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提分手的勇气》为什么我们离不开讨厌的

楼主: whoiam (胡爱晏)   2016-12-06 19:06:41
作者 加藤谛三
书摘 by胡爱晏
△明明是为了消除自已的自卑及孤立感,所以和他人建立了关系,却误以为双方的关系
是建立在自已喜欢对方上。我认为无法与别人的心灵交会是一种精神官能症。
△无法忍受寂寞的人,即使讨厌也无法离开对方。
△虽然明知和可恶的丈夫分手才能得到幸福,但是妻子担心自已变成孤独一人,所以无
法与丈夫分开。
△渴望获得某人的爱,却得不到对方的爱,于是内心受创,开始恨起了那个人。那个人没
有施暴,什么都没做,但就是恨他。这正是依赖心的可怕之处,一旦心理上依赖某人,无
可避免就会恨起那个人。 p2
△忧郁症患者渴求的东西,有人说是“温暖的漠不关心。”p7
△没有人关心的时侯,觉得寂寞,有人关心的时侯,觉得厌烦。对于这种人来说,他们
希望对方能像母亲原型的母亲一样,从远处关心着他们。p9
△纵使内心受到伤害、觉得不往悳,表面上仍迎合对方。因为迎合对方,所以愤怒更加
压抑内心深处,而这些愤怒就日复一日越积越多。日积月累的愤怒,不久之后化为严重
的忧郁情绪、自律神经失调、无精打采、失眠,或者是忧郁症等疾病。p13
△在这种时侯,只要向对方说“我不喜欢,请别再说下去了”就行,只要提出抗议就好了
。但是有人却不知不觉显露和颜悦色。面对那壶不开提那壶的人,甚至采取迎合的态度,
抑或是做出不在意的表情,摆出大器的样子。于是愤怒就压抑在内心深处。p14
△卡伦.霍妮说过,自我轻视的人容许别人虐待他。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同意自已被虐待
。在他们的心底,同意别人把他当作笨蛋。因为他们轻视自已,所以如果别人看重他,反
而会有种不协调的感觉。p15
△越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已的人,越讨厌别人。因为他们为了让别人对他们有好感,所
以勉强了自已。一旦勉强自已,内心深处就开始讨厌对方。越是把“不当的重要性”加诸
在对方身上,越讨厌对方。 p17
△在人际关系里,绝对不可以勉强自已。只不过寂寞的人总是勉强自已,努力展和蔼喜悦
的神情。只是,努力展现和颜悦色,通常也得不到自已期待中的认同。对方没有发现他们
的努力。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努力而勉强展现出来的和颜悦色,却被对方当成理所当然,
抑或是没当一回事。于是他们越来越讨厌对方,却又离不开对方。p17
△重点在于,不要输给寂寞。
希望获得对方的认同、赞美,希望被别人认为是好人、获得尊敬、不想被讨厌、渴望有
亲密的朋友等等,因为有这一类的情绪,所以勉强了自已。p18
△如果不期望获得别人的喜爱、不想得到别人的高评价,自然不会努力得很勉强。因为
依附需求强烈,怕被别人讨厌,所以才会勉强自已。p19
△有时侯即使面对讨厌的事情,太正经的人依旧露出开心的表情。p22
△每次勉强自已的时侯,愤怒就压抑在内心深处。乖孩子或濒临忧郁症的人之所以勉强
自已,当然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同。但是他们身边,原本就不是能够体谅他人辛苦付出,而
是把别人的辛苦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欣然接受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言行能够合乎他们
心意的孩子,才是乖孩子。p23
△强迫性地追求名声的精神官能症患者,对于别人有自已的愿望及意见、或者别人以批判
型的角度看待他们,抑或是对方对他们有所期待的单纯情况,他们会感到极为强烈的侮辱
感。这类型的人在内心深处虽然自我轻视,却常常渴求他人的赞美。p28
△他们非常害怕对方对他们说:“我讨厌心里这么幼稚的人。”他们害怕变成孤单一人,
所以不敢说出真心话。为什么不坦然自在做自已呢?因为“希望别人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和“真实的我是什么样的人”不同。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喜爱,却认为真实的可能会
被讨厌。p31
△精神官能症的人无法以自我实现的方式活下去。当个性上有了矛盾,他们无法承受,于
是他们不面对自已内心的矛盾,而是压抑了其中一面。p38
★佛洛伊德指出“诚实面对自我”是最佳生活方式。“彻底诚实面对自我,堪称是人们得
以成就的最佳杰作。”所谓的勇气,指的是意识到“真实的自我”,亦即是正视自已内心
深处真实的情感。倘若有这种勇气,困难重重的人生、烦恼多多的人生,将可以安然度过
p41
△现在想自杀的人,其实也认真地想着:“我真正想杀的到底是谁?”
