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母会E:事件》读书会纪录兼个人书评

楼主: lucialucy (小部)   2018-05-01 19:20:49
好读网志版:http://lucialucy02.blogspot.tw/2018/04/e.html#more
时间:4/21(六)下午两点到六点。(两点二十正式开始)
地点:水牛书店。
人数:六位,含我(小部)、阿三、祐子、青悠、长安、湾那
四月,读书会面临参与人数短缺的危机,参与者纷纷因时间相撞、工作及学业繁忙而
不克参与,人数来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六人。再加上主揪我读书会办上瘾,如今又开启
支线,玩起字母会延伸读书会(详见:《太阳的血是黑的》书评),现下虽是应付得来啦
,但到底这样的活动能延续到何时?连我自己都惴惴不安啊。
  这次的读书会,选在环境清幽的水牛书店。本来按照原定计画,这次会是飙进度的双
字母读书会,一口气品评E&F,但因为有一半的人只读完E,再加上F的各篇整体水平颇高
,快速带过太可惜了,故还是先回归单书读书会。依照惯例,读书会采取“伪文学奖评审
”模式,各自先票选出自己的前三名,由计票员以第一名三分、第二名两分、第三名一分
的方式累加,之后再按照分数低到高的顺序,逐篇讨论,再进入第二次投票。初次投票的
结果如下:
童伟格10
黄崇凯9
骆以军7
陈雪5
黄锦树3
胡淑雯2
颜忠贤0
  颜忠贤,我们到底该不该讨论他呢?平心而论,这是A到E五本之中,颜表现最好的一
次。小说的轮廓明确,描述一意淫瑜珈课同学的男子,借由攀谈,渐渐知晓女子的化疗病
况,可即便亲近些,却没办法更进一步,在欠缺新刺激、新变化的状况下,他若性冲动、
若好感的感受,终究在一次次的反刍中消磨殆尽。藉著瑜珈带来的身心升华与迷恍幻梦,
小说营造出某种疏离亲近难定的距离,写到这里,看起来我终于要勉为其难地称赞颜忠贤
一回了,对不对?
  才怪!
  拜托你不要牵扯入福音战士好不好?
  看到小说出现福音战士、使徒、少年,本来就有些错置的诡异感,再加上颜对于福音
战士的理解非常地奇特,他的陈述不能说大错,却有股微妙的偏差。我不禁想起〈从《超
级女声》到《偶像练习生》的变与不变|专访杨玲〉,杨玲提到:“和没有粉丝经历的人
谈粉丝文化几乎就是与夏虫语冰。”拿来类比,或有共通之处。圈外人或许能抓到些表层
现象,可奇妙的是,当他们意图分析内里,却总标错重点、弄错方向,不懂其中幽微细腻
。颜笔下的EVA就是如此,那样的重述与使用,即便我不能算EVA粉,却也感到糟蹋冒犯。
好的互文,一是适用的必要性,二是解读的正确性,考量到EVA内对情欲初探的撩拨(想
想美里的告别之吻,以及那句“等你回来后,我们再继续”),或不能说使用错误,但是
,没有中二之心,怎么看都别扭,请你别用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mVrlrn-NQ
  如同祐子所言:《字母会E:事件》的各篇,简直是整季最弱,但讨论完后,我必须
要澄清,这本根本不只弱,而是灾难的连环爆。首先就是胡淑雯,她这次根本是严重失常
,我本来以为自己只是接连看完《哀艳是童年》、《太阳的血是黑的》,审美疲劳,但经
过一番讨论后,终究确定,她只是单纯的失手。
  胡的E,描述一小五生小海的远足,远足地点在甫要开幕的儿童乐园,校董中饱私囊
,保险金回扣到自己口袋。小海这就读贵族私立小学的贫穷家孩子,对一切既是新奇,又
有顾忌,还有为了撑住面子,什么都不问,不想因无知丢脸,伪装若无其事地艰难学习,
学习如何游泳,学习如何享受云霄飞车,学习如何优雅地在游览车上排泄,并且“感谢这
团整齐清洁的屎。多么乖巧争气的好孩子。不哭不闹不作声,体形扎实而完整。够集中,
够湿润,易于掌握,很好收拾。跟眼前的同学一样,是个脾气不错的孩子。”
  小说既赤裸裸呈现阶级落差,又描述人的矛盾,“小海望着彩色的天空与渐起的路灯
