难以负荷
,严重拖垮了后勤。“空间的暴虐”开始发酵,而红军却在自己的基地等著反击。德军则
是继在克里米亚的胜利之后,第二场证明自己还没在东线失败。但蓝色作战之后,依照指
示A、B两个集团军分别朝着不同的目标进军,它拉长了战线,稀释了德军原本就捉襟见轴
的兵力,却没有找到苏军,反而增添了被容易反击的侧翼,只能用相对弱势的仆从国军队
去填补,彼此却无法支援。
作者认为这不单只是“第四十五号元首命令”的锅,而是德国本来的力量本来就不足以一
口气概括,而当时又还算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也更不可能有人敢出来当那个“国王的新衣”
中的小孩。
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就是红军的一个尝试,从地图上看明显的突出部,德苏双方都不约而
同的关注在此也不意外,历史逗趣的地方在于两边都是由第六集团军主攻。苏联方是铁木
辛哥负责计画,奇蒂诺幽默的写道:“史达林看到计划的前半部会很满意,但看到后半部
可能会忍不住笑出来。因为铁木辛哥向他要求增援二十个步兵师跟二十七个装甲师。要是
有这么多部队给他,史达林早就已经结束战争,坐在柏林了。”
对红军来说,这场仗的虽然惨败,但也算是他们重整旗鼓的一场。甩开以前靠数量打仗的
粗糙手法,在朱可夫的指导下开始重新拾起“多兵种集中定点火力突破,然后机动深入扩
大战果”的“大战略纵深作战”的精神。只是红军还没有足够的后勤来支援这样的作战,
训练跟指挥人员水平也还没完全跟上,导致功败垂成。
但是到了史达林格勒之战,结局就不再相同了。
最后,奇蒂诺总结了两件事情的死亡左右了德军的胜败。
首先是德式机动作战的死亡。苏联史家把1942年12年到1943年12月标志为战事的第二阶段
,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标志性的战役:史达林格勒跟库斯克。前者歼灭了国防军一支野
战军,后者阻止了德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尝试。如果说在曼斯坦因一开始建议的时间点即
发动反攻的话,或许还来得及取得战术的突袭性而包围攻陷库斯克,然而希特勒等高层却
想要“再更有把握”才发动,又多拖了几个月。此时苏军早就已经在该地区做好了万全准
备,并聚集了重重兵力。这完全违背了过去信奉的“避实击虚”的信条。
再来,德军所集中的兵力是从战线其他地方,以及原本要成为预备队的战力抽调而来,这
对原本已经薄弱的防御力量无疑是雪上加霜。部分将领曾主张应该放弃某些突出部,“拉
直与重整”来调整配布,这遭到拒绝。曼斯坦因则主张可以像他去年在哈尔科夫的那样,
先诱敌深入再反击歼灭。亦同样被打了回票。
这两个建议,前者比较符合战场现实,但违反了希特勒乃至整个国防军高层的内心那种厌
恶撤退与承认失败,与政治上的问题。后者,奇蒂诺直接吐槽说,曼斯坦因过于傲慢,凭
什么认为苏军会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去年他们是在冬天发动过大的攻势导致后勤失灵才被
他得逞,夏天难道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吗?敌人会傻两次吗?