很多人在寂寞的时侯,分明被某个人欺负,却没有察觉自已被欺负,反而把他当成亲密的
朋友,有时侯甚至把他当成挚友。p42
△分明被欺负了,但是有人却没察觉自已被欺负了。因为在心理上来说,和意识到自已的
孤独相较之下,被欺负反而比较轻松。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事比孤独更难承受。p43
△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已被欺负,原因在于寂寞。寂寞的痛苦,比被欺负来得强烈。因为
察觉自已的孤独,实在太痛苦了。寂寞与自卑即妨碍了人们察觉真实的自已。p44
△马斯洛说,无法自我实现的时侯,自我轻视的念头真的就记在无意识的世界里。莫名
其妙就为不开心的情绪所苦,别人随便说什么就觉得不开心,感觉像是自我价值遭到否
定般受创,对于他人言行有极为敏感的反应。p51
△如同佛洛姆所言,成长过程缺乏爱的人,具有一种强迫性的欲望,他们希望自已能受
到所有人的喜爱,结果却演变成讨厌所有人,后来变成孤僻的人。p65
△至于人际关系没有距离感的人,他们不知怎么表现自已。强迫性地希望得所有人喜爱
的人,对全部的人采取相同的心理距离。p67
△陷于情绪性困扰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四面讨好的人。再明确一点,不拘对象是谁,他们
希望获得所有人的爱。求爱不得便觉得内心受创,并且感到愤怒。p70
★做自已喜欢的事情就能自然做自已 p73
△吵架就不会得心病,吵架能倾吐自已的情感,纾解压力。吵架可以建立彼此关系的切
入点,知道对方的情绪。吵架像是在对方的心与自已的心之间,挖掘一条相连的隧道。
但是依赖心强烈的人总是害怕别人认为他们不好,或是害怕失去对方,因而无法直接
将愤怒表现出来,也就是无法和对方吵架。p86
△如果想讨好所有人,无论对方是谁,别人的否定评价都让他们害怕。如此一来就不知
道怎表达自已的负面情绪。p90
△出于自卑感的恋情,会为了得到对方的喜爱而勉强自已,勉强自已成为完全、优秀的
人。每次的勉强都让他们在无意识间对 真实的自我”失去了自信。每次的勉强都强化
了真实的自我不值得爱的自我印象。在无意识里,如果没有得到爱,他们便感觉自已没
有价值。p106
△能够相信自已开始,方得以不再畏惧遭人厌恶;一旦能在心中感受到价值,方得以不
再害怕遭人厌弃。p113
△为了逃避寂寞而谈恋爱、走入婚姻生活,这就成了关系成瘾症。p114
△一旦自我轻视,即使遭受侮辱也全然接受,受到欺凌也不愿争战。在心中的某个角落,
接受了自已被欺凌的情况,于是每天陷入忧郁状态。p125
△自我嫌恶带来的自责,会变成当事人成长的阻碍。p127
△自卑的原因是归乏归属感。p133
△最近忧郁症开始出现低年龄化的倾向。孩子生母亲的气,但是无法转换为攻击。于是
他们把攻击转而投向自已,使自已陷于忧郁。p151
△因为亲子角色逆转而演变成精神官能症的人,能不被毁灭而活到现在,堪称是奇蹟。
请相信自已的坚强。p169
△让自已不再讨厌自已最好的解决方式是“真诚地认清自我,改变对自已的态度”p171
△亚伦。贝克针对中度忧郁患者,举出他们的动机特征之一“逃避愿望”。在这个阶段,
他们逃避社会性的接触。他们希望到孤岛去,或者浪迹天涯。但是他们同时又感到孤独
,所以希望和别人在一起。换言之,他们有着完全矛盾的愿望。p172
作者: as4723903 (棉花糖)   2016-12-09 12:49:00
谢谢摘录和分享,认识并面对自己真的需要勇气
作者: gregorsamsa (海边的卡夫卡)   2016-12-09 17:37:00
亚瑟淑本华
作者: cocoasheep (可乐绵羊OPEN啦!)   2016-12-11 22:29:00
很棒的分享~~
作者: checkmater (切克梅特)   2016-12-17 21:55: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