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立志读遍经典文学名著..大家觉得如何?

楼主: lovingandy (乐冰安蒂)   2021-02-04 08:09:08
好一阵子以来想好好读懂文学(小说),
或多或少觉得抓到一些阅读方法的要点。
但直到最近在朋友推荐的一本书下,
才开始有所根据地去验证及思考以往的文学阅读方式。
在想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之前,
我推荐先认识如何去阅读文学作品:
Thomas C. Foster 的《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目前我还没读完,但书中提供的观点值得参考,
若能力所及我建议读原文。
此书中的观点不要认为是绝对,
至少我认为还有不少的讨论空间,
但足够引导一般读者朝向更广阔的文学阅读视野。
以下在不扭曲原意下或多或少删除原文,
希望能补充说明一些看法。
愈早可以认识文学愈好,不然会觉得惋惜,相见恨晚。
有兴趣的话我也推荐去看看 LeoRivers 的其他相关文章。
※ 引述《LeoRivers (河流们)》之铭言:
: 一些建议:
: 1.
: 我觉得大家好像过度专注“故事”,似乎直接把小说与故事画上等号
: 而忽略了一点,如果只是要一个好看的故事,那漫画、动画、戏剧、电影都能做到,
: 其内容都有“一个故事”,那何必花时间与精力读小说呢?
: 这就好像一个人听歌只专注于歌词好坏,而不管旋律,但不可能
: 为什么呢?因为音乐的艺术形式明显,有人开口唱歌你就知道他不是在跟你聊天
: 就像舞蹈一样,舞蹈动作一看就知道不是日常动作,是一种艺术形式。
: 但小说,其文字、对话,很容易与日常混淆,很容易忽略他是一个艺术形式。
: 但小说又不像诗歌使用非日常语言、陌生化。
: 我同意好小说通常是一篇好故事,小说的本质就是故事。
: 但故事以外,还有其他
: 举例来说:
: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人性诱力题材有十二种:偶像(英雄),美丽,暴力,斗争,金钱,
: 权势,情欲,文明,自我改进,健康,神秘,时尚。
故事只是故事,只是一种表面层的包装。
笼统说起来在(故事)情节的套路上今日已经难有真正的创新,
且只会更加困难。
那文学作品之所以是文学的难能可贵在哪?
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
文学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含物。
一个简单的思考出发点:
藉著这个故事情节(文学/小说作品)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概念?
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作者是如何以他笔下描写的观点传达?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深思熟虑下的产物,
从各种细节直到大面向下衡量作品的一统性。
如果某部分有所跳脱,
在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作者笔下那也会是有他的企图,
不会是偶然。
文学艺术的载体是以文字构成,
听起来理所当然像废话,
但在今日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能力“写字”来表达想法的当下,
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甚至可能词不达意,
但在每个人都可以自称是〝作家〞的情况下,
如何辨别“写作”与否的分野就已经更加困难暧昧了。
: 同一则故事在不同作家手里展现出来的艺术表现会天差地远,就像王家卫拍
: 饮食男女这个故事绝对会跟李安不一样的道理。
: 于是我们学会开始留意故事以外,为什么异乡人用第一人称?为什么这个小说双线并行?
: 为什么用意识流等等。
: 而经典作品大部分都能做到,内容(故事)与形式(怎么写)高度统一。
: 小说可以探讨关注的面向太多了,你到底是以人物为关注、还是情节巧妙、还是结
: 构完整?比如金庸人物虽好但自己也承认小说结构很差。(当然大部分读者不会留意)
: 尤其是你看到“奇怪的地方”文似看山喜不平,那个写法不对劲的地方,就是
: 可以思考探索的地方,也可以试着评论看看这么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简略说要能认识文学作品需要的功课不少。
除了去了解为何作者在近乎无限可能的写作方法下取其一之外,
在他所选择的表达观点下,
要能尝到文学丰富的层次还需要一定的基本功课。
许多细节都藏在转化过的引经据典当中,不是纯粹拷贝,
笼统尤以西方文学(详细地域时空性差别暂且跳过)来说,
不少都有莎士比亚、希腊神话或圣经的借用转化甚至到影响,
更别提其他以现实为底经过作者私人感受后某种程度转化的作品。
一大部分都可以归类于源自“经典文学”,虽然我个人不太认同就是了。