总而言之,所谓的德军失去战场主动权,代表着他们过去的取胜方程式已经彻底失灵,敌
人知道如何抵御与反击。而在1944年开始节节败退之时,希特勒依然坚持“死守阵地”,
“不惜一切代价”的策略。这种做法要成功,必须要猜测出敌方的主攻方向,把仅剩的力
量投入才有机会。但德国空军已经无法负担空中侦察的任务,而情报部门依然是废渣,参
谋本部居然只能凭著逻辑与推测来决定要怎么防御!而偏偏红军在欺敌战术已经练得炉火
纯青,他们常常把德军骗的团团转。更可怕的是,实际上他们的攻势是连动的,一波一波
次序发动,要让敌军疲于奔命。
德军坦克就算再怎么奋战,也只是杯水车薪。
其次是战场自主指挥权的死亡。不过这点是由于科技的先进,特别是无线电。从此,来自
大后方的干涉无时无刻的妨碍前线的运作,以至于现地指挥官甚至不能命令撤退或投降,
德军引以为傲的自主性全然丧失。这是个两面刃。
更重要的是,与之相对的,史达林在多次失败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多次听
从意见取得胜利之后,而决定放权给自己的将官,红军开始走向专业指挥之路。
就这样,历史讽刺的现象发生了:德国人朝着当初苏联人犯的缺点逐渐失败,而苏联人则
是学习著德国的优点步步取胜。
作者最后对德军的评价直接引用了一段:
历史学家奥默‧巴尔托夫 (Omer Bartov)曾描述...国防军的”去现代化”。.....残酷的
战斗撕裂了这支军队内部的现代化社会和人情纽带,由此形成的真空被针对希特勒的个人
崇拜和国家社会主义凶残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所填补。但是,如果把话题严格限制在这支
军队的作战特点上,那么“去现代化”就不是一个合适的提法。国防军在作战层面上从未
去现代化。它的基本战役和理念是重视指挥官的天才和意志,而轻视物质因素,这从一开
始就谈不上有多么现代化。
‧论隆美尔
表面上看,沙漠似乎是最适合坦克战的地方,但其实不然。后勤跟防御阵地依然困扰著攻
守双方,而且这里的地形是不可能打出场“歼灭战”,最多也就是击溃而已。
隆美尔是德国在二战中最大的神话之一,作者并非说他徒具虚名,但这远超过其应得的。
当然,这除了当局的刻意营造外,也得归功于这位元帅本人也擅长宣传,而这来自于他在
一战中有次差点被夺走头功的心理阴影有关。
奇蒂诺说隆美尔并非纯普鲁士人,但这在过往的德国军事史上并不少见,他擅长进攻打机
动作战,也非常符合这个国家的军事传统。他的用兵按照中国传统兵学上的说法就是“兵
贵神速”。其实非洲军不满编,士兵疲惫,坦克不多,后勤物资也都跟不上需求,他只能
趁著英国人还没缓过气来,打个措手不及。就跟当年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一样。
总之,隆美尔还是能接二连三的取得胜利跟其进取之心有关,他的物资很多取之于敌,奇
蒂诺指出,非洲军很多卡车都是英军抢来的,以至于不管是英国空军,甚至隆美尔本人,
都常常“分不清敌我”。讽刺的是,当隆美尔听到英军把来不及带走的物资爆破后,哀叹
说:“这要是留给我用可以发挥多大功效啊!”
论说德军为何不攻击马尔它以确保运输线。其实根本原因是希特勒根本也不重视这个战场
,赢了当赚到,输了也不至于威胁德国本土。要攻击那座岛屿只能依赖空军,而这个稀有
的战力当时必须运用在东线同时发动的作战上,根本抽不开身。再说,德军通讯密码已经
被破解,在这种状况下能否打赢也是个问题。
北非贾札拉之战就是一场标准的正面诱敌侧翼进袭包围的代表作。英军被击溃之后,托布
鲁克的失守也就不意外了。但作者此时又吐槽:其实伦敦也早就没太多意愿守这块孤岛,
