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台湾如何成为一个团结永续的新国家?《

楼主: vikk33 (陈V)   2020-03-30 20:34:53
台湾如何成为一个团结永续的新国家?《主权独立的人间条件》导论
https://reurl.cc/Y19jel
前言:
台湾民主化的历程,从1991年底国民大会全面改选,台湾人第一次行使国民主权至今,刚
满28年,放宽定义,从两蒋强人政治结束算起,也才32年。1988年蒋经国过世与美国农产
品叩关几乎同时发生,2000年,第一次台湾政党轮替,随后遇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2008年第二次政党轮替,全世界见识到经济崛起的中国举办奥运展露强国霸性,而逐步
对外扩张,收买台湾;2016年,第三次政党轮替后,美中展开贸易战与霸权之争。台湾的
民主,就像一个还没站稳脚步的年轻人,还来不及爬梳整理自己的成长历程,却马上跌进
目不暇给的历史大变局中。我们需要一个分析架构,来理解台湾,以及自己所处的历史处
境、国际关系与社会位置。
 
本书的作者们参与了野百合、野草莓与太阳花运动。三个世代的学运,看似波澜壮阔,却
又似思想贫瘠。高度政治张力,与国家暴力街头对峙,连续好几天睡眠不足情况下所产生
的运动文献,除了回应当下台湾民主所面临的困局,似乎没有太多余裕为台湾长远的未来
,指出一条实践道路,一条从思想,到政策,到运动纲领的实践道路。本书《主权独立的
人间条件:台湾如何成为一个自由平等、团结永续的新国家》与台湾公民阵线出版的《
2020年公民政纲》,就是对以上提问的回应。不管是否成熟,是否完整,这两项出版,标
志著这群人的努力,经济民主连合邀请大家加入思考的行列,透过思想引领行动,一起为
台湾实践出主权独立的人间条件。
《主权独立的人间条件:台湾如何成为一个自由平等、团结永续的新国家?》
林秀幸、吴叡人主编
经济民主连合出版
新书发表会影片
书本连结1、书本连结2
导论:主权的繁复与单一
◎林秀幸/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副教授
谈论主权,无法略过民族国家。作为“主权”的第二自我(alter ego),民族国家是近
百年来人类的最爱和最惧,一来,它提供了崭新的政治社群形式,让民主政体得以落实。
另一方面它所引起的种族清洗却也是人类难以承受之痛。二战时期犹太人受到的迫害,是
人类历史上最大浩劫之一,也留下了众多文献讨论民族国家之恶。但是,民族国家却没有
被扬弃,依旧是当代政治社群的主要形式。那么,民族国家在当代的挑战是什么?全球化
下的民族国家和二十世纪初期的民族国家,又有着什么样的同与不同?
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对民族国家的控诉声名卓著,她认为欧洲从朝代转换到民
族国家之际,制造了某种困境。若国家以民族(单数)为正当性来源,法律又代表了国家
的结构,等于“法律”为“单一民族”服务。当时“民族自决”作为政治体制的正当性来
源广被接纳,“民族”凌驾于“国家”之势遂难以逆转。一旦法律服务于单数民族,非隶
属该民族者就得不到国家的保护,换言之,也得不到法律的庇护。于是生产出一批无国籍
者(statelessness),而无国籍者的存在又反过来加大警察权。法律退场的结果,也就
是民族国家自身衰败的开始,这也种下了纳粹罪行的前因。鄂兰认为,政治体制必须摆脱
“民族”作为公民归属的标的,找到一个更为平等的公共空间。1
60年后,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两位女性公共知识人,巴特勒(Judith Butler)和史碧
华克(Gayatri C. Spivak)以鄂兰的思考为起点,2对民族国家开启了另一次对谈。两位
学者除了关怀民族国家议题之外,更关注主权在当代的挑战和意涵。巴特勒认为,鄂兰对
“国家”解离于“民族”的观点,仍然深具启发意义并强烈质疑民族国家(nationstate
)英文里nation和state中间连字号的意涵。但巴特勒却无法认同鄂兰以雅典城邦政治取
