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渴爱,却无法爱的故事──《台北故事》

楼主: mingjer (李肯特)   2018-03-12 10:34:02
渴爱,却无法爱的故事──《台北故事》试读心得
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70278557
对他们来说,虽然想要满足心理上的依附需求
,却又因此得面临不被祝福的困境,于是可以
做、不能说,于是放荡、继续加深人们对于同
性恋的偏见,也得好好把握现在的时光,毕竟
谁能预料,彼此之间的爱恋,有没有机会看到
曙光?
程瀚青的妈妈被倒会,想自杀之际却死于飙车
族的抢劫,父亲因此中风,而他也只能中断学
业,开始肩起照顾父亲及弟弟的责任。高镇东
从求学时代就游走于社会边缘,跟着大哥讨债
,看遍人性如何因为金钱而丑态毕露,也因此
抱着游戏人生的心态。
很早就开始自立自强的程瀚青就像弟弟的第二
个父亲,却也因此跟家庭更加疏离,寡言老实
的他,每天过著单调的生活,虽然有个女孩陈
仪伶曾想走进他的人生,但在他心中早已有人
入住,纵使这段感情终究得面临走到尽头的一
天。
从围事到酒店经理,高镇东年纪虽轻却早已看
尽人间冷暖,知道如何在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高中时为女友刺青,却也因不爱了而后悔。男
女通吃的他,却有着不愿安定的灵魂,自承是
浑蛋,反正,也没什么好再失去了。
两人知道彼此不会有结果,却又在几度分离之
间重新聚首,等在两人面前的未来,是否终有
开花的一天?
台北人的《台北故事》,说出来的满是代表男
人的阳刚、情欲、责任与退缩,字里行间却更
多是温柔、情感、牺牲及懊悔。
尽管越来越重视性别平等的现代,我们对于性
别间的角色分工与责任仍有一定程度的想像与
期待,这种状况,在部分族群更容易被刻意强
调,例如阶级分明的组织,以及中低社会阶层
。两个主角,就分别代表两种典型:需要成为
家人支柱的程瀚青,以及寻求被认同的高镇东
;前者自得辛勤工作,以弥补父亲无法工作的
经济需求,并让较优秀的弟弟得以有所成就,
后者则是游走于暴力及金钱的黑社会,亦软亦
硬地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
两人自未能跳脱这种传统的男性角色脉络,却
也因此让两人之间的情感几经波折。
对于同性恋,人们总会自动地跟欲求不满、淫
乱、爱滋病产生连结,即或口里不明说,内在
仍会自动地产生较负面的评价,这种内隐偏见
,连带着也让同志们的自我认同与情感之路无
法顺遂。
这点在程瀚青身上尤其明显。对弟弟而言,身
为哥哥的程瀚青无疑是其最重要的支持者,而
其也无法违逆哥哥的旨意,然而却因着偶然得
知哥哥喜欢同性的事实,让这样的兄弟情感面
临考验:我挚爱的哥哥居然爱上男人!这样的
情感若能在早期分化成功,自然不会走向两败
俱伤,然而不善表达情感的男孩,自然无法简
单地把背叛、羞耻自愤怒中除去,同性恋的事
实已足以抹灭哥哥所曾做过的一切努力及付出。
固然相较之下,男同志间的性紊乱比例仍明显
高于其他种组合(如男女、女女或跨性别),
让人仍有口实得以批评,即使在同志婚姻即将
被法律所保障的未来,同志们的情感之路可能
仍会走得颠簸,只要我们未能让男孩们能知晓
如何疏导自己的情感的话,虽然一般人常以为
,这其实是当事人的责任就是。
如果爱一个人,可以轻易、不带愧疚地表达出
来,如果所谓爱情的典范能接受不同的样态,
我们才有可能更能体会,到底什么是真爱吧。
作者: copycat14 (copycat)   2018-03-14 13:49:00
期待
楼主: mingjer (李肯特)   2018-03-19 09:51: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