它宁愿把兵力放在埃及做机动防御。所以当隆美尔第二次包围这座城市时,它已不是如初
次碰面那样的要塞了。
而之后,当英国第八军团在蒙哥马利的整顿下,拿着充足美援,带着满满不甘的士气,准
备反击时,隆美尔的机动作战就失效了。不过真正让他最感慨的还是空优的丧失,沙漠之
狐认为这才是自己真正无法取胜的原因:“在绝对空优的时候,就算派支原始人大军来打
现代欧洲军队也能赢。”
这个经验在他之后指挥诺曼第时会继续产生莫大的影响。
PS:关于这位名将,2019年也曾有一本《隆美尔神话》,书中集中讨论了他跟希特勒的爱
恨鸠葛以及他那“不朽的名声”是怎么建立起来,颇值得一看。
‧论“英式兵法”
其实每个国家都应该找到符合自己国情的战争方法。奇蒂诺说,自39年以来,屡战屡败又
屡败屡战的英军都自我消遣“擅长打撤退战”,他们经不起损失,像东线那种玩法会亡国
,所以,蒙哥马利必须谨慎的使用手上的筹码,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集结兵力,准备充分的
资源,做好计画,有必胜把握才会出手。而作者认为,这种物资战,也是德国无法取胜的
战争型态。
不过,蒙哥马利有时候的确会让人怀疑他的将才,像他这样谨慎小心,步步为营的作战方
式,不起眼,但稳定,很符合《银英传》中的角色杨所说的取胜方式,也是所有兵书上都
会认同的“正兵”。《孙子兵法》中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不管,反正在阿拉
曼之战,英军已经以万全之势去迎战疲惫之师的德军,胜负早没有悬念。
‧论曼斯坦因
第六军团被围歼之后,德军看起来像是要战线总崩了,希特勒在此时叫来了曼斯坦因救火
。他在克里米亚的表现累积了足够威望,使他暂时获取了整个顿河战区的总指挥权(元首
可不是那种轻易放手的人)。曼斯坦因的才能无庸置疑的,但这场胜利也是有苏联人自己
的作死。奇蒂诺说,红军笃信“连续攻势”教条,喜欢趁胜追击一鼓作气,但却忽略了克
劳塞维兹强调的“顶峰”,无视后勤极限与军队的疲劳,它们企图不断地扩大战果终于让
大军变成了强弩之末,而始终耐心等待的曼斯坦因则是在努力收缩战线,调整兵力与调配
之后,找到机会用现有的精锐发动反击。结果就是德国又回到了42年初的态势。这在当时
被吹为奇蹟,特别是刚刚遭逢一场大败之后。
曼斯坦因或许是公认的德军中最有才华的将领,但如果希特勒让他全权领导就能打赢苏军
吗?奇蒂诺的批判正如前面说的,也是德军军官普遍的通病,他认为德军将领普遍认为在
战场累积胜利就能换取战略乃至政治上的成功是个严重错误,是一种以为军事可以解决政
治失败的谬误观念。曼斯坦因无法改变德国在许多方面的劣势,拿破仑再怎么善战也未能
征服欧洲,迦太基有汉尼拔也还是打不赢罗马,一个军事天才对整场战争的意义是很难说
清的,毕竟,中间影响的变量太多了,但恰恰正是如此,这个命题才会如此难回答。
‧论“俄式兵法”
图哈切夫斯基在战后的学说可以说是非常先驱的,他按照俄国传统的军事基础,提出的“
大纵深战略”如今获得了更多的肯定。这位红军战争艺术之父已经看出了二十世纪的战争
不能再像过去打一两场决定性会战就能结束,必须不断发动攻势,将敌人彻底的击垮。战
役层面来说,将部队分成三个梯次,第一梯次多兵种配合先锋突破,第二梯次以装甲机械
化部队为主,快速的从缺口穿插向敌人后方前进,然后再用空降等部队投射包围。这套打
法曾经随着图哈切夫斯基等被清洗而遭到抛弃,不过在苏德战争中又被拾起。
只是奇蒂诺指出,实际运用时有个问题在于:要是第一波没能突破呢?结果是,红军将领
就把第二梯次直接投入,结果在敌人准备充分的南墙下撞得头破血流。这就是为啥红军动
辄伤亡惨重的原因。
PS:《巨人的碰撞》里,作者则更冷酷地指出,苏共高层因为担心士兵“知道的太多”,
