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福尔摩沙岛的过去与现在》读后感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8-12-01 21:51:41
Blogger图文好读版: https://doctorhsia.blogspot.com/2018/11/Formosa.html
    《福尔摩沙岛的过去与现在》--蜗牛角上争何事,和解共存拼民生
《福尔摩沙岛的过去与现在》,成书于 1903 年,是由美国学者达飞声先生,经过大量考
据及实地走访,所完成的一部煌煌巨作!从荷治、明郑、满清到日治初期,本书上半册,
就是详细地记载着这段风云变幻的更迭侵略史。
恰逢台湾的九合一选举,在上周六才刚结束,本文对于上半册--杀伐气息浓重的“明线
”--就不再多提,而把重点放在本书下半册,谈谈当时台湾丰富的物产,以及藏在台面
底下的“隐线”--所谓的“家族势力”,或者说是那些执掌经济大权的“贵族”们。
※ ※ ※      ※ ※ ※
“台湾人,贪财、怕死、爱面子。”--日.后藤新平
“鸟不语,花不香,男无情,女无义。” --清.李鸿章
※ ※ ※      ※ ※ ※
--[谁是达飞声-皮理春秋]--
翻开本书附录的作者简历,真的会被达飞声(James W. Davidson)一生的多采多姿所震
撼!
若单纯称呼他是一名“学者”,实在太小看他了--他是马戏团团长、报社编辑、北极探
险队成员、日俄战争记者、美国驻台领事、土木旅游大亨、八家银行的总裁、国际扶轮社
副社长。
“台湾民主国”崩溃时,他协助奔走,接引日军和平进驻台北城;他随台湾总督桦山至日
本访问,还被日本明治天皇召见;他在多个国家创立了二十多个扶轮新社,被称为“扶轮
社的马可波罗”(台北扶轮社也是他成立的喔)。
他因冠心症病逝于温哥华,享年 61 岁;而《福尔摩沙岛的过去与现在》,是他在 31 岁
就完成的大作!“跨界人生”已不足以形容他 --“碾压式的精彩”--是我能想到最
贴切的形容词 XD
本书上半册的主题,是更替的政局与接连的战争,个人感觉就是本四平八稳内容详实的历
史读物;而到了下半册,他开始科普台湾的经济作物与矿产,就可真看得出作者下了非常
大的考证苦功,相信很多资料不只是他“查出来”的,更是他“踏出来”的--
※ ※ ※      ※ ※ ※
“东都明京,开国立家,可为万世不拔基业。”--南明.郑成功诏谕
“福尔摩沙人对朋友和盟友非常忠实,一点也不奸诈。他们宁可舍命或自己受苦,也不愿
出卖他人,使别人受到折磨。”--荷兰.甘迪留斯牧师(摘于《大航海时代的台湾》)
※ ※ ※      ※ ※ ※
--[丰饶的福尔摩沙--茶、糖、盐、米、樟脑与矿产]--
《贸易打造的世界》中,有简单提到台湾的制糖业,因为当权者的政治盘算,而没有像东
南亚许多其他地方那样“全岛制糖”--导致严重的环境破坏--算是非常的幸运;而阅
读本书后,我发现台湾没有步向悲惨结局,更重要的,是因为台湾有着丰富的地理环境。
台湾横跨北回归线,南北气候迥异,又拥有着包含海岸、平原、丘陵到山脉的多变地貌,
因此若把台湾规划成某个“单一产品”的生产区,既不聪明也不实际,据本书所言,当时
台湾“茶”(54%)的出口总值可是比“糖”(36%)还高呢!
随着地理大发现与航运成本的下降,台湾宝岛,逐渐在世界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1﹒茶:“乌龙茶”是当时台湾最受欢迎的商品,尤其受到美国人喜爱,在 1896 年,台
湾茶外销总额甚至还超过整个满清国的茶叶外销量!
