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0rz.tw/C0Khe
阿拉伯之春肯定是二十一世纪初最重大的国际级政治事件,它将跟“苏东波”、“第三波
”等运动一并放在历史书内相提并论。2017年的时候,这本《烈焰焚春》刚刚出版,一开
始犹豫了一下没买,后来在二手书店看到,还是买了一本,现在想来,颇为庆幸,虽说拖
到现在才开始看。
作者罗伯‧沃斯是长期派驻在中东的公共事务研究员,本书是他亲身经验跟采访当事人编
织而成的纪录,是分别发生在埃及、叙利亚、突尼斯、也门及利比亚的故事,每一篇都
有不同的主题跟想要表达呈现的一面。它是属于报导跟纪录性质,是从比较微小的角度去
看待这个大事件,让读者“见微知著”,期待像一般历史著作那样看大脉络的可能就会失
望了。
但,个人现在是蛮喜欢这种观察的方式。今天的新闻是明日的历史。类似这样的事情其实
导火线往往都是在细微末梢,而这却常是被学者忽略或难以还原的地方。就好比说,我们
现在也很难以真正了解巴黎市民们怎么看待大革命的爆发,当下的许多人的反应若何。然
而,他们也是推动历史的一员啊。所以说,由作者记载的这些故事,相信也都会成为日后
书写的材料。而读者当下阅读时,除了可以尝试感受,也一定能体会出其中的脉动。
例如,个人认为本书中作者的主轴是放在埃及跟突尼斯这两个对照组。首先,埃及推翻
了穆巴拉克,留下来的真空,一时间并不知道该由谁来接手。伊斯兰世界也是同样在十八
世纪之后,必须面对欧洲带来的“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了“现代化”,人们各自提出了
自由派(纯世俗主义)跟伊斯兰主义派(回归宗教教法的纯净与现代化的融合)的主张(这是
最简单的分类,实际更复杂),在面对独裁者时一度联手,现在达成目标后就要决定道路
。作者在书中讲述这段故事时的主角是伊斯兰主义派兄弟会的风云人物穆罕默德‧贝勒塔
吉(Mohamed el-Beltagy),他是高知识分子阶级的医生,是主张各派和解的宽容主义者。
一开始,他反对兄弟会在大家有疑虑且尚未准备好时就出来执政,结果未被听从,选上台
的穆尔西只是个固执保守的无能者,压不住兄弟会内部的激进份子的躁动改革,也无法平
息其他派系的疑虑与怒火。而作者惋惜的说,贝勒塔吉在许多方面都犯了错,更重要的是
他也未能坚持着一贯的主张,在派系冲突中最终站在了自己派系的那方,当自由世俗主义
跟军方联手政变时,他也就失去超然立场。在失去女儿的同时,理想也随着破灭了。
埃及的故事中也有一个值得深思之处。日本知名作家田中芳树在他的经典的政治寓言小说
《银河英雄传说》里,有这样的桥段。代表民主一方的“自由行星同盟”当时已腐败至极
,于是军方便以改革为诉求发动政变。小说中的主角杨文理拒绝了独裁者的提议,坚持民
选政府一方,仅因其“合法性”,以及其深知当“武力夺权”这个恶魔再次被从潘朵拉的
盒子释放,就难以收拾的危险。可惜小说到底是小说,现实就没有这样美好了。或许,这
还是有讨论空间,到底现在埃及与其政府的历史评价如何,只能留待后人去论说。
不过,要说埃及的故事,还是有给世人带来一些正面的意义。至少,隔壁的突尼斯就不
能忽视其邻近国家发生的点滴。同样是推翻了独裁政权,伊斯兰主义派的领导加努希
(Rached Ghannouchi)在面对相同困境时,就谨守教训,坚持了一个原则:“决不内战”
。他找上了世俗主义派极具威望艾塞布西(Beji Caid Essebsi)谈判,表白自己的主张,
希望能“异中求同”,避免手足相残。这两位都已经是知天命的岁数了,他们在艰苦中互
相磨合,总算让突尼斯至少踏上了和解之路的开始。个人觉得这多少是有点运气的,就
像当年如果戈巴契夫遇上的不是叶尔钦,如果能够有更多的历史教训可供参考,苏联的历
史是否不同呢?不管怎样,突尼斯或许让这场运动看起来“不那么不幸”。
因为,整体来说,“阿拉伯之春”可能比较像作者所说的其实是一场“寒冷的冬天”,而
不是如其名般的美好。其实,那些革命者们只是想要建立一个能真正赋予他们公民权跟尊
严的国家。然而,现实中却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得。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个人是比较想借
用知名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埃文斯爵士(Richard J. Evans) 在他的替《企鹅欧洲史》其
中近代史篇写的那本书名《竞逐权力》的概念来表示。埃文斯爵士说十九世纪的纷扰,是
因为当时,不论是政府政治家、企业资本家、宗教人士到社会改革人士等,都在企图“竞
逐权力”而造成。这是他书名的来由,也是我借来解释“阿拉伯之春”之后的失序原因。
我们在本书另外的几个故事中,可以找到支撑这个论点的情节。革命不难,难在重建秩序
。
作者在最后讲述了一位埃及革命青年艾哈默德‧达拉威(Ahmed Darrawi)的故事。他原本
是位积极乐观的运动家,他放弃了优渥的生活希望改革自己的国家,却在现实中不断的挫
败,军事政变后,他灰心丧志,消失的无影无踪。再次出现时,他以经成为ISIS 的一员
,并为之牺牲了生命。艾哈默德最后留给亲朋好友的留言中,表露出他的绝望,以及最终
为何转向。唯一不变的是,他仍在追求心中的理想国家,一个自己的,能保护子民,给予
尊严与权利的国家。
而在当下(2019),虽然美国击杀了ISIS的领袖巴格达迪,但有识之士心里都清楚那句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没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之前,不会有什么改变。
本书推荐给对这个议题有兴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