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心得: https://vocus.cc/maxjamesread/5faffed8fd89780001f57072
近日来书市最大的风波,莫过于1111折扣战了。外头炒得热闹,而我倒是静静地想起了《
开店指难》这本小书。于是趁势,又把它翻来读赏了一遍。
想当初是在三余买下此书的。说来凑巧,1111的歇业活动,最初也是在三余脸书看到的。
老实说,看到的当下,真是心跳停了一拍,再来便是懊悔没多光顾。纵使之后发现只是虚
惊一场,依旧余悸犹存。
这些日子,网络上各式评论也看多了,对于书店、出版社会如此逆风着实感到惊讶。原以
为会看书的已经是小众,但没想到爱书也爱书店的会是小众中的小小众。想来还是有些不
甘,但也不否认某些言论确实有道理。
说多了,还是回到书吧。其实当初买《开店指难》,倒不是想着支持独立书店什么的,只
是工作了几年,微生倦怠,突然想到,不如哪天开个书店如何。碰巧遇见了此书,便抱着
好奇的心态买下。
本书的作者虹风,本身是小小书房(以下简称小小)的店主,曾在诚品做过编辑,也在社
区大学做过文化阅读的讲师。此外,她在方格子也有几个专栏。
这年头开书店不易,从书名“指难”,便可见其挖苦之意。但幽默归幽默,要作为“指南
”,此书也绝对是合格的。不但手把手讲述开店细节,也将书市的生态娓娓道来。有开店
方针也有对书与文化的情怀,读来十分趣味,又发人深省。
如果你对独立书店没什么概念,这本书可以当作敲门砖,开启对书店的想像;如果你本来
就喜欢逛独立书店,那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行的生态;如果你讨厌独立书店,觉得
它们只会情绪勒索,那你更适合看看这本小书,或许会发现它们跟你想的不一样?
为什么不能是书店呢?那一直是我眼中的宇宙、迷宫,滋养我一生的,最美丽、繁复又单
纯的存在。一个将会串起我的过去,我们的现在,你们的未来的所在。书店,是在最糟时
代里,能够与时代最好的部分相遇的所在。-《开店指难》
【开书店的各种难】
开店就必然有各种考量,书店也不会例外。虽然根据书店规模,需要的资金大小会不同,
但需要打点的项目是差不多的。基本上,开店前必须要处理的有装潢、设备、进货等;开
店后,马上就会需要开始支付租金、水电,有请人的话就还有人事要考量。
下面,就讲些书中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和大家分享分享。
〔地点难〕
对开店来说,首要的就是选地点了。那书店到底开在哪里好呢?这点作者也是思量许久。
以台北来说,公馆、温州区是一级战区,有像是唐山、女书店等名店驻足。如果开在哪里
或许有集市效应,但租金也会相对较高。
作者认为,开一间书店除了成本考量,还是要先思考要开一间怎样的书店,试着去厘清未
来书店的面貌。所以最终,她还是选择将小小开在永和区,主要是这是她喜爱的生活圈,
有着羁绊与连结。这让我也不禁思考,如果要开一间书店,我想要它在生在哪里,长成什
么样子呢?
我喜欢它的蜿蜒巷弄,喜爱它虽地小人稠,但是在现今的商业社会里,还保留浓厚的小镇
气味、人情味。-《开店指难》
当然,还有精明的理由。作者提到,永和人口多、属新北重要的文教之都,离台北两大学
府只隔一条河,而且离印刷厂大区和多数重要出版社都不远。说来,开店毕竟不能只靠感
性。
〔装潢难〕
装潢施工是开店会遇到的第一道坎。许多眉角,是我这种没开店经验的人所设想不到的。
像是,作者有提到租金在装潢期间是可以跟房东谈减免的,甚至有些房东会主动提出。
此外,还有很多要注意的点,像是冷气吨数要足够,不然反而会耗电;在油漆前,所有的
家俱不能进门;水电要进场两次。诸如此类,细碎但又重要的地方。虽然对有开店经验的
人来说可能是基本,但无经验如我,看得倒是很滋味。
还有,家俱采买也是大学问。对书店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书柜了。作者说她曾在唱片行打
工时候被教育过:东西放到库存区就是已经死了。因此,她认为书柜不要顶到天花板,下
层也不要有库存柜,尽可能把书“摆出来”。
订进来的的CD如果没摆出来,放到库存就等于是“死了” -宇宙城唱片行店长吴武璋
另外,书柜百百种,功能不一。像是平台作用就是要把客人黏住;中岛柜的作用则是为了
给客人呼吸的“空间”,即便站在柜前,仍可以把整个书店一览无遗。
为了让客人在书店不会有空间侷促感,整体的动线配置也都要考量。像作者就说,她会让
书架和书桌的空间都尽量不要少于100公分。让我很有感触,原来自己每一分享受,背后
都有许多他人用心的细节!
〔书本难〕
既然是书店,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书”了。首先要考量的,就是进货和库存成本。作者以
一本书定价300元的书为例,将卖一本书可以赚多少整理成如下表格:
https://imgur.com/w9CT6L2 引用改绘自《开店指难》
从表中可以看到,网络书店打七九折,居然比小型书店打九折赚得还多。那小书店有没有
办法拿到更低的价钱呢?
