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9789571355030
不得不承认,拿到书之后我拖了一阵子才开始看,不是因为它很厚而看不完,里面的每一
篇都不长,但我很怕自己会在翻开后欲罢不能的熬夜把它看完。
事实证明,猜想成真了。
这时候就会很庆幸自己阅读速度不算慢,但事后整理笔记还是让我头很痛。
这是隔了多年之后重看村上春树的第二本书,看完《村上收音机》本想直接从第一本作品
开始看的,结果看到这本书就忍不住了,囧。
这本书共分为十种文类,幸好有这么分,否则要把眼睛从书上拔开大概会跟拔太干的隐形
眼镜一样吧!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关于人物”和“关于《地下铁事件》”。
前者刻划出村上春树非常生活的一面,一如《村上收音机》里的很多篇,且因为谈论的是
人物(通常是友人)而非太特别的主题或事物,不会有什么主观的既定印象,特别轻快幽
默。
其中,〈安西水丸只能赞美〉真的超酸的,笑翻我了,都能想像他的友人看到这篇会露出
多无奈的微笑了。
后者则针对地下铁事件,从各种面向深入的剖析其想法,由于切入点非常明确,在理解其
观点之余,也见识到一位专职作家是如何对一个主题逐步拆解与建构其论述的。
〈东京地下的黑色魔法〉根据历史脉络逐步切割阐述出目前的社会现况是如何形成的,并
进一步描述加害者可能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如何逐步推着他们走向绝望。然而
,在结尾处,村上春树将重点拉回《地下铁事件》的书写动机,我想除了观照被害者之外
,更有想表达“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加害者”的意味。
每个人都在这个社会脉络中生存著,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意外,能够懂得如何以对方需要的
方式关怀身边的人,遭遇意外挫折时能找到可以给予支持的人,为了自己与他人能与身边
的人建立各种关系。做得到这些的人,才能明白,那些受到伤害的都不是没关系的人,他
们并不是“没有脸,也没有被赋予固有的声音”,也不是“像电影上的路人一样”的人们
,他们是跟我们一样,有故事的人。
随后,村上春树在〈追求共生的人,不追求的人〉更明白说明了我们这些非当事人该如何
面对这样伤及社会根本的痛。
台湾长久以来一直不乏面对这类型议题的机会,从第一起绑架案、抢银行案,到白晓燕案
、刘邦友血案,到近期的数起随机杀人案,这些伤痕逐步的改变台湾的社会氛围,或者说
是都市氛围,防备、不信任他人,甚至排斥改变,就怕危及自身的利益、安全,甚或是习
惯。这样的氛围第一个影响到的是关注社会走向的媒体,再加上目前的血汗就业环境,因
此大部分的媒体在遇到事件时,求新求快的状况下只写出了第一直觉的报导,充满了遭遇
事件冲击下的责难。
或许他们没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每天不断在改变专注的事件,也或许人们自己也没
有意识到,我们其实是有感觉到痛的,所以逼自己麻木、逼自己移开目光去寻求无感的慰
藉,因应这些需求媒体推出更多嘻笑怒骂的新闻,因为的确是有人需要的。
于是逃避,或是用不在乎掩饰变成一种习惯,当必须面对时,就选择“排除”这个看似简
单的选项。
在这篇文章中,‘把他们当成痛来接纳,或有时是容忍──我想,这岂不就是和他们“共
生”的意思吗?’我觉得很感动,但一开始并不知道为什么感动。
现在有许多声音要人们不要背负太多的心理压力与负罪感,那很有道理,撑不住了绝对要
寻求支援。可这是有其社会脉络的。整个社会渐渐不再是个群体了。社会是一个由人构成
的群体,但并非有人就是社会,假如社会中的个体毫无接触与接纳,又如何互相帮助?一
旦决定排除某些对象,即表示否决这些人从出生到消失的过程,但会产生事件是这些看似
巧合的过程所建构而成,于是排除的当下,人们就失去了抵御类似事件发生的能力,类似
的事件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过程构成,总是选择相同的方式排除,人们就会渐渐失去判断一
些过程是否需要调适、控制与接纳的能力,无法知道自己面对的极限在哪,甚至开始害怕
自己是否随时会被整个社会抛弃。
综观整个世界局势,不正走向这样的情况吗?这些被一般社会价值观排除的人集结起来组
成了犯罪组织、恐怖份子,但要说他们真的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每个人在生命中都在寻找能接受自己的对象,在人生旅途中会突然顿悟没有人能够真正接