制茶是一个广需人手和丘陵土地的产业链结构,所以即便到了日治时期,还有很多从大陆
闽南地区跨海而来的年度雇工,宛如候鸟春来秋去。台湾种茶区域远小于稻米与甘蔗,然
产值远超过其他作物,在英国印度和锡兰地区红茶低价抢市的况境下,仍能做到“差异化
”而站稳较高端的茶品市场。
2.糖:蔗糖是所有出口农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且使用劳力最多的,外销产值占全台第
二;台湾中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尤其是台南地区,产出全台最高质量的蔗糖

台湾蔗糖外销到大陆、日本、加州和澳洲,但后来遇到毛里求斯、夏威夷和西印度群岛等
地的制糖业挑战,市场萎缩到只剩下日本本岛--幸好日本的国力持续上升,对蔗糖的需
求量也上升--回头来说,日本政府看到台湾蔗糖的市占率萎缩,也不太可能去推动“全
岛制糖”吧(后续倒是有出现“米糖相克”事件)。
3﹒盐:台湾制盐业开始于明郑时期,在南台湾的嘉义布袋、台南安平与高雄盐埕等地生
产量最多,且生产成本只有日本本岛的四分之一,因此也是日治时期重点扶植的产业,政
府端希望能借此摆脱对国外如满清和德国岩盐的需求,达到日本国内的自给自足。
4﹒米:由于本书付梓时,稻米并不是产量足以外销的农作物,所以本书对此的着墨不多
,仅有提到日本已成立台北农改场,尝试在育种、施肥、机械农具等各方面进行努力,让
稻米产值得以提升,也有引进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作物,如番薯、玉米、小麦等进行试种

《贸易打造的世界》提及,由于日本本岛对稻米的需求,所以台湾的中南部平原,才没有
全都拿来种甘蔗,后来八田与一所兴建的“嘉南大圳”,进一步地让稻米的产量大增,好
吃又便宜的“蓬莱米”倾销日本,甚至还引起日本本岛农民和米商的抗议呢!在侵华时期
,日本本岛的粮食几乎都是靠台湾稻米所支撑的。
5﹒樟脑:樟脑与其它农作物不同,要在原住民所居住的山区开采,又需要伐木,因此要
直接跟部落居民(生番)打交道;达飞声先生在本章卷首就开门见山地说“樟脑问题就是
生番问题”!
在满清官员只看收益不讲诚信,汉人只会毁林而不造林的情况下,原住民的不满日益加剧
,后续“出草”的次数也随之大增;在 1898 年,单就日本官方统计到的攻击次数就有
303 次,造成 635 人伤亡 QQ 日本领台后成立“垦抚署”(后裁并为辨务署第三课),
想要开发山区也同时安抚生番,但到 1930 年仍爆发严重的“雾社事件”,看来管理成效
还是不彰 >_<
台湾樟脑世界第一,曾占世界总产量的七成,若再加上日本本岛的樟脑,已达到全球樟脑
市场的垄断地位,用途广泛,可用于医疗、塑料、香料、肥皂、杀虫等,甚至诺贝尔所研
发的无烟火药都需要樟脑!但后来德国工程师开发出化学合成的人造樟脑(化龙脑),而
美国杜邦公司达到量产后,人造赛璐珞独步全球,自然樟脑因此式微。
6﹒矿产:台湾产金、煤、硫磺,甚至还有天然气和石油(是的,不用跑到太平岛,台湾
本岛就曾经产油喔 ^.<)!九份和金瓜石的采金区,吸引了曾前往加州和澳洲的大量淘金
客蜂拥而至,满清时期是按人头收取淘金税(当然其中大部份都被官员贪污掉了 @@),
而日本政府则是把主要矿区承包给日籍的企业(九份属藤田组,金瓜石属田中组)。
煤矿在全台都有丰富蕴藏量,但煤床多半品质不佳,表浅煤层很薄,煤炭蕴藏量少,中间
煤层太深开采不易,故只有山田煤矿会社在北台湾枋寮有较大的产出;硫磺的主要产地也
在北台湾,尤其在北投的磺坑,生产品质不差,但比起世界硫磺主产地西西里岛的磺坑,
规模还是小很多。
※ ※ ※      ※ ※ ※
“对于喜欢研究多少根火柴一根接一根排起来足够环绕世界一周的学者来说,或许也会想
研究--取得一盎司的樟脑需要流几滴血。”--《第 24 章:台湾樟脑业》
※ ※ ※      ※ ※ ※
--[日治时期台湾五大家族]--
