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的起源》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16-12-05 16:04:40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4468617
“日美是否终将一战”,这是个颇有讨论空间,能让历史学家赚不少稿费的题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霸权衰退,苏联孤立,而日本在太平洋则看起来似乎旭日
东升,而处于另外一端的美国虽然表面上与世无争,但没人能忽视其隐藏的实力,
两国是否定会为了太平洋霸权而交战,众说纷纭。入江昭做为美国当代颇富盛名的
史学家,在这本小书中尝试用外交体系的观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大战让欧洲国家痛定思痛,渴望建立稳定的外交体系来阻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
在“洛迦诺公约”跟“华盛顿会议条约”分别是其产物,是欧美按照其心愿重新规
范的国际体系。日本做为太平洋难以忽略的地方强权,自然也加入了这个体系,并
获得了相当的重视。而最初东京其实也是相当满足于这个体系内,而包括中国,也
都在范围内修订条约,致力取得认同跟新的地位。
一切故事的开始是在万恶的二零年代经济大萧条,各国建立的贸易壁垒让日本人很
快就发现欧美人的私心跟国际自由贸易的虚伪,特别是右派极端分子跟军部都主张
要尽快想办法取得“资源自主”跟“殖民地市场”,才能不再被白种人“耍得团团
转”。拥有庞大资源跟人口,但政治上尚虚弱无力的中国就是最好的目标。
早期日本似乎看来似乎赌赢了,大萧条让英美等国自顾不暇,即便蒋介石拼命想在
华盛顿体系内争取支援,但也只得到一些虚弱的回应。但随着国际形势变迁,天平
还是慢慢的向中国这边倾斜。德国在欧洲因为希特勒的上台开始走上修正主义的路
线,他的侵略性虽然让英、法一开始手足无措,但随着绥靖政策被证明其错误,入
江昭冷冷的指出,欧洲的政治气候变迁导致他们一开始可以忍耐德国,最后却不能
绥靖日本即在此。
东京很快就发现自己被孤立,英、美、中、荷、苏等太平洋周围各国把他们列入破
坏体系的不受欢迎分子。日本当然曾企图打破这种包围,他提出日、德、义、苏四
个都有修正主义企图的国家应该联手来反制。但是国际局势变化莫测,日本自己国
内的政局也非常不稳定,各派系走马换灯的上任,外交政策也没有一个中心路线而
看似一种机会主义,即便日、德签订了也还各怀鬼胎。反观ABCD四国同盟倒因为共
同的敌人而日趋稳固,日本就像是被一条绳索日益勒紧了脖子。
过去,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观感就是,日本右翼,特别是军方都是一堆脑袋充血,
真的梦想能够征服欧美的好战份子。当然我们不排除确实有这种人,但肯定只是少
数的极端派,这在每个国家都难免存在。不管是托兰的《日本帝国的衰亡》还是本
书作者,都很明显的指出,在日本不管军部还是文官都有许多主和派,理智的知道
自己国家无力挑战欧美。差别只在于,或许有些人还能心存侥幸,觉得至少可以拼
到让华盛顿愿意坐下来谈判。日本即便到1941年底,还是极力想跟美国争取最优条
件的和平协议,甚至提出两国元首峰会。入江昭批评美国拒绝了此一提议甚为不智
,至少应该做做样子争取备战时间。但个人是觉得这有点后见之明,曾如他自己也
提过,美国对任何跟日本的让步都可能引起其他三国的疑虑进而破坏同盟稳固,这
是正中东京下怀的,当时罗斯福的国务院很难接受这样的状况。
最后,入江昭详细的描述走向战争的经过后,他在结论时指出,日本企图修正华盛
顿体系的举止导致被孤立,在外交突破不果后,企图用战争建立新秩序很明显又是
失败之举,结果证明只有回到原体系内用和平方式“修正”才是最好做法。当然,
从战后日本在废墟中重生成为今日的地位,看来似乎当年仗都是白打的。这自然也
完全是历史的后见之明。事实上,正因为打过这场战争,十九世纪以来的存在于世
界各国政府脑海中的帝国主义思维才逐渐解构,有了去殖民化的转变,人们也才在
美、苏的霸权主导下建立新的游戏规则。或许我们该问的是,不经过大破就不能大
立吗?难道从这种体系的转变不能在和平的进行?是否采取修正主义必然导致战争
?或许这跟今天的局势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显然二战之后建立的体系似乎又开始
面临转变了,不是吗?入江昭没有回答,我想他也没办法回答,毕竟历史似乎没有
给我们答案。
到底“修习底德陷阱存不存在?”
PS:啊啊,来开一局HOI4好了....XD
作者: wlcaroline (阿青)   2016-12-05 16:50: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