简单而言要试着详细解读(所谓西方)文学作品,
需要大量的(西方)知识文底。
卡夫卡昆虫记之类的先算是别流,
不可避免的是一定有所根据去探讨。
对西方读者看东方文学作品也是,必须要有既定的基础共识,
虽然我感觉到多半他们都还是只奠定在他们所谓西方固有观点的诠释下就是了…
复杂原因先跳过不谈。
想稍微深度去品尝一部文学作品,
首先需要了解该作品在当下的定位(虚构、史实或两者之间混合),
历史上文学上哲学上社会学上…甚至其他更多,
以及为何后来学派将其归出的成就,都是值得研读的。
必须试着把身为今日读者的自己放到那时空背景的作者以及读者身上,
试着去代入当下的环境条件。
对真正的文学作品而言,
除其“故事情节”就能感受有所共鸣的无非是基于人性上思考的光辉结晶之外,
重要的是那些可以跨越时空背景的元素搭配。
: 就算你读遍一千本经典好了,每本都只读一遍。你做的事情有点像集邮,故事蒐集,
: 这一千本书会有各式各样的知识面向,历史的、科学的、哲学的、社会的,这些知识
: 内容随时代还在不断更新,最后可能读完的成果是变成什么都懂一点的人。
: 掌握多方面不同的知识内容当然很好,但我认为读经典真正重要的是,要提升
: “理解力”,为了这个目的就要像卡尔维诺说的,反复阅读。纳博科夫说
: 能读十遍以上包法利夫人也算得上是专家了。一但你专注探索某一经典之主题
: 辩证,理解力自然慢慢提升,之后挑战别的书的时候掌握的速度就会变快。
: 经典的特色就是耐读,历久弥新,金庸还比较有可能,但你不太可能会听过有人说
: 我正在重读九把刀,我正在重读琼瑶,我正在重读某某侦探小说。
: 当然,这些书重读也会有新发现,但不多,经不起人探究,通俗小说的特色就是
: 故事完了,真相大白了,谁跟谁在一起,谁死谁没死,也就完了,读者也就满足了,
: 不需要再读一次。
: 作品反复探讨同一主题、主旨,是为了挖掘更多可能信与深度,所以需要重读。
: 重复是为了“聚焦”,向下探索。这就是为什么就算是长篇小说来来去去的主要人物
: 也就是那几个,主要人物过多便会失焦。
重要的是对于读者的“理解力”的建构,如何可以去真正“阅读”一部文学作品。
或至少可以分辨该文字创作是不是真的有值得之处去分析理解的基础。
个人经验,
某知名台湾通俗小说跟人类学书籍两者间我果断选择后者,
前者没几页我就受不了。
: 4.
: 文学是作家的心灵成品,读者以心灵感应之,但人的性格禀气不同,不一定
: 被视为名篇的作品或得奖作品你会有所感应,我建议下一本会更好。
: 就像金马奖得奖作品你不一定会喜欢一样,这是另一个面向就是人们太注重
: 作品的“名誉”,读乞丐囡仔也可以很感动阿何必得诺贝尔文学奖。
: 朱天文也不喜欢卡夫卡,张大春还讥评过卡夫卡的小说(详见小说稗类)
: 不是所有的经典作品你都能全吃得下。你心灵无法起感应的东西得
: 再多奖再多人吹捧也没用。
: 我说的也不一定全对,也无须照做,只是仅供参考,提升自己在个人,不在别人。
: 看你愿意下多大的功夫,作品就回馈你多少。
对于想要深入文学作品的读者而言,
必须跳过“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必须跳脱个人情绪感想。
如果读者可以扪心自问说这作品(故事情节外)让我们感动或震撼,
在“故事情节”的感受之外有所无法言述的共鸣,
那很可能就是文学为什么之所以是文学了。
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个人喜好,
每个读者的观点感受都不同,
一个萝卜一个坑。
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如何好好认识一部文学作品,
至少不至只流于“故事情节层面”。
去脱离个人“感受心得”,
了解在其时代当下的“创作理念”,不能忽视。
对于我而言品尝“文学”的要点是在“感受和分析”,缺一不可。
例:
Huxley《美丽新世界》之于他后来的《再访美丽新世界》。
George Orwell 的《巴黎伦敦流浪记》、《动物农庄》和《1984》
和及介于其中的 《Why I Write?》。
或多或少我们都可以看到某种程度上作者自述的“创作理念”,
藉以去验证探讨“故事情节”外的宝贵之处。
读者个人的诠释会跟随着清楚阅读量下有所改变偏向清晰。
我想这是为何文学之所以是文学而非单单(通俗)小说的差异了。
作者: taipoo (要成功要积极)   2021-02-04 08:33:00
经典的书,百看不厌,但现在的新书,很多都没有这种感觉了
作者: Alcatraz666 (lalalala)   2021-02-04 08:54:00
楼上 那是因为过去没办法让你百看不厌的书多半都已经被淘汰了
作者: taipoo (要成功要积极)   2021-02-04 10:51:00
也可能是以前写书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多,去芜存菁也比较高的
作者: loveswazi (ffff)   2021-02-04 12:31:00
为何爱安迪
作者: rerun (礼让)   2021-02-05 10:21:00
回题目:你请便,我O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