不愿意给予太高层次的教育,他们只要“训练的水平让伤亡还在可接受范围”就好,这就
是为什么红军即使在优势的时候还是动辄有让英、美战史家目瞪口呆的损失数字。
‧北非与意大利是美军的试金石
奇蒂诺指出,火炬行动乍看之下可能不太必要(马歇尔主张直接对欧发动攻击),但对美军
来说却是绝对必要的,如果没有经过这场就直接D-Day,历史可能就不同了。
之前看中国的网站“知乎”有人说“二战前美军还不如国军”。这话不能说它全错,就规
模上来说确实是。但它明显忽略了这个工业巨人觉醒后发动的军事潜力随时可以一下子把
中、日一起打趴。
确实,翻开美国陆军早期的历史,没啥好夸耀,最大的行动也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一战
是在英法的阴影与指导下进行的。不过,内战对美国的陆军学说却是决定性的影响,有别
于李将军的机动战法,格兰特标准的优势火力物资战打赢了战争,成为了这支军队的信条
。虽然“先用火砲轰炸,在让步兵突击攻破战线”,带着这种思想上了一战被狠狠的教做
人,在英法友军善意的劝告下做出了修正,美军依然抱持“优势火力”的思维继续指导他
们的陆军。
42年美军终于准备完成后,虽然看起来气势十足,但终究是一支许多年没打过仗的军队(
不过海军早就跟日本打得你死我活了),火炬行动便成为最大的试金石。事实结果也是证
明了真的是不可或缺。实际结果各种混乱与悲剧,在久经战阵的德军面前像个小孩般的表
现,被英军同行鄙视(好歹已经对打多年磨成婆了),美军只能用鲜血去缴学费了。不过至
少最后结果证明这是值得的。
奇蒂诺指出,美军在北非,步兵的巴组卡反坦没有一例成功击毁,战车跟坦克歼击车被海
放,只剩下砲兵确实地发挥了功效并让德军畏惧,这更加证明了之后应该要走的道路:就
是火炮配制空的“优势火力”。这基本上可以降低最低的己方损伤,虽然打不出华丽的战
役,但军人本来就不用用鲜血去满足某些战史家的“心愿”。更何况其实美军也是可以机
动穿插,毕竟他们是二战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军队,英、苏也都是这个工业巨人的威能加
持,至于德国还在用畜力,日、义可能都不配上台面。而将帅部分,负责欧陆战线的艾森
豪威尔终于可以大声反驳后方那些质疑他“没经过考验”的媒体,在北非他磨练出了经验
,未来可以率领装甲军团大展身手的巴顿也冒出头来,布雷德利也累积了威望。
德国在北非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小一号的“史达林格勒”(突尼斯格勒?),如果这支
部队能够见好就收早早撤回南欧,虽然不见得能扭转战局但可能历史走向会不太相同。这
场战争最大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德国没办法在海外远征,虽说希特勒本来也没放太多心思。
北非战役之后,盟军登陆意大利也是合情合理的判断,这是个次要的战场,但却不可否认
的产生了影响。希特勒不得不从吃紧的东线,抽调兵力前来防守此处,毕竟红军或许还很
遥远,但盟军穿过亚平宁就可以逼近德国本土了。
这场战一对美国人也很重要。这是北非战后的第二场磨练,他们必须忍耐著英国友军的鄙
视,在一场又一场硬仗中磨练自己。在西西里,巴顿首次独立策动一场机动作战。在几次
登陆战上,美国步兵撑过了德军的反击,并在砲兵掩护中稳住阵脚。并且领悟了:不要计
画太复杂的作战,只是浪费别人的人生。
盟军现在可以准备 D-Day了。
顺带一提的是,奇蒂诺把他的毒舌用在了凯塞林身上。显然他对这位元帅得到的好评不甚
认同,批判了他在西西里的撤退战,然后指出意大利南部的地形本来就适合防御,而凯塞