代民族作为公领域的想像,无视雅典模型中压抑在底层的非公民,他们在当代可能就是非
法移民与黑工。
作为民族国家的权力表征,“主权”当然也是这场论辩的主角。巴特勒认为阿冈本(
Giorgio Agamben)的主权观:3即国家透过可将人民置于政体之外(bare life)的权力
来行使主权,这种说法已经无法适用于全球化的当代。当人们被驱逐于政体之外,并不意
味能逃脱权力的制约。不管政体的内部或外部,人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权力。4
巴特勒认为,当代时空之下,“主权”不复单独存在,而是和国家界线内外的权力结构互
相镶嵌、羁绊。只有透过对更复杂的权力结构分析,方能改善被国家排除者的处境,探测
到主权的当代性质。在这个论辩过程中,巴特勒以文学之眼,强调当代无国籍者在空间的
新处境,他们不再从包覆的领土中被驱逐出去,而是身处任何国家权力可及之处。换言之
,强国的主权施展是超国界的。巴特勒的论述缺乏全球化架构下对民族国家的新观点,但
是透过对阿冈本的批评,她点出全球化下任何空间,皆无法幸免于权力渗透的事实。
史碧华克则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点出民族国家和主权在当代的新处境,继而提出几个
可能的想像方向。史碧华克认为,当代资本的全球化是其本身的属性,并非全然肇因于民
族国家或是坏政治。国家经济和国际资本之间的藩篱被移除,全球化获得优先权,国家也
失去重分配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国家的功能。
换言之,史碧华克意在处理“全球化”和“民族国家”之间的连系,从中找到国家有用的
部分。接着,她提出一个关键字:批判性区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思考如何
保有国家的结构,却可以超越民族主义。史碧华克和其友德希达(Jacques Derrida),
并不相信世界公民的概念可以产生全球民主。她认为与其舍弃国家,不如找到免于民族主
义偏见的结构。而“批判性区域主义”就是为了避免国家的法律为民族所垄断,避免主权
被误用。5
government.+had+this+a+while+doesn+t+relate+so+much+to_38b19f_4828632
关于主权的问题意识
综观三位思想家的对话,我们归纳出几个核心意识:
民族不应该垄断国家,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连结必须被解放,进而寻找不以民族为名的
归属。
思考一个既非个人主义也非集体性优先的政治文化。
主权,置身在充满权力的国际空间,世界上没有权力的真空之所,而强国权力是超国
界的。
全球民主不易实现,国家仍旧具有照顾弱势和重分配的功能。如何让国家免于民族的
垄断,发挥正当功能?
思考“批判性区域主义”国家主权调节的功能。
这些问题涵盖了民族国家历年来遭受到的质疑,也是主权被挑战之处。其中核心关键仍旧
落在“民族”和“界线”两个概念的界定和想像,以及两者的关系。与其解离“民族”和
“国家”,不如往修正“民族”定义的方向想像。如果“主权”不仅是国家的界线,它还
身处在布满权力结构的国际空间中,那么解放对单一民族的想像,即复数社群的存在,民
族国家对内将面对不同界线的复数群体,对外则将面临国际空间的多元力量。如果史碧华
克所谓的批判性区域主义得以发挥正面功能,譬如区域间对环境、人权等的协定得以调节
国内法律的制定,则正好体现了“民族国家”内、外多层界线带给“主权”的调配功能,
也维持了国家的存在和它对共同体的良善任务。如何进行这些界线的政治分配,便成为共
同体成员的责任。
因此,我们可以把问题意识修正为:
主权如何和国家内外多重界线进行权力与文化的协调。
国家内部如何进行多元社群的政治重分配。
个人性和集体性如何透过这些不同的界线进行权力与权利的协商,实现当代民主。
思考批判性区域主义对国家主权的正面功能。
台湾与主权
这些命题和台湾的关系是什么呢?台湾的主权从过去到现在面临了什么处境?命运之钥又
在哪里呢?
