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好读版 + 书评者朗读: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129cul001/
【黄宗洁书评】
带着创伤向前走──《那些美好的人啊:永志不忘,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
悲伤的人迟早会落得孤单,那时他的悲痛还没有消失,或者已经不允许他再谈仍然占据他
全部世界的那点事了,因为那个痛苦的世界让人难以忍受,无法靠近。他发现对于他人来
说任何不幸都有期限,没有人习惯凝视痛苦,那种场景仅在短时间内可以容忍。
(《如此盲目的爱》,页56)
不幸有没有期限?乍看之下这是个奇怪的问题,没人会为不幸与悲伤订下复原时程表;然
而事实是,对于任何非“切身之痛”的灾难,社会集体遗忘的速度总是如此迅速。我们希
望别人尽快从创伤中“走出来”,不愿看到他们长期“耽溺”于伤痛之中,因为那些灾难
的记忆往往令人不安、不想记起,更不愿想像它们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当灾难
的受害者不符合社会“放下伤痛向前走”的期待,同情与理解就有可能慢慢转变为冷漠与
不耐。
这正是何以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前往济州岛的世越号船难发生后,社会舆论在很
短的时间内,就已出现各种反弹的声音:“他们要的只是钱”、“他们凭什么能享有优待
,予取予求?”(注1)等网络留言不时可见;或是认为投身救援的民间潜水员必定得到
高额薪资,只说自己“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伤害,可是对报酬都只字不提”(《谎言》,
页23);甚至有少数极端人士在光化门广场上,以暴食来表达对静坐绝食的罹难者家属之
讽刺(《谎言》,页180)。
然而,灾难的受害者从来不只是新闻报导中的数字,灾难的持续时间更绝非仅止于世越号
逐渐沉入海中的那数十小时。根据媒体报导,这起悲剧共造成304人罹难,172人生还,但
获救的檀园高中副校长,两日后在珍岛室内体育馆附近的野山松树上吊身亡;某位生还船
员的女儿,因父亲弃船逃难行径带来的压力而自杀;小说《谎言》当中民间潜水员罗梗水
的原型金冠灴,来不及看到书籍出版,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还有无数生还者与罹难者的
家属,在创伤记忆中浮沉。“我们大人活到这岁数,到现在才参加几次丧礼而已;我的孩
子才18岁,已经奔了数十次的丧。”(注2)不安、不明疼痛、放弃原本的人生规划、父
母为此辞职照看孩子……是这些生还者家庭的新日常。
.有些人的生命从此永恒地停留在那一天
这些人,都是在灾难“之后”仍在事件中的人。灾难将受害者以不同形式卷入,有些人的
生命从此永恒地停留在那一天,但对于幸存者、罹难者家属与救援者而言,事件从未结束
,如同赖香吟曾说过的:“见证何其沉重,我到底见证了什么,不弄清楚,简直时时有灭
顶的恐惧。”(《其后》,页68)如果说《谎言》是作者金琸桓试图透过见证者的记忆,
将沉入海底的世越号事件真相重新挖掘出来,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又为何会发生,并
对造成这一切的韩国政府之强烈控诉;那么这部《那些美好的人啊》,就是他对仍身处灭
顶恐惧中的见证者,温柔的陪伴,是对他们见证的见证。
某意义上来说,《那些美好的人啊》是一部关于“余生”的故事,关于那些活下来的人与
被留下来的人,(该)如何继续活的故事,是关于心愿与遗憾的故事。但它绝非那类盲目
鼓吹坚强乐观、面对创伤的励志系“失控正向思考”作品,相反地,小说中许多角色其实
不知如何活或甚至不想活了。〈r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篇小说中,曾参与救援的民间
潜水员崔真泽因为严重的后遗症,不愿高额的洗肾医药费连累女儿,因此决定上吊自杀。
但乍看之下有点荒谬的是,他却为了如何找到一棵合适的树陷入了苦恼,于是他开始查阅
图鉴与网站、每日利用登山散步物色树种、挑选高度、粗细、视野都符合理想的树,再细
细选购颜色低调的梯子、轻便又易打结的潜水塑胶管……好不容易一切就绪,一位罹难者
奶奶临终前想见潜水员一面的心愿,却硬生生打断了他的计画……
对于读过前作《谎言》的读者来说,很容易联想到小说中的崔真泽,有着金冠灴潜水员的
影子。相较于在真实生活中自杀身亡的金潜水员,金琸桓安排真泽的行动失败,毋宁有着
用小说抚平现实缺憾的意义,但除此之外,他其实也透过真泽的谨慎、心软、和寻死之际
仍选择救人的种种行径,让读者去感受与思考,是什么样的创伤经验,让这样的人不想/
无法活下去?
