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吃》(Mindless Eating)是一本探讨人们饮食习惯的书。这本书和坊间同类书籍的
差
异,在于书中内容是来自实验的观察成果,全都是在妥善控制变因、安排好实验组与对
照组的情况下,以统计分析方式求得的数据。从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一个人
会吃下多少东西,会受到周遭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常常实际吃下去的比自己以
为的还要多。
到底要什么方式来实验人们的饮食习惯呢?比方说,作者会在电影院发放免费的爆米花
,有一半的人拿到中筒、另一半的人拿到大筒,然后在电影结束后请观众填写问卷,剩
下的爆米花则拿来秤重。无论是中筒或大筒,爆米花的份量都多到几乎没人吃得完,可
是根据实验数据显示,拿到大筒爆米花的人,平均会比拿到中筒爆米花的人多吃百分之
五十左右。作者在美国各地做同样的实验、播放不同的电影、有时爆米花是新鲜现做、
也有放了十四天快过期的、观众刚吃饱或饿著肚子,实验的结果都一样:拿到大筒爆米
花的人,就会吃得比拿到中筒的人多(即使两种情况下他们都没吃完)。
从这样的实验结果暗示,同样份量的食物,如果放在比较小的碗里面,人们会比较有吃
饱的感觉?或者换个角度,人们会不自觉地把眼前看到的食物吃完、而忽视自己已经吃
下去的份量?这些推论都在书中陆续以不同实验证实了。
有些更细致的实验需要更精准的实验环境。伊利诺大学设有研究用的餐厅,有讲究的装
潢、专业的服务生,供应每人六、七百台币的烛光晚餐,来用餐的客人知道自己正参与
一项实验,但是不会知道他被分到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康乃尔大学则是有个可以任意改
装的实验室,可视情况变成厨房、餐厅或客厅,然后邀请人们来煮饭、用餐或是看电视
吃零食,同时仔细观察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举动。美国陆军的内迪克实验室则是研究环
境对人类味觉的影响,比方说在黑暗中进食、用各种颜色的盘子盛装食物等(大概是找
倒楣的阿兵哥当实验品……)。这些众多实验室所获得的成果,除了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以外,更为食品业者的行销宣传提供了莫大助力——但一般普罗大众往往对这些瞄准人
类心理的伎俩十分陌生。
作者从这些实验结果之中,找出一个减重的可行方针。首先,假定你受到各种环境因素
的影响,吃下比你自己以为还多的食物——就说每天多吃个二十大卡好了,一年后体重
就会增加一公斤。那么只要洞悉这些环境因素,采取反制措施,你还是可以和平常一样
吃速食、零食、甜点,但是实际吃下去的份量比以前少,那么你就可以阻止体重增加、
甚至逐渐减少体重了。虽然这样减少体重的速度很慢,但在饮食内容没改变的情况下,
根本不觉得自己在节食,那么未来也就不太容易胖回来——节食总有结束的一天,但既
然没有节食的感觉,那么……换句话说,这是从改善饮食习惯着手,一旦习惯养成了,
自然就水到渠成囉。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不过光是改善习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网络上的调查来看
,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持之以恒到达成减重目标。但我们也无须把这本书只当作一本减
重指南。书中所列举的各种影响饮食的环境因素,有些看似直觉,有些大出人意料之外
,都让人啧啧称奇不已。下次你上馆子吃饭、参加聚餐、或者在家看电视吃零食时,或
许偶然想起书中提过的情境,可以顺便估量一下自己又“瞎吃”了多少东西——至少不
会到了隔天,又对自己增加的体重来源摸不著头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