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列宁论托尔斯泰
http://paratext.hk/?p=857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文学的爱好者。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拉法格(Paul Lafargue)回忆说
,马克思曾打算完成他的大作《资本论》后,全力投入为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
)的一系列著作《人间喜剧》(La Comedie Humaine)写文艺评论。(1978)恩格斯也曾
经在书信里说,他认为巴尔扎克的小说是大师之作,比左拉(Émile Zola)要好:他甚
至说,自己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了解到法国的历史和社会风貌。(Engles,1981)
巴尔扎克在《夏倍上校》(Le Colonel Chabert)中写道,社会和司法就像一头梦魇,压
在主人公的胸口上。(Balzac,1954)马克思也曾借用这个比喻,说过一席话:“人创造
历史,但他不是随心所欲的去创造。他们不是按自己选择的情境去创造,而是按经历、被
给予的、由过去传递下来的情境去创造。一众逝去的世代的传统,在现世活着的人的脑中
重得像个梦魇。”(Marx,1954,页10)[1]
《夏倍上校》的主人公奉拿破伦之命参与埃劳战役,不幸在战争中受了重伤,未能随军队
回国,甚至被误报为阵亡了。当他十年后回到巴黎,发现整个社会已经跟从前不一样。曾
经是拿破伦军队中的上校,但现在连拿破伦都被流放了,妻子也跟另一个人结了婚。他的
不幸可谓是社会整个意识形态改变的结果。
虽然,最终马克思没有对巴尔扎克的小说进行深度的分析,但巴尔扎克的小说就像马克思
所说的“梦魇”,一直在他的脑中徘徊不散。不但如此,马克思的精神意向又成为了历史
所创造的梦魇,传递到列宁的思想中,使得他往后试图透过研读托尔斯泰的作品,探讨文
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列宁论托尔斯泰的文章一共有六篇,本文主要谈他1908年撰写的第一篇:〈托尔斯泰作为
俄国革命的镜〉(Leo Tolstoy as the Mirror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再以其
他文本为副。
托尔斯泰作为俄国革命的镜
读列宁论托尔斯泰的文章,首个要点可能是要知道他的论述目的。对于一般的马克思主义
美学思想而言,其实并没有所谓一个纯文学角度的论述视觉。又换个角度说,文艺批评这
类活动,背后总带有某种政治或经济上的意图。列宁当然也把握着这个要点,他这系列文
章也毫不修饰地,大谈托尔斯泰作品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它跟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关
系。
其实,〈托尔斯泰作为俄国革命的镜〉这个文章标题已经把当中的大意透露了多半:它想
要指出,托尔斯泰作品中所展示的历史和政治意识形态是那段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换句话
说,历史是艺术家创作的因由,它同时使得作品能够成为一面镜。
以上的论旨又马上引申出一个意涵,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研读,其实也是对仍品中的历史
和意识形态的研习。文学因此又可反过来成为历史的指引。文学作品和当中的历史和意识
形态是镜面的对照,因此也没所谓脱离历史语境下的理解方式。把握着这点,列宁便开始
批评一些对托尔斯泰胡乱解读的人。
先是所谓官方的理读,他们是一种粗暴式虚伪的典范,他们在昨日把托尔斯泰像狗一般追
打,而今日又把他推举为爱国主义者,背后只是为了迎合欧洲人的意识形态,这明显是没
有考虑到历史的结果。不过,列宁又接着说,这种官腔式的赞誉其实骗不了谁,真正危险
的是右翼自由派式的解读。他们对着托尔斯泰显出一副欣勤和认同的样子,说他是神的追
随者,但他们当中无一相信托尔斯泰式的神。不仅如此,他们无视托尔斯泰对社会秩序的
不批评,说到底只是把自己连系到托尔斯泰的大名,以求取得政治资本。(Lenin,1973
)[2]
列宁当然不喜欢人对托尔斯泰作资本主义式或中产式的解读。事实上,奥威尔(George
Orwell)也曾经提过这点,他说他曾经读过列宁妻子的一本小书,当中记述了列宁在莫斯
科艺术剧院看狄更斯(George Dickens)的《灶上蟋蟀》(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她说,狄更斯的中产情绪让列宁感到烦躁,他甚至看不下去,要在中途离场。(1976
)
不过,批评了官方和右翼的解读后,列宁又打算怎样理解托尔斯泰?首先,他指出了托尔
斯泰和信奉“托尔斯泰主义”的人的矛盾性:在一方面,托尔斯泰是一个把俄国人文风貌
展现得活灵活现的人,他还是世界一流文学的贡献者;在另一方面,他是个迷恋上帝的地
主阶级。在一方面,托尔斯泰对社会上的虚假与虚伪毫不留手地加以批评;在另一方面,
所谓的“托尔斯泰主义者”却是宽己严人,满口歪理。(Lenin,1967,页29)
然而,即使在列宁眼中,托尔斯泰并没有把握到当时社会中劳动阶层的角色,他认为在托
尔斯泰身上所显现的矛盾性,并不是他个人思想的结果;相反,它是如马克思所说,是在
活着的人的思想中的梦魇。而且,这个梦魇并不是偶然的结果,就如《夏倍上校》的主人
公一样,他从战场的伤痕中回到巴黎,发现巴黎风景依旧,人面全非,他就觉得有一只梦
魇压在了自己的胸口上,让他连呼吸一口气都感到陌生。列宁就说:“托尔斯泰的观点和
教义中的矛盾[……]展现了十九世纪后三分一部分,俄罗斯生活的矛盾处境。”(同上
,页29)
以上所论述的其实有一大含意,首先,政府跟右翼自由派之所以错误评价了托尔斯泰,其
一原因是他们看不见托尔斯泰的矛盾性,其二是他们在评价时并没有考虑到十九世纪末的
俄国历史,他们只是以托尔斯泰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托尔斯泰是不对的
,这不但适用于列宁所反对的人,就如列宁本人也说,以现今的角度看评价托尔斯泰对劳
动阶层的运动也是不对的。
显然地,列宁不能否认1905年的革命是一场由多方势力所促使的,这一方面是展现了社会
的矛盾性,但他又如何论述劳动阶层在当上的位置?这里便牵涉到更进一步的讨论。
托尔斯泰的镜像:革命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者马歇雷(Pierre Macherey)提醒我们,即使文学作品跟历史有着莫大的关
