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npo (阿难)》之铭言:
: 感觉会发出这样论述,且以食物举例的人,应该只是把书及其内容当工具,为了写作业或
: 报告用,而没有真正享受过阅读。
: 人不是牛,不论自己料理或外食,食物都无法在自己身体里不断反刍。但阅读不是。
: 很多喜欢书,买书的人,不是要占有一堆纸,而是要他想阅读时就可以再拿出来阅读。很
: 多喜欢阅读的人 ,可以在18岁时被一本书打动,28岁时重读有不同的感觉,38岁看到自
: 己在书上画的线还嘲笑自己为什么当年会在这上面画线?
: 我曾经买过一堆跟瘟疫有关的书,科学的跟文学的,有些读了,有些没有。当初看了没感
: 觉,但在这个时期,我可以认真重读鼠疫,然后读到过去没有的体悟。
: 我买过很多阿拉伯之春的相关书籍,当我看何伟新出的《埃及革命的考古学》,读不懂的
: 时候,可以拿出别本书来参考,然后我还可以重读何伟的作品,看自己过去的笔记。
: 当然有很多书是为了当下流行而生,就是某种工具,但书本身不是一个花1天,1个小时产
: 出的食品,它是一个经过作者酝酿产出的经验结晶,再被各种加工,例如有人喜欢书的装
: 祯或设计,有人喜欢摄影集,有人就是会追著书系或后面的reference 。那是因为爱书的
: 人看到书后面的世界。
: 原po的论述有其道理但也不必要反驳,因为对于一个轻视书的价值,看不出它何以成为某
: 些人必要收藏或购买的人,本就也不是会买书的人。
: 不买书不看书的人,这社会本就够多了,想来书版大放厥词,难道没想过出没书版的,大
: 多是这个产业链的人吗?
: 难道还要覆议说对啊买书干嘛,那何不干脆质疑我们写书,做书,卖书,究竟何用呢?
: 我们将生命放在书与知识的生产上,大概也不是为了要说服这种人吧。
台湾人买书的比例已经够少了 换言之本来就是多数人都不想买书
还来吵没必要买书是多此一举 有这么闲就去叫嚣其它有收集癖的人
公仔 包包 鞋子 衣服 买几十上百件的人所在多有 一半以上没拆的一堆
书只是其中一类物件而已 还是被买的比例最低的 根本搞错对象了
买东西最基本的判断原则 就是你想要重复使用 否则没必要买
例如电影 戏剧 音乐DVD 会想要反复看反复听的再花钱买
接触过觉得普普没啥感动 当作过客就算了 有些连一次都跑不完的很多
例如书一本至少都2,300页 看个2,30页无感 基本上就没必要翻下去了
一锅饭不用全部吃完才知道好坏 (这个好坏是主观需求性 不是客观)
韩剧日剧 至少都1,20集以上 看个1,2集 觉得无感 也不用全部看完
会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 大部分都有60分 就是它会达到基本的条件
对个人而言 能完整接触一遍的标准可能是70分 还没有买的必要
至少对你而言 是80分以上的东西 你想反复回味好几遍的再买
这是很简单的判断标准 心里空虚乱买东西 是很多人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