书中提及的各种产品,几乎都能看到达飞声先生的主线论述--在满清腐败无能的管理下
,严重降低了台湾经济的产值!反复无常的政策,不只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也
让花钱投资的洋人无所适从,甚至愤而起兵相抗;贪婪无餍的官员,为了一己之私利,欺
上瞒下,挑弄汉人与原住民间的不和,进而产生了很多本可避免的血腥斗争 QQ
到了日本全面进驻台湾,原本台湾人所担心的战后动荡与经济大萧条并未出现,日本政府
宣布第一年不课征任何税捐,且后续规范出的税金,也比满清时期的严苛税率来得合理许
多--更重要的是吏治清明--因此台湾贸易额不降反升。
在满清时期,很多“台湾制造”都有偷斤减两的问题(爱耍小聪明的台湾人还真是一脉相
承啊),如在高档乌龙茶加进劣质茶叶和粗枝,蔗糖当中混杂糖渣与砂石,樟脑里渗入海
藻、藤水、米粉、番薯粉、砂岩粉甚至未融的白雪(太天才了)!日本政府上台后,严格
规范出口物资的品质,因为要赚长远钱,还是要靠口碑--在整体品质上档次后,台湾的
商品地位也随之提升。
日本政府接下来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交通问题;而台湾在地家族,就在这两方面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或者换个角度说,这些家族借此而积聚了巨大的财富。
日治初期,日本政府在台湾曾短时间实行过全面国营模式,但产能低下(就连自律性高的
日本人也无法扭转“民营优于国营”的铁则啊 @@),因此引入日籍民间企业,但在地缘
关系上,还是需要与汉人配合,因此就扶植了各地的豪族,来进行开发与生产。
台湾五大家族由北到南依序为--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雾峰林家、鹿港辜家和高雄陈家
。其中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和高雄陈家早从满清时期开始,就各自是一方之霸,雾峰林家
独占樟脑专卖,高雄陈家配合“米糖王国”政策,而板桥林家更是中国三大钜富之一,在
北部可说是包山包海,喊水水结冻。
鹿港辜家因协助引日军入台北,“无血开城”而起家,在日本政府的青睐下,获得许多商
品的专卖权;基隆颜家原本就是北台湾的在地采矿家族,后与日本企业配合,大量开采金
矿与煤矿,被称为“炭王金霸”。
从地图上可看到,除了雾峰林家因为从事樟脑生产,因此在中部发迹,其它四大家族都是
处于靠海区域,而且都是在重要的出海口,我认为是由于“贸易节点”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的关系。
台湾物产丰富,但很大的问题是全岛没有一个足以吞吐远洋航舰的优良大港,《台湾茶业
》章节中就有提到,台湾的茶叶需要用小船从淡水运到厦门,或是从基隆运到神户,再转
搭大船运到其他国家,也因此垫高了运输的成本;日本人努力疏浚基隆港并加强其周边交
通建设的同时,也在北中南各港口给予几个大家族“产品专卖”的权利,这样政府后续只
需跟这些家族收税,兼具了民营的灵活性及管理的便利性。
当然,各大家族从中的获利,想必也非常惊人,某几个家族迄今仍是把持着台湾的民生经
济;白云苍狗,当权者从满清、日本,一路到国民政府,家族,始终屹立不摇。
※ ※ ※      ※ ※ ※
“像板桥林家等少数百万富翁拥有广大的茶园,系以“佃租”方式租给茶农,算是例外;
大部分都只是拥有二到五英亩茶园的小农。”--《第 23 章:台湾茶业》
※ ※ ※      ※ ※ ※
--[站在历史拐点的台湾]--
达飞声曾随台湾总督访问日本,拿过五等旭日勋章,还受天皇召见,不免有“御用记者”
的嫌疑;这本由美国人来写台湾的大部头书籍,在日本治台的第九年,于伦敦出版,也很
有在列强之间替日本粉墨的意味。而作者在本书当中,字字斟酌的实证精神,以及隐隐跃
然纸上,对台湾这方水土的热爱,仍然让我非常佩服!