.“走出创伤”宛如对受害者的背叛
另一方面,无论是幸存者或家属,这些被留下来的人,许多时候会陷入强烈的罪恶感和无
力感,“走出创伤”宛如对受害者的背叛,这让他们选择将自己持续抛掷在痛苦之中,如
同记者杨虔豪在本书导读中提到的,有罹难者家属表示:“太难过而试图自杀的父母实在
太多,他们都得接受创伤治疗……但也有当事人担忧,这样对孩子经历的痛苦与思念会减
轻,因此不愿接受治疗。”(页280)就这个角度而言,《那些美好的人啊》其实也是一
种创伤治疗,提供了“带着创伤向前走”的多种可能。
我们过去所熟悉的悲伤疗法,总是鼓励当事人尽早“走出”哀伤。《那些美好的人啊》里
面的许多角色,则相当近似珍妮‧斯皮迪(Jane Speedy)在《叙事研究与心理治疗》中
提出的,对于传统创伤处理之普遍信念的“怀疑”立场。不同于那些主张和悲伤“达成协
议”、完成告别且“从此出发”的论述,Speedy主张“将我们个人的失败建构为可能的反
抗”(Jane Speedy,页187)她认为在丧亲之恸的习俗与论述中缺乏的,正是对于继续发
展我们与逝者关系之邀请。(页195)也就是说,如果对生者而言,持续思念以及“在事
件之中”就是他目前继续活下去的办法,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将这种“试图走出悲伤却失败
”的过程,视为一种面对甚至抵抗创伤的方式?
因此,小说中的每个角色,似乎都以某种仪式性的行为,拥抱各自的哀伤:朴在叙的母亲
在事件之后得了失语症,但其实她“一直都能说话,只是不想开口罢了”(〈寻找〉);
车正煦的父亲坚持取得他的登机证,并且在护照盖上出境章,因为只要“这本护照在没有
盖下入境章前,就代表他正在环游世界”(〈不回来就是最棒的旅行?〉);尹贤真为了
理解在二十九岁的年纪殉职的老师,希望用自己的人生填补老师留下的空位,立下了在二
十九岁时要回到母校任教的心愿,尽管她“只有二十九岁要返回母校任教的目标,却没有
在接到任教通知后到底该做些什么的计画”(〈济州岛来信〉);卢京浩不顾膝盖的伤,
为曾经协助过罹难者家属的宋律师助选,在竞选活动的最后一天,他穿着哆啦A梦的玩偶
装,在樱花树下祈求任意门带他回到沉船前的那个晚上(〈赢了的人们〉);沈承泰在船
难时被同学林灿宇所救,在船难一千天之后,他代替灿宇送了那条他们曾经讨论过却来不
及买的,要送给妈妈的橘色围巾(〈心留在这里〉)……
.邀请读者成为那绝望者身边守护的人
事实上,这些行为没有任何一项改变得了现实,也未必真能带来心灵上的抚慰,一如那位
再怎么呐喊著任意门,也无法穿越时空的哀伤父亲。但这些近乎仪式的行为或选择,仍有
其重要的意义,因为那是他们记忆的方式,是他们与逝者沟通的言语,是他们“失败的抵
抗”。而这一个个与创伤共处的故事,就有可能汇集成力量。因此,金琸桓在访谈中说,
这部小说里的故事,是试着在“陷入绝望的人身边安排另一个人,守护那个独自陷在绝望
中的人”(见文末影片〈新书剖析篇〉),透过这样的守护与陪伴,或许就有可能慢慢稀
释那无边的绝望吧,当“八个人身边又多了八个人,然后又再找来了八个人。那瞬间就算
充满残忍与痛苦,充斥着再也无法挽回的悲伤,那怕是跨越了生死的界线,……他们可以
成为黑暗中守护彼此的防风林。”(页258)
因此,整部小说的最后一篇,安排了小说家卓侮辱与编辑琴昭珍的故事。卓侮辱因书写船
难而陷入了自己是否在消费灾难的自我怀疑,昭珍则以刚去世的老作家的一段话安慰他:
“要挺过巨大的痛楚,熬过沉重的悲伤,其实不需要同等的喜悦,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喜悦
就足够了,所以不必去寻找什么了不起的快乐,‘走到那些受了伤的人们身边,去分享你
的小喜悦吧。’”(〈小小的喜悦〉)这几乎已经是白话版的“作者的话”了,是金琸桓
的留言与邀请,邀请读者成为那绝望者身边守护的人。
但守护的前提,或许仍是对于悲伤与痛苦的记忆。如同全书第一篇〈眼睛〉里,那位自称
“眼睛蒐集家”的生还乘客“我”的叙述:一位将救生衣让给朋友的女孩,在沉船前与他
视线相对,但随着船体快速倾斜,一切救援都已无望:“我无声的注视她的眼睛,那对瞳
孔就像又大又圆的黑洞稀释着我。……我的眼泪落下,滴在她的眼睛上。……而我唯一能
做的只有低头望着她,把她的眼睛存进心里。”但也因为那一双仍沉在心底、存在心里的
眼睛,因为那曾经交叠过的眼泪,因此不会遗忘,也不该遗忘。
---
书评者介绍:
黄宗洁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系学士、国文学系硕、博士。长期关心动物议题,喜欢
读字甚过写字的杂食性阅读动物。著有《生命伦理的建构》《当代台湾文学的家族书写─
─以认同为中心的探讨》《牠乡何处?城市‧动物与文学》《伦理的脸──当代艺术与华
文小说中的动物符号》。现任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副教授。
---
世越号事件对于韩国人是敏感的事情,它牵涉的部分实在太广了。
除了政府、社会舆论之外,这本书从被留下来的人的角度来谈这个故事。
到底要怎样的方法才能够治疗这些被留下来的人、治愈他们心中的创伤,
黄宗洁认为这本书就是一种创伤治疗,希望真的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