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群体思维》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受别人影响?
对于“群性”议题的五个反思,用有限的理性面对资讯的狂流
阅读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power-of-others/
你听过这个说法吗?“你身边最亲近的五个人,平均起来就是你自己!”我们并不如自己
想像中的独立,而是受到周遭群众影响的产物。
为什么我想读这本书?
《失控的群体思维》的作者是心理学及人类行为学家麦可.庞德(Michael Bond),他认
为人类社会的“群性”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和思想,使用得当可以带来凝聚和团结的
好处,但若不稍加注意反而会引起激烈的冲突和极端的偏激。
我认为在个现象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更显得有趣,两派阵营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也延伸
到台湾社会继续发酵。两派彼此攻讦,政论节目也推波助澜,替对方贴上琅琅上口的标签
,支持川普的人就是“跟魔鬼交易”、支持拜登的人就是“中共同路人”。针对事实的艰
难讨论,往往不敌同温层里的互相取暖。
“群体会影响个体”这个概念虽然不是新鲜事,但是跟我们每日的生活之间,有什么具体
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这些理论之中学到什么?我们常听到的“同侪压力”和“同温层效应
”是怎么形成的?身为团体中的一员,我们该如何在群众之中保持清醒?如何在独处时找
回理智?
我希望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认识群体如何影响了个体?而身为个体的我们又能
做些什么?
这本书想解决什么问题?
作者提到群体的力量,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团结,带给人类个体一种安定、愉悦和满足的感
觉。但是反过来说,当人们往同温层不断靠拢,也可能发展出激进的思想,引法许多争端
和冲突。人类的“群性”有其演化的必要性,彼此之间的互助合作和战争挞伐,形塑了当
今的社会。
尤其,在这个社群媒体当道、容易令人分心的数位时代,虚拟世界推陈出新的资讯无时无
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考,而且影响的程度只会越来越大。什么时候该顺应群众?什么
时候又该当个独行侠?如何号召群众集思广益?如何面对孤独与疏离?这本书试着指引一
些方向。
1.为什么容易被别人影响?
研究指出,人类有一种“社会模仿”的特性,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起另一个人的动作;
另一方面,人类也会让自己接受对方的“情绪传染”,以便建立更亲近的人际关系。所以
你花最多时间相处的人们,平均起来就是你的样貌,这也是在一起相处很久的伴侣会有“
夫妻脸”的原因。
类似的现象也让我联想到股票市场的涨跌,最近因为疫情和美国总统大选的关系,市场上
不断出现剧烈的波动,社群媒体上更充斥着大量的市场情绪。但如同价值投资之父班杰明
.葛拉汉所说:“短期而言,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长期而言,市场是一台体重计。”与
其着急做出买卖决定,不如静下心来思考,你是被别人的情绪牵着走?还是那些公司本质
上发生了什么改变,才影响你的决定?
2.为什么要懂群众心理学?
历史上一些最擅长操控人心的极权领袖,例如列宁、史达林、希特勒,是最熟悉“群众心
理学”的人。他们利用三种工具来鼓动群众:认同肯定、反复宣传、传染扩散。也就是说
,把一件事情简化并且清楚描述,不断地反复宣传让消息不胫而走。再加上充满魅力、令
人崇仰的个人特质,轻易就能收服人心。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要试着了解群众心理学背后的科学,避免自己变成极权领袖口中所谓
“奴性深重的羊群”。至于,我们该如何辨识政治人物谈话的弦外之音?我推荐另外一本
探讨群体知识的书《知识的假象》,在这本书中给出了两个具体的指引:
.可以这么做:专注于议题和政策本身,他们究竟支持什么政策,该政策造成那些直接的
影响,影响会带来哪些余波。
.不要这么做:总说既有观点的理由,引述看法相同的人士,说明政策反应的个人价值,
以及前两天刚从新闻获得的资讯。
3.恶的平庸?平民也能变英雄?
书中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地方,就是作者对于恐怖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解析。以往的我会认
为,自杀炸弹的恐怖分子一定是精神状态或心灵思想极端邪恶;挺身而出的英雄一定具备
非凡的高尚情操。然而,作者以“群性”的角度去解读,发现“英雄就与恶人无异,往往
都相当平凡。”
首先,他发现促使恐怖分子走上绝路的主要推手,是来自社会的驱动力。例如巴勒斯坦的
社会,营造出一种自杀炸弹客牺牲小我、完成国家大我的氛围,街道上张贴炸弹客的照片
彰显荣耀,整个社群也会共同让炸弹客的遗族获得更好的照顾。在群体的影响下,炸弹客
可以是任何一个刚好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反过来看,作者爬梳历年来接受过勋章表扬的战争英雄,以及在社会事件挺身而出的草根
英雄,发现他们也是平凡无比的一群人。若真的要说英雄之间有什么共同特色,他们对于
别人的关怀更多一些,也比较无私,在刚好的时机选择帮助别人、挺身而出。反而是大众
对他们的过度期待,常常忘了他们也是有缺点的凡人,有时反而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作者才会说:“自杀恐怖主义和战争英雄主义,是一体两面。”一旦了解人类有多
么容易受社会力量的影响,我们才会将目光放到社会体制和文化的改善,而不单纯妖魔化
个人故事、或对英雄产生盲目崇拜。
4.为什么太过团结反而有害?