在台湾规避谈论“国家”和“主权”具有历史的缘由,大致可以罗列于下:
中国透过“一中”的修辞否认“中华民国”,更否认“台湾”作为国家的存在。
国际间的利益:上个世纪末欧美国家努力经贸中国,认为只要中国加入资本主义体系
即可促成政治自由,因此不愿意拂逆中国政府的政治立场。
“民族国家”在历史上为祸,并于二战时达到高峰,鄂兰著作中对民族国家的检讨就
是对这段历史的纪录(Arendt 1985)。这段历史也造成了知识分子视“国家”为寇仇,
人民为弱者。而国民党政权在台五十年的威权治理又恰恰印证了这点。吊诡的是国民党政
权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又反过来奉承前述一、二项的中国和欧美立场。他们不需要国家
地位也能维持其在岛内政权的正当性,这样的定位甚至更有利于国民党的执政。即使这个
政权恰恰实现了民族国家最为幽暗的面向:单一而排他的中华民族想像。
岛国内部不喜欢“以台湾为名”的知识分子,借由这样的历史潮流,顺势批判“台湾
”成为国家的“危险”,意即一个以民族主义为戒的论述,反过来造就今日台湾的处境,
这座难以继承中华民国的“岛”可能与“国家”绝缘。
这些历史过程,直接、间接锻造了“国家”对立于“人民”的论述基调,以“民主”之名
放弃了“主权”论述。事实上却让人民丧失定义国家的能力,这样的被动性造成潜在的、
更大的民主危机。
二○一四年的太阳花运动改变了台湾绝缘于国家论述的景况。惊觉到中国借由区域经贸整
并台湾社会,并进而并吞台湾的企图,太阳花运动启动了知识界对共同体存续的讨论。6
当共同体面临强国的挤压,以及全球化带来的生存压力,国家界线也就成为不得回避的命
题,“主权”的论述也因此难以延宕。
台湾这个新的历史阶段恰逢国际情势的剧变。二○一六年美国共和党籍总统唐纳.川普(
Donald Trump)就职,启动了以中国为主要对手的国际战略。新战略的形成起于中国借由
当代的国际市场和分工进行着古老帝国的政治操作。譬如强迫外国厂商技术分享,偷窃外
商的高科技机密以及他国军事机密,透过一带一路干涉他国内政,掠夺他国的领土和资产
种种帝国行径,以及在南中国海的军事扩张行动。川普甫上台就将反制中国列为美国国家
战略的主要目标,以美国为首的自由市场国家也加入这场对立的战局,俨然形成一个新的
冷战结构。而台湾就身处在两强的中间,以及美国在亚洲联盟国家的中继点,等于是美中
冲突的最前缘。
%e8%9e%a2%e5%b9%95%e5%bf%ab%e7%85%a7-2017-01-05-09-48-10
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Monkey Cage专栏截图。参考这篇菜市场文。
新情势使得台湾的国家界线成为国际空间里新的能动者,还是一个动见观瞻的能动者。加
上中国透过各种管道对台压迫所造成的共同体焦虑,台湾“主权”内外各种动态的讨论已
经刻不容缓。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台湾主权不是单独存在,它镶嵌在全球化、中国势力进
逼、区域政治与经济,以及共同体内部应运而生的多重界线的重启当中。种种面向以及多
重力道几乎暗合了以上讨论的诸命题:
有关台湾主权内外多重界线的协调。
多元性社群的政治分配。
个人性与集体性的协商。
批判性区域主义等。
这些内部多重的社群存在、外部区域多元的力量激烈地互相交击、互相影响,持续形塑台
湾,也催促台湾公民实践他们的主权想像。主权,作为国家界线的法律存在,有着不容他
国分享的权力排他性。但是,在文化层面,它却像水阀一般不断地进行符码交换,供给社
群内部从意义建构到法律建构的象征符码。
这本书集合了十一位作者,分别从国家与区域的政治与经济、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岛国内
部社会民主的想像、社会权与共同体认同、劳动权利的变革、文学与界线、环境正义、多
族群(或多民族)的政治分配、地方与国际势力、民族国家的文化建构种种层面铺陈出当
代主权的多重面向以及其间的交错与回应,并带出了想像与实践。
本书篇章除了以主权面向来铺陈,也一并提出实践的方法论视野。艾斯波西多(Roberto
Esposito)在Persons and Things一书中,论证了身体实践在意义建构的重要性,也缝合
了哲学领域里主客体之间的分离。他说:
透过身体,意识才得以知晓事物,有别于笛卡儿和霍布斯认为的简单机械,身体是象征串
流的汇集之所,身体让我们从脉络中掌握事物,透过它,“事实”得以建立。因此,被笛
卡儿分裂的主体和客体,得以汇流进入意义的团块,主客体的连结也让意义得以建构。相
对于意识(cogito)的孤立性,“身体知识”是连接之器,社会性之途,聚合的能量。没
有意识先于我们和世界的连结,主导这个认知过程的不是“启蒙的主体”,而是生命源源
不绝的能量。7
在这个“主权”建构的新阶段,我们如何超越唯物和唯心之间的分裂?也就是在外力的冲
击和自我意志之间,我们如何实践?是顺服?还是固步自封?是物质性主导?还是社群的
