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本:https://samiau0321.blogspot.tw/2017/11/blog-post.html
书名:《假性孤儿》他们不是不爱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英文书名: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作者:琳赛‧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
出版社:小树文化
因为书名的缘故,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孤儿”两个字,但本书并非探讨现代父母双薪家
庭无法照顾子女的议题,许多假性孤儿甚至成长在衣食无缺、父母成就学历高,甚至是全
职母亲的身旁,这本书真正要探究的是
我们内在的“深层孤寂”与“不安全感”到底从何而来?
这其实是我内心的巨大问号。
在人生的路途我总觉得父母仿佛有看不见的铜墙铁壁包围无法突破,他们对我的态度,视
学业成绩、顺从与否来决定,总是忽冷忽热没有规则,每当我想要阐述自己的想法,父母
就会把话题和注意力转回自己身上变成训斥,常常向我抱怨孩子无法解决的情绪、夫妻争
执和婆媳问题...在满满哀伤童年中度过的我,常常觉得喘不过气。
渐渐的,我开始觉得父母对于“角色”和社会眼光看得比真正的我来得重要,他们重视自
己的社会角色分数(像是好的母亲、尽责的爸妈),比子女的感受、心理状态来得重要,
这个诡异的想法让我陷入极度的罪恶感,但现实是,无论我是否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我都
没有成就感、感觉不到爱并且不快乐。
【 1 】是什么造就我们内心世界的孤儿
书里面主要讨论的是在“情感缺失”症状底下的人(与其专注在父母身分,不如说是整个
社会普遍的问题),这类人无法体会别人复杂的情绪、以自我思考为中心、无法接受差异
性、习惯用情绪感染的方式来沟通问题。
那么什么是情感健全的互动呢?
听起来是不是有如神一般的境界!?
就算是和亲密的家人、伴侣、朋友也很难达到如此深度的亲密关系和安全感,甚至我们自
己己的深层孤寂,或许都来自于自己的情感缺失,这本书并不是要归咎于谁,在看每个章
节的时候,非常建议用三个角色和立场去审视,分别是父母、自己(或者对伴侣)、孩子
(或者对弟妹),将会得到完全不同的震撼。
【 2 】情感缺失者的征兆
挑了几个让我非常有感触的部分。
(1)指望被镜映 The mirror stage
镜映(The mirror stage)原本指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透过与父母的互动,父母自
然对孩子的情绪、感觉产生同理和连结,但情感缺失者,渴望的是孩子能理解他们并且镜
映出来,变成是孩子需要时时刻刻解读应付他们的情绪。
(2)时间观念的不同
情感缺失者常常在情绪冲动的情况下,只能辨识片刻(当下便是永恒)而不是线性、连续
的,他们无法理解别人为何带着过去的伤,常常前后不一致或者不能理解别人需要复原的
时间。
(3)内化父母的声音
小时候我们吸收来自长辈的意见和信念,将这些批评化为内在声音,这些声音会对你的个
人价值跟品格时时批判,这或许也是有些人听到别人无心的话语,就会突然勃然大怒的原
因,他们内在的受伤小孩时时紧张而敏锐。
【 3 】你要的是情感纠葛,还是亲密感
书中提到情感缺失者会“抗拒亲密感”,老实说这真的让人很难分辨。
就我有印象以来,家里就有非常浓烈感觉要窒息的情绪,但我隐约觉得十分矛盾,有时候
表现成大团结的模样、有时候却因为小事被不尊重的斥责,在这份激烈的情感下,却常常
感受到冷酷...为何说爱却无法接受自己是“独立个体”的疑惑席卷着我。
看到这个章节让我恍然大悟...
而其中让我觉得最困惑的部份就是“神圣的角色”。
仿佛角色才是重点,而不是两个尊重、理解对方的个体,彼此都拥有一个角色服从机制,
甚至从中得到某些特殊的权力可以胁迫对方服从,固守角色是我觉得在互动过程中最大的
屏障,破坏了彼此深入了解对方的机会,也阻隔了对方真实的想法和声音。
一直到我遇到自己的伴侣,也用同样的方法去控制他,要求他执行身为“男友”、“丈夫
”的责任,直到遇到感情的危机摸索了许久,才真正理解什么是“亲密感”。其中最重要
的原则就是:我们尊重彼此的差异、完全接纳彼此的个性和脾性、对方想做的事情不干涉
、陪伴重要时刻无话不谈却不视对方为自己掌握的物品。
那种亲密感超越角色所能给予的满足,无法言喻。
【 4 】放下你的伪自我,你的真自我在哪?
在书的最后章节会渐渐的让你认识真我。
其中我觉得最棒的就是“让你从角色中松绑”。和父母相处感觉到痛苦的你...
是否也是源自于对父母这个角色的期待?
当你客观的看待彼此的关系,放弃对父母的疗愈幻想,让他们好好的做自己,不再放任你
内心渴求的内在小孩到处跑、不再试图让他们改变,就不会轻易的触动到彼此的痛苦。以
成熟的方式相处,而不是回到童年的亲子关系,反而或许能得到改善。
有趣的是,书的最后并不鼓励你的伴侣也是情感缺失者,并且积极的让你能找寻到拥有亲
密感的方法终结情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