“团体迷思”是这本书探讨的重点之一,作者说所谓的“团结”有时候是一把双面刃:“
因为团结会带来愉快的感受,强化个人自尊,感觉充满力量,使得众人产生强烈动机,不
惜牺牲一切也要维护群体向心力。但是,大家往往更不愿发表可能危害群共识的意见或分
享相关资讯,因为团体内任何人只要提出反对意见都会被排挤。”
甚至,当我们面临恐惧的时候,过度的团结就会演变成“同温层效应”,也就是说:“当
我们越感到恐惧,越会紧密地依附自己的小团体,并且藐视敌对者。”此时,若媒体也跟
著提油救火,用羶腥色的影像报导刺激流量和销量,会更进一步加深社会分化,这也是我
们现在面临的难题。
5.孤单和独处的差异?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孤独”的解析。同样都是“一个人”孤独相处的情境,却能分成两
种心境:“孤单”是一种自认为孤立无援的感受;“独处”则是一种心怀社群连结的美好
时光。前者表达的是孤独的痛苦,后者彰显的则是荣耀。作者认为,人类对于社群连结的
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许多研究指出,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行动控制权、遭到监禁、断绝外界联系,让他觉得再也
没人关心他、也没有人值得他关心,很快地,精神状态跟心智能力会大幅受损。反而,在
极地求生的气象观测员、或在荒岛待援的人们,无论遭逢几个月的与世隔离,最终获救时
的心神状态都属正常,因为他们感觉精神上仍与队友相系、总有一天能见到家人,这种无
形的社群连结帮他们维持了心智的稳定与健康。
这让我回想起科幻电影《星际效应》中,科学家艾米莉亚在登陆第一颗星球失败后说的话
:“爱,是唯一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事物。”主角库珀最后独自进入立方体空间,虽然
独自漂流而且看似毫无生存机率,却坚持向女儿传递讯号(无论她是否接收的到)。这种
无形的连结让他心系仍在地球上的女儿,也成为拯救全人类的命运的关键。
如同作者所说的:“孤单是通往内心深沉的痛楚,形成抑郁苦闷的情形;独处则是朝向外
部的觉知,通往更大的自我意识。”当我们与他人脱节、断绝外界的联系,我们通常会变
得相当耗弱;但换个角度评估,更乐观的看法也同样成立:即使是孤身一人,还是有可能
建立连结,在自我之外找到慰藉。
|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决定他能否坚持到最后一刻或委靡不振的关键,很大程度取决于
|他所抱持的信念。
后记:面对资讯洪流的心得和做法
在读《失控的群体思维》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同步读了《专业之死》这本妙趣横生的书,
里面谈到“普通人民对于专家的排斥”,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之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
全民运动。两本书的内容对照起来,不难发现群体思维的影响,总是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
每个角落。
除了周遭的朋友、同事和家人之外,现代人受群体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每天接触的媒体资讯
。值得注意的是,当“新闻、娱乐、社群”的界线已经完全模糊,许多媒体提供的资讯不
再是“实事求是”,而是尽可能“吸引注意”和“寓教于乐”(其民乐的成分只会越来越
多),筛选资讯的方式便显得格外重要。
这篇文章开头的那一段话,我想可以改写成这样:“你最常接触的五家新闻媒体,平均起
来就是你自己。”这些资讯来源,进一步形塑了我们的思想、影响了我们的心情。而这些
年来,我越来越觉得新闻媒体让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除了偶尔阅读《华尔街日报》和《报导者》这两家媒体之外,我也渐渐地“少接触新闻、
多读书籍”。因为,我发现了透过书籍采取主动性、结构性的理解方式,可以用相对平稳
的心境学习到更扎实的知识。
或许逃避新闻只是我的暂时解药,我仍然好奇是否有“优质的阅读新闻方式”是我还不知
道的。如果你有任何推荐的资讯或文章,也欢迎留言告诉我,说不定也能帮到跟我有一样
疑惑的朋友们。愿我们在失控的资讯洪流里仍保有一丝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