其实可以。作者提到,书商跟书店往来模式可分成:买断、月结和销结(约等于寄售)。
月结的话,书商拿到的钱就是进货扣掉退货。而买断,则是不用考虑退货,因此会有比较
多的折扣。但也必须注意,如果买断完卖不掉,那库存很容易就爆炸了。因此选书和行销
就格外重要。
好的,那要怎么选书呢?作者提了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根据你心目中的理
想读者来选书”。所谓的理想读者,并不是指走进书店的既有读者,而是指,跟书店能够
一起成长、透过一本又一本的书,彼此激励、一起前往更广更深领域的读者。
订书进书,如作者言,是书店的修罗场,只要一不留神便会被打回原点,晋级无望,因此
绝对是想开书店的人,需要仔细思考的重点。我想,选书绝对没有标准答案,还是要回到
“自己想开一家怎么样的书店”来思考,这也是每家小书店都者么独特又迷人的原因吧。
有了书,如何摆也是门学问。哪些书要放在大平台正面、哪些要绕过平台往后放、哪些要
秀书背,都跟书店想呈现给读者什么印象有关。
这里书中也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小小的选书是以文学、艺术、社科
为主,因此摆书也是根据这些项目一路往下排。但就曾遇到一些客人,刚踏进门,看了两
柜就匆匆转身离开,让作者不禁想:到底是什么书那么可怕?
反正有人进来,想办法留住就对了!于是作者从善如流,在门口右手边摆了个小小的“商
业生活柜”,让不小心进来的客人可以卸下心防。当然书也是挑过的,商业以人文经济,
生活以手工、旅行和饮食文学为主。据说效果非常好。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平衡应该也
是小店所要思索的点吧。
〔行销难〕
开店不免俗要行销,不然再好的东西,推不出去也没用。作者指出,行销类型大约有三种
:媒体、学生访谈和实习生。媒体部分,书中认为效力是最短的,而且往往只会吸引来想
下指导棋,教你怎么开书店的客人,有些说完就走,连书店都不逛。
学生采访也是一种行销模式,但作者不讳言,许多的采访经验都极其糟糕。根本没准备好
就来想访问,应付报告,随便了事。当然,也有让她惊艳的采访。书中提到了永和育才国
小的访谈,最后的成果连她自己都觉得被上了一课。
最后一种比较深入的,是在小小驻点,以小小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生。多半会来书店当义工
或是实习生。作者会充当这些人的外师,协助厘清研究提纲并给建议。
书中提到祕鲁实习生罗丝的例子,我觉得很动人。作者与罗丝在一开始便谈好结业后要在
小小办工作坊。最后办了两场,一场是由罗丝报告当代拉丁美洲青年文学情况,另一场,
是台湾青年诗人群颂分享诗会。而这也开启了小小尔后,每个月的诗人朗诵分享会。
结业时,罗丝说她想在她祕鲁的家乡开一家书店。最后罗丝虽然没开成,但也开了间有阅
读俱乐部的文具店。书的影响是能跨越国界的啊,我想。
最后,想谈谈折扣行销。作者引用她在诚品工作时,行销大主管给出的准则:折扣行销是
所有行销思考里的最后一条路。虽然它永远有效,但对自身杀伤力也很大,后续反应也会
很长。
我想,任何价格背后都有各种付出的累积,如果没有技术提升等理由支撑,价格却持续下
探,那一定是某些人、某些事付出了代价。这点我想也是许多人反对折扣战的理由。
〔客人难〕
当然,要经营书店,重点还是要与客人建立连结。作者认为要去思考,人与人之间,什么
样的“关系”是能够持久的-它必定是让你有所成长,能够一起向前的关系。
书中提到,她在社区大学带领文学阅读的经验,对这样的思考很有帮助。看到许多从未接
触过文学作品的成人,彼此透过一本书产生共鸣,进而产生连结,这样的历程让她非常震
撼。
因此,小小在刚开始规划活动时就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像是读书会这样,可以培养所谓“
核心会员”的活动,借由每周的活动,让他们固定来报到,让这样的参与融入生活中。另
一种则是要宣传书店,让不认识的人来到店中,进一步成为会员。
〔找人难〕
作者说,许多人对书店的工作都有幻想。老实说,自己也曾有过,毕竟,整天泡在书堆中
,怎么想都很棒不是?但作者直言,作为书店店员,每天的工作其实跟文字、故事一点关
系都没有。在小小的部落格曾有一篇征人启事,详述店员每天繁琐的种种。
作者自问:“既然会来当店员自然也是喜爱书的,但如果工作都无法看书,那乐趣何在?
”在书中,她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自己喜爱的事物,如果自己也有能力让别人喜欢上
那个事物,就会觉得开心吧。”
此外,书店作为服务业,人与人的关系自然是很重要。如作者说的:在小小这样的书店,
需要付出最多、也是最消耗的事情就是人-无论是跟客人,或者同事往来都很紧密;但相
对的,会让自己收获最多的,也往往是人。
摸索人与人、人与书的独特关系,想来就是书店的魅力吧。
【后记: 关于独立书店,我想说的是】
自己与小小其实也有一面之缘,曾到新北找朋友时,抱着半朝圣的心情,顺道造访。是个
很舒适的小空间,光是待在那,就能感受到背后的用心,让我硬著头皮买了三本书,办了
会员,即便到现在都没再有机会去光顾......
作为书店爱好者,其实一直不觉得需要特别强调书店所能给的体验,与网络书店有什么不
同。毕竟,这对我来说根本是不同等级的事情。不过看到书店一天天衰落,或许哪天真的
就没有书店了吧,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觉得该做些什么,而有了这篇文章。
最后,想以书中最后的段落作结:
有一家书店,它的存在是让喜欢书的人可以舒适的停留,在其中的人慢慢都认识了,慢慢
地都在那里聚集,交换他们对书的想法;有一家书店,它的存在是让很久没有看书的人们
,知道如何在亲近纸页,感受它们的话语与心情;有一家书店,它的存在是为每一本书找
到它们的主人,愿意多花点时间听它们说话;有一家书店,它的存在不是只有买与卖的关
系,而是因为书,而建立的感情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