在历史的轨迹上,福尔摩沙岛的过去与现在,就是政府(不只有过一个统治者)、洋人(
也不只一个国家)、汉人(当然不只一个族群)以及生番与熟番(同样也不只一个部落)
,各种势力之间,不断相互竞争与妥协的过程。
选举方止,政党交替,几家欢乐几家愁之余,也看到在各族群之间,又再一次被撕裂的深
深创口;从本书中可知,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台湾一直就是面向全世界,所谓的“台湾制
造”,也都不断与全世界各地的物产作搏斗!或许目前台湾主要的经济命脉是“硅盾”,
但这并不代表台湾宝岛没有其它可贵的资源,政府要做的,该是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
良好环境,让台湾人能走出去。
堂堂正正、昂首阔步地走出去。
在讨论“两岸观”之前,我们台湾人,应该思考更广泛的“国际观”--我们不能只盯着
另一只角--在历史的拐点上,我们,必须看得更高更远。
※ ※ ※      ※ ※ ※
“笨蛋!重点在经济!”--美.克林顿
“民主是很糟糕的制度,但比任何其它存在过的制度都要来得好。”--英.邱吉尔
※ ※ ※      ※ ※ ※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8-12-01 21:53:00
谢谢分享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8-12-01 22:19:00
感谢支持喔:D
作者: recorder1989   2018-12-01 23:38:00
推推
作者: emile1224   2018-12-02 00:18:00
谢谢分享
作者: domolo   2018-12-02 08:28:00
谢谢分享
作者: riddlerkuo (龙卧亭)   2018-12-02 09:17:00
推!!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8-12-02 09:49:00
感谢大家的肯定 本篇算是把今年征文的经济史和国际观两个轴线做收尾 当然因为截稿时间和篇幅关系 某些想谈的部份没能细谈 (像是"比较效益"和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
作者: ag688796 (imsherlocked)   2018-12-02 09:52:00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8-12-02 09:53:00
内容中某些名词可以点击blogger的超连结或是搜寻书版看看前文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悦读 也希望能给我宝贵的指教:D
作者: kingofu (阿奇)   2018-12-02 11:52:00
为何总要在岛内传播 外人对台人的丑化语言 (日人清朝)贪生怕死 男无情女无义的 辱台字眼 看了就"倒弹"这些说法有 大量科学研究 在背后支持吗?我们无力控制外人嘴巴 但心态行为 应加以拒绝 严词以对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8-12-02 19:19:00
首先十分感谢楼上的指教,但您给我扣上“传播外人辱台言论”的大帽子,实在消受不起@@不知道您是否只有看到第一段引言就怒END了,我在第二段引言引用了荷兰牧师和郑成功对宝岛台湾的大力赞许,当然这两段引言中的片面评价,都无法代表该朝代所有人的看法--即便那个人的官再大,名头再大--我相信荷治和明郑时期,也会有否定台湾的人,而满清和日治时期,同样也有肯定台湾的人~~ 读历史,就是要鉴古知今,我想我们应该坦然直面曾经发生的过去,才能真正如敝人于文中所说“堂堂正正、昂首阔步的走出去”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希望台湾更好!
作者: jyekid (会呼吸的痛)   2018-12-02 20:03:00
李鸿章那句有点疑问 来源目前不明吧 但坊间那样流传不会感到意外 反正歧视来歧视去的 也不是第一天了
作者: armchair (apriority)   2018-12-03 00:38:00
作者: kingofu (阿奇)   2018-12-03 14:16:00
佩服fadeev的雅量 我相形见绌。我的立场是 褒贬台湾的言论 褒的听听就好 就像有人称赞我帅气善良一样 至于贬的我就会请益到底 有何理由支持 如果没有大量科学研究支支持 不要随意贬抑他人或他族赞美的话 随意讲随意听 批评的 就要拿出真凭实据 外人贬本族也就这样 我族不必帮忙宣扬那些无科研基础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