系,在解读一个作家的著作时,不能只看作家本人所身处的历史背景,所谓的历史真实性
并不能被化约为“自发的”(spontaneous)和“同时的”(simultaneous)的心灵状态
。(Macherey,1978,页19)[3]当中的含意是指,一个作家所写的东西本身也是历史的
结果,他所写的其实往往反映了比他本人所身处的年代更早的思潮的结果。
正因为这个原因,列宁才会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是其后1905年革命的镜,正如他也说:托
尔斯泰的作品属于1861-1904这个时期,当中结集了1905年革命的特质。(Lenin,1967
,页49)也是他其后在〈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Leo Tolstoy and His Epoch)
里说补充:虽然托尔斯泰本人把自身的文艺生涯定得比1861年早,完得也比1905年要晚,
但托尔斯泰作品所代表的是这段时期的思潮。为了说明这点,列宁引用了《安娜.卡列尼
娜》(Anna Karenina) 中的一句:“在今天的俄罗斯,一切事物都天翻地覆。”(
Lenin,1967,页60)
这里的重点一来是要指出1861-1905年俄罗斯的矛盾与动荡,以及托尔斯泰如何把小说变
成历史的一面镜。但另外,列宁为什么把托尔斯泰归类为革命前的文学家,其中很大原因
在于他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看法:文学在于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以致革命后的文学必须
要为工人阶级服务才算是好的文学;而革命前的文学在于反映社会在进入社会主义前的矛
盾。[4]不过,论及这点时,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知道列宁如何理解1905的革命。
在1905年,革命爆发后,列宁发表了〈党组织和党的文学〉(Party Organisation and
Party Literature),当中不只提到文学出版的原则,还讲述了他对革命的看法,如这一
句:“革命尚未完成。虽然沙皇已经不能击败革命,革命还不具备打败沙皇的力量。”(
Lenin,1965,页44)
这场革命是由多方势力所促使的,一方面右翼自由派对政府不断施压,而在另一方面,各
方的工人亦透过罢工,向政府宣示不满。这都是当时造就革命的社会图像,以列宁的方式
去说,是一种具矛盾意义的起因。但从〈党组织和党的文学〉中的宣言看来,列宁不只是
把革命视为一段历史时期的结果,它还具有指向将来的面向,而那个将来是指后来劳动阶
级的参与。
有了以上的这些,读者应该清楚看到列宁的一整套美学框架:首先,文学需以历史的方式
去解读;其次,托尔斯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承接下去,
矛盾的结果是革命,而革命后是新时代的展开。在现今的眼光看来,列宁的文学理论或许
有点粗糙,但在当时却直接影响了一代的马克斯主义者,当中匈牙利的卢卡奇便是一例。
注释
[1] 对马克思和巴尔扎克的研究,可读 Petrey(1988)。
[2] 1910年,托尔斯泰与世长辞,列宁再次撰文批评政府和右翼报纸。(Lenin,1967,
页51)
[3] 马歇雷的文章多处引用列宁,但考查不到真正的出处,读者阅读时须自行判断它的可
信性。
[4] 读者可参考 James,1973,页3-6。
参考书目
Balzac, H. D. (1954). Colonel Chabert (E. Marriage & C. Bell, Trans.).
Champaign, IL: Project Gutenberg.
Engels, F. (1981). “Engels to Margaret Harkness In London.” In Osers, E
(ed.), The Marx-Engels Correspondence: The Personal Letters, 1844 – 1877; A
Selection.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James, C. V. (1973). Soviet Socialist Realism: Origins and Theor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Lafargue, P. (1978). “Reminiscences of Marx.” In Marx and Engels through
the eyes of their contemporaries. Moscow: Progress.
Lenin, V. I. (1965). “Party Organisation and Party Literature.” In Cymbala,
R (ed.),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10, pp. 44-49). Moscow: Progress.
── (1967). Lenin on Literature and Art. London: Lawrence Wishart.
── (1973). “Leo Tolstoy as the Mirror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In
Cymbala, R (ed.),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 15, pp. 202-209). Moscow:
Progress.
Macherey, P. (1978). “Lenin, Critic of Tolstoy.” In A Theory of Literary
Production (G. Wall,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Orwell, G. (1976). Inside the Whale.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Petrey, S. (1988). “The Reality of Representation: Between Marx and Balzac.”
Critical Inquiry, 14(3), 448-468.
Marx, K. (1954). 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Moscow: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