共善,作为抉择系统的因子?“生命力”作为新的施作者,如何进场于历史,如何显像于
书写,如何延伸于实境,有赖我们自我判断与衡量,不断创作与自我挑战。
篇章简介
本书第一篇论文是吴叡人的〈人间的条件——论台湾独立之必要〉。作者以台湾历史过程
为已存的客观事实,加以主观三个“人间的条件”来说明“主权”的“本体论”:一、个
人生命意义之网的母体与脉络。二、公民作为自决之道德主体的政治形式以连结外在世界
。三、维护社群文化认同与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之后再分述“民主”、“正义”、“多
元认同”、“环境与永续”等现代公民权和主权的互依互存。最后进入当代现实,全球化
下台湾主权受到的中国帝国主义挑战,以及台湾独立如何是全球民主防卫最重要的支柱,
由此生出台湾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所在。该论文也因此拉开本书后续篇章的序幕。
第二篇是吴启祯的〈公平经济新图像——一个劳动主权与创新机制的视角〉。作者认为台
湾过去的投资/效率驱动的经济模式,受到国际分工体系形塑,从而阻碍台湾经济转型。
转型无法依靠经济专业的变革,只有整体社会的质变才得以触发。换言之,经济必须重新
置入国家与社会的整体性。只有既尊重个人,又强调社群连结的社会观,过去依赖代工的
台湾,才能回到经济最具意义的面向:透过群体合作,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如此
也是共同体和个人的主权观发挥之所在。
第三篇是宋承恩的〈国际组织参与——大破大立的主权想像〉。作者从台湾近三十年参与
国际的历史中,论证国民党政权以“两岸关系高于外交关系”的途径,所取得的国际组织
参与,最终皆是自我抵销。而真正具实质的外交轨迹却是:台湾在国际参与获得的突破,
从未取道两岸,反倒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国际的实务需求所生。国民党政权取道两岸的参与
模式,不仅未获得制度性保障,甚至让台湾的国际地位陷入中国附属的深渊,也让中国以
虚幻的九二共识作为箝制台湾主权的新紧箍咒。
第四篇是林敏聪的〈迈向台湾社会民主国——台湾因素初探〉。台湾经济结构的倾斜并非
以“依赖中国”为主因,而是受制于历史过程中的经济殖民体系,让台湾经济以代工、规
模量产或是制程技术为主,也因此脱离于整体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社群维系的目的。作者认
为,新经济必须重拾经济和社会的结合,进步价值和经济发展因此并不相悖。为了脱离低
薪高工时分配不均的经济沉沦,我们必须致力于将价值、社会团结和基础研究打造为经济
自主的核心动力,也是国家主权的基础所在。
第五篇是蔡宏政的〈以社会保险作为社会团结与台湾认同的基础〉。作者详述了台湾社会
保险的历史发展过程,起初是为了维系威权政体的恩庇体系以及稳定产业供应链,接着民
主化过程中的选举效应,这个画分阶级的保险体系,更加向职业分立以及自由市场倾斜。
作者认为,在经济转型的压力下,台湾的年金改革必须回到所得重分配、风险相扶持的社
会民主理想,并建构普及式的社会权。如此台湾才能挺过全球化、人口老化以及所得分配
极化等严苛挑战。
第六篇林佳和的〈劳动与主权——一个分析的尝试〉。作者透过管制理论的分析工具,将
主权折射成复杂的社会权力关系,佐以国家理论和霸权论,试图说明主权和劳动的关系,
并非简单的上对下,毋宁是互相连动的交叉互动。换言之,“主权”的不同主体在社会空
间里的作为,都可能影响劳动的现实处境。而全球化下国际空间结构越形繁复,将更加复
杂化主权可以着力的范围和对象。因此,劳动与主权的提问没有一言以蔽之的解答,重新
看待权力运作和经济结构的型态,有助于找对“劳动和复数主权”之间的协商路径。
第七篇是杨翠的〈区异之必要:台湾文学论述中的“主体建构”〉。作者从近年国文课纲
文白争议一路回溯,从二二八与白色恐怖的四○、五○年代直到今日,中国民族主义者或
是所谓无民族立场者对台湾文学的非议从一而终:“保守狭隘排他,无世界观……”。作
者运用了德希达“延异”(différance)的概念,说明台湾文学界从日治以来所尝试的
“界线”建构,并非排他,而是在日本与中华民国连续的殖民体系对台湾文学的“同一化
”,“边缘化”与“次级化”后,不得不透过内外动力的“延异”,来找到自己。这是一
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因此,主体并非无时性的先验性存在,而是论述过程当中的实践。也
说明了这些“非议”的去历史脉络,对台湾主体性建构的阻挠。
第八篇是杜文苓的〈地方主体意识与国家永续发展〉。作者透过个人的生命经验,叙说环
境永续如何和地方与国家认同相生。科学环评的缺失必须辅以当地人的社会生态运作,而
认同在地环境的主体意识才有机会开拓更多发展路径选择的想像空间。一味依赖外来资本
对地方的豢养,社区所能处理的议题将只剩下与资本家权力不对等的协商,补偿回馈作为
