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没人看 45%陆书年销不到10本
发稿时间:2018/01/09 15:52
最新更新:2018/01/09 16:46
http://www.cna.com.tw/news/acul/201801090222-1.aspx
(中央社台北9日电)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大陆3年多来销售的图书当中,有45.19%年销量
不到10本。光是2016年,就有多达65.75亿册遭下架送进仓库。专家指出,主因是大陆出
版单位多为公营,市场化概念不足。
中国大陆图书市场规模居世界第2。根据新华社报导,2017年出版新书就将近50万种,年
销售总额已突破人民币700亿元(约新台币3180亿元)。但是这些图书,绝大多数出版后
却陷入没人买的窘境。
综合北京日报、好奇心日报报导,北京开卷讯息公司近日公布监测报告指出,从2014年1
月到2017年10月,综合中国大陆实体店、网店及零售3个通路的数据,年销量少于10本的
图书,占全部图书的45.19%;年销量连5本都不到的图书,占全部图书的34.5%。
报告指出,2016年,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年末就库存65.75亿本书,总值
达1143.01亿元。这些年销量不足10本的图书,为每年上千亿元的库存,贡献了重要力量
。
报导指出,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对比2012年和2016年的全国图书出版总定价和年
末库存规模,发现2012年和2016年的图书滞销比例,前者为71.14%,后者为72.30%,两者
几乎相当,都超过7成。
从2008年开始,大陆图书滞销总额,就一直高于销售总额。
报导引述“试客出版观察”指出,中国大陆的出版单位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这也是延续至
今的问题。很多出版社还是公营事业单位,“不屑谈市场”,使得投放市场的书无人问津
。但身为出版社,其实必须研究书如何能卖出去。
大陆中信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朱良州指出,出版社对首印量缺乏预判,对通路销售能力缺
乏预判,出现销量与计画差异后没应对措施,是出现图书滞销、库存积压的重要原因。
出版人杂志记者虞洋分析指出,年销售小于5本的图书中,数量最多的是包括世界各国文
化、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综合类图书,其次是生活休闲类图书,第
三是社科类图书。
年销售小于10本的图书中,占总品种数量最多的前3名为:综合类图书、语言类图书和文
艺类图书。
报导引述一名销售业者表示,他们每天都要进行库存、销售的查核,卖得好的多添,一般
6个月销售不好的,就会清退。有业内人士透露,网上书店、实体书店的滞销书,清退时
限通常设定为3个月至6个月。
位于北京通州区的某出版社仓库,占地2万平方公尺,货架每排长达100公尺,分为上中下
三层,一排共有300多个托盘。工人们忙着接纳刚从印刷厂来的“新生儿”,把新书转到
各大卖场,同时也要迎接退回不要的“弃儿”。
仓库负责人说,一年图书流量至少有几百万册,每年大约10%的图书最终会化为纸浆。这
些堆放在仓库生灰的图书是否处理、何时处理,都由出版社说了算。
资深出版人王磊透露,出版社每年库存保持一定数量,超过某一年限就会进行报废处理,
一般都是3至5年。
一名工人说,“用刀劈,用笔划,用漆喷,这么一处理,书就不要了,之后就装车运往纸
浆厂。”滞销书在此走到生命的尽头。10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