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宗与墨索里尼》俗世与宗教的分与合。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18-10-10 10:32:55
http://0rz.tw/kHhjm
梵蒂冈做为世界最古老的政治与宗教机构,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无疑的,它是四世纪
后的罗马帝国的一个缩影,其体系、架构,都是以其为范本而设计,其权势在中世纪更是
足以号令西欧。尽管如此,它终究也难逃历史的宿命,如今梵蒂冈的政治色彩逐渐褪去,
更加认真的扮演其宗教角色。尽管如此,它依然是个充满著权力与算计的阴谋之地。本书
,则是要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一段对宗座来说,不甚光彩的往事。
初次见到本书,是在一间小型图书馆,它的英文版静悄悄的躺在架上,看上来很新应该没
什么人借过,我会注意到主要是因其主题,后来听说要被引进,就密切关注,等书一出,
就立刻买来拜读。
十九世纪末的欧洲民族主义兴盛,分裂已久的德意志、意大利先后统一建国,其中,后者
面临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是,该如何处置教宗国。虽然最终不可避免的还是被吞没
了,但也因此,新生的俗世政权跟古老的宗教机构从此誓不两立,意大利的天主教徒陷入
了两难的困境之中。
这个局势到了二十世纪初,新任教宗庇护十一世上任后,开始产生了变化。这位教宗,按
照作者的说法,是一位固执、专断独行、重视权威的掌权者,尤其痛恨共产主义,对于当
时西欧忽视左派的威胁感到十分痛心跟担忧。而此时,墨索里尼利用意大利在一战后面临
的民主失败困境中崛起,毕竟人们总是容易被强权的花言巧语魅惑,情愿牺牲自由去换取
“稳定”,殊不知这跟吸毒一样,见效快但副作用高。总之,这位法西斯党的领袖开始在
罗马踏上其独裁之路,很快就吸引了教宗的目光。作者说,这两人在某些特质是很类似的
,或许他们就是一类人,更重要的是,都反共。(就先不管墨索里尼早期是怎么靠社会主
义起家) 很快的,他们发现了彼此有合作的条件与需要,便开始了这条不归路。教宗反对
民主,他需要一个强人领导世俗政府反共,而领袖需要替他的权力找更多的合法性基础,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著名的《拉特兰条约》就这么替梵蒂冈的现代地位定型。
熟悉中世纪史的读者其实不会对这样的结合感到意外,自查理曼以来,宗座跟神圣罗马帝
国皇帝的关系亦不过如此,但英国学者詹姆士‧布赖斯曾指出,历史上政教领袖能合作无
间的例子不超过一只手的手指头,很不幸,庇护十一世跟墨索里尼不在其中。很快的,梵
蒂冈跟罗马就因为一些歧见产生裂痕,特别是领袖越来越展现帝国主义倾向及向德国靠拢
的反犹反人类罪刑。最终,庇护十一世在临终前,决定要跟墨索里尼撕破脸,但这被他的
继任者庇护十二世给挡下了。或许他觉得说,你蒙主宠召一了百了,我们活着的人可不想
白白背锅,不管怎样,作者虽然没有解释太多,但他清楚的指出,比起来,真正跟法西斯
、纳粹独裁政权纠缠不清的是庇护十二世,而梵蒂冈对此还讳莫如深。这位教宗,也像日
本天皇昭和那样,躲过了俗世的究责,依然保持其圣洁地位直到最终。
再次强调,考虑到中世纪的往事,熟悉历史的读者本不该对宗座跟法西斯领袖有此合作感
到意外。存在于梵蒂冈的天主教教会就像是四世纪的罗马帝国的幽灵,它的架构体系都是
从这个古老政权复制而来,教宗高高在上的一如皇帝般执掌权柄,只是宗教的一些光辉蒙
蔽了人们对其本质的观察。只要了解到这点,今日读者看待梵蒂冈的一些外交作风,与海
峡两岸的纠葛,便不难猜透其可能的举动了。
本书作者大卫‧I. 科泽是意大利研究的教授,政治史、梵蒂冈及犹太人都是其专业领域
。《教宗与墨索里尼》为其夺得了普立兹奖的肯定,其内容不枯燥,叙事详实,对这段故
事有兴趣的朋友当会读得津津有味。当然,简体版表现出色,译者功不可没。不过内文有
几个小错字,编辑得多上点心。
PS:之前去了一场国际巡回的回头书展,捡到了一本比简体版还便宜的英文版,感觉挺妙
的。
作者: ams9 (大发利市)   2018-10-10 11:51:00
谢谢分享
作者: kantantantan (专发优文)   2018-10-11 12:1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