受自己的一切,随后便全心寻求能够接纳自己的人事物。如此说的话,那些狂热分子就是
我们身边拥有可全心全意追寻的目标的人,可组织中大部分的人不过就像社会上大部分虽
然做着无感工作但为了家人、为了活下去而努力着。说真的,假如有他人剥夺了谁的心灵
归属的话,那结果会是什么?绝望的人若没有足够的心理强度与人际支援,很容易放弃一
切,或是不甘心的想毁灭一切。
对于那些组织中的人而言,不论是意外加入、身处社会边缘被吸纳,或是因为绝望、不甘
心,大概是没机会回到一般社会了,甚至对当事人而言,说不定一开始就不觉得自己被社
会接纳。
于是不论组织明讲或心理暗示,甚至大环境给他们的感觉是:完成组织期盼的任务,或许
还能活着待在组织中,甚至被抓住了还在潜意识里想着这时候假如不继续忠于组织,就算
活下去也无法回到那个组织生活了。试着把“组织”换成“公司”或“归属”,或许就会
理解某些团体如何控制成员的心理。
其实甚至不需要去分析他们与其他人的异同,因为根本是相同的,我们都是人,需要关心
、接纳与包容,虽然能够理解对于受害者家属想除之而后快的心情,但很残忍却必须说的
是,那对整个社会是无益的,即便无期徒刑的犯人,入监之后似乎像是在浪费纳税钱,但
若社会制度是健全的,只要对犯人合理的观察与研究,对于改正社会上许多层面会有更大
的帮助,因为除了这些已经做出不可挽回的悲剧的人,其他的研究都没有任何确切的结论
,他们自己对其生命历程的诠释提供了人类不再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
或许每个人都知道如何让恐怖的事件不再发生,但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比起直接让
某些人事物消失,其他做法不会太麻烦了吗?干涉陌生人的生活,自以为是的强加所谓的
“正常”会比较好吗?可是,既然已理解到没有“不相干的人”这件事,难道活在共同拥
有“把麻烦都排除掉”这种信念的群体,不才是最可怕的吗?两难之下,我们究竟能够做
些什么呢?
村上春树在最后的〈寻找有血有肉的声音〉提供了答案,文中提到“对了。我们在某种意
义上是孤独的,不过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孤独”。对于许多身上充满千丝万缕重要关系线的
人大概是生来就能明白甚至会觉得这是句废话,这也是有些老人家会说“那种会想太多的
人就是太闲,忙一点根本没时间想什么孤独不孤独”的原因。
但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缺乏重要关系线了,说真的,数数除了工作上的联络一定会有人回
应之外,确定讯息发出一定会在一段时间内回应的人有几个呢?当一两天没消息会主动联
系的有几个呢?然而,假如我们一直关注著自己,想着上述提到的问题,绝对会感到万分
的寂寞,因为每个人总有些希望有回应却总是已读不回甚至不读不回的人。
学习走入并相信这个社会吧!许多人或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正在为这个社会做某些事,不论
是住宅、薪资、医疗这类关系著每个月生活的事,运动、偏乡、教育、法律这类几年内会
产生影响的事,或是环境、生态、保育、气候变迁这类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事,总是有
人正在关心与投身其中。
想要感觉不孤独,想要相信这个社会,就必须手伸出去,做出关心的举动,去听去看正全
身心投入议题的人们如何处理我们关心的事,甚至可能会发现自己只需举手之劳便能解决
这些议题中需要双重或复合式专业的问题,而这些故事绝对会让人变得更坚强、更快乐。
一旦这种以监督后信任的氛围形成,被边缘化的群体将受到关照而能够知道如何取得支援
,说到底,我们不是在帮助他人,而是帮助自己更稳妥的生存下去。
假如要从本书挑其他印象深刻的句子,排除引用的名人名言,我很喜欢他在“致词.感言
等”中〈周围应该还有很多〉所写的“我们小说家该做的事,是从各自的观点,将那固有
的场所就算一个也好尽量多找出来。在我们周围应该还有很多我们能做的事,只有我们才
能做的事。”
我想,不论是否真的存在“天职”,若能对目前手边工作与达成中的理想富有使命,知道
所作所为的目的与目标,那就是幸福了。
另外,强推“关于音乐”的〈看见挪威的树没看见森林〉,看完当下我竟然愿意把书放下
去找Norwegian Wood来听啊!都不知道是因为村上春树还是约翰.蓝侬了。
最后,村上春树真的是一位很迷人的阿伯。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