,竟感到有点舍不得。为什么人会舍不得那些,她并不享受的事情呢?”这话应当深刻,
可怎么说,我们总觉得这次胡写得散漫,同样以小海为主角,A的小海的所有安排都是有
序而紧凑的,为了最后一刻的“变美/不美”为埋伏,凝炼而有力。可在E,尽管有着“
十一岁那年,小海做了一件不可告人的事”的起始预警,却没能感受到“随手戴上这张未
完成的面具,将自己变成一个,没有脸的妖”的结局哀愁,我们预期到该有哀愁,却没感
受到。如同那一个个被召唤而来,却只是松垮垮地烘托气氛的意象安排:待宰的猪只、格
格不入的比基尼、不知如何摆放舌头的云霄飞车体验,还有在车上难耐的生理欲望──排
便。在游览车上排便该是小说的高潮,光想像就惊心动魄,难堪逼人,可真正发展至此,
情绪却意外平淡,淡到令人傻眼。我曾思考胡是不是刻意“反事件”,让意象成了纯粹的
氛围铺排,不赋予明确的意义,不给予指向与串联,但大家露出温柔的笑──你想多了,
她只是单纯写差了。
  (但还是对小海的出现感到好奇,不若《太阳的血是黑的》的权贵二代小海,字母会
的小海往往年纪变小、性别为女,人设更是跟李文心如出一辙,很好奇胡淑雯跟代表作要
角撞名,会不会有别的意图?光第一季,AEF三篇都是小海,俨然要成小海宇宙啊)
  
  而黄锦树的E,或许是受到F的后记影响,大家将他视为来插花的特别来宾,反应冷淡
(若非有成员迟到,后来补投票,一开始只有五人时,他跟颜一样是零票)。再加上这次
,小说发展虽有趣,色彩斑斓,可对马华历史的不解,却真正成了阻碍。小说内,男孩酉
常常在荒废的墓园玩耍,而一次的胯下鼓胀,白色汁液喷洒于墓龟之上,却引发出陵墓铜
钉松动、似有力量要冲破镇压。家族男丁纷纷回归,要不手执龙泉剑,要不朗诵圣经,要
不拿出珍藏的法海之钵,与之抗衡。而最末,从坟墓中窜升的蓝色萤光,自酉的头顶气穴
窜入,而在同时,与母亲同睡的他,下体不由自主地接连喷发。
  性与暴力,一贯的黄锦树收尾(目前看五篇的粗糙观察)。但不伦在小说最末,到底
象征什么?被自家子孙强力镇压的老太爷,是何等历史化身?而那曾经可以大到僭越、如
帝王陵墓,如今却在殖民政府与苏丹的要求下大幅缩小的墓园,以及墓前的神道两旁竖立
的神兽神像,是否暗指了马来西亚华人曾经兴旺,如今自我节制的处境?过往黄锦树的小
说,尽管众人对背后的马华历史、马共纷扰认知不齐,却不妨碍阅读理解,仍可感受到情
节安排的象征指向。但如今,大家却不明白,那些安排到底是往何处而解?猜测来去,却
不敢肯定,困惑影响理解,理解影响感受,感受影响评价,分数之所以下降,跟F的后记
可能无关,仅是单纯回应表现罢了。
  来到了陈雪,她的〈E:事件〉以简洁明快的正攻法,令言说成为事件本身。在一昏
昏欲睡的研讨会上,作家把握短短的十分钟,述说一乡下孩童来到母亲工作的大城市内,
于饭店长廊迷路的故事。设计看似简易,却形成了内层与外框的表里应和,饭店作为一都
市意象,巧妙地成了孩子的迷宫,她不仅在当下带着弟弟妹妹从那些分不出差异的长廊、
门口,嗅闻、聆听,找出蛛丝马迹,以重返原来的房间。亦将此做为写作的原初,所有的
书写,都是为了返回、为了重现、为了寻找。
  而有趣的是,当这个故事言说,置放于研讨会时,不仅跟主题:都市文学,产生呼应
,更若呈现“现场”。如何调度文字、如何回应气氛、如何适当压缩节奏,时而详细,时
而省略,并揭露意义。作者简直是明明白白地展演给学者们:“看!这就是现场。那些将
你们集结于此,纷扰探索‘他/她当时在想什么’的写作暗面,就是这样子。”
  尽管我如此慷慨激昂地诉说陈雪这篇的种种好处,祐子与湾那却双双苦笑:“可是啊
,我们已经目睹过那个现场了欸,陈雪自己就曾于讲座述说这故事好几回了。”当下我虽
兴奋,这不就是亲身实践的执行版吗?GJ!陈雪。但仔细想想,曾在讲座听闻的故事,被
作者直接利用,写成小说,会觉得偷懒、没有新意,也很正常。再加上长安一语道破:“
这形式虽巧妙,可感觉要想出来也不是很困难,而且,某些形式本来就‘很好用’,稍加
套入,就能自行增生出数种解读意义。”虽然也不是否定啦,算是满明白地说出事实,但
…….