林的打法是他们普鲁士流传下来的德式兵法中最讨厌的阵地战,在这种情况下,此公的“
防御大师”是值得商榷的。作者最后辛辣的说:“应该让凯塞林也去东线广阔无边的平原
经受一下红军的考验才能更加毫无争议吧。”
‧西线
奇蒂诺对诺曼第的结论也很直接,盟军终于能够完全把自己的经济与工业潜力转化为火力
,然后向已经奄奄一息的德军重重一击。
这场登陆战两边都存在着问题,但战争向来就是比谁犯的错少,跟谁能最快修正,就能获
胜。
直接登陆德国是不可能的,从法国上岸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共有上中下三策,下策从不列
塔尼方向,虽然安全但是太远,上策是离敌国本土最近的加莱,但太过“想当然耳”,诺
曼第就成了向来最不疾不徐的中策。不过对于重视积极进取的德军来说,他们反而喜欢选
上策,所以也就以己之心度人,导致防守重点错误。盟军当然也有些误导的作为,不过影
响程度难以判定。
而且真正的关键还是德军自己本身的防御实力。西线大部分都是占领地,在没有与英国取
得和平之前,德军必须派遣大量的兵力驻守,但这对在东线人力吃紧的指挥官而言,是非
常刺眼的存在。就连希特勒也无法招架增援的要求,只好把完整的师一批一批调去,然后
换回被打残的伤兵败卒。长期结果就是,西线看起来虽然有支大军存在,但仔细考察就会
发现,那大部分都是不及格的战力,装备次一等。更可怕的是,第三帝国那种叠床架屋的
指挥体系,导致遇见紧急事态时,反应迟缓。虽说D日当天许多主官恰好都不在,就连某
个元首也在睡觉不许人家打扰(奇蒂诺哀叹说不知该如何评价,我笑说就“天佑盟军啊”)
,但前线留守的参谋跟副官其实也都很有能力,临阵作战还是可以应付,问题出在增援跟
调动上的混乱,导致一开始完全不知如何正确地反击,原本已经薄弱的防线,显得更加无
力。
敌人的错误就是我方的幸运。Cornelius Ryan 的《最长的一日》依然是最佳的叙事,看
完可以发现,真的是”天佑盟军”。艾森豪威尔说了:多亏D日的天气预报准确。总之,
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但也不要过度的神话。奥马哈滩头那些将士的鲜血就是明证。
之前我一直觉得蒙哥马利有点名过其实,不过奇蒂诺在本书中算是帮他洗白了一些。登陆
后,盟军一度被德军阻击的动弹不得,进度落后;东边英、加拿不下卡昂,西边美军无法
适应诺曼底周遭的诡异地形,加上天公不作美气候不佳空优无法发挥而陷入苦战。东边蒙
哥马利的问题在于,因为他的大攻势让德军把所有的装甲师都集中过去,而且希特勒等司
令部还是认为盟军会在加莱发动第二次两栖登陆,所以把预备队等也都放到那边。所以,
基本上来说,英、加面对的是敌人西线的老本,碰壁似乎也还算情由可原。
幸好,此时美军的布雷德利站了出来,他策画了“眼镜蛇行动”的大作战计划,成功地从
西边突破因为被兵力引走而极度薄弱的防线,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奇蒂诺说,虽然不是计
划之中,但也算是无心插柳,蒙哥马利的牵制还是能记上一笔苦劳的。
只是可惜很快就掉漆。
奇蒂诺从之前盟军开始在北非、意大利作战时即强调过,别把作战计画搞得太复杂。还有
,“敌人对于作战能否成功是有表决权的”(语出克劳塞维兹的《战争论》)。市场花园作
战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复杂的空降作战,然后把增援的地面部队赌在一条狭窄的走廊上
能顺利抵达,轻忽了德军尚存的力量,最后结果就是蒙哥马利的惨败。
不过呢,作者有稍微替这位英国元帅缓颊(大部分的美国作者都是无情的嘲笑),他说,
