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版见blog: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7/11/blog-post.html
(一些影片及文章连结,只有blog版本才有,不擅长弄连结,不好意思)
固然在阅读之前,对于此书性质感到困惑(后会说明),然而,在一无所知的状态下
阅读,弄不清那些是真相,那些是虚构,反而揭发了某种痛苦的真相--我会相信小说里
面的情节或许是真实世界发生过的:政府会把协助搜寻逝者遗体的民间潜水员之死,推托
给现场其他负责指挥管理的资深民间潜水员;我会相信,民间潜水员的无私贡献,会因不
肖媒体的造谣,被认知成发现遗体,获得奖金的追逐竞赏;我会相信,当民间潜水员回到
岸上,身心俱疲,公务部门却会以法律问题,中止其医疗补助,让已无法继续从事潜水工
作的他们,瞬失支援,前途茫然....... 这本书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虚构的?在
此时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信这些丑陋是极其可能存在的。
然而,去推知何者真实,何者虚构,或者只是这部小说最低的意义,其存在是一种感
受性及想像力的补足。为何许多人会相信遗族上街头抗议是为了钱?为什么小说里的旁人
会轻易相信潜水员是为了钱而入沉船?那或许是因为大众欠缺想像力,所以当他们遇到自
己所不解的事情时,拿出“金钱”就瞬间通了,懂了。这些人推着眼镜,洋洋得意,自认
探知事情的幕后真相,其可鄙的优越感,反映的正是其贫弱的感受能力。而小说存在的意
义正是这,透过情节、透过观点、透过一点一滴的细节把痛苦传递进来,去解答“为什么
他们要这样做”。这是一种代言吐屈,也是一股沟通的能力,藉著文字,搭起一道理解的
桥梁--原来事情的真貌是这样子的,原来他们遭到这种待遇,原来政府行事如此荒谬无
章,正是这些,让人们明白道:难怪他们会受伤。
我会去试着相信,会去读小说的人,可能比较温柔。小说是感受的训练场,藉著穿梭
于别人的人生,藉着体会他人的苦痛,我们比较能够在面对现实旁人的苦难时,不那么冷
漠一些,柔软一些。
PS:
嗯,基本上从“作者的话”,隐约可推知“写请愿书的民间潜水员”是虚构的,也就是背
死亡意外的黑锅一事不存在。但其他事就.......,我总觉得现实会出现的机率高到不行
啊!我试着从推荐文--这本书推荐文都放书末,值得赞赏--去推测,但只觉得很混乱
。特别是马欣的文章,隐约把小说跟现实混杂,我一向对她的文没办法喜欢,大概就是如
此。总之,我姑且先假设民间潜水员面对的种种惨状,都是作者虚构之笔。但收回医疗补
助感觉就是政府会做的事,事后续发补助但未通知当事人,也很像互踢皮球的政府部门会
出的“无心之过”。
隐约可以明白一些人会讨厌所谓“改编自现实”的原因了,在资讯有限的状况,真的
无法分辨其中真实虚构,但又觉得拿这点去批评翻译小说有些怪,毕竟对其本国人来说,
应该比较好分辨吧?
专访世越号事件国家暴力受害者:只是想救人的潜水师却遭韩国全民猎巫 | SOSreader
世越号的《谎言》(上):与真相一同活埋
世越号的《谎言》(下):当代记忆的斗争
又,卢郁佳这两篇文都好好看,小说虽然有收录,但不够完整。不知是被阉割了?还是卢
后来自己扩增改写?但卢还是让我更困惑了,下篇的开头:“韩国小说《谎言》根据采访
世越号船难民间潜水员,报告了悚然的真相:民间潜水员因救灾而死,政府推诿给其他民
间潜水员。潜水员牺牲冒险,因救灾而病痛缠身失业,反而挨告。”一时间,无法判定是
纯叙述小说内容,又或者在背书小说描述乃真实事件。(我还是好纠结于真实虚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