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重读《汉尼拔与坎奈的幽灵》。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16-05-03 17:23:31
http://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3706989
最近《军神荣耀》出了第六集,加上前一集刚好是最经典的坎奈(坎尼)之战,就顺便
复习一下这本《汉尼拔与坎奈的幽灵》。谈个题外话《军神荣耀》真的是不错的历史
漫画,作者的考证差不多可以当小战史来看了。可惜青文的编辑有点糟,会读日文的
还是花钱买日版吧。
在历史上,汉尼拔的名气高于西庇阿(西比奥),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毕竟后者究竟
只是学生而已,没有前者就很难在历史上这样登场。是的,汉尼拔确实改变了地中海
的历史进程,不论是对罗马或者是对迦太基都是如此。Tenny Frank在他的《罗马帝国
主义》曾下一个论断:“没有汉尼拔挑起第二次布匿克战争,这两个国家并没有非要
拼个你死我活的理由,应该是会找到共存之道。”基本上这句话我是认同的,它可以
再深入解释。罗马早期的扩张其实并不脱本书作者指出的希腊化世界的“大游戏”的
方式,挖出这个城市有跳出这种规则潜力的是汉尼拔,否则,尽管我也认为第二次布
匿克战争在罗马当初趁火打劫夺走萨丁尼亚后就注定会爆发,但如果没有汉尼拔的折
腾,元老院并不会对迦太基恨之入骨,欲拔之而后快。迦太基正常来说是打不赢战争
的,或许被击败后拔掉武装成为纯商业国家乖乖当人家的金鸡母,也许可以存活更久
,只要别自寻死路。所以,顺着这个思路来讲,汉尼拔或者说,他们巴卡家族确实对
罗马或迦太基都是一个诅咒吧....
O`Connell有提过,汉尼拔在罗马开始干涉他在西班牙的时候,就计划入侵意大利本土
是否为必要。他认为当时尽管元老院已经派人去警告,但事实上罗马当时应该是腾不
出手(暂时)远征伊比利,或至少这是比较没那么紧急的,汉尼拔大可不必这样冒险。
当然,在认为战争早晚爆发的时候,决定把火烧在敌人家是符合兵法上的要旨,但汉
尼拔在欠缺跟本土的联系的情况下强行发动战争,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自行其事的把
祖国拉下水,被政敌指责为任性的军阀也不为过。而且,迦太基本身也不是走那种征
服路线,他们的帝国主义应该比较偏纯霸权,把你打趴就好。当然,这样的政策针对
罗马是不行的,元老院是只跟败者谈判(我们并不知道真的被逼到绝境会如何,但就
史实来说),关于这点,不论是汉尼拔或者迦太基都没有看透。前者的大战略就是要
瓦解拉丁联盟彻底让罗马打不下去认输,后者甚至只想像其他希腊化国家那样打赢几
场决定性会战就能逼上谈判桌。以历史的后见之明来讲,两个当然都错了,只是迦太
基这种投机性的想法,让汉尼拔的赌本少到不能再少,连最后翻盘的机会都没了。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也能理解汉尼拔在坎奈大胜后没有进军罗马的原因(李德哈特说
在特雷西米尼湖就可以了,但这太扯,那时他的远征军疲惫之师,只是靠主帅的诡计
才取胜),因为这不符合他一开始就拟定的制胜战略。我认为这其实是个西方战史上
的“子午谷”,除了上帝外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当时它如果听马哈巴的话会有怎样的结
果,如果汉尼拔本人也感到后悔,这也只是情绪之词而已。这样的决定恰恰证明了他
的名将素质,不会动辄轻易的做出草率的决定。
我曾试着想过,在任何条件不动的情况下,坎奈之战是否罗马真的完全毫无胜算。刚
好在之后,西班牙发生过一场有趣的会战,那是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鲁巴跟老西庇阿
兄弟的对决:以别拉(Ibera)之战。迦太基侧试图再次摆出同样的陷阱来引诱罗马军,
但是中央的西班牙人没有高卢人那样的韧性,没能顶住老西庇奥兄弟的中央突破,结
果在两翼夹击之前就被回旋过来扯断击败,输掉了会战。这场的结果刚好来论证坎奈
罗马的不可能胜利,汉尼拔的陷阱布的太完美,天时、地利、人和,他在主场引诱敌
人过来,除非有不可预测的意外结果,或者有人穿越跟瓦罗说了汉尼拔的计划,但这
样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倒是西庇阿在伊利帕(Ilipa)打败哈斯德鲁巴‧基斯哥的策略,O`Connell的叙述方式
太隐晦,后来我从另外一本讲战史的《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中才看懂,实
际上西庇阿也是中央放西班牙人诱敌,两翼罗马主力用纵队快速靠近再变横队展开包
围,靠着优秀的训练跟纪律完成这场巧妙的陷阱。让我想到《银英传》的第四次迪亚
马特会战中莱茵哈特的临阵转向绕道侧翼的奇袭上,是不是田中芳树从中取得的灵感
呢?
关于汉尼拔战争到底对罗马的经济造成怎样的损害,O`Connell提出了不同经济学家
的各种见解,并没有定论。确实,就算没有这场破坏,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小农
转向庄园/大地主似乎是一种常态,这边我们就不用费笔墨争论。因为对罗马来说,
真正最重要的是军阀化的问题。事实上这个城邦本身就是一个“武力国家”,在军事
至上的情况下,怎么控制这把两面刃一直是元老院想方设法封印的,代表人物当然非
加图(卡图)家族莫属,他们代表的是罗马传统对失控的武力的憎恨跟限制。但是为了
对付汉尼拔,罗马必须解开这个潘朵拉的宝盒,让常备军制登场(虽非立即,但已经
开始进程),于是元老院就开始掌握不了其权力来源,让位给Impetator也就理所当然
。这倒让我想起了日本皇室的威权被幕府将军夺走的进程,何其类似啊!许多人喜欢
拿罗马跟中国比(最近又有一本中文翻译书要面世了),但这方面,我倒觉得比较像日
本中世。
这次重读,依然能够给予O`Connell肯定的赞赏,只是对于翁老师的翻译也多了点惋
惜,本书要推出简体版,不知道会不会改进?如果是繁体要再版,希望能够再对内文
做出修正,错别字也更要仔细的修订,重读的时候又涂涂改改了不少啊。
以上。
作者: Tribute (Tribute)   2016-05-05 20:31:00
借题一问,如果想要入门了解汉尼拔生平(包括死后罗马反击),除此书,还有其他推荐的吗?感谢!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16-05-05 20:40:00
《罗马人的故事》第二集吧...麦田那本不要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