1944年的那个夏天,德军溃败的样子确实看起来就像已经没什么作战能力了。但没想到在
回到自家门口后,忽然又生龙活虎。是莫德尔的功力还是主场优势已无从知晓,奇蒂诺说
,作战刚在计划中时它是可行的,但没人知道发动后已经不是可行的了。
无论如何,这场拒敌于外的小振兴算是给了希特勒再赌一把的底气。
‧莫德尔
战争后期,最出风头的人莫过于莫德尔,而这算是一种时势造成的吧,他的才华在于防御
,特别是那种“不计一切代价”的硬干法,这是顺风顺水时不需要的状况。当然,他的成
功部分归功于能够取得元首的绝对信任,乃至于甚至能够当面呛说:“是你在指挥还是我
?”而莫德尔能够得到这样的宠爱,出自于“他们是同一种人”。尽管希特勒多次表现出
他的冷酷无情,但他却也承认:“我不想在莫德尔手下工作。”
这位被称之为“元首的救火队”也确实有一手,他能够无情的压榨出手边所有资源,身边
能打不能打的人员,都要上去死守,平民百姓被迫迁移流离失所到死伤惨重毫不在乎,同
僚苦苦哀求依然扣住预备队不放等各种手段。但,中央集团军溃败之后,眼看着就要一泻
千里了,他却能在华沙前反手一击,又稳住了局势,确实是能为人所不能。
他是希特勒需要的人。
但却是德国的悲哀。而他在临死前听到戈培尔的演说后,愤怒地斥责纳粹的虚伪性后果断
的自杀,是觉悟还是良心发现就只有天知道了。
‧阿登,破产前的最后一枚硬币
奇蒂诺说,希特勒确认盟军登陆后反而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终于不用为此提心吊
胆,而且自信的认为可以再打出一场40年的胜仗,然后这次可以彻底让英、美死心和谈,
就能专心对付苏联。所以希特勒断然的下令“东线转防守,西线全力主攻”,让许多人都
非常错愕。
阿登之战(守望莱茵)是希特勒这个即将破产的人手上最后一个硬币。曾经让欧洲羡慕的德
国参谋本部,现在制作计划时,只能依赖几个坐在办公室熬夜的文职。相对的,盟国策画
时现在已经动员上下,还要现地侦查来做参考依据(成不成功另当别论就是)。希特勒的直
觉是对的,攻陷安特卫普,可以重创盟军,并在西线取得主动权。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
防军还有那个实力吗?伦德斯泰跟莫德尔这次倒是意见一致,他们主张先打过默德河进行
一场“小解决”,再来谈怎么扩展战果,但这次两位都没能说服元首。
德军选择了一个恶劣的天气发动攻击,他们初期确实做到了出奇不意,而这之中多少是有
盟军自己的疏忽轻敌。留下美军史上最大规模被俘纪录的106师被布置在一个“幽灵前线
”,成员都是各地拼凑来,训练不足的人员,本是想让他们在这个比较“凉”的前线磨练
,结果敌军却从这里展开突破,一下子就被打得晕头转向,包围投降。
这边奇蒂诺盛赞了艾森豪威尔,虽然盟军一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他当下就凭著直觉
意识到敌人不是小打小闹的反击,而是一场大攻势!这位统帅立刻把其他战线先搁置,集
中所有兵力围堵,先求挡下,再来等待反击。
这个策略也确实奏效了。短短几天,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厄运的德军就陷入强弩之末,而天
气一但转晴,战况就一泻千里。本书作者用冷酷的笔调写着:“一支只能在夜晚像个小偷
般行动的军队基本上就已经打输了战争。”
此时作者顺便小谈了一下德国空军怎么沦落到此一境地。其实也没有啥特别,就是工业实
力差距的体现,空军跟海军是最明显不过的兵种。日本人领教到了,德国人也该试试看了
。德国空军一开始是以支援性质为主发展,但它被抓去打与其调性不合的不列颠空战,碰
