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了Andrew Solomon的《背离亲缘》
这本纵跨十数年的写作,集结了三百多个家庭的故事,同性恋、听障、侏儒、唐氏症
、自闭症、思觉失调症、身心障碍、神童、遭奸成孕、罪犯、跨性别......
阅读《背离亲缘》就像是乘船纵横太平洋的十条航线,最后发现,我们都在同样的海上
诸多的章节最后都直指一件事──我们如何看待差异
在看这本书时,不禁一直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如何看待差异?
除去极端的人致力抹除差异,大多数的人是这样的,我们容忍差异,我们会说尊重差异
但是最好不要影响到我,事实上,我们就是不想看到这些不一样
这个社会应该要照顾精神病患,但最好不要住在我隔壁;的确身心障碍者很令人同情
不过他们最好待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你们同性恋怎么搞我不管,但不要搞到我身上;
数据会说话,爱滋病大都是GAY,我尊重你们的性向,也请你们自重好吗?
我们如何看待差异?
我们追求的究竟是包容,还是包装的歧视,是爱,还是政治正确?
其实这些想法很平常,我们都想要符合社会价值所谓的,健康平安正常的人生
但如果我们愿意,是不是可以尝试跨出自我的认知,慢慢认识这些族群的困境呢?
如果是我的孩子,怎么办?
如果在产前检查发现孩子有唐氏症,是选择堕胎,还是生命?
于准父母而言,选择很可怕,而且难以承受
因为他们将要决定是杀了这个孩子,还是要杀死自己的人生?
但书中也有重度残障孩子的母亲是这样想的:突然间,他给了我崭新的人生目标
美国作家帕克谈到自闭症的女儿:“如果今天我有选择,可以决定是某接受这苦涩的赠礼
那么我依然会伸出双手,这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得到超乎想像的人生。”
书中有个唐氏症母亲是这样说的,政府告诉我们选择权和生命是截然对立的两件事
我很高兴我做出了选择,而我选择的是生命。
但事实总是如此美好吗?
选择爱的代价是什么?
有位母亲被问到妳为了他付出了多少,她不禁热泪盈眶:
“全部啊,全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管你有无选择,当你决定负起这样的责任,付出的就是一生
但更可怕的是社会对父母的苛刻
把责任全归在父母身上,多半是出于无知,但也同时反映了我们急切的信念:
“认为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上”
可惜的是这样的信念并没有拯救任何人的孩子,反而拖垮了某些父母
这些父母不是被过度的社会公审压垮,就是在别人还来不及责怪的时候,就急切地自责
而《背离亲缘》是本不带指责的书,它让你看到这些家庭的困境,也让你看到自己面对
这些差异的选择,它并不歌颂这些苦难的伟大,相反,它直指苦难就是苦难的本质,
但在苦难之中,这些痛苦却深刻的差异,会让你去理解看似截然不同族群,其实,
远比我们所想的来得相像,残缺是一个困境,却也是身分的认同,我们都残缺,
我们也都需要认同,不管这认同是来自社会还是自我。
作者: willy0618 (草帽阿宝) 2017-09-23 17:34:00
只能先推了
作者:
PeakOil (安寤生)
2017-09-23 20:16:00先推 可以找二手
作者: Kenise 2017-09-23 21:08:00
推
作者:
bowbowlin (林灩 LinYan.tw)
2017-09-23 21:22:00想看!
作者:
laiDark (煎饺加赖)
2017-09-23 23:38:00大推!这两本就算没有66折,也值得入手! 一上市我就买了!!
作者:
hardgoing (择我所爱 爱我所选)
2017-09-24 00:14:00买了暑假没时间看,呜……
作者: joyhho128 2017-09-24 10:45:00
推 我也一直很想要看这本书!
作者: kamoya (kamoya) 2017-09-24 17:29:00
推 想看
作者:
lilavadee (lilavadee识到自己真的ꬳ)
2017-09-25 00:39:00想看!
作者:
psyche (時間ä¸å˜åœ¨)
2017-09-25 02:31:00北市图或新北市图有电子书课借,线上办线上看免费。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7-09-25 08:44:00人多半只能尊重那些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差异啊。谢谢推荐!
作者:
shikana (Mush)
2017-09-25 18:55:00这本好看!
作者:
bettybuy (什么事都叫我分心)
2017-10-01 21:27:00推这本真的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