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转自:https://vogelzine.wordpress.com/2018/01/04/collection-41:宫部美幸【
逝去的王国之城】/
果然,宫部美幸还是适合中长篇的小说,“所罗门的伪证”、“圣彼得的送葬队伍”篇幅
一长,赘述的字句就会增多,甚至有其实删掉那些话也不影响故事发展的感触。
“逝去的王国之城”,故事起自于银行“我的家”展览,出现一幅违和的图画。画中有一
座古堡和森林,手法熟练明显不是小孩的手笔,而是大人所画。主角“真”意外发现、带
回家后栽入画中世界,牵出一段故事。
“真”是名副其实的透明系男孩,学校表现不突出,被朋友冠上“墙壁”的称号,存在感
薄弱。另一主角“城田”,具有绘画天赋,不合群而饱受霸凌(日本文学中几乎无法避免
的主题),又困于自己的家庭环境。
两人进入画中,结交前辈漫画家助理“大口先生”,画不出话又走不出母亲离世的隐影和
自我质疑。三个人从现实面看,都活得不开心。
进入画中以为会是愉快的经验,不料身体的能量被画吸收,而画是为了隐藏重要的人而存
在。为了解放关在古堡中的邵女,三人约了城主谈判,并赌上自己的未来。
全书最重要的一段,落在是否当救的辩论。受限于时空悖论,时空轴上的任何决定,都是
ON/OFF的概念。平行宇宙的概念已被玩过很多次,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的先例也多得数不清
,却是全书处理不好的致命伤。真的角色又过于中二,阅读时会有这角色到底在发什么火
的厌恶感,是相当不讨喜的人物。
但或许也借由他们彼此之间立场的不一致,得以解释“真”的中二,存在感薄弱又透明,
但“自己的生活确实无可挑剔”,不好也不坏,甚至可说上满意。城田和大口自私地将未
来赌在古堡中的少女身上,期盼她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不同与改变。
结果,改变的也只有少女本身。但是,少女的获救与其归因于城田的帮忙,不如说是她自
己的努力,若不自救,若不求救,真与城田不会发现她,若不作出求救,最终十九岁的她
可能再次重蹈覆辙,甚至受更重的伤害。
这世界给了少女冷漠与鄙视,可这世界同时给了少女关怀和温暖,能够找到希望的人便是
自己。
全书最有趣是看宫部描述如何进入画的方法,唯有专心安静的欣赏,才能进入画中世界。
不论是绘画或是阅读,当你全神关注时,时间不觉流逝,同时也能感觉到自己和作品间正
建立连结和感应。宫部美幸或许是从这点,构筑出这部作品,而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天国,
只有读者方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