了个壁,损失惨重。接着,在技术上又开始落后,新一代的机种迟迟不能定案,生产又延
宕。这原因有过于迷信天才设计师与希特勒的搅局。总之,尽管德国搞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喷射战斗机,但也于事无补。
不管陆军的虎、豹式,还是空军的Me 262、海军的U-21,虽然都是先进,但对大局没用的
武器,徒留遗恨。
‧论国防军的罪孽
这应该是奇蒂诺最让德棍不悦的地方。
就在中央集团军覆灭,盟军登陆的险恶情势下,1944年7月20日爆发了一次暗杀事件,但
元首依然侥幸不死。战争结束后,面临助纣为虐指责的国防军,把这次行动当作是他们为
纳粹而战的遮羞布,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来看看事件爆发后的反应好了。前线的士兵是愤怒的,他们觉得在这种紧要关头还发
生内哄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这种想法不难理解,毕竟士兵们大多处于资讯不对称,而且后
方一乱,前线就要遭殃。而其他高级将官呢?很遗憾,他们也几乎都是一面倒地斥责发动
暗杀的一方。当然,你也可以说那是被迫表态的,毕竟敢说同情的都已经被绞死了。不过
就作者的一些考证,似乎也不全然如此。很多人把军人的誓言抬出来,认为对元首的刺杀
违背了这个神圣庄严的义务。奇蒂诺对此嗤之以鼻。他冷冷地指出,1918年,他们抛下威
廉二世投降时可不是这样说的。再者,国防军把对威玛共和宪法的誓言也早就抛在脑后了
。誓言,不过是个概念而已。当年他们曾对德皇如是说。
真相是,国防军将官们在纳粹政权下收受了大量的好处,他们早就是既得利益者,也知道
战败后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希特勒在44年初的一场会议中结束前曾冷冷地说:“....
各位,我们必然要打赢这场仗,不然诸君最好趁早替自己找条绳索。”
本书的结尾,奇蒂诺提到了一位国防军元帅:舍尔纳 (Johann Ferdinand Schörner),
他是大战后期的一种典型,狂热的纳粹份子。他用各种恐怖的手段(枪毙,吊死)来“处分
”各种被他认为是“叛国”的行径,大量的杀害自己的士兵,哪怕是在希特勒死后一周依
然故我。对此舍尔纳的辩解是要维持军纪好向美军投降,但当红军来临时,他却搭著飞机
逃往美占区,抛下他还在那边“激励坚守岗位”的士兵。结果美国人还是把他移交苏联审
判,关了十年,之后回到西德,被那些士兵家属控诉,又入狱再关了四年。
一个德国作家在49年即直言不讳的批判舍尔纳,或许他对希特勒是很忠诚,但他底下的士
兵呢?领着他们走向这无谓的牺牲,自己却苟且偷生的时候难道没有一丝愧疚吗?莫德尔
至少还坦率的一死!当然,此公并不能代表所有国防军将领,但难道他就只是个特例吗?
战后也有一些士兵留下回忆录的,有一本曾被翻译过的名作《被遗忘的士兵》,有兴趣的
可以找来读读。
最后,总的来说,这三部曲都交由同一人翻译,品质基本上无可挑剔,虽然地图略少了些
,不过,网上自行找一下并不难。奇蒂诺这部作品比较偏评论性,个人觉得读者肯定是要
具有基本的欧战概念,建议可以搭配《巨人的碰撞》对着看;西线部分,有部华人作者的
《辉煌与泥泞》,透过讲述巴顿在洛林与西线德军的坦克战交锋讲述了美军的一些状况,
也是不错的补充。当然,最最详细的还是来自作者自己的推荐
作者: Nexqachy (清风拂山岗)   2021-02-08 12:21:00
推推,写得好清楚
作者: dogo349   2021-02-08 15:24: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