  下一位,骆以军(硬是转移话题)。他的〈E:事件〉甫讨论,便引起众人抨击:“
原来你也这样觉得?”“嗯嗯,我也是。”大家简直就像找到知音般,挞伐起小说情节的
缺漏,情理不通,完全不客气。主角为何要费如此大的心力,去找寻一位跟自己好像没什
么关系的小女友失踪的前女友?母亲与主角来到香港,旅途意外与小女友的巧遇,是这对
偷情男女事先说好,抑或者纯粹为小女友不受控的刻意亲近?母亲为何在小说最末,对小
女友“扭抓着头发硬摁进海底去了”,她俩先前不是关系融洽,母亲恨不得把这好女孩娶
进当她家媳妇?
  一连串质疑之猛烈,我不得不瞄向计票单:“呃,你们批评成这样子,为什么骆以军
还有办法得第三名啊?”
  对啊,为什么呢?
  众人稍稍歇了一会,可随后又继续争论纷纷。整体来说,骆以军这篇虽然令人怀疑是
“明明构思好八千字的内容,却为了符合规定只好剪裁成五千字”,掐去细节因果支脉,
为之困惑。然而,骆式尴尬依旧令人印象深刻,内容的复杂度,亦在叙事多半单纯化的《
事件》各篇中,异军突起,因而获得青睐。奇特的是,虽非主角,全篇内心戏最能补足、
自圆其说的是母亲,这名老妇,凭著昔日菲佣一通长途电话,就飞来香港,意图上演温情
的主人救赎那向她卑求救援的可怜(前)女佣的戏码,却只换来对方的错愕与不自在。她
对小女友的亲近与关怀,也仿佛是对媳妇不善的补偿:只要我愿意,还是可以对子辈很友
善的嘛,会婆媳不和,根本是媳妇自己的问题……母亲仿佛活在假想戏剧,不是被现实粉
碎,就只是被对方的别有意图谄媚利用。而到底是什么,惹得母亲与小女友决裂呢?小说
虽未明确解释,可正是这些梳理不出因果的空白,留下巨大的戏剧悬念,让大家又是争议
,又给予高分。
  倒数第二,为黄崇凯的“让我们在月球上推广万善爷信仰吧”的狂想曲。一言以蔽之
,很有趣、很好玩,作为民俗控的青悠与长安很开心地中招了(我也是)。黑松的祖父靠
起乩作法收惊养家,本以为后继无人,孰料,出外讨生活的子女们通通在同一夜入了万善
爷的梦,那是个犹如多方立体声影虚拟实境的会议,众人共处于KTV包厢,吃吃喝喝,聆
听神明指示,接手祖父事业。小说带着强烈的草根乡土味,却又具备“科幻”元素。黄虫
的科幻,不见得是很标准、很硬的科幻,如祐子所言,倘若因为里面出现了火星、月球,
就急急贴上科幻标签,绑死了类型,反而置其不利。毕竟审视科幻小说的美学标准,在此
可能成了不适用的量尺。
  黄虫对科幻的把握,毋宁是“内核”的。藉著置换台湾与香港的处置,凸显政治的荒
谬(C:独身);藉著送神明上月球,探讨“信仰的虔诚可以到什么境界;而信仰的边界
可以宽广到什么程度。”(E:事件)直钻科幻小说的关怀议题,如政治上的反讽、科技
对信仰的动摇,以此观看,反更能发掘其特长,如何令科幻元素扎根台湾本土?黄虫正开
拓一条新的路径,极其诚意。字母会从A读到E,坦言之,不见得每次都对他的小说很有感
,可就设定上,却都觉得他的作品很有趣、很好玩。至少就我来说,每次来到陈雪及黄崇
凯,都是歇一口气,不必困顿于复杂构思,纯粹享受好故事的小清新片刻(心)。
  最后,来到童伟格。童的E相对过往几篇,调低不少难度。小说描述一空气人陈,是
