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真实温暖的陪伴《小儿子》跨界创作计画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18-10-09 00:52:44
真实温暖的陪伴,最有力量──《小儿子》跨界创作计画
文/郭慧 摄影/Terry Lin 图片提供/梦田文创、故事工厂
继《书店里的影像诗》多元转译台湾独立书店文化,今年夏天,梦田文创又以骆以军散文
《小儿子》为IP,推出含括动画、绘本、舞台剧、主题书店的“《小儿子》跨界创作计画
”,表现真挚的亲子之情。我们邀请到梦田文创执行长苏丽媚,分享这段与《小儿子》的
温暖相遇。
采访之前,原以为会见到一位气场强大的女王,对“《小儿子》跨界创作计画”的发想、
经营、获利侃侃而谈。毕竟,这可是梦田文创首次以本土文学作品为创作IP;幕后操盘手
更是台湾IP女王苏丽媚。任职三立电视执行副总经理时,她曾一手打造《下一站,幸福》
、《败犬女王》、《犀利人妻》等脍炙人口的戏剧,是台湾电视圈喊水会结冻的“偶像剧
教母”;创立梦田文创后,她更多角化经营原创IP,甚至将本土IP推展到国际影展和影音
平台。然而,这次采访没有霸气女王,只有一位真诚温柔的妈妈,坚定地柔声述说著,自
己如何因《小儿子》而感动,又如何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来自《小儿子》的温暖陪伴
任职三立电视执行副总经理时,工作繁忙的苏丽媚聘请保姆、家教教导小儿子,却往往在
推开家门时,见到成绩欠佳的儿子正在挨打。“有一天他问我‘妈妈,我是不是很笨?’
”听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苏丽媚轻柔平稳的声音
中微带激动,“没想到我的孩子因为这种情形,躲到边缘角落,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的。
从这时候开始,我便决定回到孩子身边。”然而,孩子的改变并非立竿见影,而《小儿子
》正是苏丽媚滴水穿石时,最温柔的陪伴。
其实《小儿子》是由作家骆以军的“脸书文”集结而成,主角多为古灵精怪的小儿子。他
看似散漫却有着无比真诚的灵魂;异想天开的发言,不仅常让作家父亲哑口无言,也一语
惊醒俗世众人。而对于苏丽媚而言,从作家父亲角度书写的《小儿子》就像是一位朋友。
“它可以理解我,或是跟我分享自己跟小儿子的互动。我不能说这本书教会了我什么,但
是它陪伴了我。”这份陪伴不只疗愈了苏丽媚,也让她开始思考,或许在忙碌的现代社会
里,需要《小儿子》的不只有她一人。
与孩子一同成长
“大家长期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如果要改善这一切,得从最小的家庭开始。如
果家庭没有处理好,社会、国家都不会太健康。”以阅读为生活养分的苏丽媚,又以鲁迅
《狂人日记》解释。“《狂人日记》写道,有一个人走在街上,一直碰到吃人的人。这里
的‘吃人’指的是某些价值观。其实我们都已经在不一定正确的主流价值中,被形塑成某
种模样。仿佛没有按照那些价值观生活,就是一事无成的。”
惊觉大人们留给孩子一个畸形社会,苏丽媚决心从自己开始改变。“《狂人日记》文末写
道‘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她说道,“如果我们发现,孩子之后可能会遭遇某些问题,或许可以先经由《小儿
子》这种媒材与社会对话。这次做《小儿子》跨界创作计画,就是希望从父母的角度提醒
大家,我们应该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份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初衷,也让《小儿子》跨界创作计画中,从动画、绘本、舞台剧到
书店,都以“亲子共读”为考量。希望能鼓励观众与孩子一同感受、反思。而借由金奖动
画导演史明辉、故事工厂艺术总监黄致凯在动画、舞台剧上的重新诠释,观众也可以看到
导不同创作者如何借由《小儿子》,分享彼此的生命经验,并借由与《小儿子》的共鸣与
辩证,孕育出更丰富多彩的创作元素。“这些导演其实也在创作时,抛出自己最真实的故
事。”
找回真实的力量
“我觉得读者其实不需要一个华丽、美化过的东西,而是要读到那份真实。”苏丽媚说道
,“《小儿子》从文本到动画、绘本、舞台剧都是很真的。现在社会上有太多虚假的事物
。但是文本里头的小儿子,不完美却很真实,而真实就可以打动人。”这股真实的力量,
同样表现在媒材选择上。事实上,动画、绘本、舞台剧、主题书店放在商业利益的秤杆上
,往往都是亏本生意。毕竟,动画成本极高,为因应《小儿子》散文集的形式更只能做成
连载短版动画在新媒体载具播映,成本极难回收;绘本制作过程同样耗时费力,光是制作
期便长达一载,而出版市场却已萧条多年;舞台剧需要靠动机强大的铁杆粉丝掏钱进戏院
,观众群本就比大众媒体来得小;至于主题书店,在书市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更是经营
者的一大挑战。集所有“吃力不讨好”于大成,让人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推广《小儿子
》,不能选择容易获利的方式,非得这么自讨苦吃?”
“其实我们选择媒材时,完全没有思考哪种媒材比较容易获利,而是思考哪种形式比较适
合《小儿子》。没想到想完之后,发现适合的形式,全都是要花大钱又不容易回收的。”
苏丽媚爽朗笑道,“这也可以算是我们对于《小儿子》的‘真’吧!”
坚持辛苦但值得
这么辛苦地坚守着这份真诚,真的值得吗?“如果以社会主流价值观来看,我是被‘吃掉
’的人,毕竟《小儿子》并不赚钱。但是对我而言,获利不是最主要的考量。”苏丽媚表
示, “当我在这之间取舍时,常常重读《狂人日记》,或者是再去读一些书,寻找精神
力量。这也是读书的好处。”“我不想把所有事情都美化地好像很成功。因为这其实是辛
苦的。”苏丽媚说道,“其实坚持自己的想法要吃很多苦,但是这些选择的回馈, 可以
超越你吃的苦。这就够了。”就像苏丽媚的小儿子,从自卑、怕生的小学生,到会以时下
“撩妹文”逗妈妈开心的大男孩,这份转变对苏丽媚而言,很值得;至于这次的“《小儿
子》跨界创作计画”,苏丽媚微微笑道,“如果在某一个时刻, 读者读到这些东西,觉
得受到触动,就有价值了。我不知道这会在什么时候,但我相信它会发生。”
苏丽媚的真心话
《小儿子》哪一篇最令您印象深刻?
我印象最深的是〈命大的蟑螂〉。我的孩子看到壁虎时,就像书中小儿子看到蟑螂时一样
,不把它们当作讨厌的东西,反而觉得他们好可爱。对他们来说,蟑螂或是壁虎都是宠物
。这个故事借由孩子单纯的眼光,让大家看到生命的意义跟平权。
除了动画、绘本、舞台剧、主题书店外,目前有其他邀约吗?
目前接到最多的邀约来自中国,希望我们可以做《小儿子》的音频、视频。但我们认为,
小儿子至少还需要2年时间,跟读者培养一点交情,所以现阶段会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到完
整,而不会开拓太多商业运用。
https://udn.com/news/story/7232/3405928
作者: Nolan5566 (诺兰‧五六)   2018-10-09 08:38:00
然后找反对同志的演员演骆以军,真讽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