地方存续的交换,也将破坏地方社会的团结,阻碍公民精神的培育。
第九篇官大伟的〈台湾国家主权、治理与多元族群的互动〉。作者透过第一人称,以坚实
的理论和亲身的经验,谱出原住民族如何和现代国家分享主权的理性与情感的交响曲。法
律和现代国家与“族人”真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如何透过当代的制度和解及协商。这之间
,不是两个制度的对接,而是将原住民族的生命经验,以及持续和当代环境对话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皆灌注在国家的制度中。“界线”不仅不是一条严明的直线,而是“关系”发
生的场所,之间肯认的是生命的价值对主权的意涵。
第十篇邱星崴的“新侍从主义在台湾:以苗栗、花莲的地景政治为例”。作者认为台湾山
林边区的权力运作,从依附国民党的派系,直接跳接成为中国强权在台湾的代理人。过去
国民党侍从体系并未在民主化之后被改革,反而以同样的路径与逻辑对接了中国新恩主。
这样的跳接延续继续压制着在地社会的正常运作。而苗栗引进的大闸蟹恰好隐喻了中国的
主权飞地运作:打穿台湾的主权漏洞就像大闸蟹破坏在地田埂一样。
第十一篇林秀幸的〈主权如何实践界线〉。作者从主权的当代载体民族国家出发,透过安
德森的经典著作,重寻民族国家“社群性”的真正意涵:社群的多界线,以及界线之间永
无休止的权力与文化协商,也就是主权“社会性存在”的真实面貌。作者引入人类学与现
象学对“界线”的讨论,丰富了主权实践的多向度,也成为共同体的生命力与内外调节能
力的来源。
透过这十一篇论文,我们想要尝试回应的是台湾主权在当代的挑战,置身在日趋复杂的内
外网络,主权如何进行多音和单音的切换和还原,一如乐团中的乐手如何能够保留个体的
“一”,也能共作一个团体的“一”。如何兼顾每个位置的权利,协商位置之间的冲突,
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共同发声。这需要共同体成员现身历史时,理解到生命的双重向度:“
当下”和“永恒”,他们时近时远的对位和交融,台湾也因此成为我们此生这个作品的载
体。
参考文献:
林秀幸、吴叡人编,2016,《照破:太阳化运动的振幅、纵深与视域》。新北市:左
岸。
Agamben, Giorgio and Hellen-Rozen, Daniel trans: 1998. Homer Sacer:
Sovereign Power and Bare Life.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rendt, Hannah, 1985.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New York: Harcourt.
Butler, Jadith and Spivak, Gayatri 2010. Who Sings the Nation-State?
Language, Politics, Belonging. Calcutta :Seagull Books.
Esposito, Roberto, 2015. Persons and Things: From the Body’s Point of
View.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主权独立的人间条件:台湾如何成为一个自由平等、团结永续的新国家?》作者群及主

林秀幸 导论:主权的繁复与单一
吴叡人 人间的条件:论台湾独立之必要
吴启祯 公平经济新图像:一个劳动主权与创新机制的视角
宋承恩 国际组织参与:大破大立的主权想像
林敏聪 迈向台湾社会民主国
蔡宏政 以社会保险作为社会团结与台湾认同的基础
林佳和 劳动与主权:一个分析的尝试
杨翠 区异之必要:台湾文学论述中的‘主体建构’
杜文苓 地方主体意识与国家永续发展
官大伟 台湾国家主权、治理与多元族群的互动
邱星崴 新侍从主义在台湾:以苗栗、花莲的地景政治为例
林秀幸 主权如何实践界限
注释:
Arendt, 1985:267-290. Butler and Spivak, 2010. Agamben 1998. Butler, Spivak, 2010: 36-39. Butler and Spivak 2010: 70-94. 譬如《照破:太阳花运动的振幅、纵深与视域》(2016)的相关讨论。 Esposito, 2015, P. 111-112.
作者: shaun0203 (一颗像尾巴的香菇)   2020-03-31 08:44:00
推此书,但好像有点难买了。
作者: lionadon (inside out)   2020-03-31 20:36:00
作者: wmke (肥宅会飞吗)   2020-03-31 20:51:00
这本去年就开过新书发表会了吧 拖到现在终于出版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