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熔炉

楼主: plumate (毣)   2020-09-05 17:45:04
ISBN: 9789861737881
这本书展示了人能如何的相互欺凌。
恐惧与各种类型的暴力轮番上演。
贴标签这个行为本身并无须判定好坏。
毕竟那只是一种简化与归类的工具。
不论是贴标签还是看到标签的人,假如认为标签等于本体的全部,会发生什么事?
→才○○岁怎么可能被性侵。
→智商不足进入青春期所以会滥交。
→“所有身障人士当中,受害意识最强的就是聋人了。特性是除了自己人以外,什么人都
不相信。”
→受到霸凌,被暴力对待,为什么不说不抵抗?
→真理是会越辩越明的。
上述是看完这本书后,绝对会注意到的刻版印象。
但这本书的故事特别不仅是如此。
书中在许多细节里放入不同的观点。
例如两个主角一开始都是单纯的生活在普世的价值观中。
相信“孩子果然是孩子”,他们只会有些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烦恼。
相信这个社会会帮助孩子们,坏人都是显而易见的。
随后价值观逐步崩解的过程,让人屈服于现实,或认清自我。
仁浩屈服了,他说:
“对不起,事到如今,我要怎么继续奋斗下去?这段时间谢谢你们。可是我不确定……对
不起。”
幼真认清了,她说:
“想改变世界的心情,从我父亲死后我就放弃了。我现在只是为了不让别人改变我而奋战
。”
还有一种人,没有价值观的人。
姜督察把事情看得透彻,却没有自己的决定。
随波逐流,并非趋名逐利,只是走了最方便舒适的路。
为了这个,他可以放弃所有。
姜督察这样的人之所以存在,因为我们经常无法做出绝对的判断。
他说:
“为了社会正义,牺牲几个聋哑学童可以让故乡发展;换句话说,为了大义,这是正确的
。”
正确与否,他已不知道该站在谁的角度去判断。
换个角度来看,姜督察或许也有不愿意被改变的自我只是没表现出来,而幼真也有残忍的
一面。
例如姜督察会忍不住给幼真忠告,但幼真看着孩子们在法庭上承受不公的对待依旧坚持。
说到底,那不过是姜督察觉得这些痛苦没有意义,幼真则认为这些付出是必要的。
相同的,有权有势的人身上也贴满了各种标签。
就像书中即便提到许多相互勾结欺凌弱势的权贵人士。
但社会上仍有许多有能力者出钱出力的帮助他们。
好事坏事有能力者的影响力都很大,但付出经常被认为理所当然。
看得清楚世道的人、看不清楚的人。
做选择的人、不做选择的人。
这世上就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人。
我们随时可以贴标签,但不要以为没有例外,有时候例外甚至比包含的还多。
每个人都走在自我坚持的道路,不论有没有发觉坚持的是什么。
有的人持续做着坏事,例如浪费、污染、霸凌、暴力……而不自知。
该有更多的自觉,像幼真觉悟到的一样,先不必想改变世界,先想自己不愿被改变的是什
么。
此后,才能更清楚的看见他人、他人被贴上的标签、我们自身被贴上了什么,以及,我们
又给他人贴上了什么。
看完书之后,我不太知道怎么写上述的心得。
过了许久才看了电影,并不是单纯因为沉重,还有一些恶心与害怕的情绪在。
但看了电影之后,终于顺利整理完小说的笔记,更厘清了书中那些隐隐然的光芒。
书与电影的情节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较于电影强调即时的强大情绪渲染力,书总是期待有更长久的共鸣。
电影中有几个片段让我特别有感触。
男主角仁浩的母亲起初要求儿子独善其身就好。
陪审后说了“这些大人们到底对孩子们做了什么呀!”无奈地要儿子结束后快点回家。
看到这段……假如我年轻十岁,大概会感动于“父母终于懂我做的是必须做的事了!”(
握拳
但现在,我知道母亲是无奈。
母亲当然知道社会上会有这样的人,所以一开始才会要儿子蒙住眼睛摀住耳朵一心想着自
己的女儿就好。
真正令母亲动摇的,不是这件事对不对,而是儿子的状态。
仁浩已涉入太多,他面对母亲在法院的怒火时,坚决地表示他“若不插手,不知道怎么继
续当个父亲”。
当天陪审后,母亲也亲眼看见儿子对那些受害孩子们的疼惜。
但身为母亲,怎么不知道这是个吃人的社会?
所有能战胜权威的,都可说是奇蹟发生。
或是更黑暗的说,被打败的绝对不是真正的当权者。
于是母亲只能向后退,让儿子在受伤后还有回去的地方。
其实看到结尾,我不断想起推荐仁浩去那所学校的教授居中牵线,要仁浩接受和谈那晚。
或许我也社会化了,我困惑于坚持找到真相,真的是好的吗?
三个站出来的受害者中,两个女孩明显是想找到出路,而男孩是想讨回公道。
当这个社会无法给予所谓“公道”时,男孩出手报了私仇。
最后仍旧无法解决问题。
我想到的方法,不是抗争,而是创造一个竞争者。
但当我看完这部片的结尾时,才理解到自己果然还是太嫩了。
女主角幼真在结尾写给仁浩的信上,提到两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其一是抗争仍旧持续进行,虽然也不断失败,但开始有人注意到这些事,并给予关怀与支
持。
是啊,抗争从来不只是单纯诉求真相,而是发出声音、寻求协助。
受害者的未来,与我说的创造竞争者这种理想,都需要他人的注意。
单就事实来看,每个人除非身在其中,有谁有办法事事关心?
弱者,本来就要努力让更多人发现自己。
其二是“我们并不是想改变世界,而是不想被世界改变”。
印象深刻的原因是,这是近期我第二次听到这句话了。
长大就是童话故事的破灭。
开始像仁浩一样,发现餬口饭吃靠的不一定是实力,大多时候是关系。
心心念念的梦想,长大以后变成欲望,总会有人知道能用这些捏住我们的心。
让我们怀疑,坚持的是梦想还是欲望?一直相信着的是真理还是童话?
当仁浩拿着钱跟那盆花站在校长室前,他必定怀疑过。
当仁浩吃著那餐鸿门宴时,他必定怀疑过。
我们也都一样,或多或少会遇到这种抉择。
最后,再回到开头。
书与电影的情节有许多不同之处。
现实也是。
什么是真相,只有当事人知道。
不,或许当事人也看不清楚。
你呢?你看见的是,你在雾中,还是雾中有你?
或者最糟的,不是意识到这两种状况。
而是,我们不知道有雾的存在。
作者: pretzel (椒盐卷饼)   2020-09-05 22:50:00
这本看了很难过
作者: koalaq (忘了)   2020-09-06 19:38: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