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你的强大,就是你的自由》

楼主: s123456223 (Huang)   2019-04-29 14:47:23
完整标题:《你的强大,就是你的自由》你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
图文完整版:https://pse.is/GZ23E
当别人批评你时,你会不会走心?而在别人赞美你时,却又否定自己?比如别人说你长得
不好看就认定自己真是如此,但别人说你很冰雪聪明,你认为对方只是出自礼貌,或是习
惯性地用自己的缺点和别人来进行比较,认为自己果然没有这么好。
作者提到每个人都会自卑,你可以练习找到你自以为的优点,只要你认为是优点就好,不
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再将这些优点突显出来,有小幅度进步的时候就好好犒赏自己吃一
顿大餐,或是用其他形式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你就会充满成就感,自卑感也会慢慢消退。
每个人的生长背景环境本来就不一样,所以一定有你的优点和缺点,个人优缺点不像考试
分数,为了考上某间学校,即便不喜欢弱科也要硬著头皮苦读,希望可以让平均分数成长
,但是如果你自己都不认同你自己的优点,怎么让人看到你的优点呢?
书中还有提到近年频繁被讨论的话题─“零工经济”,作者透过批判口吻提出质疑:为什
么人们会需要打零工?不就是因为本业无法支撑生活需求或欲望,因此需要透过零工来增
加自己的收入,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媒体还为此津津乐道,仿佛这才是正确作法。
零工经济可怕地方在于工作零散化,工作内容大多很简单且不太需要门槛,人人都可以执
行的工作,长期下来比起一般全职会较难培养专业经验,工作时间乍看之下相对自由,若
以其他角度看待则代表着无时无刻都在工作,无法拥有一个完整的时间区段,最后你会发
现你花费大把的时间,貌似和你的生活品质或零工收入不成正比,可能就会沦为穷忙一族
,毕竟你为了能够获得零工应该也花不少时间在寻找零工。
仍然有不少人误以为进行多种零工就是复业,还可以摇身成为斜杠青年,但是多种零工是
兼差,斜杠与复业是开创第二专业技能,进而达到知识变现。比如本业是一名社群经理,
利用闲暇时间帮别人代排购物、到展场当工读生、参加活动当工作人员等皆属于兼差性质
;反之如果是进行活动企划、成为网购店家老板、进行房仲买卖等才是斜杠,这之中差别
是当你某天结束本业工作时,你可以转换跑道到复业领域谋生。
大部分的人都会希望有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在职场上确实也存在着这类肥缺,作
者认为这是个死亡陷阱,其实并不值得羡慕,其位会让人忘记自我提升、追求成长与进步
,周遭的亲朋好友也会劝说你继续待在这里。书中以一名业务为例,这名业务的职务内容
是做服务型联络窗口,不必出门风吹日晒拜访客户或开发客户,没有明确上下班时间,无
论下班后或是假期仍需要服务客户,即便毕业排名中后段私立大学,外貌漂亮也认真努力
的她,早早就达成年薪百万,同时也让她心中产生许多自信,合理化既得利益。但她在产
假过后,主管安排亲戚接任该职位,而她只能在被半推半就下转为内勤行政,每年薪水直
接少掉将近五十万,作者也直接指出当业务的薪水高过头,正常营运的公司迟早都会下手
减少支出。
此时丰富自我能力的广度与深度就很重要,如果你已经站在肥缺之中,作者建议不论这家
企业多么幸福,都不能把整个人生寄托给它,至少每年投第一次履历让市场客观评价你的
能力,如果任职五年内职务没有升迁或扩大范围就必须考虑转职,在工作之余也要培养自
雇能力,让兴趣或技能变成第二专长,最终得已变现。
只要你是受雇于人,难免会遇到离职的情况发生,当你在思考“要不要离职?”时,或许
你就应该要离职了,可以仔细从你在意的人事物评估现况,以及是什么让你萌生这念头,
作者提出另一个看法是可以想想在“要”与“不要”外的其他选择。
如果最后决定换跑道,尽量在状况最好的时候离职,除了整个人的气质会较为自信,而找
工作可能会较顺利以外,书中提到管理大师韩第说不论产品或人都有生命周期,作者认为
若等到衰退时再来思考离职这问题就为时已晚了。
作者也不忘提醒读者记得将关系修补好再离职,听过不少人资分享过,国外公司在录用员
工前都会要求求职者提供推荐信,还会致电到推荐人询问关于你的事情,虽然台湾普遍较
少公司会这么做,不过如果你还希望待在同一个圈子里,或是希望到知名企业工作,修补
和前东家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在履历上提供推荐信或推荐人,也会较能够引起人
资的目光。
最后作者鼓励读者花一年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欧美国家所流行的空档年,就是利用转
职期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来丰富自己的经历,而亚洲国家思维较为保守,有些企业会认为是
个污点,但这是个不太正确的观念,别忘记人生不是只有工作,你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
原以为这本书可能是心灵鸡汤,阅读后发现每个章节有不少是对着上班族坦述职场生存法
则,包含自我价值、心理素质、职场眉角、职场战力、人际关系等等。这本书适合出社会
后约七年内的人观看,默认你大概已经有一份或两份以上工作经验,而在这职场中继站里
,或许你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反复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不太能迎刃而解、处理事情老是事
以愿违、夹在梦想与现实挣扎,每个人遇到的职场状况都不太一样,可以挑自己所需的部
分来阅读,说不定可以翻转一些既有概念。
作者: s8757042 (海边的卡夫卡)   2019-04-29 22:27:00
该作者的文章....omg....人力银行副总欸.....
作者: eeveelugia2 (芝加哥路人甲)   2019-04-30 04:24:00
看到这本的作者 本书自动列入废书名单
作者: s8757042 (海边的卡夫卡)   2019-04-30 06:19:00
同意楼上....每次看到该作者的文章整个很火大
作者: victoryarmy (moon)   2019-04-30 09:40:00
这种书居然有人看
作者: x111222333 (试验者)   2019-04-30 12:19:00
别的不清楚,不过零工经济这部分作者好像搞错了,零工经济不是打零工,而是脱离传统公司组织型态的工作模式,如独立接案这种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