如此的渺小无谓,仿佛一不留心,就会如碎屑般,掉出世界的缝隙。这样无足轻重的他,
曾被爷爷救回,爷爷被母亲不屑称作乞食性,年年尾随滨海公路的国际马拉松,蒐罗人家
不要的瓶装水、糖果饼干食物,再一一分送。正是爷爷,将他从惯窃的崖边救回,要他不
要成为“连土地公都害怕(贼偷)的人”;正是爷爷,在滨海公路的一次腾飞摔车,间接
使他在医院邂逅了妻。童巧妙地打散了时间轴,让小说犹如滨海公路的漫长奔跑,避开了
人潮蜂拥,落后在远处,却也悠悠缓缓,跑成了一生。意义链被拆碎,使得叙事平淡,弥
漫如雾垄罩的温柔。要弄清小说发生什么不难,可困难的是如何把一个很简单的,祖父拯
救孙子走上歧途的故事,避免了俗套与教化陈腐,变成对“废人”的凝视。我未读过《无
伤时代》,但稍微查了下,找到杨照这段陈述:
“废人”不可能对这个世界有什么伤害、什么妨碍,因为他们根本不活在这个世界里。他
们的“废人”身分,是以在自我想像世界里的自由决定的……赋予了这些荒村乡人们,一
种史无前例的自由。他们的生老病死,他们漫长的等车与怪诞的杂货店,于是超脱了可怜
可鄙的地位,成为独立独特的、自由的存在。
  陈自承自己是“没有故事可讲的寻常人”,“他们都太微小了,在这随时巨变的,未
来与过去乱数相参的一路世界里。”“他们这些坟地边缘的残余人等,只是学着,很艰难
地将仪礼重拾起,经过种种磨难,他们顽愚如昔,仍在学习著,该如何和彼此相处。”童
笔下的陈,并非外观一眼能辨识的畸零之人,也非底层中昂扬坚韧生命力的小老百姓,而
是在世界这样浩瀚的刻度下,无辨识特征的,样貌模糊的平凡人。模糊,却不是科幻般,
零件化、若数字般的冰冷无机存在,仍旧是活着、有温度的,只是,像空气、像石头,那
样感觉不出的存在。要如何调节文字,写出不似存在的存在,非常考验笔力,但小说家缓
缓勾勒,我竟感到有丝温暖,若被手指轻抚,若有似无的体温传了过来。
  行文至此,不难发现,这次的讨论几乎没扣到“事件”,一部分来说,这是比“差异
”更令众人无力的题目──小说怎么可能没有事件?再者,是大家对于“小说必须让自身
成为由书写强势迫出的语言事件”,没有个统一的解读。到底还要不要延续特别奖?大家
你看我,我看你,呃,还是姑且给一下好了,给得很勉为其难的样子。
第二轮投票如下:
童伟格16
黄崇凯9
骆以军7
陈雪3
黄锦树0
胡淑雯0
颜忠贤0
特别奖:
童伟格2
陈雪2
胡淑雯1
黄锦树1
  前四名名次相同,票数相对更集中一些,黄锦树与胡淑雯都跑票光光,与颜忠贤同居
最末一名。我记得当时自己还想追问,明摆着不想跟着字母会玩的黄锦树,到底是谁给他
特别奖的票?但好像莫名其妙,不了了之。怎么说呢,这次整体来说,水平真的不高啊。
但一对比下,《F:虚构》真的好多了,期待下次的反扑。
作者: averyavery (一直睡的人生蓝图)   2018-05-02 01:12:00
推~每次看完就想去翻翻
作者: Myrd718 (Myrd718)   2018-05-02 15:12:00
推,好希望身边有朋友可以这样讨论小海宇宙笑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