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第五项修练》读后感

楼主: SeptemberV (暖枫)   2018-11-14 20:22:03
网志版:https://vanillahsu.pixnet.net/blog/post/260299629
成为组织的一份子,是大多人选择的工作方式,只是,学习型组织真的可以运作吗? 我很
好奇怎么做,也很疑惑真的可以吗? 于是,我开始阅读它。
这本书很有份量,包含理论阐述、学理架构,更加入了实务探讨与汇整,足够让自己的大
脑全面认识这个主题。
摘要:
首先,我们需要先认识第五项元素─系统化思考(system thinking)。也就是学习看系统
背后的结构,而非看事件,并且明白因果环环相扣,是动态性地。但是,系统有自己语言
的利基,分别是“不断增强的回馈”(类似雪球效应)、“反复调节回馈”(稳定与抗拒的
来源)和“时间递延”(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差距),我们可以从辨识“系统基模”(systems
archetype),如作者提出的两个常见的型态─"成长上限"&"舍本逐末",认识系统存在的
模式,并透过观察变化的全程,来找出杠杆解─核心问题,才得以从根本解除危机。书中
透过啤酒游戏的模拟,试图让读者站在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之间做决策,对比之下,
更可以明白缺乏系统化思考,可能产生的连锁效应。
再来,回归到前四项元素─【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结合抽象的上层目标与具体
、可描绘的愿景,运用创造性张力,让目标和愿景驱动自我】、【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透过反思和探询,正视自己说vs行的理论,然后辨认出自我
跳跃式推论,透过左手栏写下内心通常不会说的话,以开诚布公探讨问题,才能建立开放
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这是由组织层面开始架构学
习型组织,所需面临的第一个课题,由领导者身体力行,开放讨论愿景,逐步凝聚团队能
量】、【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前提需要开放团队讨论、成员相信彼此有默契,并认
同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然后运用深度汇谈及讨论的方式,推动持续性运作】
最后,透过笔者汇整过去许多组织推动上的案例,不断思考思考实务上的可行与领导者角
色之核心概念等。并延伸于全球化议题的系统性思考,包含气候异常、粮食系统...
过去,在组织中,总觉得学习的氛围,很难推动且持续运作,读完本书后,更深深认同这
个想法,但各式的案例让我有信心,学习型组织是可以运作,而且持续发酵的,我们可以
透过基本的原理和书中的概念,找到适合自己所处组织的独特方法,唯人,很重要,因为
自我超越的要素是第一个驱动力,尽管领导人再用力,没有深入"心",再多的努力,可能
回归到只是听命行事,缺发自主与延续,值得庆幸的事,书中破解了许多可能的杂力,对
于想致力于这条路上的人们,是可行的!
回到自省,曾经的自己,常在组织一段时间后,总是想不透消极的体制,可以推论的是,
我需要增进自己的系统性思考,因为当透视整体时,所会采取的决定将更贴近杠杆解,不
会在动态的生活中,产生后遗症,需要练习让自己成为活动的系统。
【书籍资讯】
书名: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作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译者:齐若兰.郭进隆
发行: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03/31
作者: balancer12 (Do Something)   2018-11-15 11:03:00
感觉很学理的书XD但挺适合现在的 政治人物或高阶人才 阅读
作者: lhsieh (不要问)   2018-11-15 23:54:00
20年前商管科系报告书,但不代表这本书不好或过时
作者: benothing (禹枫)   2018-11-16 01:21:00
曾经有幸上过一趟第五项修练的课,实际玩啤酒游戏真的蛮好玩得,虽然结果很惨烈
楼主: SeptemberV (暖枫)   2018-11-16 21:59:00
嗯嗯 虽然初版是很久远了 但我看的是今年三月改版的内容增加很多这十多年来的实际案例讨论 更完善理论架构虽然没玩过啤酒游戏 但看书的描述 感觉真的很难跳脱
作者: Adnachiel (星灿初雪)   2018-11-20 01:25:00
考公职念行政学会提到这本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